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形位公差及检测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5/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1.gif)
![第4章形位公差及检测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5/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gif)
![第4章形位公差及检测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5/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3.gif)
![第4章形位公差及检测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5/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4.gif)
![第4章形位公差及检测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5/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2b0aea1f-30f9-42b2-8d1c-a5b36b0a4d6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4 4章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n4.1 4.1 概述概述n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n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n4.4 4.4 公差原则公差原则n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4.1 概述概述 形状和位置(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这些点、线、面统称为零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零件上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精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零件和机械产品的使用功能(如装配性能、配合性质、运动平稳性、密封性、耐磨性等)和互换性,正确选择形状和位置公差是机械产品几何量精度设计的重要内容。 4.1.1 几何要素及其
2、分类 任何形状的零件都是由几何要素点(圆心、球心、中心点、交点等)、线(素线、轴线、中心线、曲线等)、面(平面、中心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曲面等)构成。4.1 概述概述4.1 概述概述1. 按存在状态分类 (1)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所代替,可分为实际轮廓要素和实际中心要素。 (2)理想要素:几何学意义上的、无误差的要素。理想要素是评定实际要素的依据。4.1 概述概述实际要素和理想要素实际要素和理想要素4.1 概述概述 2. 按所处部位分类 (1)被测要素:图样中有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对象。 (2)基准要素: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3. 按功能关
3、系分类 (1)单一要素:只对其本身规定形状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它与基准要素无关。 (2)关联要素: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它与基准基准相关。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4.1 概述概述4. 按结构特征分类 (1)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形的要素。 (2)中心要素: 表示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的要素。4.1 概述概述 4.1.2 形位公差项目及其符号4.1 概述概述4.1 概述概述 4.1.3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4.1 概述概述4.1 概述概述 1. 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是指单一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评定形状误差时,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
4、差 4.2.1 形状和位置误差 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形状误差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 位置误差 位置误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相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的方向和位置与基准有关。 (1)定向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定向误差的评定定向误差的评定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
5、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来确定。 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3)跳动 跳动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跳动是某些形位误差的综合反映。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是用来限制零件本身形位误差的,它是实际被测要素的允许变动量。 形位公差带是表示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形位公差带可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形状主要有9种;方向指公差带与基准平行、垂
6、直或成某角度;位置指公差带的对称中心相对基准或理想位置的距离要求)。 4.2.2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常用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常用形位公差带的形状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形状或位置公差和位置公差。 4.2.2.1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1)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a)在给定平面内
7、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两对给定方向上距离分别为公差值t1和t2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c)在任意方向上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形位公差值前加注“”,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体。 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8、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3)圆度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4)圆柱度 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4.2.2.2 形状或位置公差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分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时,理想轮廓线(面)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不定的(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时,理想轮廓线(面)用理论正确尺寸并加注基准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唯一的(位置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1)
9、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无基准要求有基准要求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4.2.2.3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带指限制被测关联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位置公差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4.2.2.3.1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
10、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 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定向公差一般有面对面、面对线、线对面和线对线四种关系。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1)平行度 当两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以最常用的线对线平行度关系为例。 (a)给定一个方向 平行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平行度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的距离分别为公差值t1和t1 ,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11、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c)给定任意方向 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垂直度 当两要素要求互相垂直时,用垂直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a)面对线 垂直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线对面,任意方向 垂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3)倾斜度 当两要素在090之间的某一角度
12、时,用倾斜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a)面对面 倾斜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线对面 倾斜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圆柱面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4.2.2.3.2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指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定位公差分为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1)同轴度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
13、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对称度 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中心要素对基准中心要素的位置误差。对称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中心要素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3)位置度 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位置误差。位置度的公差带分为点、线和面三种形式。 (a)空间的线对三个基准面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且轴线在理想位置的圆柱面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空间点对轴线、基准
14、面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或st ,以点的理想位置为中心的圆或球内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c)面对轴线、基准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中心平面在面的理想位置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4.2.2.3.3 跳动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绕其轴线回转过程中,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跳动量是回转体表面形状、位置误差的综合反映,故具有综合控制的功能。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 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1)圆跳动 被测要素绕其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过程中,在给定方
15、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a)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间的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c)斜面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主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锥面区域。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2)全跳动 限制被测要素在给定整个表面的跳动。 (a)径向全跳动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
16、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但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随圆柱度误差形状而定。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b)端面全跳动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一样的。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标注举例形位公差标注举例n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n(1)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n(2)100
17、h6轴线对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5 。n(3)40P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n( 4 ) 左 端 的 凸 台 平 面 对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n(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0.0050.015C0.005 0.01C0.02AA4.2 4.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4.3.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在选择形位公差项目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零件的结构特征 分析加工后零件可能存在的各种形位误差。例如,圆柱形零件会有圆柱度误差;圆锥形零件会有圆度和素线直线度误差;阶梯轴、孔类零件会
18、有同轴度误差;零件上的孔、槽会有位置度或对称度误差等。 (2)零件的功能要求 分析影响零件功能要求的主要误差项目。例如, 影响车床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要误差是前、后轴颈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车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影响溜板的运动精度;传动机械中,与滚动轴承内圈配合的轴颈的圆柱度误差和轴肩的端面圆跳动误差影响轴颈与轴承内圈的配合性能、轴承的工作性能与寿命。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 (3)各形位公差项目的特点 形位公差项目中,有单项控制的公差项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还有综合控制的公差项目,如圆柱度、位置公差的各个项目。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控制公差项目的功能,这样可以减少图样上给
19、出的形位公差项目,从而减少需检测的形位误差项目。如用端面全跳动取代垂直度和平面度(端面),用圆柱度取代圆度和直线度。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 (4)检测条件 检测条件应包括有无相应的测量设备、测量的难易程度、测量效率是否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简便易行的检测项目代替测量难度较大的项目。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4.3.2 形位公差基准的选择 选择形位公差项目的基准时,主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并兼顾基准统一原则和零件结构特征等几方面来考虑。 (1)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定位基
20、准和装配基准是同一要素。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又可以简化工夹量具的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如轴类零件两支承轴颈的公共轴线,盘、套类零件的内孔轴线和端面。 (2)选用三基面体系时,应选择对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影响最大或定位最稳的平面(可以定位三点)作为第一基准;影响次之或窄而长的表面(可以定位二点)作为第二基准;影响小或短小的表面(定位一点)作为第三基准。 (3)任选基准只适合于表面形状完全对称,装配时无论正反、上下颠倒均能互换的零件。任选基准比指定基准要求严,故不经济。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4.3.3 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
21、差的选用 除了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两个项目未规定公差值以外,国家标准对其余12个项目都规定了公差值。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GB/T 1184-1996) (m)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 选择形位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低的公差等级。具体选用时应注意: (1) 一般形位公差应小于尺寸公差。如圆度、圆柱度公差值约为同级尺寸公差的50%。 (2)形状公差小于定向公差,定向公差小于定位公差。一般情况下,定位公差可包含定向公差的要求。 (3)综合公差大于单项公差。如圆柱度公差大于圆度公差、素线和轴线直线度公差。 (4)通常表面粗糙
22、度参数值约为形状公差的 20%25%。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直线度、平面度公差等级的应用直线度、平面度公差等级的应用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圆度、圆柱度公差等级的应用圆度、圆柱度公差等级的应用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同轴度、对称度、跳动公差等级的应用同轴度、对称度、跳动公差等级的应用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4.3 4.3 形位公差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用 图样上没有具体注明形位公差值的要素,其形位精度由未注形位公差控制(其精度是一般设备能保证的)。国家标准将未注形位公差分为 H、K、L 三个公差等级,精度依次降低,使
23、用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标出。 直线度误差的常用检测方法有 (1)间隙法:用刀口尺的刃口模拟理想直线,将刀口尺的刃口与被测要素(直线或平面)接触,使刀口尺和被测要素之间的最大间隙为最小,此最大间隙即为被测要素的直线度误差。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4.5.1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间隙法测量直线度误差间隙法测量直线度误差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2)打表法:打表法是用带有指示表的测量装置,测出在给定截面上被测直线相对模拟理想直线的精密导轨或平板的偏差量,进而评定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图中列出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四种方式。 (3)节距法或跨距法:主要用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而被
24、测直线尺寸又较长的研磨或刮研表面,如各种长导轨面。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打表法测量直线度误差打表法测量直线度误差1平板;2被测件;3指示表;4表架;5V形块;6量块;7正弦规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对角线法适用于测量平板等的矩形平面,它以通过被测平面上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的平面作为理想平面,来评定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4.5.2 平面度误差的检测 4.5.3 圆度误差的检测可用两点法或三点法评定圆度误差。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4.5.4 平行度误差的检测打表法测量平行度误差打表法测量平行度误差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用精密平板的上表面来体现基准面测量线对面的平行度误差测量线对面的平行度误差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4.5 4.5 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 4.5.5 垂直度误差的检测光隙法测量面对面的垂直度误差光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夕节情感营销模板
- 探索教育新篇章
- 绿色小清新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互动课件主题
- 广告牌修复安全施工方案
- 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 山丹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 对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讨与研究
- 安全运维做哪些工作内容
- 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 学生会调换部门申请书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乡的方言
- 母亲健康快车可行性报告
- 护理质量管理课件
- 出口货物报关单英文翻译
- 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 颅脑外伤(新版)课件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含答案)
-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年产1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哈佛经典谈判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谈会领导致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