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下_第1页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下_第2页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下_第3页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下_第4页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设备 3.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设备车站每天要办理大量的行车作业,根据车站的运营功能和客流量的不同,车站上应设置不同种类和不同容量的行车设备。3.2.1线路组成:路基、桥遂建筑物、轨道即可铺设在隧道内,也可以铺设在地面上和高架上,供列车运行。线路分类(运营中的作用分)1.正线:列车在站内到发、通过及停留的线路2.辅助线:为列车进行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提供的线路。 包含:渡线、折返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等。3.车场线:指车辆基地(车辆段)内的各种作业线。 包含:检修线、试验线、洗车线。3.2.2轨道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直接承受列车车辆

2、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对列车运行起着导向作用。因此,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来自列车纵向和横向的位移推力,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方向不间断地运行。轨道需要具有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保证乘客乘车时的舒适程度。轨道作用: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直接承受列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对列车运行起着导向作用。对轨道各部分要求:轨道各部分需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来自列车纵向和横向的位移推力,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方向不间断地运行。对轨道的要求及原因:1、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并保证乘客乘车时的舒适程

3、度。2、良好的绝缘性减少杂散电流轨道的组成一、钢轨一、钢轨作用:承受荷载;引导车辆运行;为供电、信号电路提供回路对钢轨的要求:足够的承载能力、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稳定性及耐腐蚀性1、钢轨的外形:工工字形钢轨分类及适用情况: 槽型钢轨:用于街道轨道 双头钢轨:双头钢轨已经很少使用 平底钢轨:国外广泛使用 2、钢轨的类型及不同类型适用情况 根据强度分类:43km/h,50km/h,60km/h,75km/h(强度越大,价格越贵) 强度大的好处:钢轨强度越大,表明其所能承受的重量越大,能够增加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维修的工作量,而且能够增加回流断面,减少杂散电流。 适用情况:运营正线使用:50km/

4、h.60km/h 车场线使用:50km/h.43km/h3、钢轨的连接 我国标准钢轨长度:12.5米和25米缩短轨主要用于铺设曲线线路轨道。钢轨与钢轨连接方法: 将标准长度的钢轨固定在轨枕上,各节钢轨之间使用钢轨接头夹板、螺栓固定,并留有一定轨缝。此方法一般不采用。 将标准长度的轨端无螺栓口的钢轨通过一定的工艺焊接起来,形成长度长达数千米或数十千米的无缝线路。此连接方法可以减少钢轨接头数量,降低接头带来的病害,提高舒适程度。无缝线路的特点是: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轨道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压力或拉力。隧道十分适合铺设无缝线路;地面铺设的话应加强养护和监控,并进行应力放散工作4、轨距我国地铁和轻轨的轨距

5、为1435mm(1.435米)二、轨枕作用:将钢轨所承受的压力分散传递到道床上,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保持钢轨位置和轨距。特性:坚固性、弹性和耐久性分类及其优缺点 按制作材料分a) 木枕b) 钢筋混凝土枕c) 钢枕1木枕优点:弹性和绝缘性较好;不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15年左右缺点:强度寿命不及钢筋混凝土轨枕,而且木资源有限所以,我国只在桥上和道岔上使用木枕,其他地方很少使用。n 2钢筋混凝土枕分类及特点:整体式轨枕、组合轨枕和短枕式轨枕n 整体式轨枕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制作简便、广泛使用n 组合轨枕整体性不如整体式轨枕,但钢杆承受正负弯矩的能力较强n 短枕式轨枕用于整体道床上n 钢筋混凝土枕的优缺点

6、n 优点: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养护工作量小;损伤率和报废率相对较低。适用于无缝线路,更适用于高速行驶线路。n 缺点:造价高;不易搬运;弹性不如木枕好3钢枕由于钢枕对于钢材的消耗量较大,造价高,所以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按使用目的划分a) 普通轨枕钢筋混凝土枕b) 岔枕用于道岔区段,岔枕一般较长,弹性相对较好,多用木枕c) 桥枕使用在高架桥上的轨枕按使用目的划分a) 横向轨枕与钢轨垂直间隔铺设,是常用轨枕b) 纵向轨枕与钢轨同向铺设,要保证轨距一致c) 短枕在左右两股钢轨下分开铺设,用于混凝土整体道床三、联结零件1. 接头联结零件接头联结零件由接头夹板、街头螺栓、螺母及垫圈组成导电钢轨接头零件还有

7、轨道导电接续线、绝缘钢轨接头、胶结钢轨接头及相应绝缘配件1. 中间联结零件(扣件)作用:固定钢轨,保持轨距,组织钢轨发生相对于轨枕的纵横向位移,防止钢轨倾斜。特性: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一定的弹性接头夹板螺栓螺母中间联结零件(扣件)a) 传统扣件I.木枕分开式扣件II. 木枕混合式扣件III.混凝土针扣板式扣件IV. 混凝土枕弹片式扣件V.混凝土枕弹条式扣件b) DT系列扣件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整体道床中大量使用c) WJ系列扣件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是小阻力扣件DT系列扣件WJ系列扣件四、道床 概念:道床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框架的基础。道床通常指铺设在路基之上,轨枕之下的石砟、钢

8、筋混凝土结构层。它能支乘轨枕,把来自轨枕上部的巨大载荷均匀地分布到路基面上,减少路基的变形;可以依靠本身和轨枕之间的摩擦来固定轨枕位置,组织轨枕产生纵横位移。道床的分类1. 碎石道床2. 沥青道床3. 整体道床 无枕式整体道床 轨枕式整体道床整体道床的优缺优点:整体道床 的整体性强,纵向横向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高平顺性和弹性较好,乘坐更加舒适;整体道床坚固稳定,耐久,使用寿命长;较少维修工作量;表面整洁;建筑高度低,减少隧道净空节约成本;避免发生伤害;紧急情况下救援车可以直接上路。缺点: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整治比较难碎石道床碎石道床五、道岔 道岔的组成1、转辙器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

9、、转辙机械构成。其作用是将尖轨扳动到不同位置,使道岔能准确开通直线或侧线。2、连接部分连接部分是指连接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的连接轨道3、辙叉及护轨部分辙叉心翼轨护轨道岔的分类单开道岔单开道岔双开道岔双开道岔三开道岔渡线交分道岔单式交分道岔复式交分道岔道岔的号数 辙叉角的余切为辙叉号数,即道岔号数。 18号道岔转辙角31047.39 12号道岔转辙角44549 9号道岔转辙角62025 就单开道岔而言,也就是辙叉心部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FE和AE的比值,即N=ctg=FE/AE,N就是道岔号。辙叉角越小,N值就越大,导曲线半径也越大,列车侧线通过道岔时就越平稳,允许过岔速度也就越高。6、防爬设

10、备作用:防止轨枕歪斜,保证行车安全3.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作业标准3.3.1车站行车作业基本要求 执行命令,听从指挥 遵章守纪,按图行车 作业联系及时、准确 接发列车目迎目送 行车表报填写齐全3.3.2车站行车作业制度1、车站值班员岗位责任制度(1)车站值班员执行行车调度命令和指示,统一指挥车站的行车作业监视行车控制台的进路开通方向、道岔位置及信号显示,监视列车的运行状态和乘客乘降情况在实行车站控制时,按列车运行图及行车调度员下达的列车运行计划完成闭塞、排列进路、开闭信接发列车的任务填写行车凭证和其他各种行车表报办理设备检修施工登记组织交接班工作(2)助理车站值班员接送列车、监护列车运行交

11、递调度命令及行车凭证通过手信号发车调车作业现场组织进行站线巡视和协助乘客乘降在不设助理车站值班员岗位时,上述职责由站台服务员等员工承担。2、交接班制度交班:将列车运行和设备状态、上级指示和命令及完成情况填记在登记簿上,要进行口头交代接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对行车设备、备品进行检查,签认接班,进行口头交接3、检修施工登记制度针对检修作业,车站值班员应根据检修施工计划,向检修负责人交待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访客登记。凡影响行车作业的临时设备抢修,要在于行车调度员联系作业时间并获取同意后,方可登记。检修作业结束后,行车设备经过试验、确认状态良好后 ,可签字确认注销。4、道岔擦拭制度5、巡视检查制度送电前,车站值班员应进行站线巡视,检查线路上有无影响列车运行的异物。对站内检修施工后的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查看是否符合检修施工登记注销情况。检查行车控制台是否有异常情况。6、行车事故处理制度行车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