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1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2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3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4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章节测试答案总 论1【判断题】“大学语文”课程的前身是“大一国文”课程 。()2【判断题】“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1【单选题】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B)A、汉书B、史记C、左传D、论语2【单选题】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的人不包括(D)。A、孔颖达B、朱熹C、钱玄同D、欧阳修3【判断题】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和应用。()采诗说1【单选题】“经”的本义是(C )。A、儒家经典B、对经典的解释C、织物的纵线D、贤者著述2【单选题】“六笙诗”是在诗经的(A)。A、小雅B

2、、国风C、大雅D、周颂3【判断题】诗经的“六义”包括 风、 雅 、颂、 赋 、 比 、 兴 。()伯兮 赏析1【单选题】被当作中国闺怨思妇诗的滥觞之作的是(C)。A、卫风·氓B、卫风·硕人C、卫风·伯兮D、卫风·河广2【判断题】“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出自毛诗序。()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1【单选题】湘夫人中被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是(C)。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C、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D、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2【单选题】湘夫人中没有提到的香草是(D)。A、荪B、杜衡C、杜若

3、D、紫3【单选题】“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中“张”的解释应该是(A)。A、张挂B、施展C、放纵D、分开4【判断题】“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中“澨”的意思是河水。(×)5【判断题】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西木叶下 ”句被称为千古“秋兴”之祖。()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1【单选题】古代散文中不包括(D)。A、散体文B、骈体文C、赋文D、韵文2【判断题】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 历史散文 ,一是 诸子散文。()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1【单选题】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是(A)。A、道B、德C、自然D、无为2【单选题】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不包括(C)。A、易经

4、B、道德经C、大学D、论语3【单选题】关于道德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D)。A、韵散结合B、寓理于形的表现手法C、语言凝练精妙D、较少用格言警句4【判断题】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5【判断题】“道 ”在老子中出现了六十多次×老子内容、艺术1【单选题】“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出自下列哪部作品?BA、论语B、道德经C、南华经D、孟子2【单选题】尚书中“德”的内涵不包括(D)。A、德行B、德性C、德政D、德心3【单选题】老子章句解读的作者是(D)A、陈永栽B、黄炳辉C、冯达甫D、陈永栽

5、和黄炳辉4【判断题】“曲则全,枉则正。”严复说:“曲,一部分也。”  ()5【判断题】曲则全这一章集中讨论人的道德修养。()曲则全为天下式1【单选题】“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全”在这句话的意思是(D)。A、完整B、遍C、都D、全身保命2【判断题】“不自是,故彰”这句话的解释是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曲则全“不自见”1【单选题】“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出于(B)。A、老子B、庄子·天下C、孟子D、论语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1【单选题】庄子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有(D)篇。A、15B、11C、9D、72【判断题】庄子继承老子

6、“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大学之道1【单选题】“四书五经”中“四书”包括(D)。A、尚书B、诗经C、春秋D、中庸2【判断题】“五经”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汉乐府总论1【单选题】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D)。A、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B、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C、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D、驱逐客卿是错误的2【单选题】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D)。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3【单选题】谏逐客书中四君得到人才的故事中没有(B)。A、缪公用客卿B、威王用孙膑C

7、、孝公用商鞅D、惠王用张仪4【判断题】谏逐客书中所举故事中有一个是“惠王用张仪变法治国遂霸西戎”。(×)5【判断题】谏逐客书劝谏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用历史和巧妙的比喻论证,避免就事论事和自我表白。()饮马长城窟行赏析1【单选题】对“乐府”解释正确的是(D)。A、管理音乐的机构B、汉代的乐府诗C、唐代的新乐府D、以上都对2【单选题】乐府诗集中将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归入(A)。A、鼓吹曲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清商曲辞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乐府诗集的作品是(C)。A、长歌行B、陌上桑C、伯兮D、十五从军征4【判断题】乐府诗集是一部 上古至唐五代 时期的乐章和歌谣总集,也是现存

8、成书最早、最广而搜罗最为完备的乐府诗总集。()5【判断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乐府诗集“征引浩博,援据精神”。()古诗十九首总论1【单选题】“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遗”的意思是(B)。A、丢失B、赠送C、余、留D、抛弃2【单选题】“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下一句是(C)。A、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B、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C、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D、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3【单选题】“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句诗的押韵情况是(B)。A、平声韵B、入声韵C、仄声韵D、没有押韵4【判断题】“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的“鲤鱼”是指自然界中的鱼。(×)5【判断题】

9、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的主题是征夫思妇。()行行重行行赏析1【单选题】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是“五言之祖”的是(D)。A、诗经B、乐府诗集C、古诗D、古诗十九首2【单选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有“(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这句话是(C)说的。A、刘勰B、钟嵘C、陆时庸D、王世贞3【判断题】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建安诗歌1【单选题】行行重行行这首诗的层次是(C)(C)(C)疑虑宽慰。A、久别、远别、叙别B、远别、叙别、久别C、叙别、远别、久别D、远别、久别、叙别2【单选题】行行重行行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不包括(D)。A、叠词B、虚实相结合C、浓厚的抒情气氛D、运用

10、典故3【判断题】“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用重叠可以加重语气。()曹操及其诗1【单选题】关于建安文学繁盛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B)A、时代环境的刺激B、儒学的繁荣C、文学批评的盛行和发展D、领袖的提倡2【单选题】不属于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D)。A、孔融B、曹丕C、徐干D、袁宏道3【判断题】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蒿里行赏析1【单选题】“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是(D)。A、曹丕B、曹彪C、曹植D、曹操2【判断题】鲁迅评价曹操的诗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陶渊明及其诗1【单选题】曹丕一共写了(B)首燕歌行。A、1B、2C、3D、42【单选题

11、】“茕茕”一词最早出自于(C)。A、燕歌行B、陈情表C、楚辞·九章D、诗经3【单选题】使七言诗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是(D)。A、四愁诗B、战城南C、东门行D、燕歌行4【判断题】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5【判断题】燕歌行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读赏析1【单选题】“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A)的评价。A、陶渊明B、谢灵运C、沈约D、曹丕2【单选题】(D)是陶渊明的化身和象征。A、梅花B、莲C、桃花D、菊3【判断题】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王粲1【单选题】“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是曹植为“建安七

12、子”中的(B)所写的诔辞。A、刘桢B、王粲C、阮瑀D、徐干2【判断题】王粲所作诗赋语言清丽,情调悲凉,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楼址考订1【单选题】关于登楼赋的楼址所在,目前较为学界接受的是(A)。A、麦城说B、襄阳说C、当阳城说D、江陵城说登楼赋赏析(上)1【单选题】“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中“仇”的意思是指(B)。A、仇敌B、匹敌C、深切的怨恨D、同伴2【判断题】“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中“弥”的意思是“面临”。(×)登楼赋赏析(中)1【单选题】“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这句话中有(C)个典故。A、1B

13、、2C、3D、42【判断题】王粲在荆州的十六年中,始终没有受到刘表的重用。()登楼赋赏析(下)1【单选题】登楼赋的第三段押的韵是(C)。A、平声韵B、仄声韵C、入声韵D、平声韵和入声韵2【判断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出自于论语。(×)总论1【单选题】盛唐诗的主要特点不包括(D)。A、声律风骨具备B、句法浑涵C、田园山水诗占很大比重D、偶有边塞诗2【判断题】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引用过哲学家尼采的话。()王维与其诗1【单选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B)对王维的评价。A、王国维B、苏轼C、鲁迅D、李白2【判断题】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容诗、

14、画、意为一体。(×)王维终南山赏析1【单选题】终南山这首诗中最受后人称赞的一句是(B)。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2【判断题】终南山这首诗以不全求全,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王维渭川田家赏析1【单选题】渭川田家这首诗中(D)没有运用对仗的手法。A、首联B、颈联C、尾联D、颔联和颈联2【判断题】渭川田家中有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高适与其诗1【单选题】(C)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A、塞下曲B、别董大C、燕歌行D、蓟门行五首2【判断题】唐才子传中“少性拓落,不拘小节”是对高适的评价。()燕歌行背景1【单选题

15、】张守珪大战契丹到朝廷报捷,皇帝设宴款待并赋诗(C)一首。A、睢阳酬别畅大判官B、宋中送族侄式颜C、平胡D、燕歌行2【判断题】高适的诗集里有三首诗是跟张守珪有关的。()燕歌行赏析(上)1【单选题】燕歌行这首诗的前八句押韵情况是(D)。A、都是入声韵B、都是平声韵C、先平声韵后入声韵D、先入声韵后平声韵2【判断题】“美人帐下犹歌舞”是作者对作战士兵的一种讽刺。(×)燕歌行赏析(下)1【单选题】燕歌行除高适之外,下列诗人中(D)也写过。A、岑参B、王维C、王昌龄D、曹丕2【判断题】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李将军列传,李将军是指李广。燕歌行归纳、拓展1【单选题】关于燕歌行的艺术特色描述错误的是(C

16、)。A、全诗平仄韵交替B、大量运用律句C、全篇抒情D、运用对仗手法2【判断题】高适的燕歌行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李白生平1【单选题】李白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属于第二阶段的是(A)。A、出蜀漫游时期B、长安三年C、安史之乱时期D、蜀中时期2【单选题】再度漫游时,李白是以(D)为中心。A、洛阳B、兖州C、幽燕D、东鲁、梁园3【判断题】在李白一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抨击权贵、抒发愤懑的诗作。()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1【单选题】李白的乐府诗有(B)首,占其全部作品的比例是(B)。A、230,三分之一B、230,四分之一C、350,四分之一D

17、、50,三分之一2【单选题】不属于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C)。A、以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创造出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B、诗歌往往起句突兀C、极具现实主义D、富于游仙的色彩3【判断题】秋浦歌是李白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之一。(×)关山月赏析1【单选题】明代胡震亨评论李白的乐府诗时提到读太白乐府有(C)难。A、1B、2C、3D、42【单选题】下列诗人的乐府诗不属于旧体乐府的是(D)。A、李白B、李贺C、陆游D、白居易3【判断题】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远别离赏析1【单选题】远离别这首诗被收录在(A)。A、河岳英灵集B、说诗睟语C、李诗通D、唐诗三百首2【单选题】对远离别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描

18、述不正确的是(D)。A、以香草美人来寄寓丰富的政治情怀B、运用议论的方法C、情景描写相结合D、文笔优美3【判断题】远别离这首诗讽刺的对象是李辅国。(×)赠孟浩然赏析1【单选题】赠孟浩然一诗的艺术特色表述正确的是(D)。A、严格遵守格律B、语言华丽C、结构上是描写抒情的方式D、用典自然2【判断题】赠孟浩然这首诗的“高山”一句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登金陵凤凰台赏析1【单选题】下列诗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D)。A、赠郭将军B、鹦鹉洲C、别中都明府兄D、送友人2【单选题】等金陵凤凰台一诗中运用典故是在(D)。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3【单选题】等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

19、李白要与(A)一较胜负。A、崔颢的黄鹤楼B、谢灵运的游楠亭C、谢朓的游后园赋D、王昌龄的出塞4【判断题】在李白时代七言律诗已经完全定型。(×)5【判断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中“晋”是指东晋。(×)杜甫生平1【单选题】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在他人生的哪个阶段所作的?(B)A、壮游时期B、困守长安C、陷贼与为官D、漂泊西南时期2【单选题】以下哪首诗不属于杜甫的“三别”?(B)A、新婚别B、渡荆门送别C、无家别D、垂老别3【单选题】“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在参观杜甫草堂时留下的对联,这里说的杜甫草堂位于我国的(D)。A、陕西西安B

20、、河南洛阳C、云南昆明D、四川成都4【判断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离开成都后所作。(×)杜甫的创作1【单选题】杜甫的诗歌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思想的典型?(C)A、法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2【单选题】杜甫诗歌的创作特点是(A)。A、沉郁顿挫B、婉约清新C、雄壮豪迈D、禅意空灵3【判断题】在杜甫各个体裁的诗歌中,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赠卫八处士赏析1【单选题】“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的“参”与“商”指的是什么?(D)A、动物B、植物C、历史名人D、星宿2【判断题】“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句反映了诗人的田园生活。(×)3【判断题】赠卫八

21、处士讲述的是杜甫与情人间的思念与感慨。(×)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1【单选题】被称为“天下第一等情诗”的是(B)。A、哀江头B、月夜C、春望D、天末怀李白2【判断题】“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中的“未解”指的是作者儿女尚未解衣就寝的状态。(×)七言律诗综述1【单选题】胡应麟把杜甫的哪首诗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D)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B、蜀相C、望岳D、登高2【判断题】七言律诗可上溯至沈佺期,而成熟于杜甫。()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1【单选题】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绝调的主要原因是(D)。A、情真意切,感人肺腑B、文章规范,语言严谨C、夹叙夹议,内涵丰富D、不拘常格,多

22、有新变2【单选题】祭十二郎文的第二段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学表现手法?(A)A、白描B、议论C、抒情D、夹叙夹议3【判断题】“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一句中“孤”指的是作者早年丧母。(×)4【判断题】祭十二郎文一文从“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开始进入了文章感情的第二个高峰。()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1【单选题】中唐政治上最显著的特点为(A)。A、藩镇割据、太监专权B、政治稳定、社会和谐C、中央集权、社会动荡D、社会平静,暗藏矛盾2【单选题】唐宪宗元和年间诗人的代表作家不包括(D)。A、韩愈B、白居易C、刘禹锡D、李白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1【单选题】八

23、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开首四句的作用是(B)。A、点出人物B、铺叙环境C、描写心情D、歌颂志向2【单选题】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中,作者表面上是描写张署之歌,实际上描写了DA、对未来的希望B、对张署的同情C、百姓的疾苦D、自己的不平遭遇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1【判断题】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结尾貌似旷达,实为牢骚。()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1【单选题】唐诗三百首入选作家作品数量排行榜前3名是哪些人?各入选多少首?( C )A、王维:29首;李白:29;李商隐:22首B、王维:29首;李白:29;孟浩然:15首C、杜甫:39首;王维:29首;李白:29D、杜甫:39首;王维:29首;李商隐:22

24、首2【单选题】韦应物被称为“韦苏州”的原因是他(D)。A、出生于苏州B、郡望是苏州C、长大于苏州D、任职于苏州寄李儋元锡赏析1【判断题】寄李儋元锡前四句被纪晓岚高度地赞扬。(×)李贺生平及诗总评1【单选题】李贺是中唐(B)诗人的代表。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D、唯美主义2【单选题】李贺诗歌特征的形成,没有受到(D)的影响.A、人生经历B、中唐文学风尚C、对前代文学作品学习D、家庭环境的影响3【判断题】唐代“三李”是对李白、李商隐、 李贺三位诗人的合称。李凭箜篌引赏析1【单选题】清人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评价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为“李足以(C)”。A、移人B、惊天C、泣鬼D、矢

25、志2【判断题】李贺在听完李凭弹奏箜篌之后写下了李凭箜篌引。×长恨歌朗读1【单选题】相传“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是(D)悼念白居易所写的。A、唐玄宗B、唐穆宗C、唐肃宗D、唐宣宗长恨歌第一段赏析1【单选题】长恨歌第一段主要是写(C)。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2【单选题】白居易在诗中借用(A)来指代唐王朝。A、秦朝B、汉朝C、西晋D、隋朝长恨歌第二段赏析1【单选题】长恨歌第一段主要是写(C)。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B、方士寻觅杨贵

26、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2【单选题】第二段开始,作者对李杨的感情变化为(A)。A、同情B、讽刺C、不满D、怀疑长恨歌第三段赏析1【单选题】长恨歌第三段主要是写(D)。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2【单选题】王勉夫丛谈中认为,白居易写“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是因为(C)。A、缺少皇宫的生活常识B、安史之乱后王室衰落C、烘托诗中的“长恨”氛围D、以落魄之状讽刺唐玄宗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1【单选题】长恨歌第四段主要是写(B)。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1【单选题】长恨歌中不包含的是(C)。A、叙事B、绘景C、议论D、抒情2【单选题】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不属于大众流行观点的是(A)。A、双重主题说B、咏史说C、讽刺说D、爱情说3【判断题】作者描写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及杨家人荣华富贵,暗示这些是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1【单选题】认为杨贵妃最终落脚与东部沿海某城市的是(B)。A、俞平伯B、孙次舟C、张廉D、周煦良

28、2【判断题】俞平伯先生最早提出长恨歌实际暗暗指出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驿。杜牧与杜牧诗论1【单选题】不属于晚唐诗人的是(C)。A、杜牧B、李商隐C、韩愈D、温庭筠2【单选题】晚唐时期的诗人的数量与唐朝其他时期相比(A)。A、更多B、更少C、几乎相同D、无法考证3【判断题】杜牧的诗风与杜甫相似。×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1【判断题】“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一联即是调字对,又是句中对。()2【判断题】“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表现了作者感叹自己不能像范蠡一样功成名就后归隐江湖。()3【判断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第四联化用了李白描写宣州的诗句。(×)李商隐生平与

29、诗评1【单选题】李商隐一直在仕途上遭到排挤,是因为(B)。A、政治才能不高B、触犯朋党之争C、做人过于刚正D、家庭出身不高2【判断题】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相似。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1【单选题】安定城楼和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都表达了作者对(B)的人生轨迹的向往。A、李白B、范蠡C、司马相如D、白居易2【单选题】隋宫表现出李商隐咏史诗(B)的特点。A、直抒胸臆B、婉曲达意C、辛辣讽刺D、借古讽今3【判断题】隋宫是李商隐作品中少有的咏史怀古诗。(×)什么是词?1【单选题】根据王力先生的解释,词的基本内容不包括(C)。A、有固定的字数B、有律化的平仄C、有确定的主题D、长短句2【单选题】词与格

30、律诗相比,词的(C)严于格律诗。A、韵宽B、对仗C、平仄D、格式词的起源1【单选题】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词起源于(A)。A、隋唐初B、中晚唐C、诗经D、六朝乐府唐五代词概况1【单选题】不属于花间词人的是(D)。A、温庭筠B、韦庄C、孙光宪D、冯延巳2【判断题】唐五代词主要包括唐词、花间词和南唐词。()李白菩萨蛮赏析1【单选题】关于“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一句,说法不正确的是(C)。A、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B、表现出时间的暗暗流逝C、描写暮烟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愁思2【判断题】对于李白的菩萨蛮的主题,主流学术界认为可能是思妇望归,也可能是羁愁思归。()韦庄菩萨蛮赏析1【单选题】没有收录

31、在韦庄诗集里面的是(C)。A、楚行吟B、洛阳吟C、秦妇吟D、江边吟2【单选题】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通过描写江南的秀美风光来反衬(C)。A、现在江南的衰落B、不得志的归去之情C、自己思乡的哀愁D、现在栖身之处的破败南唐历史与南唐词1【单选题】南唐在极盛时期的版图没有延伸到(D)。A、安徽B、江苏C、湖北D、河南2【单选题】南唐总共经历了(C)代帝王。A、1B、2C、3D、4冯延巳鹊踏枝赏析1【单选题】冯延巳词的特点是(A)。A、因循出新B、推陈出新C、借古讽今D、引经据典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鹊踏枝的别称?(D)A、黄金缕B、凤栖梧C、卷珠帘D、虞美人3【判断题】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

32、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4【判断题】“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看似写景,其实是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破败,仅剩下树木还有生命力的感慨。×李璟与李煜1【单选题】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李璟浣溪沙一词最为推崇的是(B)。A、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C、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D、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2【单选题】词能够和诗分庭抗礼是开始于(C)之后。A、李昇B、李璟C、李煜D、李熠3【判断题】李后主李煜的词的数量众多,所以影响广泛。×浪淘沙赏析1【单选题】浪淘沙通过写景,重点突出了(C)字。A、喜B、怒C、哀D、乐2【

33、单选题】王步高先生认为前三句都写出了李煜的孤单寂寞,这里是(A)。A、作者的败笔B、情感的强调C、心境的抒发D、点题的语句3【判断题】“想得已楼瑶殿影,空照秦淮。”一句表达了对过去政权的怀念。虞美人赏析1【单选题】花间词的影响一直影响到(D)。A、南宋B、明C、清D、中华民国宋代历史与文化1【单选题】赵匡胤定过国号为宋,是因为他(B)。A、出生在宋州B、发迹在宋州C、定都在宋州D、籍贯在宋州2【判断题】宋朝的经济、文化、军事都较为强盛。(×)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1【单选题】关于宋词繁荣的社会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市民阶层的萎缩,需要近于流行歌曲的词鼓动阶层气势B、

34、科学文化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顶峰,社会的文化氛围浓郁C、文人队伍的壮大,宋代优待文人的政策D、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而词是一种南方文学2【单选题】关于宋词繁荣的文学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词在表情达意的强大功能,长短句,与音乐联系密切,词调多B、诗文因注重说理,受功令限制,较多具官方色彩,词则成为渲泄感情的最佳形式C、词行诗道,唐诗的衰落为宋词的兴盛创造了文学环境D、大晟府等音乐机关以及精通音乐的词人自创词调的推动3【单选题】继承了花间派风格的词人是(B)。A、周邦彦B、欧阳修C、秦观D、冯艾子4【单选题】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的是(C)。A、晏几道B、欧阳修C、柳永D、苏轼

35、柳永词概述1【单选题】关于柳永对词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C)。A、发展了慢词B、多用赋体C、引经据典D、雅俗并陈2【判断题】柳永的词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八声甘州赏析1【单选题】八声甘州中,领起全文的是(D)。A、渐B、冷C、洗D、对2【单选题】八声甘州中,出自谢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是(A)。A、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B、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3【判断题】八声甘州一词苍凉激越,共用了八个韵脚。苏轼定风波赏析1【单选题】作者面对自然界的晴雨无常及社会人生中政治风云、荣辱得失的无常所持的态度是

36、(C)。A、怨天尤人B、自我救赎C、安之若素D、抑郁消沉2【判断题】定风波通过写自然界的晴雨无常,写出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同样无常。周邦彦生平与词作1【单选题】周邦彦作品在(B)中长期被尊为“正宗”。A、豪放词人B、婉约词人C、南宋词人D、御用文人2【单选题】周邦彦的词的题材较少使用到(D)。A、闺情B、羁旅C、咏物D、政治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1【单选题】兰陵王·柳中提到了柳,是要写(B)。A、咏柳B、伤别C、相思D、失意2【单选题】借隋堤柳烘托离别的气氛的是本词的(A)。A、第一叠B、第二叠C、第三叠D、全词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1【单选题】北宋初年三大诗歌流派不包括(B

37、)。A、白体B、杜体C、西昆体D、晚唐体2【单选题】宋诗的创作被推向最高峰是在(C)。A、沿袭期B、复古期C、革新期D、凝定期3【判断题】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宋诗的成就不如唐诗高。()4【判断题】宋代的哲理诗成就要高于唐朝。()1【单选题】“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反映出了作者(B)的心态。A、积极乐观B、自作宽慰C、抑郁消沉D、无所事事2【单选题】本诗写的“春风”和“花”指代的是(C)。A、春天和洛阳牡丹B、理想与现实C、君王与臣民D、君子与小人3【判断题】全诗反映出了作者超脱的心态。×苏轼与元佑诗坛1【单选题】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了(D),苏轼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宋代最

38、高的。A、诗歌B、词C、散文D、绘画2【单选题】苏轼的诗中,题材十分突出的是(A)。A、思考人生与社会现实B、阐释个人的理想抱负C、表现男女间的绵长情谊D、体现社会的和谐安乐3【判断题】宋诗有两个主要特点:尖新生硬和枯躁乏味。()乌台诗案1【单选题】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是(C)。A、秋日牡丹B、和刘攽韵C、湖州谢上表D、留题风水洞2【判断题】御史台院门朝北,院中多柏,较阴森,故名乌台。又名柏台。初到黄州1【单选题】初到黄州语言平实清浅,反映出苏轼(C)。A、惨遭冤案,心灰意冷B、有幸出狱,积极乐观C、初到黄州,复杂矛盾D、远离家乡,思念亲人2【单选题】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包含了自得其乐的人

39、生态度的一联是(B)。A、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B、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C、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D、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3【单选题】流露出不能有所作为的痛苦之意,同时也寄托着诗人希望有补于世的愿望的一联是(D)。A、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B、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C、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D、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4【单选题】在黄州期间,苏轼的(B)走向了成就的最高峰。A、诗歌B、词C、散文D、赋黄庭坚与其诗1【单选题】不是与黄庭坚并称为“一祖三宗”的人物是(D)。A、杜甫B、陈师道C、陈与义D、苏轼2【判断

40、题】黄庭坚的诗过分追求奇崛冷峻,有形式主义倾向。()寄黄几复1【单选题】重点突出今夕对比,造成不胜感慨的凄苦意境的是(B)。A、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B、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C、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D、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2【单选题】寄黄几复中运用了(B)处典故。A、6B、5C、4D、3苏轼散文的综述1【单选题】苏轼的主要散文类型不包括(A)。A、时事论文B、政治论文C、随笔D、历史论文2【判断题】苏轼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汉初三杰”的是(B)。A、张良B、范增C、萧何D、韩信2【单选题】张良被后世尊为(C)。A、德圣B、策圣C、谋圣D、智圣赏析课文第一部分1【单选题】认为张良得到黄石公指点,并非是神怪之事,黄石公用意也不仅仅是传授张良兵书的是(C)。A、史记B、论衡C、苏轼D、资治通鉴2【单选题】苏轼认为“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是(A)。A、匹夫之勇B、豪杰之勇C、圣人之勇D、兵士之勇赏析课文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