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繁殖和嫁接专题1_DOC_第1页
园艺植物繁殖和嫁接专题1_DOC_第2页
园艺植物繁殖和嫁接专题1_DOC_第3页
园艺植物繁殖和嫁接专题1_DOC_第4页
园艺植物繁殖和嫁接专题1_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艺植物繁育方法园艺植物繁育方法l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两性配子结合过程,完成的繁殖方法,伴随开花,结果和种子形成的过程;有变异;时间长,但是,可以获得杂种优势。l无性繁殖:(Clone) ,不通过性的过程,仅仅通过体细胞达到繁殖目的的方法,周期短,无变异,保持母本特性。 如图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式图 (1)图甲)图甲 是花结构模式图是花结构模式图l对植物繁衍后代最重要的结构是l 4雌蕊 和 8雄蕊l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在 5胚珠内l 3子房 发育成果实, l5胚珠 发育成种子。(2)图乙)图乙 菜豆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结构l取一粒浸软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

2、一 1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 5子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各结构特点.(3)图乙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d子叶和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胚乳,该结构能被碘液染成 蓝色,说明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淀粉。园艺植物繁育方法园艺植物繁育方法l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种子繁殖-实生繁殖l无性繁殖:(Clone) 体细胞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何谓果树嫁接何谓果树嫁接l嫁接是将两个植株部分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使两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棵植株继续生长下去。l在嫁接组合中,下面的部分将来形成根系,叫砧木l下面的部分,将来形成树冠,叫接穗l用这种方法繁育果树,

3、叫做果树嫁接植物根系及其形态植物根系及其形态园艺植物子苗繁殖方法园艺植物子苗繁殖方法l几乎所有的园艺植物都可以采用子苗嫁接技术l常绿果树:柑橘,枇杷l落叶果树:苹果,梨l核果类果树:桃,梅,杏,李,樱桃l蔬菜类:番茄,茄,西瓜,苦瓜,黄瓜园艺植物子苗繁殖方法园艺植物子苗繁殖方法(番茄)(番茄)园艺植物扦插繁殖方法园艺植物扦插繁殖方法l原理:利用植物根和枝条产生不定根的原理l1.根系扦插方法l枣子l竹子l2.枝条扦插方法l柳树,蔷薇,桂花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为何园艺植物需要嫁接为何园艺植物需要嫁接l.保持和发展优良树种l种子繁殖(有性繁殖,有变异)l无性繁殖(嫁接繁殖,无变异)为何要嫁接为何

4、要嫁接l.实现早期丰产l种子繁殖(有性繁殖)结果期晚,桃,李,柑年说法l无性繁殖(嫁接繁殖),时间短,年可以结果为何要嫁接为何要嫁接l.促进果树矮化l因为许多砧木有矮化特性l无性繁殖(嫁接繁殖)为何要嫁接为何要嫁接l.可以充分利用野生果树资源l如枳壳很抗寒(-度以下) l无性繁殖(嫁接繁殖)为何要嫁接为何要嫁接l.能对现有果树改劣换优l如枳壳很抗寒(度以下)l无性繁殖(嫁接繁殖)为何要嫁接为何要嫁接l.能提高果树的适应性l如枳壳使柑桔抗寒,山葡萄使葡萄抗寒l山荆子使苹果抗旱l杜梨使梨子抗盐碱为何要嫁接为何要嫁接l.能挽救垂危的果树l如果树根腐病,实行桥接和靠接盆栽果树快速结果嫁接法盆栽果树快速结果嫁接法l技术要点l图示1-5的嫁接方法和步骤盆栽果树嫁接成活原理盆栽果树嫁接成活原理l果树生长部位(3个)l根和茎部的顶端(生长点)l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l薄壁细胞组织l10天左右形成愈伤组织形成条件愈伤组织形成条件l温度 20度-30度l湿度 (相对湿度接近饱和)l空气(没有氧气,影响成活)l黑暗条件(比关照快3倍)接穗选择接穗选择l生长强壮,芽体饱满的上部无病虫害枝条l要注意在健壮的优良种树上采集l最好随采随接嫁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