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稿墨红镇中学吕正粉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客观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确定
2、了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分子的特征;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2、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三、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分子概念的形成以及分子的特征;2、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现,并初
3、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我主要是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体验实验事实,以及借助生活现象,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感知,使学生认知人眼看不到的粒子的真实存在及其性质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四、教材和教法分析 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学得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亲自参与,在参与中求知,在体验中进步。结合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体现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拿着问题去探究,带着问题出课堂”,以问题引导
4、、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手段,创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五、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本堂课还安排了品红的扩散,以及品红
5、在冷、热水中的扩散速度这个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观察。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既强化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又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在“做中学”的快乐。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的:1、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导入 ;2、活动与探究; 3、 练习反馈巩固提高;4、知识梳理;5、创设课后探究问题。 具体过程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导入 :疑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有疑问才能发现问题,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6、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课本从学生熟悉的水蒸发而减少的日常现象导入新课。由于这仅仅是一个口述的实验现象,且果真实施蒸发水操作需要较长时间,而不宜在课上实验演示。我认为比口述现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的是那些学生能够亲身感知的实验现象。为此,我设计了自己手拿一瓶打开的浓氨水在教室里走一圈,让学生闻到氨气所发出的刺鼻的气味。然后再提出问题:浓氨水在瓶里是静止的,为什么会闻到刺鼻的气味呢?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适时地提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以更进一步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与探究:接下来是实施活动与探究一:首先回顾浓氨水氨分子的扩散,让学生
7、有直观的感知;其次联系学生生活中湿衣服晾干的生活经验,作一些引导;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品红扩散实验,体会品红颗粒逐渐扩散的过程,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粒子构成的概念;最后,再让学生观看苯分子、硅原子投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分子、原子确实真实的客观存在着。即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等粒子的客观存在。这一难点是由学生感受一系列熟悉生活现象,亲身实验操作的体验,真实粒子图片的观看以及生生间、师生间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进行突破的。这样设置培养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接下来是分子、原
8、子的性质的探究(分子的性质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教学环节中,由“活动与探究一”中氨分子在教室扩散和品红扩散等微观感受,学生很容易体会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想像,这样用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深刻的记忆。在认识分子、原子的性质粒子不断运动时我把教材中浓氨水扩散实验改为魔术实验,在教材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我在大烧杯上罩一块布,并做一些魔术动作,目的是使抽象、枯燥知识生动化、趣味化,激发学生探究欲。然后向学生演示浓氨水与酚酞反应的实验,解密魔术,让学生在解密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处理使学生讨论变得更加热烈,学生也以轻松愉快的心
9、情认识了微观世界,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在验证“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就越快”这个论点时,我让学生分组做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比较实验。这个实验易于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更容易分析、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总结出分子的前两个特征以后,我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让他们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浓氨水在瓶里是静止的,为什么会闻到刺鼻的气味呢?、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要干得快一些?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考,真正的体现了“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促使学生自觉地将化学与生
10、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在介绍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间隔时,首先教师演示做“一杯黄豆和一杯小米混合”实验,其目的是把微观知识形象化,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然后,教师再演示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因为有了黄豆与小米混合实验的宏观理解,学生对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化便更容易从微观上来理解了。通过这两个实验,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结论。为了加深印象,我还为学生准备了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摸拟动画,并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在对分子的性质作出简单的总结后
11、,我又引导学生回到这堂课开头提出的问题、瘪了的篮球鼓起来以后,继续充气为什么体积不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对分子之间的间隔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分子性质的充分认识以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这两种变化。让他们逐步明白水的蒸发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电解是水分子发生了分解,生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是属于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了加深学生对分子定义的认识,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了水电解中分子的变化:水分子分解了,就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在引导学生学习
12、分子的定义的过程中,我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借助计算机展示几种分子模型,模拟出水蒸发和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使学生很容易明白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变,只是间隔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象传递给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即分子、原子的变化状况,从而对分子的定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练习反馈巩固提高:通过以上环节的完成,学生基本认识了分子的性质和概念,接下来到了运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和练习反馈巩固提高的环节中。主要是与知识穿插解决生活问题和总结练习反馈相结合。选题主要从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练习着手选取。在“练习反馈”时我设计了竞赛抢答做题,其目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监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知识的梳理能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本堂课我利用课件对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花的时间不多,但却是很有必要的。创设课下探究问题:在课堂结束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实验与探究并作了简单的操作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业贷款合同范本示例
- 与车商签合同范例
- 供货合同标准文本(二)
- 中国钢结构施工合同范例
- 光伏用户合同样本
- 几人共同购房合同样本
- 免烧砖厂合同样本
- 农村买房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计划
- 冠名商赞助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中国移动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小学课本剧一年级《咕咚来了》-剧本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稿
- 酒店与旅游地产投资
- 消防员的敬业与荣誉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
- 《海南航空简介》课件
- 课题申报书:数字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机理、路径及对策研究
- DB45T 2623-2022 公路水路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