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2.:胚胎发育中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肛门或封闭, 在原口动物相对的 一端由外胚层内陷而形成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后口动物3.侧生动物:在多细胞动物中,海绵动物有一些重大而独特的特征, 如水沟系、 骨针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胚层逆转等,因此,海绵动物被视为动物进化上的 一个侧枝,被定义为“侧生动物”。4.原体腔: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它是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从前到后的一 个空腔,内容发达的生殖器官。因为它只有中胚层来源的体壁,没有中胚层 来源的肠壁,不具有体腔膜,原体腔内或充满体腔液或含有胶质物质和间质 细胞。5.次生体

2、腔:又称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后期中胚层细胞最先形成 两条中胚层带,突入囊胚腔,后来每一条中胚层带中央裂开成体腔囊,并逐 渐扩大,最终其内侧与内胚层结合形成肠壁(即消化管壁),其外侧与外胚层 结合,形成体壁。又因在发生上,比原体腔来得迟,故又称次生体腔。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 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 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又称血体腔。7.胚胎(层)逆转:在形成原肠胚时,具有鞭毛的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 层,植物极大细胞留在外面形成外层,与其他多细胞动物的原肠胚形成方式

3、相反,称为逆转8.变态:六足动物的胚后发育要经历体驱的增长以及形态、习性的变化。9.渐变态:是不完全变态的一种类型。即幼虫期与成虫的特征差别不大,只是 性器官未成熟,翅未长成等,其幼虫称为若虫。如蝗虫的变态。10.半变态:是不完全变态的一种类型。即幼虫期与成虫不仅形态差别较大, 而且 生活习性也不同,其幼虫称稚虫。如蜻蜓的变态。11.完全变态:幼虫与成虫不仅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不同,且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具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如蝴蝶类 等。12. 不完全变态:幼体和成体形态相似,食性和生活环境也相同,只是生殖器官 和翅待进一步发育。13. 世代交替:有性生殖和无

4、性生殖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14. 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在吸气和 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 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15. 适应性辐射:在进化生物学中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 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不包括亚物种,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不 能交配的物种)的过程。16.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轴做纵切,有多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互相对称或互为镜 像的两半部分。17. 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轴,只有两个平面能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来自18. 完全双循环: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鸟纲具右动脉弓

5、,哺乳纲具左体动脉 弓,心房与心室经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 体静脉的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而由肺动脉入肺,在肺内经过气体交换,含 氧丰富的血液经肺静脉回心注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送入体动脉到全身,即 将有氧血与无氧血分离。19. 不完全双循环:从两栖类开始,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条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体动脉到身体各部,再经体静脉回右心房。这 种循环称大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肺动脉到肺,经气体交换 后,再经肺静脉回左心房。这种循环又称小循环。由于两栖类的心室只有1个,故称不完全的双循环。20. 同律分节:除了前端2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体节形态结

6、构基本相同。21. 异律分节:一些相邻且结构和机能相似的体节常组合或愈合在一起,形成体 部,各体部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出现差异。22. 同型齿:绝大多数其他脊椎动物口中的牙齿, 彼此间在形态和功能上一般无 明显的差异的齿称为同型齿。23. 异型齿:哺乳类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出现了分化, 且有咀嚼功能。分化为门齿、 犬齿、臼齿、前臼齿。24. 原肾管:是细胞内管。一部分无脊椎动物(如涡虫)所具有的原始排泄器官焰细胞是它的基本单位,成对出现。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布生物体内各处,收集废液。由焰细胞、排泄孔和排泄管组成。25. 皮肌囊:低等三胚层动物的体壁是由单层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

7、的囊状体壁 称为皮肌囊。26. 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甲壳质)和节肢蛋白质构成,由内而外分为三层。27. 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是陆生节肢动物特有的一种呼吸器 官。28. 马氏管:由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的肠壁向外突起形成的管状结构。一种特殊排泄器官.某些甲壳动物从受精卵刚孵出的幼体。30.多态现象: 态现象。29. 无节幼体:在群体内有多种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个体成员,这种现象叫做多31.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 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 迅速的重演”。32.消化循环腔:又称肠腔,是胚胎中发育中

8、的原肠。消化循环腔只有一个开口, 是胚胎发育时的原口,既是摄食的口,又是消化后剩余渣滓排泄出的地方, 故兼有口和肛门两种机能。腔肠动物具有消化的功能,可以进行细胞外消化, 又兼有循环的作用,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的各部分,所以又称 为消化循环腔。33.开放式骨盆:为鸟类特有的结构,指腰带(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左右坐骨和 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是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伸展,这样的骨盆称 为开放式骨盆。34. 闭锁式骨盆:爬行动物髂骨与荐椎的横突相连接,左右坐骨和耻骨在腹中线联 合成的骨盆。构成后肢的坚强支架,使支持及运动功能显著提高。35. 洄游:鱼类在具生命活动中的一定时期会沿一定的

9、路线进行集群的迁徙活 动,以寻求对某种生理活动的特殊需求。这种活动称为洄游。36. 生殖洄游:从越冬或索尔场所向产卵地进行的迁徙。37. 索尔洄游:为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洄游。38. 越冬洄游:为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而进行的洄游。39. 再生:机体的一部分在损坏、脱落或截除后重新生长的现象。40. 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 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绪论一. 命名1. 双名法:=属名(n.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多adj.字母均小写)+定名人姓氏2. 三名法:二属名+种名+亚种名+ 定名人姓氏二. 分界系统1.世界系统原核生物界 原始有核界

10、后生植物界 后生动物界2. 分界意义:揭示了进化的方向:从原核到真核,从简单到复 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显示了生命历史所经历的发展过程。第一章动物的繁殖和个体发育一. 胚胎发育都要经历的三个时期包括胚前期、胚胎期、胚后期。二. 各时期状态1. 胚前期:生殖细胞形成即精子和卵子的形成。2. 胚胎期:受精和胚胎发育(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中胚层形成、体腔 形成)3. 胚后期: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卵f幼虫f蛹f成虫 蝴 蝶和不完全变态-渐变态和半变态)三. 原肠胚的形成方法有:内陷、内移、内卷(转)、外包、分层。四.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有哪几个主要阶段是相同的:1受

11、精卵2卵裂3胚囊4原肠胚5中胚层的形成(a端细胞法、b肠腔法) 6器官形成第二章原生动物门一. 草履虫结构及功能结构功能纤毛运动通过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胞肠排便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食物泡消化随细胞质流动,逐渐其中的食物。伸缩泡 收集管排泄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表膜呼吸:摄入水中的氧,排除二氧化碳。口沟摄食:摄人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大核:致密核,与细胞代谢有关。细胞质f小核:通常泡状核,与生殖有关。刺细胞:防御生殖:无性-横二分裂有性-接合生殖第三章海绵动物门一.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主特)答:1固着生活,体型对称。2. 结构上具领细胞及水沟系

12、,体壁分皮层和胃层,中胶层具骨针,无组织、器官 和系统的分化,就有细胞间的简单分工。3. 无消化腔,行细胞内消化,中央腔无消化作用。4. 无神经系统的分化,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反应。5. 主行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和形成芽球)。6. 再生能力强。(注:其经济价值仅仅是其骨骼或海绵丝)二为什么海绵动物又称为侧生动物?答.在多细胞动物中,海绵动物有一些重大而独特的特征,如水沟系、骨针及胚 胎发育过程中的胚层逆转等,因此,海绵动物被视为动物进化上的一个侧枝, 被 定义为“侧生动物”。呼吸、排泄和有性生三. 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有哪些? 答:具领细胞(形成食物泡)和独特的水沟系(完成摄食、 殖及其他生理功能。

13、第四章腔肠动物门(两胚层)上段一. 水螅(管状或圆筒状)触手辐射对称-卵巢:卵圆形1. 内部结构:1)消化循环腔2)体壁:外胚层:外皮肌细胞、神经细胞、 间细胞、刺细胞(6种细胞) 中胶层:外、内胚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 内胚层:内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感觉细胞3)网状神经系统下段感觉细胞、腺细胞、(5种细胞)2. 幼虫:浮浪幼虫(具有内、外胚层,体表长有纤毛。内胚层充满原生质,然后 发育成原肠腔,再继续发育为消化循环腔。外胚层已有神经、感觉、刺细胞等的 分化。)3. 生殖腺:水螅的生殖腺是由外胚层的间细胞分化形成的临时性结构,精巢为圆 锥形,卵巢为卵圆形。卵在成熟时,卵巢破裂,使

14、卵露出。精巢内的精子游出精 巢与卵子受精。受精卵完全卵裂,最终发育成水螅。二. 分类分类特点代表动物水螅纲1. 多数生活在浅海,少数在淡水里2. 既有水螅型也有水母型,或二种群同时存在 于群体中。3. 本纲水螅型结构简单,无口道,消化循环腔 也没有隔膜。4. 水母型一般有缘膜生殖细胞和刺细胞均在外 胚层,外胚层产生生殖腺,触手基部有平衡 囊。水螅钵水母纲1. 多数大型水母,没有水螅型或水螅型退化, 水母型构造复杂。2. 口道不发达,没有缘膜,生殖细胞发生在内 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都有刺细胞。海月水母珊瑚纲1. 生活在海洋,均为水螅型,无水母型,无世 代交替现象。2. 口道发达,消化循环腔有隔膜

15、3. 生殖腺发生在内胚层,内、外胚层都有刺细 胞。很多种类都能形成钙质或角质的骨骼。海葵、鹿角珊瑚三.水螅型与水母型的形态比较水螅型水母型体型及生活方式圆桶形,固着生活,多群体,行无 性出芽生殖盘状,浮游生活,不成群 体,行有性生殖中胶层薄,大多无细胞厚,有少数细胞和纤维口部向上,有垂唇1向下,无垂唇神经不发达较复杂骨骼有些具石灰质骨骼无水管无有四.钵水母与水螅水母的主要不同水螅水母钵水母体型小型大型结构有缘膜,胃囊内无胃丝无缘膜,有胃丝感觉器官平衡囊触手囊生殖腺来源外胚层内胚层五. 珊瑚纲与水螅纲的螅型体不同之处在于:1. 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膈膜丝。水螅纲的水螅体结构简

16、 单,无上述结构。2. 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的螅型体来源于外胚层。第五章扁形动物门一. 中胚层产生的意义?答:一方面,中胚层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有利于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分 化,使扁形动物的身体结构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另一方面,中胚层的形成有利 于新陈代谢的加强。二. 为什么扁形动物是最低等的三胚层动物?答:1.进化地位: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得动物运动定向,机体各部 分结构和机能分化,出现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具有三个胚层。 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 段。2. 具有皮肤肌肉囊:由肌肉组织(环肌、纵肌、

17、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 紧贴而组成的体壁。3.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4. 原肾管排泄:由焰细胞、排泄孔和排泄管组成。*大多数行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同体,生殖器官构造比较复杂, *具有外生殖器,出现了交配、体内受精一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 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附属腺体。自由生活者再生5. 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6. 生殖和发育: 少数无性生殖。要条件。*能力强。三. 日本血吸虫1. 危害:肝脾肿大,肝腹水;成人丧失劳动力;妇女不孕;儿童侏儒症;重症病 人死亡。2. 控制与预防: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消灭钉螺;做好粪便、水源 管理;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3

18、. 生活史:终寄主为人和牲畜,中间寄主是钉螺。成虫寄生在人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 卵发育成内含毛蚴的胚胎卵后,卵内毛 蚴分泌酶,溶解周围组织,穿过肠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卵入水后孵化成 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寄主钉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母胞蚴和子胞蚴,子胞蚴成熟后释放出尾蚴。尾蚴接触到人和牲畜皮肤时,利用吸盘及头腺分泌物钻入体 内,脱尾部变成童虫,侵入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移行,到达肠系膜后继 续发育成成虫。四. 猪带绦虫1. 生活史:猪吞食人粪时,虫卵或节片进入猪的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作用下, 孵出六钩蚴,六钩蚴钻进肠壁,进入血管,借助血流到达全身各部,以肌肉中最 多,经60-70天,

19、六钩蚴发育为囊尾蚴。囊尾蚴为卵圆形乳白色的囊泡,具有囊 尾蚴的肉俗称“米猪肉”或“豆肉”。人吃米猪肉时,如果囊尾蚴未被全部杀死, 则在到达十二指肠时,囊尾蚴的头节自囊内翻出,借小钩及吸盘附着于肠壁上, 2-3个月后,发育成熟。第六章原腔动物一. 假体腔的形成过程? 答:它是位于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一个空腔, 外面以中胚层的纵肌为界,里面以 内胚层的消化管壁为界,没有体腔膜,腔内充满液体或是有间质细胞的胶状物, 是为体腔液。它不是新生结构,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腔的残余部分保留下来而 形成的,但却是原腔动物的标志性特征。二. 假体腔产生对动物的影响?答:1.使动物的的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

20、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 体壁有了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加上体腔液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能 力得到明显加强。3. 体腔液体的存在,同时使得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 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三. 人蛔虫1. 生活史: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感染虫态:胚胎卵蛔虫孵被人吞食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部分进入小肠,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产卵。雌蛔虫体内有大量虫卵,每条雌蛔虫约含虫卵 2000万个以上,通过人的 大便每天约20万个。虫卵随烘便后广泛分面在厕所、 烘坑和土壤中,通过施肥、 尘土飞扬及苍蝇、蟑螂、猎、鸡、狗等的携带使蛔虫散布在蔬菜、食物、水及生 活环境中。蛔言在

21、壤内可以生存1 -2年,甚至更长。厂 害:摄取人体营养,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尤其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阻碍。虫体的代谢产物、分泌物和分解产物产生的霉素作用:A.刺激神经系统,引起失眠、磨牙、抽筋、头痛、神经痛等。 B刺激肠道,影响肠道的 正常蠕动,引起肠痉挛、肠套叠,产生腹痛、恶心、呕吐等。*机械阻塞:可阻塞肠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产生腹绞痛。 *机械损伤:幼虫在人体内移动,可造成一系列机械损伤引起炎症和全身性过敏 反应,出现咳嗽、发热。严重时可引起爆发性哮喘、肺炎。蛔虫受药物刺激时可窜入肝脏、胆囊、脑等处,弓I起急性炎症和绞痛。4. 控制和治疗:注意卫生药物治疗-5. 体内移动过程(略)四

22、.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第七章环节动物门一. 真体腔的形成:是位于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一个空腔,胚胎发育上看,它是由两团中胚层细胞开裂成腔而成,这些中胚层细胞向内形成肠壁的肌肉层和脏体腔膜, 向外发育为 体壁的肌肉层和壁体腔膜;从系统发育上看,真体腔的出现比假体腔晚。所以又 叫次生体腔或裂体腔。二. 真体腔出现的意义1. 加强了肠功能(出现2. 促使器官系统形成,使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机能更加完善。三. 真体腔与假体腔的区别真体腔假体腔来源体腔囊胚胎时期的囊胚腔体腔膜有体壁体腔膜和脏壁体腔膜无肠壁肌肉层有来源于中胚层的肌肉层无与外界相连的 孔道通过排泄管,背

23、孔直接与外界相通无四.看环毛蚓结构图P87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一. 马氏管的位置及功能?(意大利马尔比基1669年家蚕体内首发)答:马氏管是(绿色的)它直接浸浴在血液中,能大量将尿酸等含氮废物送入后肠,经肛门排出体外。二. 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答:1.身体异律分节:头部 感觉和摄食中心 胸部 支持和运动功能腹部-负责代谢和生殖2. 有发达坚实的外骨骼:上表皮、外表皮(最硬)、内表皮(柔软富弹性)。3. 具强劲有力的骨骼肌,有发达的运动机能。4. 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如附肢折断,可以避免大量出血死亡)。三. 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相比,高等在哪些方面? 答:1身体

24、异律分节:各体部在生理机能上的分工完全,增强了运动,提高了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2.有发达坚硬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外界物质的侵入;防止机械 和化学损伤;保护内部器官,维持身体形态;附着肌肉,很少有钙质沉积。3. 出现了强劲有力的骨骼肌(横纹肌),加强了运动机能。4. 环节动物为闭管式循环,节肢动物为开管式循环,降低了死亡指数。5. 大多数节肢动物具有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6. 环节动物具疣足和刚毛,运动能力弱;节肢动物则具分节的附肢,且附肢与 身体连接处也有活动关节,运动能力大大加强。7. 具有独特的消化系统。8. 产生了新的排泄器官-马氏管。9. 具有灵敏的感受器官及发达的神经四.

25、身体分节和真(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答:1.增强了运动机能,且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2. 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 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 各种机能更趋完善。3. 环节动物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 的运输,而且也与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4. 减少了受损失的影响,如果有一个或多个体节受到损失, 其临近的由隔膜 将其与受伤的体节隔开,仍能保持接近正常机能,使动物幸免于创伤或死亡。五.昆明口器1. 口器

26、的组成:由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五部分组成。2. 口器的类型即代表动物类型代表动物咀嚼型蝗虫(最原始、最典型的)吸食型虹吸式蝶、娥刺吸氏蚊、蝉嚼吸氏蜜蜂舐吸氏蝇锉吸氏蓟马六. 昆虫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有哪些?答:1.昆虫具有几丁质外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防止体内水分的 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2. 有可飞翔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逃避敌害3. 很小的体型,食量少,也有利于隐藏、躲避敌害。4. 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器官, 器官可直接供氧,连接气囊,储藏较多 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是的浮力。5. 后肠有发达的直肠垫,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

27、吸收, 对干燥条件下 生活有益。6. 排泄管为马氏管,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7. 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眠或滞育。第九章软体动物门一. 循环方式1. 开管式循环:心脏一动脉一血窦一静脉一心脏(头足类)2. 闭管式循环:心脏一动脉一微血管一静脉一心脏二. 头足类为什么能在水中快速运动及避敌?答:1.足基部腹面有管状的漏斗。外套膜节律地张缩,使水流过鳃部。外套膜扩 张时把水从颈区经一孔抽入外套腔; 然后紧扣闭锁器,封闭外套腔入口,收缩前 环肌,将水通过漏斗压出。漏斗喷口可转向任一方向,故动物可向前或向后运动。2. 体多少呈流线型。利于在水中游行。3. 循环系统多

28、为闭管式。加快在水中游动的速度。4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发达,主要神经节中心集中在头部,形成真正的脑。5. 头足类头向集中及脑中心的程度在无脊椎动物中罕见,有利于学习,智力特高,聪明。6. 有些种类有墨囊,放出墨汁用于防卫和避敌。如章鱼7. 许多种类有发光器,能发冷光。是在夜间或在中层水中求偶时识别异性、吸 引猎物、防卫或伪装。8. 乌贼和章鱼的腕的末端能像蠕虫那样扭动,诱惑小鱼近前,有效的捕食。三. 各纲主要特征对比。体制贝壳头部足鳃代表动物单板纲两侧对称1不明显块状5-6新蝶贝无板纲两侧对称蠕虫状无不明显无足或有一小 型纤毛足多1对龙女簪多板纲两侧对称8不明显柱状6多数石鳖腹足纲不对称1明显块状

29、1对田螺、鲍 鱼掘足纲两侧对称1不明显柱状无角贝瓣鳃纲两侧对称2退化斧状2对珍珠贝、头足纲两侧对称1 有无发达腕状1或2对乌贼、章 鱼 鹦鹉螺四. 墨囊里的墨汁:乌贼受到威胁是会喷出,逃避敌害。了解:乌贼的墨囊是一个发达的直肠盲囊, 在胚胎时期,由中肠的一部分向外突 出而成。墨囊可分为腺体部(墨腺)、囊状部(墨囊)及管状部(墨囊管)三部 分。墨腺能分泌黑色的墨汁,具有毒素,分泌出的墨汁从墨腺孔流出。贮藏在墨 囊中,墨囊管是一根将墨汁输出到体外的管道, 开口在直肠的最末端,位于肛门 附近。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一. 身体辐射对称1.多数种类成体五辐

30、所以成体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叫真体腔射对称但它们的幼体-两辐射对称2.多数后口动物是以肠体腔法(体腔囊法)形成的。(原口动物-裂体腔法或端细胞法)第十一章脊索动物门一. 生物学三大特征:都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二. 脊索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持、保护和运动的动能获得“质”的飞跃。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是动物演化史中的重大事件,使动物体的支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在动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类群。.次要特征:答:1.心脏及主要动脉位于消化管的腹面(无脊椎动物则相反)。2. 闭管式循环(尾索动物除外)。3. 尾若存在,总是在肛门的后方,即肛后尾(利于水中运动) 。4. 具中胚层形成的

31、内骨骼,能随着身体发育而增长。四.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联系1. 共同点:都是后口动物;具有三胚层;具真体腔或次生体腔(节肢动物 门开始);身体分节(环节动物开始);两侧对称(扁形动物门开始)。2. 不同点:为肛后尾,即尾在肛门后方;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具有内骨 骼。第十二章圆口纲一.七鳃鳗的生活史?答:七鳃鳗生活在江河或海洋中,每年 5、6月间,成鳗常聚集成群,溯洄而上 或由海入江进行繁殖。选择具有粗砂砾石的河床及水质清澈的环境, 去砾石造成浅窝。雌体吸住窝底的石块,雄体又吸在雌体的头背上,肛门彼此靠 拢,急速摆动尾部以排出精子和卵子,水中受精。尾雌鳗的产量可达 万枚。亲鳗在生殖季节后期疲惫衰竭

32、,最终死亡用口吸盘移1.4 万-2二. 幼鳗的变态发育?答:七鳃鳗雌雄幼体,只有一个生殖腺,无生殖管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受 精卵沉入水底发育为幼体,叫沙隐虫,长约10mm,无呼吸管,发育经过变态,幼体经3-7年以后才发育为成体。其幼虫的外形、呼吸、摄食方式与文昌鱼相似。三. 七鳃鳗适应寄生与半寄生的特征?答:头部腹面有杯形的口漏斗,口漏斗和舌上具有角质齿,角质齿损伤脱落后 可再生,这样便于吸附和锉破鱼体,吸食血肉。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而且鳃 孔周围有强大的括约肌和缩肌,控制鳃孔的启闭,当七鳃鳗用口吸附在寄主体表 或头时,水就要从外鳃孔进出而无需经过口。七鳃鳗在眼眶下的口腔后有1对唾腺”腺的

33、分泌物是一种抗凝血剂,能阻止创口血液的凝固。第十三章 鱼纲(有颌类的开端-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并适应水生生活)软骨鱼与硬骨鱼类主要区别项 目软骨鱼类硬骨鱼类骨 骼软骨硬骨鳞盾鳞硬鳞、骨鳞鳃鳃间隔发达,鳃孔57对,独立 开口鳃间隔退化,鳃孔一对,统一开口肠内有螺旋瓣无螺旋瓣尾歪尾型正尾型生 殖雄鱼有鳍脚,体内受精雄鱼无鳍角,体外受精二. 鱼类循环系统的特征? 答:1.闭管式循环,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的现象) 2.心脏小,重量不到体重的1% ; 3.血量小,血液循环速度慢。-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适应。三: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答:1体多呈纺锤形,并常覆有保护

34、性鳞片,体表具侧线; 2.终生生活于水中, 用腮呼吸;3. 以鳍运动,不仅有奇鳍,还有偶鳍(成对的胸,腹鳍);4. 用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获得水的浮力;5.靠肌肉收缩和尾部摆动获得6.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向前的推动力;第十四章两栖纲(由水生向陆生演化的)一.体型及代表答:1.蝾螈型(鱼形)-大鲵 2.蛙蟾型(蛙形)-各种蛙类3. 蚓螈型(蠕虫状)-蚓螈 二.与鱼类循环的对比答:两栖纲:1.幼体为单循环,成体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具体循环和肺循环;2.心室没有分隔,多氧血和缺氧血在心室中没有完全分开;3. 不完善的双循环和体动脉中含有混合血液。4.血量多,血流速度快鱼类:1.闭管式循环,单

35、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的现象)。2.心脏小,重量不到体重的1% ; 3.血量小,血液循环速度慢。三. 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答: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4.在陆地上繁殖;5. 维持一定的体内温度;6.适应于陆地的感觉器官和完善神经系统。四. 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即不完善性?答:适应性:基本上解决了在陆地运动、呼吸空气,适应于陆生的感觉器官和 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这是通过发展新的结构和功能加以改造而实现的。 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发展了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 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

36、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 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 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皮肤轻微角质化,富含多细胞腺体,表皮能分泌毒腺,防止肉食动物的吞 食。不完善性: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必须以皮 肤/鳃呼吸加以辅助。以辅助:未能解决在陆地生活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问题以及在陆地繁殖问题。 未能彻底地摆脱“水”的束缚,只能局限在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栖 息。第十五章 爬行纲(真正的陆生变温、羊膜动物)一.羊膜卵主特征及出现的意义? I答:特征:由羊膜、绒毛膜、尿囊膜、卵黄膜构成。羊膜-

37、羊膜腔内有羊水,使胚胎处于胎内水环境中发育,免于干燥和机械损 伤和细菌感染。绒毛膜-和尿囊共同充当胚胎的呼吸器官,因二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尿囊膜-形成尿囊充当胚胎发育时呼吸和排泄器官。卵黄膜-内有大量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发育。功能:坚韧-避免机械或微生物伤害;不透水-防止卵内水分的蒸发;透气-保证胚胎发育时的气体代谢。意义:羊膜腔内有羊水,使胚胎处于胎内水环境中发育,能有效防止干燥和外界损伤。羊膜动物在获得羊膜卵的特征后,毋需再回到水中繁殖,可产于陆地,在 陆地上借日光孵化,使个体发育摆脱了水的束缚,是脊椎动物完全陆生的可能性, 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中的一重大进步事件。二.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在结构上解决了哪些问题? 答:爬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