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1,当房间高度小于6米时,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式机械全面排风,其排风量应按( A )计算.A,不小于1次/h B,不小于2次/h C,3次/h D,4次/h2, 当房间高度大于6米时,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式机械全面排风,其排风量应按( C)计算.A,不小于1次/h B,不小于2次/h C,6 m/(h.) D,10 m/(h.)3,符合下列条件,可设置置换通风不正确的是(B ).A,有热源或热源与污染物伴生.B,人员活动区域空气要求不严格.C,房间高度不小于2.4米.D,建筑,工艺及装修
2、条件许可并技术经济比较合理.4,进行置换通风设计时房间内人员头脚处空气温差不应(B ).A,大于1. B,大于3. C,大于4. D,大于5.5,通风工程所要控制有害物主要为(B ).A,有害气体,有害粉尘,余热,余湿B,有害气体,粉尘, 余热,余湿 C,有害气体,粉尘,高热,高湿.D,气体,粉尘, 余热,余湿6, 对于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应优先采用(D )方式加以控制.A,全面通风 B,自然通风 C,局部送风 D,局部排风7,外部吸气罩在控制点上造成控制风速的大小与(B )无关.A,外部吸气罩形式 B,有害物毒性和散发性 C,外部吸气罩排风量与控制点的距离.8,关于通风房间风量平衡,下列错误
3、的是(B)A 风量平衡是指通风房间的进风量等于排风量 B 若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升高C 若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会形成负压 D 可利用正负压控制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9,两个相同型号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实际运行时的全效率(B )A,两级一样 B,第一级高 C,第二级高 D,不一定10, 自然通风的动力(D )A,风压 B,热压 C,温度 D,风压和热压11, 风压是指(D )A,室外风气压 B,室外风静压 C,室外风动压 D, 室外风在建筑外表面造成的压力变化值12, 下列(A )不是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A,事故通风系统通风量应按有害物散发量计算. B,通风量由事
4、故通风系统和日常通风系统共同保证.C,事故通风一般不考虑进风. D,事故通风一般不设净化设施.13, 防止工业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的最有效的通风方法是(A )A,局部排风. B,局部送风 C,全面排风 D,全面送风14, 全面通风的效果与(回风管内的风速)关系不大.A,全面换气量 B,通风气流组织 C,送风口与回风口的位置 D,回风管内的风速15,下列(B )不是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主要因素.A, 进口风速 B,筒体的高度 C,筒体直径和排出管直径 D,锥体高度16, 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能量不是供给气流,而是直接供给尘粒的除尘器是(D ).A,旋风除尘器 B,惯性除尘器 C,颗粒除尘器 D,电除尘
5、器17,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与(D )无关A,颗粒大小 B,进入人体的粉尘量 C,粉尘性质 D,粉尘运动速度18, 影响吹吸式排风罩工作的非主要因素是(A)A, 吹风口法兰边全高 B,吹风速度 C,吹风口德高度 D,吸风口法兰边全高19, 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净化通常采用吸附法和(B)A,燃烧法 B,吸收法 C,冷凝法 D,稀释法20, (B )不属于袋式除尘器的阻力A,除尘器结构阻力 B,清灰阻力 C,滤料本身阻力 D,粉尘层阻力21, 下列(A)措施不能防止电除尘器产生电晕闭塞.A,减小烟气温度 B,提高工作电压 C,采用放电强烈的电晕极 D,增设预净化设备22, 下列(B )会导致旋风除尘器的
6、效率下降.A,增大进口速度 B, 增大排出管直径 C,减小筒体的直径 D,增大筒体和锥体的高度24,. 在吸收过程中,气相吸收质分压力相同情况下,吸收剂温度越高,液相平衡浓度(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一定25,在吸收过程中,以下(B )不能强化吸收过程A,增加气液运动速度 B,采用相平衡系数大的吸收剂 C,增大供液量 D,降低液相主体浓度26,以下关于吸收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A吸收过程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 B吸附层动活性总要比静活性小C,吸附净化效率可以为100 D,物理吸附具有很高的选择性27,下列(D)不属于克服高比电阻的影响方法。A,改进供电系统 B,加强振
7、打 C,增加烟气湿度 D,反电晕28,以下关于电除尘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A,适用于微粒控制 B,和其它高效除尘器相比,阻力较低C,处理气体量越大,它的经济效果越明显 D,电除尘器内所用的电场为均匀电场29,在设计吸收法净化有害气体时,下列(D)不是强化吸收的途径。A,增加气液吸收面积 B,增加气液相对运动 C,采用相平衡系数小的吸收剂 D,减小供液量30,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C)A,500 B,1000 C,2000 D,300031,对于二类高层建筑,当房间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C)A,1000 B,2000 C,3000 D,400032
8、, 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当房间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A, 1000 B,2000 C,3000 D,400033, 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B)A,250 B,500 C,1000 D,200034,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B)A,500 B,1000 C,2000 D,250035,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估算,通常排风量不小于(B)A,5次/h B,6次/h C,8次/h D,12次/h36,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估算,通常送风量不小于(A)A, 5次/h B,6次/h C,8次/
9、h D,12次/h37,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C)A,止回阀 B,防火阀 C,压差自动调节阀 D,余压阀38, 层数超过(D)层的高层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的防排烟系统应分段设计A,10 B,18 C,24 D,3239,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管道压头损失外,防烟楼梯间余压值为(C)A,25pa B,2530pa C,4050pa D,50pa40,机械加压送风机的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管道压头损失外,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为(B)。A,25pa B,2530pa C,4050pa D
10、,50pa41, 加压送风口的位置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每隔(C)设一个A,每层 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 D,每隔3层42, 加压送风口的位置设置,前室的送风口应(A)设置.A,每层 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 D,每隔3层43,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的是(D)A,长度超过60米的封闭内走道 B,面积超过100多功能厅. C,净空高度为15米 D,封闭避难层44, 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的(A)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A, 有自然通风,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B,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防烟楼梯间 C,封闭避难层D,采用自然排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
11、前室45,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B)A,50 B,70 C,1D0 D,28046, 中庭体积大于17000m时,其排烟量应按(A)计算A,4次/h B,5次/h C,6次/h D,7次/h47, 中庭体积小于17000m时,其排烟量应按(C)计算A,4次/h B,5次/h C,6次/h D,7次/h48, 地下停车场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中,当补充新风的方法采用车道自然补风,要注意车道进风断面的风速不宜小于(A)A,0.5m/s B,1m/s C,1.5m/s D,2m/s49, 车库机械排烟管道的风速,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应大于(D)。A,7m/s B,10m/s C,15m/s D,20m/s
12、50, 车库机械排烟管道的风速,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分道时风速不应该大于(C)A,7m/s B,10m/s C,15m/s D,20m/s 51, 车库机械排烟管道的风速, 排风口的风速不超过(B)A,7m/s B,10m/s C,15m/s D,20m/s 52, 车库机械排烟管道的风速,送风口的风速不能超过(A)A,7m/s B,10m/s C,15m/s D,20m/s53, 高层建筑机械防烟系统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A)A,30 mh B,60 mh C,90 mh D,120 mh54,超过( D),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应该分段设计.A,32米 B,50米 C,18层
13、D,32层55, 单台排烟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宜小于(B)A,60 mh B,120 mh C,6000 mh D,7200 mh56,面积超过(C ),地下汽车库应该设机械排烟系统.A,500 B,1000 C,2000 D,D00057, 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B )A,10min B,30 min C,45 min D,60 min58, 一类建筑内超过(A)的中庭,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A,12 m B,5层 C,20 m D,30 m59, 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数量不宜超过(C)个减少漏风量对排烟影响.A,10 B,20 C,30 D,4060,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风口,排
14、烟口距离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C)A,10 m B,20 m C,30m D,40m61, 能同时进行除尘和气体吸收的除尘器(D)A,袋式除尘器 B,旋风除尘器 C,电除尘器 D,湿式除尘器62, 多级除尘器中第一级除尘器一般不采用(A)A, 袋式除尘器 B,旋风除尘器 C,惯性除尘器 D,重力沉降式63, 多级除尘器中第一级除尘器一般采用(D)A, 袋式除尘器 B,旋风除尘器 C,惯性除尘器 D,重力沉降式64, 关于除尘器论述错误的是(C)A,旋风除尘器的效率阻力随风量增大而增大. B,电除尘器效率随风量的增大而减小C, 过滤风速是影响袋式除尘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细粉
15、尘的过滤风速要比粗粉尘低,小除尘器的过滤风速要比大除尘器低 D,目前常用的各种湿式除尘器主要利用尘粒与液滴,液膜的惯性碰撞而进行.65, 粉尘的性质对除尘器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以下论述错误的是(D)A,大粉尘不宜采用干法除尘 B,湿法除尘效果较好C,比电阻过大或过小的粉尘不用静电除尘 D, 高温、高湿气体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66, 关于电除尘器论述错误的是(D)A,利用电场产生的电力使尘粒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干式除尘器. B,与其它的相比,电除尘器阻力较低仅为100200paC,电除尘器处理效率越高,它的竞技性就越好D, 用于通风空调进气净化的电除尘器,通常采用稳定性强可以得到较高操作电压和电流
16、的负电晕极67, 在处理风量、粉尘性质及浓度相同时,旋风除尘器的几何尺寸变化,可使除尘器效率提高,指出下列哪一种变化是错误的(D)A,减小圆筒的直径 B,加长锥体的长度 C,加长圆筒的长度 D,增大排出口的直径68, 静电除尘器必须具备(A)电场才能有效工作A,高压,直流,不均匀 B,高压,直流,均匀 C,低压,直流,均匀 D,高压,交流,均匀69, 尘粒的驱进速度是指它在静电除尘器中(D)A,随气流运动速度 B,由电场力作用而获得的运动速度C,向集尘极运动速度 D, 电场力与空气阻力平衡时的横向运动速度70,下列(D)不是排气达到排放标准的合理手段A,用燃烧法处理排气 B,吸收法 C,用吸附
17、法 D,用加大排风量处理排气71, 指出关于吸附法描述中的错误项(B)A,吸附是气相分子被固体表面分子吸引过程 B,吸附过程都是可逆的C,用作吸附剂的一般是比表面积很大的多孔材料. D,吸附剂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会饱和72, 设计空调进风用吸附设备时,应按其(D)确定使用时间A,静活性 B,动活性 C,平衡吸附量 D,平衡保持量73, 关于吸附剂的活性,下列(D)叙述是错误的A,活性是对吸附能力的描述 B,活性分为动活性和静活性 C,活性越高吸附剂吸收能力越强 D,活性与运行工况无关74, 关于吸收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吸收是利用液体净化排放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 B,这种液体称为吸收质
18、C,吸收分为物理和化学吸收D,为了提高吸收法吸收的效率,通常采用气液逆流方式75, 下列哪一项一般不列入机械加压防烟的对象(B)A,封闭的楼梯间 B,人员工作室 C,消防楼梯肘室 D,避难层76对于正压防烟送风系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压力应(A)走廊及房间的压力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小于或等于77,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对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A)A,加压送风防烟装置 B,机械排烟装置 C,自然排烟 D, 加压送风防烟装置或自然排烟78一类高层建筑的电信楼,每个防火分区建筑
19、面积不应超过(B)A,10000 B,15000 C,20000 D,2500079,高层建筑分区的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A)A,500 B,1000 C,1500 D,200080, 如需对ClB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应选( A )A,活性炭 B,硫酸 C,活性氧化铝 D,分子筛81,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采用( C )A,非防火门 B,甲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丙级防火门82,不能作为水平防火分隔措施的是( D )A,防火墙 B,防火卷帘 C,防火门 D,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米的梁83, 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井内每隔(C)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
20、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A,1 B,12 C,23 D,384,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A)楼板处作相应的防火分隔。A,每层 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 D,每隔3层85, 设室内温度t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w,仅考虑热压作用,则中和面以上的窗孔余压为( B )A,负值 B,正值 C,可正可负 D,零86, 设室内温度t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w,仅考虑热压作用,则中和面以下的窗孔余压为( A )A,负值 B,正值 C,可正可负 D,零87, 建筑内散发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用( B )。A,局部送风 B,局部排风 C,全面送风 D全面排风88, 除尘系统各并联环
21、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 C )A,5% B,10% C,15 % D,20%89,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排风系统应用( C )A,防尘排风机 B,高温排风机 C,防爆排风机 D,防腐排风机90,PPM是指( D )A,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B,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C,在1mC 之中占有1cmC D,B与C皆可91,与全面通风相比下列( D )不是局部通风的优越性A,控制效果好 B,通风量小 C,比较经济 D,对工艺操作影响小92,局部排风罩( A )错误的是A, 由于密闭罩将有害物源密闭于罩内故不需要排风 B,排风罩造成控制风速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增大93, 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
22、的B室( D )措施不可取。A,A室机械排风 B,对B机械送风 C,B室机械送风,A室机械排风 D,A,B同时机械排风94,两个除尘器分别具有65%和89%的全效率,当将它们串联使用时(效率低)的为前级,总效率为(96.15%)。A,效率低96.15% B,效率高96.15%C,效率高77% D,效率低77 %填空题1.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粉尘的性质、粒径及浓度)。2.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引起尘肺病、引起中毒甚至死亡)。3. 气体类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大致可分为(麻醉性、窒息性、刺激性、腐蚀性)等四类。4. 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气流)。5. 全面
23、通风换气量是指(车间内连续、均匀地散发有害物,在合理的气流组织下,将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所必须的通风量)。6. 室内通风气流主要受(送风口)位置和形式的影响。7. 室内同时放散余热和余湿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为(消除余热或余湿时所需的最大通风量)。8. 评价通风效果的指标有(换气效率、通风效率)两个指标。9. 传统的混合通风方式以室内的(平均温度或平均含量)来评价室内的通风效果。10. 置换通风是以(挤压)原理来工作的。 混合通风是以(稀释原理)为基础的。11. 置换通风是以(浮力)控制为动力。 混合通风是以(建筑空间)为本。 置换通风是以(人)为本。12. 在置换通风
24、条件下,下部空气凉爽而清洁,只要保证(分层高度在工作区以上),就可以确保工作区优良的空气品质。13. 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布置在(有害气体或爆炸性气体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区域)。14.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室外大气运动引起的风压)来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达到通风换气作用的一种通风方式。15. 一般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可分为(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周边式)等形式。16. 从通风角度来看,(错列式和斜列式)较(行列式和周边式)好。17. 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建筑主要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6090)角,不宜小于(45)。18.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热车间应尽量采用(单
25、跨厂房)。19. 在多跨厂房中应将冷、热跨(间隔)布置,应尽量避免热跨相邻。20. 在多跨厂房中应将冷、热跨间隔布置,应尽量避免(热跨相邻)。21. 在多层车间,在工艺条件允许下热源应尽量安装在(上)层,(下)层用于进风。22. 在多层车间,在工艺条件允许下热源应尽量安装在(上层)。23. 常见的避风天窗有(矩形天窗、下沉式天窗、曲线型天窗)几种形式。24. 以热压为主进行的自然通风厂房,应将散热设备尽量布置在天窗(下)方。25. 散热量大的热源尽量布置在厂房(外)面,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26. 散热量大的热源尽量布置在厂房(外)面,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27. 局部排风的指导思想是
26、(有害物在哪里产生,就在哪里将其排走)。28. 局部送风的指导思想是(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29. 在散发有害物的场合,为防止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必须结合工艺过程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局部排风 全面排风)30. 对有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性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31. 在设计局部排风罩时,在可能条件下,应当首先考虑采用(密闭罩或通风柜)使有害物局限于较小的空间,节省风量。32. 排气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33. 排风罩风量计算方法之一为(风速控制法)。34. 只有当排风罩在尘源点造成的风速(大于)控制风速时,才能使粉尘吸入罩内。35.
27、 设计热过程伞形排风罩的关键是(计算诱导上升的气流流量及上升气流在不同高度上的横截面大小)。36. 气溶胶污染物属于非均相混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37. 气溶胶污染物的分离依据(气体分子与固体粒子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38. 气态污染物的分离方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39. 气态污染物的分离依据是(不同组分所具有的不同蒸汽压、不同浓解度,选择性吸收作用以及某些化学作用)。40. 湿式除尘器主要依靠(粉尘与水的润湿)作用机制。41. 用移液管法测出的粒径称为(斯托克斯)粒径。42. 粉尘的粒径可用(分组质量百分数)表示。 重力除尘器适用于(粗大的尘粒)颗粒。43. (离心力)
28、是旋风除尘器的主要机理。 过滤式除尘器主要依靠(筛滤)作用进行除尘。44. (惯性碰撞)是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的主要除尘机理。45. (应划好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是地下车库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的依据条件。46. 空气负离子的净化原理是借助(凝结和吸附作用)它能附着在固态或液态污染物微粒上,从而形成大离子并沉降下来。47.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各种防火分隔设施,将建筑的平面和空间分成若干个分区,称为(防火分区)。48. 为了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防烟隔断将一个防火分区划分成多个分区称为(防烟分区)。49. 防烟分区的作用是有效地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流动),它无法防止火灾的扩散
29、。50. 防烟分区是对(防火分区)的细分。51. (风速法)是按照开启失火层疏散门时应保持该门洞处一定的风速来计算加压送风量。52. (压差法)是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等疏散通道关闭时,按保持疏散通道合理的正压值来确定加压送风量。53.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按(建筑防烟分区面积)进行计算。54. 建筑中庭的机械排烟量按(中庭体积)进行计算。55. 气体流过固定的吸附层时,从开始吸附到气体出口处出现吸附质为止,单位质量吸附剂平均吸附的气体量称为吸附剂的(动活性)。56. 吸附剂吸附一定量的气体后,会达到饱和,达到饱和时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量称为吸附剂的(静活性)。57.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
30、体吸附剂对废气中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选择性的吸附一种或几种组分,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58. (吸收法)是利用废气中不同组分在液体中具有不同浓解度的性质来分离分子状态污染物的一种净化方法。59. 气液两相相接触时,其分界面叫做(相界面)。60. 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吸收质通过相界面时的传质阻力可以略而不计,这种情况叫做(界面平衡)。61. 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62. (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63. (单位质量吸附剂具有总表面积)称为吸附剂的比表面积。64. 单位质量吸附剂具有总表面积称为吸附剂的(比表面积)。65. (物理吸附)是靠分子间
31、的吸引力使气体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66. 物理吸附是靠(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气体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67. 物理吸附是靠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气体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68. (化学吸附)是由于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使它们牢固联系在一起的。69. 吸附剂内的动活性总要比静活性(小)。70. 在吸收操作中,被吸收气体称为(吸收质)。71. 气体能否被液体吸收,关键在于(气相中吸收质分压力和液相中吸收质的平衡分压力)。72. 每m吸收剂所能吸收的极限气体量称为(浓解度)。73. 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电厂)使尘粒荷电,在库伦力作用下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74. 电除尘
32、器是利用高压电厂使尘粒荷电,在(库伦力)作用下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名词解释1,粉尘. 是指散发于气体中的细小固体粒子.2,气溶胶. 分散在气体中的固体粒子或液滴所构成的悬浮体系3,灰尘. 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4,烟: 所有凝聚性固态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因凝聚作用而生成的微粒,通常是在燃烧,熔炼及熔化过程中受热挥发,直接升华为气态,然后冷凝所形成的.5,雾: 雾是指所有液态分散性微粒的液态凝聚性微粒,是液体受机械力的作用分裂或蒸汽在凝结核上凝结而形成.6,通风系统 由实现通风任务所需要的设备,管道及其部件所组成的整体.7,全面通风 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目的是用清洁空气
33、稀释室内含有害物的空气,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气排到室外,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的通风方式.8,全面通风换气量 指车间内连续,均匀地散发有害物,在合理气流组织下,将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下所必须的通风量.9,事故通风 当生产设备发生偶然事故或故障时,可能突然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或有爆炸性的气体进入车间,这时需要尽快的把有害物排到室外,这种通风称为事故通风10,局部送(通)风 向局部工作点送风,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污染,形成良好的空气环境11,局部排风 就是在集中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设置有害物捕集装置,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12,控制点 当排风罩,为保证有害物全部
34、吸入罩内,距离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该点位控制点.13,控制风速 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是影响捕尘效果和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参数.14,密闭罩 是把有害物密闭起来,割断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一次尘化气流和室内二次气流的联系,在利用抽风在罩内造成一定的负压,保证在一些操作孔,观察孔或缝隙处从外向里进风,防止粉尘等有害物向外逸出.15,(净化)总效率 在同一时间内,净化装置去除污染物的量与进入装置的污染物量之百分比.16,通过率(透过率) 从净化装置出口逸散的污染量与入口污染量的百分比.17,分级除尘效率 是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dp或粒径范围dp+dp内粉尘的除尘效率.18,板效率 实际塔板能到达的分离程
35、度与理论塔板所达到的平衡情况的比较.19,除尘装置(除尘器) 从气体介质中将固体粒子分离捕集的设备.20,湿式除尘器 用水或其它的液体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或捕集到的粉尘润湿的装置.21,干式除尘器 把不润湿气体中的粉尘或捕集到的粉尘装置称为干式除尘器.22,吸收装置(吸附剂) 为分离废气中的分子状态污染物,完成吸收操作所采用的气液相间传质的设备称为吸收装置.23,催化转化法 是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甚至是有用的副产品,或者转化成更容易从气流中被除去的物质.24,粉尘的净化 从气体中去除或捕集固态或液态微粒称为粉尘的净化25,粉尘的粘附性 粉尘与粉尘之间或粉尘与气壁之
36、间的力的表现,粉尘相互间的凝聚与粉尘在器壁上的附着都与粉尘的粘附性有关.26,粉尘的润湿性 粉尘颗粒与液体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性质.27,粉尘的分散度 通过除尘系统处理的粉尘是由粒径不同的粒子集合组成的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28,流量当量直径 如果某一圆形风管的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的空气流速相等,同时两者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则该圆形风管的直径29,非平衡等离子体法 采用气体放电法形成非平衡等离子体,可以分解气态污染物,并从气体中分离出微粒.简答题1. 分析工业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a、粉尘粒径 粉尘的粒径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粉尘粒径越小,化学活性越大。 B、有害物的成分及物理
37、、化学性质 c、有害物的含量 d、有害物对人体的作用时间 e、劳动场所的气象条件 f、人的劳动强度及个体方面的因素2.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将新鲜空气送到作业地带或操作人员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应避免将有害物吹向工作区;同时,有效地从有害物源附近或者有害物浓度最大的部位排走污染空气。3. 什么是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室外大气运动引起的风压来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达到通风换气作用的一种通风方式。4. 热压和风压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谁起主导作用?对于高层建筑,在冬季时,即使风速很大,上层的迎风面房间仍然是排风的,说明热压起了主导作用;对于低层建筑,
38、风速本来就低一些,且风速受邻近建筑的影响很大,因此,也影响了风压对建筑的作用。所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时仅考虑热压作用,风压一般不予考虑。5. 一般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可分为几种形式?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及周边式,从通风角度来看,错列式和斜列式较行列式和周边式好。6. 穿堂风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形成?如果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外墙开孔面积占外墙总面积的14以上,且建筑内部阻挡较少时,室外气流就能横贯整个车间,形成所谓的穿堂风。7. 常见的避风天窗有哪几种形式?矩形天窗 下沉式天窗 曲(折)线型天窗8. 局部排风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局部排风罩 风管 除尘或净化设备 风机 排气
39、筒或烟囱9. 什么情况下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 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时。 4. 放散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高温高湿性气体。10. 局部排风罩有那几种基本形式?1. 密闭罩 2. 柜式排风罩 3. 外部吸气罩 4. 接受式排风罩 5. 吸收式排风罩11. 分析控制风速对捕尘效果和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控制风速是影响捕,尘效果和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参数。控制风速选的过小,粉尘不能吸入罩内,而污染罩内空气。选的过大,必然增大排风量,从而使系统负荷和设备均要增加。12. 什么是密闭罩?密
40、闭罩是把有害物源密闭起来,割断生产过程的一次尘化气流和室内二次气流的联系,再利用抽风在罩内造成一定的负压,保证在一些操作孔、观察孔或缝隙处从外向里进风,防止粉尘等有害物向外逸出。13. 分析影响密闭罩性能的因素?1)密闭罩上排风口的位置。 确定密闭罩排风口的位置时,要能控制有害物气流不从密闭罩逸出,同时还要避免把过多的物料或粉尘吸入通风系统,增加除尘器的负担,排风口应避免设在含尘气流浓度高的部位或飞溅区域。 排风口尽可能离密闭罩上的敞开口远些,防止气流短路。 2)密闭罩的容积。 密闭罩应有足够大的容积,以避免粉尘飞溅。14. 局部通风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局部排风:有害物在哪
41、里产生,就在哪里将其排走。 局部送风: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15. 局部排风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1) 在散发有害物(粉尘、有害蒸汽和气体、余热和余湿)的场合,为防止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必须结合工艺过程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对有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2) 当有害物的浓度超过最高容许浓度时,则应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的设置,必须以不妨碍工艺操作为前提,然后再具体考虑排风的措施。3) 排风系统的设计应以造价低、排风量小和能量最大限度地排除所散发的有害物为原则,只有在自然通风不能排除有害物或经济上不合理时,才考虑采用机械排风系统。16. 为了获
42、得良好的防尘效果,设计防尘密闭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亲爱的,这个的答案跟13题的答案一样一样的,不知道为啥。你肯定知道,嘻嘻.17. 设计粉尘密闭罩时是否从罩内排除粉尘越多越好?不是。 从罩内排除的粉尘越多,由于飞溅作用,含尘气流会高速冲击罩壁,这时罩内的负压有可能控制不住含尘气流,使之从罩子缝隙中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再加大抽风量,但这样会使局部排风系统其他部件也随之加大,技术经济不够合理。18. 气溶胶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的分离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气溶胶的污染物,属于非均相混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分离,分离的依据是气体分子与固体粒子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气态污染物在气体中以分子或蒸汽
43、状态存在,属于均相混合物,其分离方法与上述方法不同,大多根据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的原理予以分离。分离的依据是不同组分所具有的不同蒸汽压、不同溶解度,选择性吸收作用以及某些化学作用。19. 全面评价净化装置的技术指标有哪些?A. 处理气体量 b. 压力损失 c. 负荷适应性 d. 净化效率20. 为什么某一粒径的尘粒在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中的分级效率不同?沉降室是一种最简单的除尘器,它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中作用在尘粒上的离心力,使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电厂使尘粒荷电,在库伦力作用下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当
44、尘粒粒径一定时,分级效率与除尘器种类、粉尘特性、运行条件等有关。三种除尘器的作用力不同,所以它们的分级效率不同。21. 袋式除尘器的阻力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袋式除尘器的阻力与它的结构形式、滤料特性、过滤风速、粉尘浓度、清灰方式、气体温度及气体粘度等因素有关。22. 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风速要综合哪些因素来确定?过滤风速要综合粉尘的性质、进口含尘浓度、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工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23.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1) 进口风速 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旋转速度是随进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的。增大进口风速,能提高气流的旋转速度,使粉尘受到的离心力增大,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同时也增大了除尘器的
45、处理风量。 2)含尘气体的性质 粉尘真密度和粒径增大,会使除尘效率显著提高。 3)除尘器底部的严密性 如果除尘器底部不严密,从灰斗渗入的空气形成返混流会把正在落入灰斗的一部分粉尘带出除尘器,使除尘器效率显著下降。 4)结构 入口形式、筒体直径、排除管直径、筒体和锥体高度、排尘口直径。24. 布袋式除尘器阻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过滤风速与阻力的关系如何?1)除尘器的结构阻力、清洁滤料的阻力、粉尘的阻力 2)提高过滤风速可以节省滤料,提高滤料的处理能力。但过滤风速过高会把积聚在滤袋上的粉尘层压实,并发生严重的粉尘再附,使阻力急剧增加,由于滤袋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使微细粉尘渗入滤料内部,甚至透过滤料,
46、致使出口含尘浓度增加。25. 分析比电阻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方式?1)粉尘比电阻过低,即粉尘的导电性能良好,荷负电的粉尘接触到收尘极后很快就放出所带的负电荷,失去吸力,从而有可能重返气流而被气流带出除尘器,使除尘吸力降低。 2)如果粉尘比电阻过高,即粉尘导电性能太差,荷负电的粉尘到达收尘极后,负电荷不能很快释放而逐渐积存于粉尘层上,产生两种影响:一是粉尘仍保持其负极性,它排斥随后向收尘极运动的粉尘粘附在其上,使除尘效率降低;二是随着极板上沉积的粉尘不断加厚,粉尘层和极板之间便造成一个很大的电压降。如果粉尘中有裂缝,空气存在裂缝中,粉尘层与收尘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高压电厂,使粉尘层内的气体电离
47、。产生反向放电。由于它的极性与原电晕极相反,称反电晕。如果发生反电晕,除尘效率就会显著下降。26. 电除尘器为什么入口浓度要控制?在电除尘器的电厂空间中,不仅有许多气体离子,而且还有许多与之极性相反的荷电尘粒。荷电尘粒的运动速度比气体离子的运动速度低得多。因此,含尘气体通过电除尘器时,单位时间转移的电荷量要比通过清洁空气时少,及电晕电流小。含尘浓度越高,电厂内与电晕极性相同的尘粒就越多。如果含尘浓度很高,电晕电厂就会受到抑制,使电晕电流显著减少,甚至几乎完全消失,以致尘粒不能正常荷电。27. 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方法有哪些?吸附法、光催化法、非平衡等离子体28. 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哪些?
48、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29. 强化吸收过程的途径有哪些?1)增加气液的接触面积。 2)增加气液的运动速度,减少气膜和液膜的厚度,降低吸收阻力。 3)采用浓解度系数高的吸收剂。 4)增大供液量,降低液相主体含量XA ,增大吸收动力。30. 双膜理论的基本点是什么?1)气液两相接触时,其分界面叫做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一层很薄大的气膜和液膜,膜层中的流体均处于滞流状态,膜层的厚度是随气液两相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的。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这两个膜层,从气相扩散到液相。 2)两膜以外的气液两相称为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主体中的流体均处于湍流状态,吸收质浓度是均匀分布的,因此传质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吸收过程的阻力主要是吸收质通过气膜和液膜时的分子扩散阻力,对不同的吸收过程气膜和液膜的阻力是不同的。 3)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吸收质通过相界面时的传质阻力可以略而不计,这种情况叫做界面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导演戏剧作品聘请协议3篇
- 2024年度教育设备租赁债务转让三方协议文本3篇
-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2024年整栋住宅小区收购合同协议书3篇
- 语义网分析技术-洞察分析
- 采购合同的英文翻译技巧3篇
- 采购合同中的供应链风险评估3篇
- 蓝耳病的检疫处理
- 行业集中度与竞争格局演变分析-洞察分析
- 采购合同管理的新思路3篇
- 医院纪检监察室工作总结暨述职报告课件
-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正常分娩产妇护理查房
- 商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 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
- 制造业中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 保险公司分公司开业验收统计与信息化细化项目表doc
-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
- 四年级语文硬笔书法比赛方案
- 城镇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 【“开始”“最早”“第一”“标志”等关键字句】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