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1[1]_第1页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1[1]_第2页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1[1]_第3页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1[1]_第4页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蔡丽蔡丽QQ:3663279复习复习第第 1 章章 概述概述n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n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n因特网概述因特网概述n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的组成n计算机网络的类别计算机网络的类别n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复习复习n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边缘部分n主机主机n主机间通信方式:主机间通信方式:C/S、P2P核心部分核心部分n路由器,网络路由器,网络n数据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方式:分组交换复习复习n计算机网络的类别计算机网络的

2、类别不同不同作用范围作用范围的网络的网络 不同不同使用者使用者的网络的网络不同不同接入类型接入类型的网络的网络其他分类其他分类复习复习n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n速率速率n带宽带宽n吞吐量吞吐量n时延时延n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n往返时间往返时间RTT利用率利用率复习复习 n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是计算机网络的算机网络的各层各层及其及其协议协议的集合。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7654321OSI 的体系结构应用层网络接口

3、层网际层 IP (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 FTP, SMTP 等)运输层(TCP 或 UDP)TCP/IP 的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5 应用层4 运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两种国际标准两种国际标准n法律上的法律上的(de jure)国际标准国际标准 OSI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n非国际标准非国际标准 TCP/IP 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 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常被称为事实上的( (de factode facto) ) 国际国际标准。标准。OSI/RM模

4、型模型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RM)是作为计算)是作为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的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机通信体系结构的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并构架的开放协议标准)制定并构架的开放协议标准n它由七个层次构成,由下至上分别是:物它由七个层次构成,由下至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话层,表示层,应用层ISO/OSI ISO/OSI 基本参考模型基本参考模型 OSI/RM模型模型各层功能各层功能n物理层物理层:在物理介质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在物理介质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n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为穿越物理

5、链路的信息提供可靠的传输:为穿越物理链路的信息提供可靠的传输手段,为数据块发送提供必要的同步,差错控制和流手段,为数据块发送提供必要的同步,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量控制n网络层网络层:主要任务是如何将分组从源传送到目的地:主要任务是如何将分组从源传送到目的地n运输层运输层:提供可靠、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并提:提供可靠、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并提供端点间的错误校正和流量控制供端点间的错误校正和流量控制n会话层会话层: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提供对话控制机制: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提供对话控制机制n表示层表示层:定义了两个应用之间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定义了两个应用之间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n应用层应用层:提供

6、给用户访问:提供给用户访问OSI环境的手段环境的手段对对OSIOSI参考模型的评价参考模型的评价n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的子层插入;有很多的子层插入;n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降低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效率;n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计初期被忽略了;n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

7、配,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n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TCP/IP参考模型参考模型n在在TCP/IPTCP/IP协议研究初期,并没有提出参考模型;协议研究初期,并没有提出参考模型;n19741974年年KahnKahn定义了最早的定义了最早的TCP/IPTCP/IP参考模型;参考模型;n8080年代年代LeinerLeiner、 ClarkClark等人对等人对TCP/IPTCP/IP参考模型参考模型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的研究;nTCP/IPTCP/IP协议一共出现了协议一共出现了6 6个版本;个版本;目前

8、我们使用的是版本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版本4 4,它的网络层,它的网络层IPIP协议一般协议一般记作记作IPv4 IPv4 ;版本版本6 6的网络层的网络层IPIP协议一般记作协议一般记作IPv6IPv6(或(或IPng, IP IPng, IP next generationnext generation););IPv6IPv6被称为下一代的被称为下一代的IPIP协议。协议。TCP/IP 四层协议四层协议的表示方法举例的表示方法举例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主机A主机B路由器网络 2网络 1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4321TCP/IP 与与 OSI 体系结构的比较体系结构的

9、比较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7654321OSI 的体系结构应用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 IP (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 FTP, SMTP 等)运输层(TCP 或 UDP)TCP/IP 的体系结构沙漏计时器形状的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协议族协议族 HTTPSMTPDNSRTPTCPUDPIP网际层网络接口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接口 1网络接口 2网络接口 3Everything over IP IP 可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IP over Everything IP 可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上对对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参考模型的评价n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

10、别上不很清楚,一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它非开,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它非TCP/IPTCP/IP协议族;协议族;nTCP/IP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本身并不是实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际的一层;n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而而TCP/IP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n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是四层的体系结构:

11、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n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n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议的体系结构 。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n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n运输层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n网络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n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n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12、) 数据链路层5 应用层4 运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应用层应用层n直接为应用进程提高服务直接为应用进程提高服务n进程指正在运行的程序进程指正在运行的程序运输层运输层n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前的通信提供服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前的通信提供服务。务。n复用复用多个应用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多个应用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n分用分用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的进程的进程运输层协议运输层协议n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面向连接面向连接可靠交付可靠交付报文段报文段nUDP-User

13、 Datagram Protocol无连接无连接不可靠,尽最大努力交付不可靠,尽最大努力交付用户数据报用户数据报网络层网络层n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nIP协议协议n分组分组/数据报数据报n网际层网际层/IP层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n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传输。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传输。n帧帧n“透明透明”传输传输n同步、差错控制同步、差错控制物理层物理层n比特比特n透明的传输比特流透明的传输比特流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 PDU主

14、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 PDU 再传送到运输层加上运输层首部,成为运输层报文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报文再传送到网络层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 IP 数据报(或分组)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IP 数据报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帧再

15、传送到物理层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n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5432154321物理传输媒体主机 1AP2AP1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主机 2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

16、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运输层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应用层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上交给应用进程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应用程序数据!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

17、P2AP1主机 2应 用 程 序 数 据应用层首部H5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应 用 程 序 数 据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运输层首部H3网络层首部H2链路层首部T2链路层尾部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计算机 2 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交给数据链路层H2T2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3H4H5应 用 程

18、序 数 据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后把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H2T2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网络层剥去分组首部后把分组的数据部分交给运输层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把报文的数据部

19、分交给应用层应 用 程 序 数 据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剥去应用层 PDU 首部后把应用程序数据交给应用进程主机主机 1 向主机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发送数据 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应用程序数据!作业作业n1-03n1-05n1-08n1-22n1-24第第 2 章章 物理层物理层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

20、概念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的极限容量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 导向传输媒体导向传输媒体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第第 2 章章 物理层(续)物理层(续)2.4 信道复用技术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码分复用2.5 数字传输系统数字传输系统2.6 宽带接入技术宽带接入技术 2.6.1 xDSL技术技术 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网)网) 2.6.3 FTTx 技术技术2.1 物理

21、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基本概念n物理层的设计物理层的设计n物理层的定义物理层的定义n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的功能n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物理层的主要任务n典型的物理层标准接口典型的物理层标准接口 物理层的设计物理层的设计n物理层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物理层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连接开放系如何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统的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n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物理传输介质与传输设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物理传输介质与传输设备存在着很大的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差异,设计物理层的主要目的,设计物理层的主要目的是向数据链路层是向数据链路层屏蔽屏蔽通信技术的差异性;通信技术的差异性;n数据

22、链路实体通过与物理层的接口,将数据传数据链路实体通过与物理层的接口,将数据传送给物理层,通过物理层按比特流的顺序,将送给物理层,通过物理层按比特流的顺序,将信号传输到另一个数据链路实体。信号传输到另一个数据链路实体。 物理层的定义物理层的定义ISO/OSI 关于物理层的定义:关于物理层的定义:n物理层物理层提供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程的特性,目的目的是启动、维护和关闭数据是启动、维护和关闭数据链路实体之间进行比特传输的链路实体之间进行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物理连接。这种连接可能通过中继系统,在中继系统这种连接可能通过中继系统,在中继系统内的传输也是在物理

23、层的。内的传输也是在物理层的。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的功能n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透明的比特流传输输。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 n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n电气特性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电压的范围。n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

24、种意义。压表示何种意义。n过程特性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的出现顺序。 典型的物理层标准接口典型的物理层标准接口nEIA RS-232-CnLPTnUSBnRJ45nRJ11RJ45nRJ45是一个常用名称,指的是由是一个常用名称,指的是由IEC (60)603-7标准化,标准化, 使用由国际性的插件标使用由国际性的插件标准定义的准定义的8个位置个位置(8针针)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头。头。 RJ45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n机械特性机械特性8针针RJ45水晶头水晶头 RJ45插座插座 n电气特性电气特性两

25、根线的的电势差小于两根线的的电势差小于1.6V即可认为是即可认为是“0”,两根线的电势差大于两根线的电势差大于8V,就可认为是,就可认为是“1”。 RJ45的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的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n100M网网2根发送,根发送,2根接收根接收即即1、2用于发送,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按颜色来说:用于接收,按颜色来说:橙白、橙两条用于发送;绿白、绿两条用于接橙白、橙两条用于发送;绿白、绿两条用于接收;收;4、5,7、8是双向线。是双向线。 n1000M网网4根发送根发送4根接收根接收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2.2 有关信

26、道的几个基本概念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的极限容量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传输系统输入信息输入数据发送的信号接收的信号输出数据源点终点发送器接收器调制解调器PC 机公用电话网调制解调器数字比特流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输入汉字显示汉字数据通信系统源系统目的系统传输系统输出信息PC 机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n通信的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目的是交换信息, 信息的载体可以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计算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计算机产生的信息一般是字母、数字、语音、机产生的信息一般是字母、数字、语音、图

27、形或图像的组合;图形或图像的组合; n为了传送这些为了传送这些信息信息,首先要将字母、数字、,首先要将字母、数字、语音、图形或图像用语音、图形或图像用二进制代码的数据二进制代码的数据来来表示;表示; n为了传输为了传输二进制代码的数据二进制代码的数据,必须将它们,必须将它们用用模拟或数字信号编码模拟或数字信号编码的方式表示;的方式表示;n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传送表示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比特序列的序列的模拟或数字信号的过程模拟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n信号

28、信号n数据传输类型数据传输类型n通信方式通信方式n同步方式同步方式 n调制方法调制方法信号的概念信号的概念 n数据数据(data)是运送信息的实体。是运送信息的实体。n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表示形式;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表示形式;n模拟信号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的信号电平是连续)的信号电平是连续变化的;变化的;n数字信号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是用两种不同的电)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平去表示0、1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表示;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表示;n按照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通信系统按照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通信系统分为分为模

29、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与与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两种。两种。n码元码元(code)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基本波形。 n模拟信号波型模拟信号波型n数字信号波型数字信号波型0V(t)V(t)t t0V(t)V(t)t t模拟的和数字的数据、信号模拟的和数字的数据、信号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放大器调制器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PCM编码器数字数据模拟信号调制器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数字发送器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中要解决的几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中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个基本问题n数据传输类型数据传

30、输类型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字通信 n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n同步方式同步方式同步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异步通信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n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该方法实现简单,采用较多。缺点是:为解决收、该方法实现简单,采用较多。缺点是:为解决收、发方码组或字符同步,需要外加同步措施。发方码组或字符同步,需要外加同步措施。n并行通信并行通信:将数据以成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将数据以成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31、并行传输不需要另外的措施就信道上同时传输。并行传输不需要另外的措施就可实现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缺点是:需要传输可实现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缺点是:需要传输信道多、设备复杂、成本高,故较少采用。信道多、设备复杂、成本高,故较少采用。n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串行和并行的概念是指组成一个:串行和并行的概念是指组成一个字符的各码元是依顺序逐位传输还是并行地传输。字符的各码元是依顺序逐位传输还是并行地传输。至于数据字符还是逐个依次发送。至于数据字符还是逐个依次发送。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发送端接收端串行通信信道(a)发送端b0b1b2b3b4b5b6b7b7b6b5b4b3b2b1b0

32、接收端b0b1b2b3b4b5b6b7并行通信信道(b)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发送接收单向通道双向通道双向通道(a)(b)(c)发送接收发送接收接收发送接收发送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发送接收单向通道双向通道双向通道(a)(b)(c)发送接收发送接收接收发送接收发送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发送接收单向通道双向通道双向通道(a)(b)(c)发送接收发送接收接收发送接收发送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

33、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1)链路具有两条物理上独立的传输线路,或)链路具有两条物理上独立的传输线路,或2)将带宽一分为二,分别用于不同方向的信号)将带宽一分为二,分别用于不同方向的信号传输传输同步传输同步传输1)面向字符的同步)面向字符的同步信息是以帧为单位传送的;信息是以帧为单位传送的;传输开始时,以同步字符传输开始时,以同步字符SYN(0010110)使收使收发双方同步;发双方同步;特点:特点:可以不间断地传输信息,传输效率较高;可以不间断地传输信息,传输效率较高;字符间减少了辅助信息;字符间减少了辅助信息;传输的信息中不能有同步字符出现,透明性传输的信息中不能有同步字符出现,透明性较差。较差

34、。SYN 数数 据据 帧帧 SYN同步传输同步传输2)面向位的同步)面向位的同步信息以二进制位流为单位传送;信息以二进制位流为单位传送;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以位为单位同步;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以位为单位同步;传输的开始和结束由特定的八位二进制位传输的开始和结束由特定的八位二进制位(01111110)标志同步。标志同步。特点:特点:传输效率高;传输效率高;透明性好。透明性好。标志标志 二进制位流二进制位流 标志标志异步传输异步传输n信息是以字符为单位传送的;信息是以字符为单位传送的;n每个字符由发送方异步产生,有随机性;每个字符由发送方异步产生,有随机性;n字符一般采用字符一般采用5,6,7或或8位

35、二进制编码;位二进制编码;n需要辅助位,每个字符可能需要用需要辅助位,每个字符可能需要用10位或位或11位才能传送,例如:位才能传送,例如:起始位,起始位,1位;位;字符编码,字符编码,7位;位;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1位;位;终止位,终止位,1 2位。位。异步传输异步传输0 1 0 1 0 11 00 1起始位起始位字符编码字符编码奇偶校验奇偶校验终止位终止位优点:优点:字符同步实现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字符同步实现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同步。缺点:缺点:传输效率低;传输效率低;主要用于字符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要用于字符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基带基

36、带(baseband)信号和信号和带通带通(band pass)信号信号 n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n带通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够通过信道)。 几种最基本的调制方法几种最基本的调制方法 n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调制(modulation)。 n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调幅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频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调相调相(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