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_第1页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_第2页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_第3页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_第4页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课 乘风破浪 课时 1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探究学习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

2、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欣赏了解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师生探讨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 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尝试创作1、提供作业方式:(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2

3、)提供两幅船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评价交流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板书设计第十课 乘风破浪甲板部分的组成: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作业要求: 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课 乘风破浪 课时 2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

4、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

5、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

6、欢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板书设计 第十课 乘风破浪 组拼船体的方法: (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课 乘风破浪 课时 3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

7、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 课件出示范品 1、分别展示学生作业。 2、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3、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船的外形特点, 4、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船仓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组合? 5、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边改边交流。 6、师生共同探讨写实性绘画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二、自主表现 1

8、、欣赏艺术家笔下的穿。 2、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3、作业要求: 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庙会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对比评析 1、展示优秀作业。 2、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3、欣赏大师地 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课时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9、#160;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教学准备 课件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 引导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

10、体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学生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XX画得怎么样?  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 (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二、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 “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  三、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 首先,我们来

11、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3、 整体画面的修饰: 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 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  引导学

12、生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三、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学生做“模特儿”,其他学生进行写生。  四、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 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课时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3、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教学准备 课件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环卫工扫地、擦洗、拖拉小车和傾倒垃圾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 2、欣赏教材上温暖(原名清洁工人的怀念)一画。 对画面左下的题内容作

14、解读。尊重劳动者,怀念周总理。 3、导入课题。板题: 城市美容师 二、讲授新课 研究方法 1、环卫工劳动的日常姿态是怎样的?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扫地时身体向前傾、有些弯腰。 双手分开握着把较长的扫帚、迈着小步、稍扭动身体。 头戴帽子,雨天穿雨衣,他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重复。 清洁、倾倒垃圾和推拉小车时的姿态和扫地又不同。 2、学生模仿扫地大街、清理、倾倒垃圾动作。 3、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扫地的样子。 4、强调手握工具的细节。进行几分钟的小训练。 三、观察教材 把握要点 1、引导观察教材及另行收集的环卫工劳动的图片。同时关注衣服特点, 2、分析教材上扫地线描图

15、例。 引导学生关注大体动态,简要轮廓,头、胸,双腿跨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扫帚把杆与双手的吻合、手握把杆的指掌关系和遮挡。 3、学生作品讲习。 4、作业要求: 记忆想象,大胆下笔。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添画环境背景。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 四、尝试创作 个别指导 1、学生作业。 2、了解作业的阶段情况,作个别提示和指导。 3、对画的快又流畅的作业,观察展示。 五、作业评价 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完成作业。同学互评。 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 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

16、,添画环境背景。 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教学反思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课时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教学准备 课件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情境引入

17、思品教育 1、播放视频画面,展示城市社区各行各业场景里人们劳动生活的情境。观看后教师讲评。 2、引入新课:板题: 城市美容师 二、作品欣赏 讲授新课 1、展示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2、教师小结: 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也有劳动的美。 3、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家里、学校、社区做过一些什么劳动?心里的滋味如何?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什么? 三、研究体验 把握方法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作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2、教师用课件演示

18、人体来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如头、胸、双腿的直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 3、小结: 描绘表现劳动时,抓住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能使所画人物保持平衡不会摔倒。 4、对比教材上的两幅蹲下做擦洗劳动的线描图,分析琢磨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多了很多细节,有什么用?有助于丰富姿态的表现。在表现劳动的时候别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从教材上的图片和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干得多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热爱劳动的心情。 四、学生作业 提示鼓励 1、学生作业。用记忆画的方法,加以合理想象,画一幅为社区义务洗公共设施的画。 2、作业要求: 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境,姿态,表情,工具

19、,环境都仔细画出来。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阶段性作业效果,同学互评。 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城市美容师 作业要求: 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境,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 教学反思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二课 一模一样 课时 1教学目标 1、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教学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

20、计教学准备 课件 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1、前提测评  2、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二、导入  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 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

21、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1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2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3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

22、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 四、作业 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评价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一模一样 1基本要素;点、线、面: 2基本形 3构成方式: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二课 一模一样 课时 2教学目标 1、 认知:理解平面

23、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教学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计教学准备 课件 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感知:

24、1、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打破规律的单调感,变化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说说自然界中还有那些特异的现象?出示图片。 3、引课板题:一模一样 二、探究方法 (一)寻找要素1、根据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观察并分析: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总结: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基本形和骨式。(2) 认识基本形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2、 基本形的特点简洁。3、 基本形的来源及分类。 (三)了解骨式图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骨骼图

25、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骨式图。2、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骨式图?折纸(四)制作步骤1、设计重复基本形。2、设计骨式图3、根据骨式图在相应的位置放置重复基本形。4、设计特异基本形。(五)欣赏图片,感受大小、方向、颜色特异构成,及更多的有创意的作品。三、自主表现1、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印章,镂空刷的、底等方式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交流1、请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的意图。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一模一样 (一)寻找要素 (二)认识基本形(三)了解骨式图(四)制作步骤教学反思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二课

26、一模一样 课时 3教学目标 1、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教学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计教学准备 课件 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

27、尺。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情境设置 1、播放放学号鼓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异场景。 2、提问: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这样在特异现象的场景吗? 3交流。 二、提出问题 分析讨论 (一)、画家作品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并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讨论:画面运用了什么素材来表现?你认为画家想突出什么样的主题?如果画面中只运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会是怎样的效果?2、 师生交流、小结 引导、强化画面中运用特异手法的意义及作用,围绕特异形态在画面中的位置、特异形态与复形的关系,以及大小、构图等题展开分析。(2) 训练 1、位置训练。 2、设计形态的训练。 3、小结: (

28、三)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三、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 发现、寻找、感受、记忆生活中特异现象的美,并将它描画下来。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自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简短评价作品。 2、欣赏、互评作品;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三课 跟奶奶学手艺 课时 1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故事

29、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1、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 (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随意剪出外形。 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

30、,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合作完成剪纸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31、跟奶奶学手艺 剪刻步骤。 随意剪出外形。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组合粘贴。 添加道具。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三课 跟奶奶学手艺 课时 2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一、欣赏导入 1、讨论交流:根据图片及资料,你知道剪花娘子是谁?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相比其他剪花特别之处在哪里? 小结: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以各种色彩纸套贴形熊丽丰富的效果。作

32、品展示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 2、引课板题: 跟奶奶学手艺 二、学习方法 1、欣赏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纸套贴剪纸的特别之处。 想知道这些剪纸中的彩色套贴是怎么来制作的吗? 欣赏剪纸作品,以图中的狮子为例,教师讲解演示彩纸套贴的制作过程。 三、尝试探索 1、练习:用彩纸套贴的方法制作一朵多层的花。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 小结: 4、欣赏库淑兰奶奶剪纸的各种纹饰及创作方法。 四、自主创作 1、优秀剪纸作品赏析,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2、作业要求:学用库淑兰奶奶贴剪纸方法制作作品。 五、展示评价 1、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 2、互评:谁

33、套贴的纹饰最旬丽?你最欣赏。 六、课后拓展: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四课 蝴蝶落我家 课时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 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准备:蝴蝶图片、范作、彩纸、剪刀、水粉、调色盘、涮笔筒、抹布等。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纸、水粉、调色盘、涮笔筒、抹布、橡皮泥、垫板等。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 活动一、 一

34、、谈话导入: 1、你喜欢花么?为什么?(由此引出花是美丽的)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参与引导学生。 (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还有的是能飞的事物。) 小组派代表可用动作或语言描述,其他组员可予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由此引出蝴蝶是会飞并且美丽的花,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1、出示蝴蝶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蝴蝶的美。初步对蝴蝶有一个感受。 2、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它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身子、翅膀、须。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 (由此引出蝴蝶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色彩)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蝴蝶的不同形状,了解它们的

35、外形特点。教师小结:每只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它色彩鲜艳,在花丛中不易被察觉,所以你见到的蝴蝶都是七彩斑斓、五颜六色的。(板书课题) 3、谁发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称。 活动三、探究、绘制:1、老师这有小朋友做的蝴蝶作品,请学生们研究一下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颜色和基本形? (每组分发一幅不同的作品,有对印的方法作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如何用对引的方法作的更好。教师巡回参与启发。 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手中的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做的(可结合演示进行,教师可协助完成。)教师予以小结。 2、绘制: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36、 注意卫生。 活动五、点评: 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活动六、感受、飞舞: 放儿童组曲曲子,感受乐曲中的儿童扑蝶的情景,做一做扑蝶的动作。  下节课,蓝老师会教给大家更多的舞蹈动作,象七彩蝴蝶一样成为会飞的“花”。 活动七、收拾整理: 整理卫生。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蝴蝶落我家 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课题 第十四课 蝴蝶落我家 课时 2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 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

37、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准备:蝴蝶图片、范作、彩纸、剪刀、水粉、调色盘、涮笔筒、抹布等。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纸、水粉、调色盘、涮笔筒、抹布、橡皮泥、垫板等。 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活动一、朗诵导入: 由学生朗诵童谣蝴蝶飞,  (“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 将童谣所表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演示。 组织讨论,并将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不同的想法以想象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来。

38、(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欣赏图片: 1、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先是单张,后多幅同一画面,让学生对蝴蝶的不同形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学生带的图片。感受蝴蝶的特点及美丽。 活动三、剪制蝴蝶: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蝴蝶的外形,师生共评。使学生注意到蝴蝶的不同形态,为下面的剪制作好准备。 2、复习:蝴蝶的外形特点对称。 3、你怎样剪制对称的蝴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对折的剪制方法) 4、学生尝试剪蝴蝶的外形,教师辅助,注意不同的形状。 5、每只蝴蝶都有美丽的花纹,怎么剪?(生答) 教师演示。花纹不必有太多拘谨,随意剪制形状。空的地方不要太大,注意美观。 活动四、学生作业:  学生用对剪的方法剪出蝴蝶,可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做的蝴蝶最先飞到花丛中来。 注意安全及卫生。 活动五、小结:   1、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请大家认为制作好的学生说自己的制作经验。   3、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其他材料来制作花蝴蝶么? (启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