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在一定范围之内。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出疾
2、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n了解:了解: 1 1、体温的形成过程、产热与散热的过、体温的形成过程、产热与散热的过程、体温调节的机制、各种体温计的结程、体温调节的机制、各种体温计的结构和功能、体温计的检查方法。构和功能、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2 2、脉搏的产生、异常脉搏的评估。、脉搏的产生、异常脉搏的评估。 3 3、血压的形成、影响血压的因素、血、血压的形成、影响血压的因素、血压计的种类和结构。压计的种类和结构。 4 4、呼吸过程及呼吸运动调节、呼吸过程及呼吸运动调节。n熟悉:熟悉: 1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理波、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理波动。动。 2 2、体温、
3、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表现。现。3 3、缺氧分类和氧气疗法的适应症。、缺氧分类和氧气疗法的适应症。4 4、氧疗评价。、氧疗评价。5 5、吸痰的装置和设备。、吸痰的装置和设备。n掌握:掌握: 1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2. 2.测量、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测量、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方法。的方法。 3 3、体温过高与过低的护理措施。、体温过高与过低的护理措施。 4 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 5 5、缺氧程度的判断、氧疗的副作用。、缺氧程度的判断、氧疗的副作用。 6 6、
4、鼻导管给氧法、吸痰法的目的、操作、鼻导管给氧法、吸痰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一节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体温的评估和护理(BodyTemperature)BodyTemperature)一、定义一、定义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又称体核又称体核温度(温度(core temperature)core temperature)。(指腹腔、(指腹腔、胸腔、中枢神经的温度)胸腔、中枢神经的温度)-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体表温度:指皮肤温度体表温度:指皮肤温度-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二、正
5、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体温的形成(一)体温的形成由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由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产生。(二)产热与散热(二)产热与散热n产热过程产热过程 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n散热过程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散热器官:散热器官:n皮肤:主要散热器官,占皮肤:主要散热器官,占总散热量总散热量70%70%n呼吸:呼吸:占占总散热量总散热量29%29%n排泄(尿、粪):排泄(尿、粪):占占总散热量总散
6、热量1%1%散热方式散热方式n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方式n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n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n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n行为调节行为调节1.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n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n热感受器热感受器n冷感受器冷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7、n热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n冷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n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视前区- -下丘下丘脑前部脑前部(PO/AO)(PO/AO)是体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的温调节中枢整合的关键部位关键部位食物氧化食物氧化传导传导对流对流蒸发蒸发辐射辐射产热产热散热散热散热散热中枢中枢产热产热中枢中枢下丘脑下丘脑体温的形成与调节体温的形成与调节2.行为调节行为调节n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n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目的n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是对行为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四)体温的生理变化(四)体温的生理变化1.1.正常体温正常体温n口温口温37.037.0(36.3-37.23
8、6.3-37.2)n腋温腋温37.537.5(36.5-37.736.5-37.7)n腋温腋温36.536.5(36.0 36.0 37.037.0)2.体温的体温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体温生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体温生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性别(排卵)性别(排卵) 年龄年龄 昼夜因素昼夜因素: :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肌肉活动肌肉活动 药物药物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紧张、进食、环境温度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一)体温过高(一)体温过高(Hyperthermia)Hyperthermia)n诊断标准:腋下温度超过诊断标准:腋下温度超
9、过3737或口腔温度或口腔温度超过超过37.3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 1以上。以上。n定义: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发热:体温调定点有变化过热:体温调定点没有变化1 1引起发热的原因引起发热的原因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 2 2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l低热低热 体温体温37.5-337.5-38 8l中等热中等热 体温体温3838.1.13939l高热高热 体温体温3939.1.1-4-41 1l超高热超高热 体温体温4 41 1以上以上3 3发热的过程发热的过程n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产热:产
10、热 散热散热:皮肤苍白、干燥无: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汗畏寒、寒战 n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峰n渐升:逐渐上升渐升:逐渐上升, ,在数天在数天内升至高峰内升至高峰 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稽留热稽留热驰张热驰张热间歇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5 5、对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对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n降温降温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超过超过3939局部冷疗、超过局部冷疗、超过39.539.5全身冷疗全身冷疗n密切观察密切观察:5:5个方面个方面体温、伴随症状、诱因、治疗效果、其他体温、伴随症状、诱因、治疗效果、其他n营养和水分的
11、补充营养和水分的补充n促进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促进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n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乙醇拭浴进行物理降温乙醇拭浴进行物理降温n定义:体温在定义:体温在35.535.5以下称体温过低。以下称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营养衰竭的危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营养衰竭的危重病人。重病人。前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前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温度变化不能自行调节;熟,对外界温度变化不能自行调节;后者则因末稍循环不良,特别是在后者则因末稍循环不良,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如保暖措施不当,极低温环境中,如保暖措施不当,极易导致体温不升。易导致体温不升。 (三)体温过低(三)体
12、温过低 1 1、原因、原因n散热过多散热过多n产热减少产热减少n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调节中枢受损2 2、分期、分期n轻度:轻度:32.132.1 35 35 n中度:中度:3030 32 32 n重度:重度:30 30 n致死温度:致死温度:2323 25 25 3 3、症状、症状n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减慢、皮肤苍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减慢、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等。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等。若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环境温度:设法提高室温(环境温度:设法提高室温(2222 2424)保暖措施: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如保暖措施: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如加盖被、足部放热
13、水袋等加盖被、足部放热水袋等加强监测;对老人、小儿及昏迷患者加强监测;对老人、小儿及昏迷患者,应注意防烫伤,同时密切观察生命,应注意防烫伤,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体征的变化积极指导积极指导 4 4、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三、体温的测量三、体温的测量(一)体温计的种类及结构(一)体温计的种类及结构 1 1水银体温计的种类及结构水银体温计的种类及结构(1 1)种类)种类 n口表:口表:n肛表: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n腋表:腋表:(2 2)结构结构2 2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测耳温测耳温电
14、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乳头式乳头式3 3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的应用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4 4感温胶片(如图)感温胶片(如图)红外感应测量红外感应测量5 5其他类型体温计其他类型体温计报警体温计报警体温计(三)测量方法(三)测量方法1.1.目的目的判断体温有无异常判断体温有无异常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协助诊断协助诊断, ,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据2.2.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患者准备护士自身准备护士自身准备p用物准备用物准备 体温计放
15、入盘内(垫纱布)或体体温计放入盘内(垫纱布)或体温篮内,纱布,记录本,笔和手表温篮内,纱布,记录本,笔和手表。体温测量用物体温测量用物3 3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步骤:取体温计(将消毒液冲洗静步骤:取体温计(将消毒液冲洗静检检查温度是否都在查温度是否都在3535以下)以下)-带齐用物带齐用物至床旁至床旁分发体温计分发体温计-(达到规定时间(达到规定时间后)收回体温计后)收回体温计读数读数记录记录将体温将体温计甩到计甩到3535以下以下消毒体温计。消毒体温计。(1 1)口腔测温法)口腔测温法n适用于成人,清醒、合作状态下,无适用于成人,清醒、合作状态下,无口鼻疾患者。口鼻疾患者。口温测量口温测量口温
16、测量口温测量(2 2)腋下测温腋下测温n常用于昏迷、口鼻手术、不能合作病人和常用于昏迷、口鼻手术、不能合作病人和肛门手术者、腹泻婴幼儿。肛门手术者、腹泻婴幼儿。 n消瘦者不宜使用。消瘦者不宜使用。腋下测温腋下测温(3 3)直肠测温(测量时间)直肠测温(测量时间3 3分钟)分钟)n 常用于不能用口腔或腋下测温者。如婴幼儿、昏常用于不能用口腔或腋下测温者。如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患者迷、精神异常患者n 有心脏疾患者不宜使用,因肛表刺激肛门后,可有心脏疾患者不宜使用,因肛表刺激肛门后,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缓。腹泻、局部手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缓。腹泻、局部手术者不宜使用。术者不宜使用。直
17、肠测温的方法直肠测温的方法(4)其他测量方法)其他测量方法耳温测量法耳温测量法4.体温测量读数方法体温测量读数方法5.体温记录方法体温记录方法n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目,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目,甩表甩表时时,勿触及他物,以防破碎。,勿触及他物,以防破碎。n凡给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及危重病人凡给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及危重病人测温时,应用手扶托体温计,防止失落或测温时,应用手扶托体温计,防止失落或折断。病人睡眠时应唤醒后再测温。折断。病人睡眠时应唤醒后再测温。n遇冷遇热之后遇冷遇热之后3030分钟之后才测量。分钟之后才测量。(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四)水银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18、(四)水银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1.1.消毒方法消毒方法肛表、腋表、口表要分别清洗与消肛表、腋表、口表要分别清洗与消毒毒切忌将体温计放在切忌将体温计放在4040以上的温水以上的温水中清洗,以免爆破中清洗,以免爆破消毒液和冷开水须每日更换,体温消毒液和冷开水须每日更换,体温计及盛放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计及盛放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和消毒底清洁和消毒体温计消毒法体温计消毒法2.2.体温计的检查方法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 35 35以下,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测试过的于同一时间放入测试过的4040温水内,温水内,3 3分分钟后取出检视。若读数相差钟后取出
19、检视。若读数相差0.20.2以上或玻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体温计检查方法体温计检查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1 1、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60 100100次次/ /分分。p影响脉率生理变化的因素:年龄、性别、影响脉率生理变化的因素:年龄、性别、体型、活动、饮食体型、活动、饮食 2 2、脉律:正常脉律是跳动均匀、间隔、脉律:正常脉律是跳动均匀、间隔时间相等。时间相等。3 3、脉搏的强弱:正常情况下每搏强弱、脉搏的强弱:正常情况下每
20、搏强弱相同。脉搏的强弱与心搏量和脉压大相同。脉搏的强弱与心搏量和脉压大小有关。小有关。4 4、动脉壁的情况:正常动脉管壁光滑、动脉壁的情况: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且有弹性。柔软、且有弹性。(一)异常脉搏的评估(一)异常脉搏的评估1 1. .脉率异常脉率异常心动过速: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心动过速: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100次。见于发次。见于发热、大出血等病人。热、大出血等病人。心动过缓: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心动过缓: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60次。见于颅次。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二、异常脉搏评估及护理二、异常脉搏评估及护理2.2.节律异常节律异常p 间歇脉间歇
21、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代偿性间歇,称为间歇脉。多见于长的代偿性间歇,称为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病人或洋地黄中毒者。心脏病病人或洋地黄中毒者。p绌脉(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绌脉(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极不规于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极不规则。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则。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3.3.动脉壁异常:动脉壁异常:动脉硬化等动脉硬化等4.4.强弱的改变强弱的改变洪脉:洪脉:丝脉:丝脉:交替脉:交替脉:水冲脉:水冲脉:重搏脉:重搏脉:奇脉:奇
22、脉: 部分脉搏异常波形部分脉搏异常波形(二)异常脉搏的护理(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休息与活动:必要时给予氧疗休息与活动:必要时给予氧疗加强观察: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观加强观察: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准备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准备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健康教育:健康教育:n饮食、戒烟限酒、控制情绪饮食、戒烟限酒、控制情绪n勿用力排便勿用力排便n自我监测脉搏自我监测脉搏n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测量脉搏的方法三、测量脉搏的方法(一)常用的测量部位(一)常用的测
23、量部位桡动脉、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足背动脉脉搏测量部位脉搏测量部位脉搏测量部位脉搏测量部位(二)测量方法 1.目的目的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提供依据。2.2.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患者准备护士准备护士准备用物准备:表、记录本、笔、必要时备听诊用物准备:表、记录本、笔、必要时备听诊器器 3.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询问、观察患者核对、解释、询问
24、、观察患者摆体位摆体位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按于挠动脉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按于挠动脉上(压力适中)上(压力适中)计数(一般测半分钟,计数(一般测半分钟,异常时异常时1 1分钟,细弱者测心尖搏动分钟,细弱者测心尖搏动1 1分钟)分钟)记录。记录。正常脉搏测正常脉搏测3030秒秒脉搏短绌测脉搏短绌测1 1分钟分钟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护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放于护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放于测量脉搏的部位上测量脉搏的部位上4.仪器测量法n脉搏描记仪检测法n血压、脉搏监护仪脉搏监护仪脉搏监护仪脉搏监护仪脉搏监护仪n脉搏监护仪5.测量脉
25、搏注意事项测量脉搏注意事项诊脉前病人安静,体位舒适。诊脉前病人安静,体位舒适。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脉搏混淆。强,易与病人脉搏混淆。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如发现脉搏短绌,由两人同时测量,计如发现脉搏短绌,由两人同时测量,计时时1 1分钟。分钟。第三节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血压的观察及测量n血压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n临床上所谓的血压一般是指动脉血压。n机体内各种不同的血管,其血压不同,动脉血压最高,其次为毛细血管压,静脉血压最低。n由于心脏交替收缩和舒张,因而动脉压也随之
26、波动。当血液射入主动脉,此时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收缩压;n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压力降至最低位,称为舒张压舒张压。n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的平均值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1.1.血压的形成血压的形成形成前提:足够量的血液充盈形成前提:足够量的血液充盈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重要作用: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重要作用: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2 2、影响的血压因素、影响的血压因素n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n心率心率n外周阻力外周阻力n血液粘稠度血液
27、粘稠度n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n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影响的血压因素影响的血压因素 3 3、血压正常值、血压正常值 血压通常以血压通常以肱动脉血肱动脉血压为压为标准。标准。正常成人安静时正常成人安静时收缩压为收缩压为9090 139mmHg139mmHg舒张压为舒张压为6060 89mmHg89mmHg脉压为脉压为3030 40mmHg40mmHgp年龄因素p性别因素p体型4、生理性变化的影响因素p昼夜和睡眠p环境p情绪p体位:立位高于坐位、坐位高于卧位p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高于左上肢p运动:等长运动血压升高,等张运动早期血压升高,后期血压逐渐恢复二、异
28、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一)异常血压的评估 1.高血压 成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即称为高血压。 2.2.低血压低血压 成人收缩压低于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 ,90mmHg ,舒张压低于舒张压低于60mmHg60mmHg称为低血压。称为低血压。 3.脉压的变化 u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关闭不全u脉压减少: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二)异常血压的护理良好环境良好环境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生活规律生活规律 控制情绪控制情绪 坚持运动坚持运动 加强监测加强监测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三、血压的测量三、血压的测量(一)血压计的种类与结构(一)血压计的种类与结构1
29、.1.血压计的种类血压计的种类水银血压计(台式、立式两种)水银血压计(台式、立式两种)无液血压计无液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二)构造:输气球、袖带、血压计1输气球及压力活门。2袖带:橡胶气囊、布套(p227)3 3、血压计、血压计(1 1)水银血压计)水银血压计组成:玻璃管、标尺、水银槽三部分组成:玻璃管、标尺、水银槽三部分n玻 璃 管 管 面 上 标 有 双 刻 度玻 璃 管 管 面 上 标 有 双 刻 度 ( ( 标标尺尺)0)0 300mmHg(0300mmHg(0 40kPa)40kPa)最小分度值分别最小分度值分别为为2mmHg2mmHg或或0.5kPa0.5kPa,玻璃管上端
30、与大气相,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玻璃管下端和水银槽相连通,玻璃管下端和水银槽相连特点特点n测得数值准确可测得数值准确可靠,但较笨重且靠,但较笨重且玻璃管部分易破玻璃管部分易破裂裂台式水银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立式水银血压计立式水银血压计(2)(2)无液血压计无液血压计n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压力表式血压计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压力表式血压计n外形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盘中外形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盘中央有一指针提示血压数值央有一指针提示血压数值n特点:携带方便,但可信度差特点:携带方便,但可信度差3.3.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n袖袋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电脑袖袋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电脑控
31、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数秒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数秒钟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钟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值值n特点:操作方便,特点: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不用听诊器,省略,省略放气系统放气系统, ,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等造成的误差,但准确性较差等造成的误差,但准确性较差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二)测量血压的方法1.1.目的:目的:判断血压有无异常判断血压有无异常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协助诊断协助诊断2.2.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评估
32、患者患者准备患者准备护士准备护士准备用物准备:用物准备:n血压计、听诊血压计、听诊器、器、记录本、记录本、笔笔3.3.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肱动脉)、心脏应在同一水平卷衣袖露出一侧上臂开启血压计,将袖带的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处,关闭压力活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030 mmHg p缓慢均匀放气,视线与水银面保持一致p当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音时,汞柱此时所示刻度为收缩压;动脉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汞柱所示刻度为舒张压p测毕,解去袖带,驱除余气,关闭血压计下肢腘动脉测量注意事项袖带应比用于上
33、肢的袖带宽2cm ,将袖带下缘沿腘窝上35cm处平整缠妥 应注明下肢血压,以免误解测量方法:上肢测量方法:上肢测量方法:下肢测量方法:下肢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方法n定期检查血压计n应尽量做到“四定” n心脏、肱动脉应在同一水平位n当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测,第一次测量后应稍等片刻才能重测n避免各种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n记录:应测量两次取平均值4、注意事项第四节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呼吸的评估与护理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一)呼吸过程(一)呼吸过程外呼吸外呼吸气体运输气体运输内呼吸内呼吸(二)呼吸调节(二)呼吸调节1 1、呼吸中枢: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呼吸中枢: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运动2 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呼吸的反射性调节(1 1)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2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3 3)防御性呼吸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3 3、呼吸的化学调节:、呼吸的化学调节: PaCO2 、 PaO2 等等(三)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三)正常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变葫芦| 青岛版(五四学制)
- Unit 3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嘉兴南湖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物理-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工伤赔偿协议范本(房地产行业)
- 2025年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浙江绍兴市勘察测绘院下属国有企业绍兴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纤维素技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肠内营养患者的血糖管理
- 儿科新生儿脐炎培训课件
- 202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纺织服装材料》课件-4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GB/T 44122-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机理模型开发指南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城市更新模式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