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olymer Matrix Composite刘和文2014年4月15日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2哈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复合材料专家杜善义倡导理工结合、学科交叉融合,既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又解决了学科发展的理论问题。用力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复合材料及一些新材料应用中的问题,为祖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服务。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3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4复合材料无所不在!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5我们住在复合材料里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6复合材料定义要点l复合材料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上不同并可能用机械方法分离的材料。一般其中一种为连续相,另一种为功能增强相。l几种材
2、料通过某种方法混合在一起获得复合性能。l复合材料的总体性能优于各单独组分材料,并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独特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7复合材料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 或不同结构的材料,以微观或或不同结构的材料,以微观或 宏观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宏观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 的材料。的材料。 v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v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v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8树木也是一种复合材料木质素纤维素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9海胆:家在喜马拉雅山上 海胆最大的特征是那带有刺的硬壳。那些硬刺用作保护,可能含有毒液,引致火烧一般
3、的疼痛。海胆有五片刀片般的牙齿,合在一起像组大钢牙,正好长在腹部中央。它的食物是海藻,大钢牙像除草机般,将海底藻类刮得干干净净 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0进化的复合材料-海胆牙齿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1进化的复合材料-贝壳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2燕子窝:泥土-草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3复合材料组成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4多种材料组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5基材主要功能l固定纤维的位置l承受应力并将其传递至纤维,由纤维承受负荷l决定材料热、电及化学性质l调整材料加工性质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6聚合物基体材料l 热固性树脂基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官能团环氧复合材料,环氧/酚醛复合材料
4、,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高压酚醛复合材料,低压酚醛复合材料,改性酚醛复合材料,环氧酚醛复合材料,不饱和聚酯基复合材料,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脲醛基复合材料,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热固型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三聚氰胺基复合材料l 热塑性树脂基体聚苯硫醚基复合材料,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聚醚酮酮基复合材料,聚醚酮复合材料,聚砜基复合材料,热塑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聚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聚甲醛基复合材料,聚丙烯基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聚碳酸酯基复合材料,聚苯并咪唑基复合材料,聚喹恶啉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7强化纤维的功能l承受主要负荷l限制微裂纹延伸l提高材料强度与刚性l改善材料抗疲劳、抗
5、蠕变特性l提高材料使用寿命及可靠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8纤维增强材料l 玻璃纤维l 硼纤维l 碳纤维l 氧化铝和氧化铝基纤维l 碳化硅和碳化硅基纤维l 晶须碳化硅晶须氮化硅晶须氧化物晶须l 高性能有机纤维 聚芳酰胺纤维(芳纶)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19界面l 二维界面概念:增强相纤维和基体互相接触而形成的共同边界,进行载荷传递;零体积,零厚度。l 中间相(三维界面)概念:基体、增强相外的第三相,包括纤维-基体结合界面和化学物理不同于基体材料的具有确定扩张厚度的区域,允许化学反应、残余应力、体积变化等。l 界面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界面传递应力;对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影响巨大;界面对复合材料在潮湿和
6、腐蚀环境中的反应往往起决定性作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20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21纤维增强机理l粘解完好且在弹性范围内,应力l复合材料弹性模量mmmfffEE,mfffcEVEVE)1 ( 纤维种类弹性模量(Mpa)玻璃纤维70000-10000碳纤维200000-550000芳纶纤维3000合金钢160000有机树脂2000-3500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22界面l 二维界面概念:增强相纤维和基体互相接触而形成的共同边界,进行载荷传递;零体积,零厚度。l 中间相(三维界面)概念:基体、增强相外的第三相,包括纤维-基体结合界面和化学物理不同于基体材料的具有确定扩张厚度的区域,允许化学反应、残余应力
7、、体积变化等。l 界面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界面传递应力;对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影响巨大;界面对复合材料在潮湿和腐蚀环境中的反应往往起决定性作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3界面粘着理论l吸附和润湿l交互扩散理论l静电吸引l化学键结合l机械粘着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4分子间的吸引作用l1.色散作用(色散力):由于瞬时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_+_+_一大段时间内的大体情况每一瞬间+_+_色散力与分子极化率有关。大,色散力大。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52.诱导作用(诱导力):决定诱导作用强弱的因素: 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愈大,诱导作用愈强。 非
8、极性分子的极化率: 愈大,诱导作用愈强。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_分子离得较远分子靠近时+_+_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6 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分子发生转动,并按异极相邻状态取向,分子进一步相互靠近。3.取向作用(趋向力): 两个固有偶极间存在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定向作用称为取向作用。+_+_+_+_+_+_分子离得较远趋向诱导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7不同分子间作用力l分子间距离小于0.5 纳米,范德华力才会起作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8吸附和浸润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29液体对固体的浸润l 接触角qqcoslslsls
9、lsqcos浸润:sls铺展:lsls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0粘合功WsllsaW)cos1 (qlaW如何测定? ssl、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1几种界面粘结理论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2交互扩散理论l 两种聚合物表面可能通过一个表面上的聚合物分子向另一个表面的分子网络扩散形成粘接。粘接强度取决于界面上分子缠结的数量和所包含的分子数目。l 溶剂和增塑剂的存在有助于相互扩散,并且扩散的程度依赖于参与扩散的分子的结构、组分以及分子流动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3静电理论l当一个表面携有正电荷,而另一个表面携有净负电荷时,两个表面之间会产生吸引力,界面强度取决于电荷密
10、度。l粘合功分子分子静电静电分子静电hFhFAAAl静电力作用半径比分子力作用半径大3-4数量级,因而静电力导致的粘合功大于分子力粘合功。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4化学键结合l化学键是在增强材料表面的化学基团与基体中相容化学基团之间形成的。l键合的强度取决于化学键的数量和类型,而界面的破坏必然包括化学键的断裂。l化学键结合理论指导实践:表面氧化处理、表面偶联剂化学处理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粘着理论35机械粘着l粗糙表面紧密接触后如果能发生机械连锁,就形成机械粘着。l取决于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粗糙度还可以提高比表面积,增加有效粘接面。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36聚合物与粘接l固体表面
11、张力试验法:间接测定。根据Zisman假定,固体表面张力近似等于能在此固体表面完全浸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测定固体与几种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的接触角,将cos(q)对l作图,外推到cos(q)=1,可求得固体临界表面张力。近似计算:聚合物分子的表面张力与该聚合物分子的内聚能密度有密切关系。表面张力s(注意单位)s325109 . 1ksCN/cm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37固体临界表面张力求取法乙二醇 45二碘甲烷 50甲酰胺 57.5甘油 62.5水 72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38固液界面张力和浸润角l固液间界面张力公式可以估计为l 与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有关,如果二者相差不大,则
12、那么l固体表面张力为21)(2lslssl12)(lssl4)cos1 (21qls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39思考题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接近时,二者表面张力符合什么条件时,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40表面张力的色散力和诱导力分量l如果存在氢键,则固液间表面张力为 为色散力形成的表面张力; 为偶极力、氢键形成的表面张力;而且2121)(2)(2nsnldsdllssldnnd如何分别测定固体表面张力的色散力和诱导力分量?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41粘合功l如果生成化学键, 为化学反应引起的界面自由能改变。21)(2lsaW 22121)()(nlnsdldsaW
13、)(2GWsllsaG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与粘接42固体表面张力与粘接强度l理想情况:完美无缺的界面l界面有长度为c的小裂纹,固体断裂强度为aFWW2121)/(cEsF 为与裂纹形状有关的常数,E为杨氏模量。c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表面处理43纤维表面处理l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处理防止纤维表面破坏润滑约束纤维,以利于加工l纤维用于复合材料时的表面处理在纤维和基体之间提供化学连接,改善界面结合状况。在纤维和基体之间形成弱边界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表面处理44表面氧化处理l利用空气、氧气等在高温下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或者利用液态强氧化剂如硝酸、酸性重铬酸钾等进行处理。l在表面产生-COOH、-C
14、-OH、-C=O等一系列活性基团。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45偶联剂l 铬络合物偶联剂 : 由不饱和有机酸与三价铬离子形成的金属铬络合物。l 硅烷偶联剂 : 通式为RSiX3,式中R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氰基及甲基丙烯酰氧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和不同的基体树脂均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X代表能够水解的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l 钛酸酯偶联剂 : 单烷氧基型 这类偶联剂适用于多种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尤其适合于不含游离水、只含化学键合水或物理水的填充体系;单烷氧基焦磷酸酯型 该类偶联剂适用于树脂基多种复合材料体系,特别适合于含湿量高的填料体系;螯合型 该类偶联剂适用于树脂基多种复合材料体系,由
15、于它们具有非常好的水解稳定性,这类偶联剂特别适用于含水聚合物体系;配位体型 该类偶联剂用在多种树脂基或橡胶基复合材料体系中都有良好的偶联效果,它克服了一般钛酸酯偶联剂用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的缺点。l 其它偶联剂: 锆类偶联剂是含铝酸锆的低分子量的无机聚合物。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物质之间的粘合,而且可以改善复合材料体系的性能,特别是流变性能。该类偶联剂既适用于多种热固性树脂,也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此外还有镁类偶联剂和锡类偶联剂。 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表面处理46硅烷偶联剂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表面处理47界面粘接强度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l破坏不是一定发生在界面上:粘着破坏、内聚破坏。l一般情况,界面
16、结合强度大,强度、刚度大,但韧性很差。l如果组成材料的弹性模量都很大,那么界面结合强度愈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愈低。l如果增强材料和基体热膨胀系数相差大,界面结合强度愈大,愈不利。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表面处理48粘着破坏与内聚破坏粘着破坏就是在界面发生分离。内聚破坏包括纤维断裂和基体断裂。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49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l纤维-基体脱粘l脱粘后的摩擦l应力再分配l纤维拔出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50纤维-基体脱粘fdffdElVR22f: 纤维。V:体积分数,E:杨氏模量,:断裂应力,ld脱粘长度。脱粘韧性:大于脱粘长度且承担断裂
17、应力的纤维贮存的应变能除以复合材料横截面积。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51脱粘后的摩擦l纤维脱粘后,与基体相对运动,摩擦功等与摩擦剪切应力乘以位移差值。l摩擦韧性:dlVRdffdf/22f 为界面处的摩擦剪切强度,d为纤维直径,ld与应变差的乘积约为位移差。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52应力再分配l纤维断裂,引发贮存在纤维内的应变能的再分配。l断裂韧性理论上正比于脱粘韧性,系数与断裂长度和脱粘长度的比值有关。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断裂韧性理论53纤维拔出l纤维从基体中完全拔出l对大部分惹固树脂基体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来说,纤维拔出是断裂韧性的一个重要来源。l拔
18、出导致的韧性正比于摩擦韧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54单纤维拔出试验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增韧方法55复合材料增韧方法l提高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依靠复合材料组元固有性质的提高基体增韧、纤维混杂、大直径纤维等取决于纤维-基体界面合适的控制:控制界面的增韧方法-纤维局部的或全部涂层(弱边界层),改变破坏模式,提高内能吸收能力。间歇结合概念界面涂层技术l增加韧性一般会降低强度,因此要注意精细的平衡!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增韧方法56间歇结合概念l如果一个复合材料中弱的和强的结合区无规则地排布,那么高强度和高韧性可同时获得。l纤维表面间歇的不均匀涂层,可以抑制界面发生连续和突发的裂纹扩展。
19、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增韧方法57纤维涂层技术:增加界面能量吸收l在纤维表面完全涂上热塑性聚合物,可以显著提高韧性。l这些聚合物实际上是粘稠液体,提高纤维拔出时的摩擦功。l聚合物在界面形成微观韧化层,释放固化过程中基体残余应力。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58l 五个特征强度值: 纵向抗拉强度,横向抗拉强度,纵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压强度,面内抗剪强度。l 四个特征弹性常数: 纵向弹性模量,横向弹性模量,主泊松比,切变模量。l 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由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的特性、增强体的取向、体积分数决定。力学性能特征值(静态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59复合材料优点l结构与功能的可设计性l复合体系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优越性能,称为组合复合效应l施工方便l各向异性材料l比重小、热阻可调、无磁干扰l比强度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60复合材料应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61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l航空航天材料服务的环境,大大区别于一般的机械,或者地面和水面的运载工具他们所用的材料,它最大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做好演讲稿
- 2025至2031年中国焊线式USB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海报文化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专家点评:中国车用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及投资策略报告
- 创意手工活动让幼儿园生活更精彩计划
- 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
- 如何制定符合现实的年度工作计划
- 提升影响力的管理风格与实践计划
- 奥迪括约肌功能异常的临床护理
- 信息技术支持的月度安排计划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ThingsBoard IOT 物联网平台的介绍与应用演示
- 湖北地区医院详细名单一览表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新员工培训教材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PPT课件
-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治疗PPT课件
- 金属压铸机的plc控制
- 进制转换(课堂PPT)
- C++程序设计(谭浩强完整版).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