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输电问题_第1页
远距离输电问题_第2页
远距离输电问题_第3页
远距离输电问题_第4页
远距离输电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想变压器的规律:理想变压器的规律:1、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P1=P22、变压比:、变压比:U1/U2=n1/n23、电流比:、电流比:I1/I2=n2/n1一、远距离输电问题的提出: 如何减少输电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是远距离输电过程中要讨论和解决的中心问题。二、远距离输电二、远距离输电1电路损失电路损失(1)功率损失:设输电电流为功率损失: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的电阻,输电线的电阻为为R,则功率损失为,则功率损失为P_.(2)电压损失:电压损失:U_.I2RIR二、导线损失的电能分析:P线损=I2R线总1、减小输送电流、减小输送电流2、减小输电线电阻、减小输电线电

2、阻sLUP2)(2指导思想1、采用高压输电、采用高压输电2、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3、增大导线的截面积、增大导线的截面积已采取的措施三、远距离输电示意图请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并记住此图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 1、在电能输送的过程中,若输送的功率一定,输电、在电能输送的过程中,若输送的功率一定,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线上损失的功率:A A、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B B、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C C、与输送电流成正比、与输送电流成正比D D、与输送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输送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B D 2 2、用、用110V

3、110V和和11KV11KV的两种电压输电,输送功率相同,的两种电压输电,输送功率相同,导线长度和电阻率也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线长度和电阻率也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若导线的截面积相同,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之比为、若导线的截面积相同,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之比为100100:1 1B B、若导线的截面积相同,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这比为、若导线的截面积相同,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这比为10104 4:1 1C C、若在导线上损失的功率相同,输电线的截面积之比为、若在导线上损失的功率相同,输电线的截面积之比为100100:1 1D D、若在导线上损失的功率相同,输电线的截面积之比为、若在

4、导线上损失的功率相同,输电线的截面积之比为10104 4:1 1 B D 4、输送功率为、输送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电阻为、输电线电阻为R、用户得到、用户得到的电压为的电压为U0,则:,则:A A、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P/U)P/U)2 2R RB B、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U-UU-U0 0) )2 2 /R /RC C、用户得到的功率为、用户得到的功率为U U0 02 2/R/RD D、用户得到的功率为、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UPU0 0/U/U A B D 9 9、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如下,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则下列、远距离输电示

5、意图如下,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中的电流与用户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中的电流与用户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 无关无关B B、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C C、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少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少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D 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户2002年广东省高考题第9题3 3、电站向某地输送、电站向

6、某地输送500kw500kw的电功率,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的电功率为100kw100kw,如果把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如果把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1010倍,同时将输电线的截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而输送倍,同时将输电线的截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那么,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为:的电功率不变,那么,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为:A、0.5kwB、1.0kwC、2.0kwD、5.0kw C 5 5、输送、输送4.04.010106 6w w的电能,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的电能,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0002000V V,选用变压器升压后应用截面积为选用变压器升压后应用截面积为4.

7、254.25cmcm2 2的铜导线,把的铜导线,把电能送到电能送到400km400km远处,线路损失的功率为远处,线路损失的功率为5.05.010105 5w.w.已知铜的电阻率为已知铜的电阻率为1.71.71010-8-8欧欧米米(1 1)应选用匝数比为多少的升压变压器?)应选用匝数比为多少的升压变压器?(2 2)在用电区使用降压变压器,其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在用电区使用降压变压器,其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多少?降压比为多少?为多少?降压比为多少?6 6、有条河流,流量、有条河流,流量Q=2mQ=2m3 3/s,/s,落差落差h=5m,h=5m,利用其发电利用其发电, ,若发电机总效率为若发电机总

8、效率为50%50%,输出电压为,输出电压为240V240V,输电线总,输电线总电阻为电阻为R R线线=30=30欧,允许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欧,允许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6%6%,为满足用电要求:为满足用电要求:(1 1)则该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理想的升压、降压变压器)则该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理想的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各是多少?的匝数比各是多少?(2 2)能使多少盏)能使多少盏“220V220V,100W”100W”的电灯正常发光?的电灯正常发光?7 7、某发电厂输出电压为、某发电厂输出电压为380V380V,发电机到用户之间的,发电机到用户之间的输电线的总电阻为输电线的总电阻为5.45.4欧,

9、用户共有欧,用户共有“220V220V,100W”100W”的的灯泡灯泡100100只,只,“220V220V,60W”60W”灯泡灯泡200200只。只。(1 1)若要求只在发电机输出端装一只变压器,使用)若要求只在发电机输出端装一只变压器,使用户所有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户所有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多少?比为多少?(2 2)若要求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若要求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0.06kW0.06kW,必须在,必须在发电机处和用户处各装一只变压器,这两只变压器原发电机处和用户处各装一只变压器,这两只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各为多少?副线圈匝数比各为多少?8

10、8、某发电厂通过两条输电线向远处的用电设备供电,、某发电厂通过两条输电线向远处的用电设备供电,当发电厂输出的功率为当发电厂输出的功率为P P0 0时,额定电压为时,额定电压为U U的用电设的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为备消耗的功率为P P1 1,若发电厂用一台升压变压器,若发电厂用一台升压变压器T T1 1先先把电压升高,仍通过原来的输电线供电,到达用电设把电压升高,仍通过原来的输电线供电,到达用电设备所在地,再通过一台降压变压器备所在地,再通过一台降压变压器T T2 2把电压降到用电把电压降到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这样改动后,当设备的额定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这样改动后,当发电厂输出的

11、功率仍为发电厂输出的功率仍为P P0 0时,用电设备可获得的功率时,用电设备可获得的功率增加至增加至P P2 2。试求所用升压变压器。试求所用升压变压器T T1 1的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比的匝数比NN1 1/N/N2 2以及降压变压器以及降压变压器T T2 2的原副线圈的匝数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比n n1 1/n/n2 2各为多少?各为多少? (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卷年高考浙江理综卷)某水电站,用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总电阻为2.5 的输电线输电给的输电线输电给500 km外的用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 kW,现用,现用500 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 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 kVC若改用若改用5 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功率为9108 kW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U2/r,U为输为输电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