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资料第七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27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后边词语表里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4.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善于懂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5.初步了解课文说明道理所采用的表达方法。6.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7.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5. 矛与盾的集合课时教学计划课题课时分配具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矛和盾的集合第1课时识字和写字,理清文章思路。1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7个字。能正确读写“
2、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 理清文章思路。第2课时学习2-6自然段,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3. 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课时教学流程 第( 一 )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 (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1.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楚国有个卖盾和
3、矛的商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透它.”不一会儿,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样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将会怎样呢?”那个人没有回答上来。2.学生自由诵读并思考: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体会到什么?3.抽生朗读并回答。1.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自相矛盾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故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3.小结: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学习引入1、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2、学生练习书写“矛”和“盾”3、学生齐读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
4、是“矛”?哪个是“盾”吗?2、相机指导书写:“矛”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那一点很容易忘记。这是一个开关,古代中国的矛头是灵活可变的。“矛”字的一撇同学们也很容易忘记,那一撇是矛头下的流苏,看起来美观,还可以辟邪。“盾”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的手举着盾牌,后面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3、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板书课题)。自主学习1.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 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
5、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巡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相机指点。小组交流 1.小组内互相抽读“我会认”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内互相听写并评改“我会写”的生字。 3.小组整理出本组员认为易读错、难写的字或课文中不懂的地方。巡查各小组交流的情况,相机指点并记下易读错、难写的字。全班共享1. 游戏巩固识字。(出示课件)(1)抢摘丰收果(2)夺红旗(3)看部分猜整体:一人遮住字的一部分,一人根据露出的部分猜字。2. 讨论解决各组待解决的难字难词问题。3.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提醒,将听写错误的字记一记,4. 小组展示读课文,交流文中不懂的
6、地方。1. (课件出示生字)游戏巩固识字。(1)抢摘丰收果(2)夺红旗(3)看部分猜整体:一人遮住字的一部分,一人根据露出的部分猜字。2. 讨论解决各组待解决的难字难词问题。预设:难读:坦 兵、持、神难记:履、戳难理解:大显神威、难以招架、固然、善于 、左抵右挡3.我会写的字重点指导“集”和“架”中两个“木”的写法。同时注意“兵”的笔顺4.小组展示读课文,老师相机指导。(正字音,读流利)总结拓展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集体检测(课件出示)发明家手(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遭到对方猛烈( ),他用盾( ),还是( )。后来,他受到启发,把矛的( )和盾的( )( ),发明了
7、( ),在战场上( )。3. 引导学生质疑。(1)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看着屏幕的提示,试着填一填。发明家手(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遭到对方猛烈( ),他用盾( ),还是( )。后来,他受到启发,把矛的( )和盾的( )( ),发明了( ),在战场上( )。(2)全班齐读这一段。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集体检测(课件出示)发明家手(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遭到对方猛烈( ),他用盾( ),还是( )。后来,他受到启发,把矛的( )和盾的( )( ),发明了( ),在战场上( )。4. 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优点集合在
8、一起发明坦克的?(2)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1.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商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透它.”不一会儿,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样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将会怎样呢?”那个人没有回答上来。2.学生自由诵读并抽生谈体会。1.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自相矛盾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3.小结:自相矛盾
9、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学习引入1 齐读课题2 学生认读字词卡片。3.学生默读课文。4.学生思考讨论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2出示字词卡片指读3.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两个重点问题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第2-4自然段,思考: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自主学习提示:1. 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用点画出比赛激烈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
10、发明家的想法的句子。2. 练习朗读,读出比赛的激烈。3. 用“先想到又想到最后想到”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小组交流组长组织组员就自学提示的内容进行梳理,达成共识。1.出示交流提示:(1) 我从( )、( )、( )这几个词读出了比赛的紧张危急。(2) 在这危急关头,发明家急中生智,先想到( ),又想到( ),最后又想到( ),于是发明了坦克。2.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共享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按学习提示有序进行汇报,并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让生在动作演示中加深对“左抵右挡”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矛进攻的威力之大。我们演示一下,现在你们就是发明家,请拿上书本先当做盾牌吧!老师的矛如雨点
11、般向你刺来(生做动作抵挡),左、右、上、下,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头部、腿部(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请问你刚才在干什么?(生:左抵右挡)能说说你刚才抵挡时的感受吗?(忙不过来了,快挡不住了)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难以招架。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不满、高兴)谁能读出发明家两种心情?(范读、指名读、齐读)不管是“难以招架”还是“戳不到我啦”,发明家都是处于进攻一方还是自卫一方来想问题的?(自卫)铁屋子虽然能保护自己,但却无法进攻,没有获胜的机会,怎么能和别人去比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发明家,发明家想啊想啊,突然,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发明
12、家想到了什么?是啊,一个破折号就是说明了这里的矛是指枪口或炮口。不是真正的矛,怪不得,前面的“矛”字加了个双引号。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这样,遇到“左抵右挡却难以招架”的问题,能认真思考,想到: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里面,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解决了问题,又遇到新问题:可是,这样就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的蜗牛或乌龟,不能进攻啦!再想办法,就这样一步一步想下去,做下去,最终发明了坦克!但是,在我们的文章中没有写清楚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才想到要“装轮子”。我们能不能像发明家一样,试着来说一说?(多练几个,明白关系)出示填空:如果我给铁屋子开好小洞,装上“枪口、炮口”,铁屋子就-。可是,-。小组展示汇
13、报(相机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方面)(1)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l 雨点般:从雨点般可以看出什么?(矛进攻的快、急。注意帮助学生脱离“多”的误区:有许多支矛向他刺来吗?那怎么会感觉到像雨点一样多呢进攻的速度很快,看过去就像有好多支矛刺来)。(朗读练习,读出进攻的猛烈:指名读;男女生比较读;齐读。)l 左抵右挡:让生在动作演示中加深对“左抵右挡”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矛进攻的威力之大。我们演示一下,现在你们就是发明家,请拿上书本先当做盾牌吧!
14、我的矛如雨点般向你刺来(生做动作抵挡),左、右、上、下,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头部、腿部(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师:请问你刚才在干什么?用课文中的词来说就是(出示卡片:左抵右挡)根据对方的进攻方向而不断地改变盾的位置以保护自己,就叫(出示卡片:左抵右挡)。师:能说说你刚才抵挡时的感受吗?(忙不过来了,快挡不住了)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难以招架。(板书:难以招架)(2)朗读:指名读、评读。(3)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用上“先又最后”)(4)个体交流 体会发明家思考方法非常科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别人的优点,把优点很好的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就这
15、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5)自由默读,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了神威?(首次、头一回、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退了十公里)。(6)你能想象当时战场上的情景吗?读读句子,读出坦克的神、读出坦克的威。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7)口语交际;说说坦克为什么这么厉害啊?(因为、所以)(二)引导学生理解“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取长补短)总结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举例2.学生完成检测3.学生将好词好句积累在“采蜜本”上。4.学生课下搜集故事。文中也没有写到装
16、了轮子之后碰到了什么新问题,才想到了要“按履带”解决问题。我们试着去写一写。出示填空:如果我给铁屋子装上“轮子”,铁屋子就_,可是遇到_。1、出示句子并朗读课文结尾的那段话。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而形成的,你能举例子来说说吗?(如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等等。)3、实践题:我们小组在生活中发现了( ),它的长处是( ),不足之处是( ),还发现了( ),它的长处是( ),不足之处是()。我们把它们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它的长处是()。 4总结语:发明家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
17、明坦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止物体是这样,做人和学习方面也是这样。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另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去思考,去发现我们还可以提出改进的办法。5.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6.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板书设计:25 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枪口或炮口盾防守铁屋子集合 坦克作业设计:一、填一填 。m_ d_ jí _ jn _ _ù _án矛 盾 集合 紧 张 固 然二、辨一 辩。持( ) 炮( ) 般( )挂( ) 泡( ) 船( )功( ) 腿( ) 伸( )攻(
18、) 退( ) 神( )三、说反话自卫 () 紧张()安全 () 后退()四、这样的词语你还能写几个吗?模仿秀 : 读一读, 说一说,写一写哇哇 哗哗 _ _ _我会写 : 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更精彩。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如般:_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固然:_比一比和你同桌一起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看谁写的多。左抵右挡 我知道读了课文以后,我明白了_我还受到了不少启发:大城市里坐公共汽车的人太多,太拥挤,就制造_的公共汽车。我们写字写错了再找橡皮太麻烦,就生产了_的铅笔。为了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需要发明_别人的学习方
19、法先进,我就要_。教学反思: 设计时我从课文预习入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初读课文,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为下一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准备。接着在出示课题时故意将“矛、盾、集”写成错别字,让学生来纠正错误。顺势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认识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因为学生以前没有学过自相矛盾,不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知道两种兵器的作用。在结合生活与课文理解了“集合”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然后通过问题“发明家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引导学生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通过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发明家的思考过程;通过朗读及观看坦克作战视频感受坦克的“大显神威”;通过“如果发明家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
20、么呢?”来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通过结合课文及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26. 科利亚的木匣课时教学计划课题课时分配具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科利亚的木匣第1课时1识字和写字。2读通、读顺课文。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2读通、读顺课文。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2课时细读课文,理解科里亚是怎样找到木匣的,让学生明白: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
21、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4.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课时教学流程 第( 一 )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 (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1. 读古诗题西林壁2. 思考:猜猜诗意,说说你明白了什么?1.出示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教读2遍。3. 猜猜诗意,说说你明白了什么。4.小结: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来
22、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学习引入1、学生观察实物。2、学生认识“匣”3、学生齐读课题1教师出示实物:木盒子。引导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区别“匣”和“箱”的字义。)2完整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齐读课题。3、思考引入:科利亚是个苏联的孩子,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科利亚( )岁的时候从( )向前( )埋下自己 的( ),( )年后数了( )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 的道理。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1)
2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科利亚( )岁的时候从( )向前( )埋下自己 的( ),( )年后数了( )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 的道理。 2.巡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相机指点。小组交流1.小组内互相抽读“我会认”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小组内互相听写并评改“我会写”的生字。3.小组整理出本组员认为易读错、难写的字或课文中不懂的地方。4.根据提示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组内合作读通课文。(分段读)5.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提示说一
24、说)巡查各小组交流的情况,相机指点并记下易读错、难写的字。全班共享1. 认读生字,并组词。2. 认读多音字。3. 汇报识字方法4.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1.指名读生字,并练习组词。2.指导读准多音字。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二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里亚数数”,第一个读三声,第二个读四声。3.指名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指导以下字:难读:匣、避、量难记:免、懂、抢、初难理解:免得、抢走、仍然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4.我会写的字重点指导 “抢”的右边不要写成了“仑”, “初”注意偏旁的写法5.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一自
25、然段),注意正音。总结拓展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科利亚( )岁的时候从( )向前( )埋下自己 的( ),( )年后数了( )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 的道理。2. 请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三项内容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课文主要讲的是科利亚( )岁的时候从( )向前( )埋下自己 的( ),( )年后数了( )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 的道理。2.请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三项内容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一(13):埋木匣二(412):挖木匣三(13):受到启发3.小结:这篇课文
26、,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受到启发的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1.读古诗题西林壁2.说说从这首诗中明白了什么?。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诵读。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指名回答收获。学习引入1、学生认读字词卡片。2、学生默读课文。3、学生思考讨论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科里亚的木匣。齐读课题。2出示字词卡片指读3、根据板书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示1自主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1.科里亚和妈妈为什么要埋木匣和木箱呢?
27、2.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3.科里亚是怎么埋木匣的?出示学习提示:1. 轻声朗读1-3自然段,思考:妈妈和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和木箱?2. 用横线画出科里亚木匣里有些什么的句子。3. 用点画出科里亚埋木匣动作的词语。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觉得科里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交流1.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就自学提示内容进行交流、2.带着动作读一读科里亚埋木匣的句子,讨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老师巡视指导,相机指点并记下有困难的问题。全班共享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齐读汇报勾画的相应句子。重点朗读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体会科里亚的聪明。一起梳理“埋木匣”: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
28、?在哪里埋的?)板书:埋 十步 家木匣1.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2. 重点指导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课件出示填空) 科利亚从家门口向前走,( )了十步,就用铲子( )起坑来。坑( )好了,他把一个木匣( )进坑里。他( )好了木匣,( )上土,用脚( )实,还在上面( )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3.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自主学习默读第4-12自然段,根据提示自主完成学习提示2:1. 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2. 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木匣的?3. 科利亚又是怎样思考、怎样挖出木匣的?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2:(1)默读第4-12自然段,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用横
29、线画出来。(2)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木匣的?用波浪线画出来。(3)科利亚又是怎样思考、怎样挖出木匣的?用波浪线画出来。2.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1 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根据提示2依次交流,达成共识。2 组长组织朗读勾画的相关句子,读出科利亚的坚持和聪明。老师巡视指导,相机指点并记下有困难的问题。全班分享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指导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教师:妈妈的箱子和一切重要的东西都在,这可多么令人高兴啊,而科里亚此时那种激动、期待的心情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马上就要和他分别了四年的小木匣重逢了,当他拿起铲子挖的时候,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他挖呀,挖呀仍然没找
30、到”教师:这里面那个字用得最多?学生:挖教师:用了这么多“挖“,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懂了科里亚心情的变化,以及想迫切找到自己的木匣(学生边读边体会科里亚心情的变化)科利亚的心情糟透了,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呢?教师:遇到问题的科里亚并没有放弃,他开始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排除3个可能性)可能性1:是不是被法西斯挖走了可能性2:是不是算数出了问题可能性3:是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步子出了问题。师生一起梳理课文,教师用尺子在黑板上画线段图,研究科里亚挖木匣的过程:板书:(四年前)埋 五岁 步子小 十步 家 木匣(四年后)挖 九岁 步子大 五步 家
31、173;木匣教师一遍梳理一边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讲原因。此时,科利亚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提示:遇到问题,怎样去做提问:同学们,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回答收获)欣赏故事视频刻舟求剑学生讲道理1.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列句子: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1) 将妈妈的话变红,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话怎样理解?(2) 将科里亚动作的词语变化,引
32、导学生体会科里亚虽然挖的面积大,但还是没挖着,但科里亚并没放弃。(3)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智慧和科里亚的坚持不懈。2. 出示句子: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指名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思考:科里亚此时在想什么?3.出示科里亚和小伙伴的对话:伙伴们说:“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1) 引导学生把科里亚说的话改成陈述句。(2) 引导思考:科里亚为什么这么肯定?4.重点指导朗读第11自然段科利亚对小伙伴说的话,也就是科利亚的思考过程的句子。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
33、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还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1)引导学生各种方式朗读,体会科里亚当时的心情。(2)启发学生用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引导学生明白四年前后变化之大,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5.出示句子: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1)齐读这段,理解“果然”(2)出示选词填空,区分“仍然 突然 果然”A.气象预报说今天有小雨,下午( )下起了小雨。B.小红思考了很久,( )没想出这道题的解题
34、思路。C.我正在路上走着,( )有人听到有人叫我。6.出示科里亚说的话,进一步理解他话的意思。7. 分角色朗读第4-12自然段。总结拓展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科利亚受到什么启发?2.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3.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及课文最后一自然段。4.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1.出示最后一段话,齐读。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2.引导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3.教师讲刻舟求剑的故事,让学生来劝导这个人。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读到的文章说说“
35、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5.小结:是啊,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周围的事物在一天天变化,我们也在一天天长高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的疑问。只要我们像科里亚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面对变化着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作业设计:1.科利亚明白了什么,把他的话默写下来。_2.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童第周坐在校园的长椅子上,全神贯注地看书。一只蝴蝶悄悄地飞来,又悄悄地飞去。一群小同学在草地上游戏,有时在他的身边互相追逐。可是童第周连眼皮都不抬一抬,好像周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直到天色已
36、经很晚了,童第周也并不知觉,还是专心地读书。(1)从短文哪些地方看出童第周全神贯注地读书?用“”线画出来。(2)这篇短文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用“_”线画出来。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一天天长大”,我还让一个学生在讲台前跨步比试了一下。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后来让学生讲述“周围的事物都在变化”,她们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说出来。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个故事,怎样依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做事的方法。因为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我所举的例子,明了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做好事情。整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课
37、文,边思考问题。不足的是:感觉课堂不够热烈,没有高潮掀起。另外,我的导语比较平淡,没有很多的修饰、点缀。教学时问题解决可以采取多元化模式,如分小组讨论或是其他模式,效果可能会更好。27.陶罐和铁罐课时教学计划课题课时分配具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1识字和写字。2读通、读顺课文。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2读通、读顺课文并初步分角色读课文。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2课时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1.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学会尊重别人。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8、课文。3摘抄课文中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第( 一 )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 (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朗读并背诵以下谚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 学生自由诵读1分钟。思考:这几句话都有什么相同点?2.抽生回答并诵读1遍。3.同桌互相抽测背诵1分钟。4.集体背诵竞赛。1.(课件)出示谚语,同学们想一想这几句谚语都有什么相同点?小结:这两句谚语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引入1、学生观察图片。2、学生认识“陶”3、学生齐读课题1、出
39、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质地、特点。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自主学习3.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办法记住生字。(2)默写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巡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相机指点。小组交流1.小组内互相抽读“我会认”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小组内互相听写并评改“我会写”的生字。3.小组整理出本组员认为易读错、难写的字或课文中不懂的地方
40、。4. 小组交流读课文的收获。 巡查各小组交流的情况,相机指点并记下易读错、难写的字。全班共享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骄傲 傲慢 谦虚 神气 恼怒 相提并论 理会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陶罐 闭嘴 羞耻 流逝2.讨论解决各组待解决的难字难词问题。3.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提醒,将听写错误的字记一记,4.指名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要求读出感情。“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不敢,铁罐兄弟
4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5. 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骄傲 傲慢 谦虚 神气 恼怒 相提并论 理会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陶罐 闭嘴 羞耻 流逝2.讨论解决各组待解决的难字难词问题。预设:难读:耻、逝、素难记:荒、植、素、感难理解:奚落、恼怒、相提并论区分字形:脑和恼、捧和棒、扑和朴、爱和受、吵和沙、陶和淘。3.我会写的字重点
42、指导“荒”的中间是“亡”, “植”的右边是三横“谦”右边的笔画。4.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5.在读好字词句的基础上分段展示朗读课文。总结拓展1.快速读文,想
4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集体检测(课件出示)课文写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陶罐,陶罐据理力争,不理会铁罐的()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而铁罐( )。3.学生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1.快速读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集体检测(课件出示)课文写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陶罐,陶罐据理力争,不理会铁罐的()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而铁罐( )。3.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同学们分一分,说说各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教师指导要点(导的设计)教学反思经典诵读1.指名读、抽生背、全班读背。2.指名谈受到
44、的启发。课件出示谚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指名读、抽生背、全班读背。2.指名谈受到的启发。学习引入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认读字词卡片。3、积累词语。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2出示描写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谦虚、争辩、兴奋(读词、归类积累词语)自主学习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把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画出来。(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找出表现它们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用点画出来,并读一读。(3)把他们的不同感受读出来。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默
45、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把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画出来。(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找出表现它们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用点画出来,并读一读。(3)把他们的不同感受读出来。2.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1.组长组织组员就自学提示的内容进行梳理,达成共识。2.根据汇报有感情地朗读,可齐读可赛读。1.引导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汇报,要求在谈清自己想法的同时,注意倾听、吸取他人意见,深化自己。2.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共享1.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2. 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3. 分角色朗读。4. 讨论:铁罐到哪里去了?此时的陶罐是怎么做的?通过这个
46、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围绕“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展开讨论。1小组汇报读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相机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2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喜欢谁?理由是什么?(相机理解“奚落”“懦弱”“相
47、提并论”“轻蔑”等词语)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出示填空练习。铁罐( )地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 )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2)抓住所填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分角色朗读。二自由读第1017自然段。1画出许多年过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变化的句子。2讨论:铁罐到哪里去了?(课件出示铁的氧化小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铁很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此时的陶罐是怎么做的?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再次出示课前经典诵读,学生朗读并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谦
48、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4.小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总结拓展1. 讨论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2.学生完成检测 3.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或句子。4.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历这件事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 1通读全文,讨论:(1)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2)最后铁罐无影无踪了。如果你是铁罐,你会对陶罐说些什么?(3) 铁罐有优点吗?陶罐有缺点吗?2组内讨论。3展示交流。4.课件出示填空题:课文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语言、( )、( )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陶罐和( )的铁
49、罐;通过陶罐和铁罐的鲜明( ),告诉我们(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陶罐: 谦虚 朴素美观 易碎铁罐: 傲慢 坚硬 无影无踪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全面看问题作业设计: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骄傲 懦弱 恼怒轻蔑 羞耻 美观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从_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铁罐瞧不起陶罐是因为:_。(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而铁罐_。3.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教学重点为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
50、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由于在第七单元中类似课文已经学习过,再加上本文语言生动,贴近儿童实际,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我在上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习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在精构环节,围绕陶罐和铁罐的四次对话,我在教学中采用范学式,先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并通过指导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精密箱体系统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届河北廊坊五校高三第二次统考数学试题
-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树立中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文)试题
- 采购抓捕网申请书范文
- 标准产品和定制产品成本分摊计算服务合同
- 北京劳动合同不续签代通知金标准
- 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配电室火灾应急演练
- 13 C波的描述 提升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
- 大学生对软件类前端开发的职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学位考试英语词汇表
- 外科静脉切开穿刺术
- 医院运营管理分析报告模板
- 设备维保的现状与趋势
- 皮肤菌群多样性研究
- 水溶肥培训课件
- 自然教育行业亮点分析
- 国际私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化学品管理的消防安全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