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_第1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_第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_第3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_第4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识记生字,理解掌握重点实词、通假字。 2、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领会蕴含的道理。 4、知识梳理: 相关文学常识、重点实词、通假字和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1)

2、重点词语解释舜发于畎亩之中: 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行拂乱其所为: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2)通假字1、衡于虑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曾益其所不能 3)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 2、劳其筋骨,3、饿其体肤,4、空乏其身, 5、行拂乱其所为 4)翻译下列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曾益其所不能。 译

3、文: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饿其体肤 译文: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5)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2、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 和 治理国家 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舜发于畎亩之中,

4、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属于事实论据。作者从个人成才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治国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4、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第二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答: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6、开放题。(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

5、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附论证本文观点的事例:勾践,卧薪尝胆。名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但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6、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5)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2分)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6)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

7、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答: 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 (7)“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材料链接:(8)2008 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

8、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注】 邦:国家。(9)请结合课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象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中考链接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9年山东济宁市中考试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9、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诵:背诵。方:正在。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遗忘。引:拿来。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9.翻译下列句子。(4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11.你认为【

10、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二. (2010百色市,11-15,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科王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1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2分) 译文: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译文: 1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2011年(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13、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4、4分)(1)必先苦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

15、分)(2011真题)绥化【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牺牲: (

16、2)衡: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3分)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4分)2007年盐城市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

17、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血指:伤指 刳(k)取:割取 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殒:死亡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悉可俯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文: 12

18、、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六、【2007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空乏:()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16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

19、,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17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答: 答案: 。一、8.(1)经常犯错(2)弄断9.(1)因为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从这件事情之后,孟子就不再遗忘了。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 示例:孟母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现实事物的现象以物示人,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的道理:1.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贵在坚持2.专心致志的学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3.做任何事情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

20、道理。二、11.D(过:犯错误)12.A(A项“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 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13.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14.(2分)(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关键词:“所以”译为“用(通过)来”;“动”忍”,使动用法。错一处扣0.5分)(2分)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关键词:然:这样;后:以后,之后。错一处扣0.5分)15.(3分)不同意。(1分)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三、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分)13(3分)D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