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_第1页
第 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_第2页
第 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_第3页
第 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_第4页
第 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八章八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中国对外贸易体制 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密切相关。 本章主要内容v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历史演变v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历史演变v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v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19791987年)年)v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198

2、81993年)年)v四、四、1994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v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v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v七、七、“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思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思路路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v(一)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体制的特点(一)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体制的特点v(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缺点(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缺点(一)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体制的特点(一)计划经济时期对外

3、贸易体制的特点v1单一的公有制v2国家垄断经营v3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v4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v5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缺点(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缺点v(1)独家经营,产销脱节。v(2)高度集中,统得过死,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v(3)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19791987年)年)v(一)下放外贸经营权(一)下放外贸经营权v(二)开展工贸结合试点(二)开展工贸结合试点v(三)简化外贸计划内容(三)简化外贸计划内容v(四)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四)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

4、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19881993年)年)v(一)(一)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责任制v(二)(二)19911993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制v(三)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意义(三)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意义v(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体制缺陷(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体制缺陷(一)(一)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v1外贸承包责任制的内容v2保障外贸承包责任制的措施 第一,放宽外汇管制。 第二,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第三,中央政府部门下放部分权利,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二)(二)19

5、911993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v1初期外贸承包责任制的缺陷 没有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仍然保留了中央财政对出口的补贴; 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各行政部门往往运用行政权利,发展有利可图的出口产业,抑制有亏损的出口产业; 助长了地区和部门间的封锁和壁垒,造成了地区和企业的不平等竞争,萌生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国内物价的上涨; 没有考虑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承包期一定3年不变,而在3年内,国内外经营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承包企业遇到重大的环境变化时,往往难以完成承包任务。 v2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外

6、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意义(三)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意义v1完全实行了外贸企业出口的自负盈亏v2强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v3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条件v4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v5推动了外贸企业由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体制缺陷(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体制缺陷v第一,承包额度缺乏科学性。v第二,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仍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v第三,汇率调整还没有到位。v第四,按商品大类实行统一外汇留成的做法造成了新的不平等竞争。v第五,上缴中央外汇任务的分配不尽合理。四、四、1994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革v(一)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一)深化外贸宏观管

7、理体制v(二)深化外贸经营体制(二)深化外贸经营体制v(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一)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一)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v1改革汇率制度: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的外汇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v2转向法治管理: 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v3规范行政管理(二)深化外贸经营体制(二)深化外贸经营体制v1企业制度改革: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v2经营制度改革: 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从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从单一经营转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

8、营。 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培育以贸易为龙头和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集团公司。加快赋予生产、科技、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 (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v改进商会的职能,加强商会的领导机构,使其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在外贸经营活动中的协调、服务、纽带的职能。进出口商会是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协调组织,也是同行企业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自己组织起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完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研究咨询机构和学会、协会的信息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必要的法律、会计、审计事务所,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对企业的经营进行社会监督。此外还要完善金融、保险、运输等配

9、套体系。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v(一)符合国际和(一)符合国际和WTO规则的进出口管理法规则的进出口管理法律框架律框架v(二)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主体(二)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v(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v(四)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四)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v(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v(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成就(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成就v(三)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

10、评价(三)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v1渐进性v2法制性v3市场化(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成就(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成就表表8-1 2002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成就年我国对外贸易成就指指 标标20022003200420052006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 (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51378.270483.595539.1116921.8140971.4出口总额26947.936287.949103.362648.177594.6进口总额24430.334195.646435.854273.763376.9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

11、出口总额 (亿美元亿美元)6207.78509.911545.514219.117604.0出口总额3256.04382.35933.27619.59689.4进口总额2951.74127.65612.36599.57914.6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 (个个)3417141081436644400141485外商投资合同金额外商投资合同金额 (亿美元亿美元)847.511169.011565.881925.932046.63外商直接投资827.681150.691534.791890.652001.74外商其他投资19.8218.3231.0935.2844.89实际使用外资

12、额实际使用外资额 (亿美元亿美元)550.11561.40640.72638.05735.23外商直接投资527.43535.05606.30603.25694.68外商其他投资22.6826.3534.4234.8040.55外资企业基本情况外资企业基本情况年底登记户数 (户)208056226373242284260000274863投资总额 (亿美元)981911174131121464017076注册资本 (亿美元)55216226728581209465 #外方40204658558063197406对外经济合作对外经济合作(亿美元亿美元)合同金额178.91209.30276.98

13、342.16716.48 #对外承包工程150.55176.67238.44296.14660.05 对外劳务合作27.5230.8735.0342.4552.33完成营业额143.52172.34213.69267.76356.95 #对外承包工程111.94138.37174.68217.63299.93 对外劳务合作30.7133.0937.5347.8653.73注:1. 从2001年起,外商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均不包括对外借款2. 本表外商投资部分从2006年起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续表:(三)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三)中国外

14、贸体制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v1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v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v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密切产销关系v4降低关税,优化关税结构v5启用和规范非关税壁垒v6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v7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杠杆对外贸的调控作用七、七、“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思路v(一)(一)“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革的基本目标v(二)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二)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v(三)改革对外贸易促进体制(三)改革对外贸易促进体制v(四)改革对外贸易经营体制

15、(四)改革对外贸易经营体制(一)(一)“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v1对外贸易机制进一步市场化v2对外贸易运行进一步自由化v3对外贸易管理进一步法制化(二)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二)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v1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弱化行政性管理手段v2加强出口产业政策管理,形成出口产业政策管理机制v3完善与外贸活动相关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三)改革对外贸易促进体制(三)改革对外贸易促进体制v1建立促进主体网络v2各类贸易促进主体合理分工,共同形成高效的对外贸易服务体系网络v3改革促进方式,建立促进绩效评估机制(四)改革对外贸易经

16、营体制(四)改革对外贸易经营体制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为推行出口代理制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逐步实行统一的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政策,创造条件使各类出口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 第三,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强公共服务。 对外贸易管理是以国家法律、规章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和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进口和出口贸易进行指导、控制和调节。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v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管理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管理v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管理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管理v三、中国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三、中国对外贸易的行

17、政管理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管理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管理v(一)国际公法(一)国际公法v(二)国内公法(二)国内公法(一)国际公法(一)国际公法v国际多边协定和协议WTO的法律体系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简称建立WTO协定4个附件:附件1(包括附件1A-货物贸易多边协定、附件1B-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附件1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附件2-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4-诸边贸易协议v区域协定和双边协定: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即CEPA)。v国际公约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

18、等专门领域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二)国内公法(二)国内公法v1与国际接轨调整国内相关立法v2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专门法规1与国际接轨调整国内相关立法以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法为核心的对外贸易管理法律体系:v在货物和技术贸易方面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贸易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v在服务贸易方面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电影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

19、例v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方面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v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修订了专利法;修订了商标法;修订了著作权法,反不公平竞争法2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专门法规 v在对外贸易的日常管理方面,形成了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包括海关法、商品检验法、动植物检疫法、外汇管理法等各个环节法规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管理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管理v(一)对外贸易税收(一)对外贸易税收v(二)汇率与汇率制度(二)汇率与汇率制度v(三)进出口信贷(三)进出口信贷(一)对外贸易税收(一)对外贸易税收v1进出口关税v2进口商品国内税v3出口退税1进出口关税关税是一个国

20、家根据本国的关税政策而制定的,由海关对进出境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间接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收回海关主权,实行关税自主。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中国近100多年来的第一部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海关税则。这部海关税则的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52.9%。中国为了加入WTO已经多次下调关税,进出口关税条例也作了修改,并于2004年1月1日实施,到1992年普遍降低关税前,中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47.2。从1992年开始,中国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水平,降税后中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降至35.9。从1996年开始,又由降税前的35.9%一直削减到入世前2001年1月的算术平均税率为15.3%

21、。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税率继续不断降低。2004年中国的平均税率为10.4%左右;2005年中国关税总水平降低至9.9%,涉及降税的税目共有900多个,2005年是中国为履行入世承诺较大幅度降税的最后一年,此后需降税的税目将大为减少;2006年关税总水平仍为9.9%,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入世承诺的降税义务”;2007年的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5%。2进口商品国内税增值税: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新增加的价值额或劳务中的增值进口商品国内税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对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

22、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v进口商品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其中,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v从价消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其中,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v从量消费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3出口退税v出口退税制(export draw-back schem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商品支付的关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v1995年以后,出口退税率根据经济

23、形势经历了多次调整:v(1)第一次调整。v(2)第二次调整。v(3)第三次调整。v(4)第四次调整。v(5)第五次调整。(二)汇率与汇率制度(二)汇率与汇率制度v1改革开放之前的固定汇率制度v2开放之后实施双重汇率制度v31994年汇率并轨v42005年汇率改革(三)进出口信贷(三)进出口信贷v信贷杠杆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整利率和确定不同的贷款方向、贷款数量、贷款成本以控制和引导资金运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v进出口信贷则是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在我国主要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贷款,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重要措施三、中国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三、中国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

24、v(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v(二)货物进出口分类管理(二)货物进出口分类管理v(三)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三)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v(四)海关管理(四)海关管理v(五)外汇管理(五)外汇管理v(六)原产地规则管理(六)原产地规则管理v(七)进出口货物国营贸易及指定经营(七)进出口货物国营贸易及指定经营v(八)进出口货物指定经营管理(八)进出口货物指定经营管理(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v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按对外贸易法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v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是我国企业对外洽谈并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的资格。

25、v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经营前,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定程序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核准,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方可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二)货物进出口分类管理(二)货物进出口分类管理v1限制或者禁止进出口货物v2自由进出口货物v3特殊进出口货物(三)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三)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v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指由专门机构,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经验,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数量等进行各种检验、分析、测定、鉴定,并开出检验证书。v它是随国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保证进出口商品符合贸易合同和其他契约中规定的要求,增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防止次劣和附有危险性病虫害的商品的输出或输入,维护

26、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国家信誉,因此是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四)海关管理(四)海关管理v1海关的职能v(1)海关监管,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邮件等;(2)海关征税,征收进出口关税、代征进口环节国内税;(3)海关缉私,查禁走私犯罪;(4)编制海关统计。v2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程序(1)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2)海关接受申报后,报关单证及其内容不得修改或者撤销。(3)进出口货物应当接受海关查验。(4)除海关特准的外,进出口货物在收发货人缴清税款或者提供担保后,由海关签印放行。v3走私行为的查处下列行为属于走私行为:(1)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2)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3)有逃避海关监管,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