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网络计算_第1页
第9章网络计算_第2页
第9章网络计算_第3页
第9章网络计算_第4页
第9章网络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9 9章章 网网 络络 计计 算算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u了解数据通信的方式、传输方式、了解数据通信的方式、传输方式、WebWeb和浏览和浏览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机制、解网格计算。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机制、解网格计算。u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InternetInternet和和TCP/IPTCP/IP协议。协议。第第9章章 网网 络络 计计 算算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 通信与组网通信与组网Internet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Internet飞速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的发

2、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节首先介绍通信技术方面有关的基础知识。本节首先介绍通信技术方面有关的基础知识。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 数据数据(Data)是信息的数字化形式或数字化的信息形式。是信息的数字化形式或数字化的信息形式。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或终端之间,传输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或终端之间,传输用二进制代码用二进制代码0、1比特比特

3、(bit)表示的字母、数字、符号表示的字母、数字、符号等序列的过程。等序列的过程。 模拟数据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连续的值。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连续的值。 数字数据数字数据是指产生的离散的值。是指产生的离散的值。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号信号(Signal)是传输介质上携带信息,在通信系统中常用是传输介质上携带信息,在通信系统中常用电信号、光信号、载波信号、脉冲信号、调制信号等描述。电信号、光信号、载波信号、脉冲信号、调制信号等描述。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是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

4、,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例如,某些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例如,某些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模拟计算机的输出模拟计算机的输出),这种电信号可以按照不同频率在各,这种电信号可以按照不同频率在各种介质上传输。种介质上传输。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例如,计算机的输出,例如,计算机的输出,数字仪表的测量结果数字仪表的测量结果),它用恒定的正电压和负电压来表,它用恒定的正电压和负电压来表示二进制的示二进制的1和和0值,这种脉冲序列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率值,这种脉冲序列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率在有线介质上传输。在有线介质上传输。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

5、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道信道(Channel)是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是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也就是传送信息的必经之路。传输信号的介质,也就是传送信息的必经之路。 不同的通信信道有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一个信不同的通信信道有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一个信道每秒钟传输比特数的能力称为带宽道每秒钟传输比特数的能力称为带宽(Bandwidth)。 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2 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方式 一个通信系统至少由发送器一个通信系统至少由发送器(发送端发送端)、传输介、传输介质质(信道信道)和接收器和接收器(接收端接收端)三部分组成。三部

6、分组成。 发送器产生信息,经传输介质传送给接收器,发送器产生信息,经传输介质传送给接收器,这样便完成了信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送。这样便完成了信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送。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发送端并串转换12345678串并转换接收端123456781 2 3 4 5 6 7 89.1.2 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方式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数据流通信连接(a)单工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数据流(b)半双工通信连接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发送设备数据流(c)全双工通信连接9.

7、1.2 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方式1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同步同步是每次发送多个字节或信息块,要求通信的收、是每次发送多个字节或信息块,要求通信的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系统需要一个同步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系统需要一个同步时钟,用于传输大量的信息。钟,用于传输大量的信息。 异步异步每次发送和接收一个字符的数据,同步在字符的每次发送和接收一个字符的数据,同步在字符的基础上进行,起始时刻是任意的,字符与字符之间的基础上进行,起始时刻是任意的,字符与字符之间的间隔也是任意的,即各个字符之间是异步的。间隔也是任意的,即各个字符之间是异步的。

8、 同步和异步的根本区别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是同步和异步的根本区别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是独立的还是同步的。独立的还是同步的。9.1.2 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方式1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1.3 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u1基带传输基带传输 基带就是指电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带。基带传输是指在通信信道上传基带就是指电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带。基带传输是指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输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0或或1数字脉冲信号,也就是将数字信号数字脉冲信号,也就是将数字信号1或或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电流电流)来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去传输。来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

9、去传输。u2频带传输频带传输 在频带传输系统中,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路连接,通过电在频带传输系统中,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路连接,通过电话交换网,进行数据传输。话交换网,进行数据传输。 u3宽带传输宽带传输 宽带传输是指传输介质的频带较宽的信息传输,其带宽通常在宽带传输是指传输介质的频带较宽的信息传输,其带宽通常在300-400MHz,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传输距离远,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传输距离远1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9.2.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是计算机网络的发

10、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由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演变到计到多机、由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演变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过程。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联机系统阶联机系统阶段、网络互联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互连段、网络互联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与高速网络阶段。 1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u联机系统阶段联机系统阶段1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u网络互联阶段网络互

11、联阶段1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标准化网络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 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互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不同系统体产品互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不同系统体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 1984年正式颁布了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OSI/RM)的国际标准。的国际标准。9.2.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4. 4. 网络互

12、联与高速网络阶段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阶段 进入进入90年代,计算机网络向互联、高速、智能年代,计算机网络向互联、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并获得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方向发展,并获得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特点是发展的特点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与的广泛应用与ATM技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迅速发展。 网络互连和高速计算机网络就成为网络互连和高速计算机网络就成为第四代计算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机网络。9.2.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计算机网络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

13、,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人们给出了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程的不同阶段,人们给出了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按照以功能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按照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NOS等等)进行数据通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信,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18计算

14、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部件计算机网络的主要部件 资源子网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1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计

15、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 主计算机主计算机(Host Computer:HC),简称主机,简称主机 (2) 终端终端(Terminal:T) (3) 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CCC),简称通信控制器,简称通信控制器 (4) 集中器集中器(Concentrator:C),又称集线器,又称集线器 (5) 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器(MUX) (6)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Modem) (7) 线路控制器线路控制器(Line Controller:LC) (8) 前端处理机前端处理机(Front

16、 End Processor:FEP) (9) 通信线路通信线路 9.2.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部件计算机网络的主要部件2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4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u1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 (1) 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 铜线 聚氯乙烯套层 屏蔽层 绝缘层 铜线 聚氯乙烯套层 绝缘层 2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2) (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 50同轴电缆同轴电缆 75同轴电缆同轴电缆 外导体屏蔽层

17、 绝缘层 绝缘保护套层 内导体 9.2.4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2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 (3 3) )光缆光缆9.2.4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2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4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u2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 (1) 短波短波 (2) 无线地面微波接力通信无线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 (4) VSAT卫星通信卫星通信 (5) 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 2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u1按距离划分按距离划分(1) 广域网

18、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2) 城域网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3) 接入网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4) 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城域网 城域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广域网 局域网 局域网 校园网 企业网 2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u2按网络的功能划分按网络的功能划分 (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2)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 (3)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P

19、acket Switching) (4) 混合交换混合交换(在一个数据网中同时采用在一个数据网中同时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2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u1拓扑的概念拓扑的概念 计算机科学家通过采用从图论演变而来的计算机科学家通过采用从图论演变而来的“拓扑拓扑”方法,把工作站、服务器方法,把工作站、服务器(Sever)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点”,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媒体抽象为,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媒体抽象为“线线”,这样从拓扑学的观点看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形成了这样从拓扑学的观点看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形成了点和线

20、组成的几何图形,从而抽象出了网络系统的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从而抽象出了网络系统的具体结构。具体结构。2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u2链路与通路链路与通路 链路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链路分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链路分“物理链路物理链路”和和“逻辑链路逻辑链路”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信连线,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连线。信连线,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连线。 通路通路是从发出信息的节点到接收信息的节点的是从发出信息的节点到接收信息的节点的一串节点和链路。也就是说,它是一系列穿越一串节点和链路。也就是说,它是一系列穿

21、越通信网络而建立起的节点到节点的链路。通信网络而建立起的节点到节点的链路。 2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u3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互连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互连的几何构形,即指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几何构形,即指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2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终接器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主机 打印机 (1) (1) 总线型网络总线型网络(Bus Network)(Bus Network)结构结构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3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

22、算机科学导论工 作 站 工 作 站 (2) (2) 树型网络树型网络(Tree Network)(Tree Network)结构结构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3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 主机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集线器 (3) (3) 星型网络星型网络(Star Network)(Star Network)结构结构9.2.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3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主机 (4) (4) 环型网络环型网络(Ring Network)(Ring Network)结构结构9.2

23、.6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3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各个节点相互连接而成的,每个节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各个节点相互连接而成的,每个节点都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并且是按照层次结构来都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并且是按照层次结构来构造的。不同系统的各个层次实体之间应能够相互通信。构造的。不同系统的各个层次实体之间应能够相互通信。 两个实体要想实现通信,则必须使用相同的语言以及遵从两个实体要想实现通信,则必须使用相同的语言以及遵从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这些

24、规则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 3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u网络协议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协议由三个部分组成 (1) 语法: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编码和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编码和信号电平等。信号电平等。 (2) 语义:语义:用于协调同步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用于协调同步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 同步: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包括速度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等。配和排序等。 3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

25、ecture)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者,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者,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7年成立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年成立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问题,并提出了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问题,并提出了OSI/RM,它是一个,它是一个定义异构计算机连接标准的框架结构。定义异构计算机连接标准的框架结构。 OSI为面向分布式应用的为面向分布式应用的“开放开放”系统提供了基础。系统提供了基础。

26、9.2.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3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OSI/RMOSI/RM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图 协议数 据单元 应 用 层 表 示 层 会 话 层 传 输 层 网 络 层 链 路 层 物 理 层 网 络 层 链 路 层 物 理 层 网 络 层 链 路 层 物 理 层 应 用 层 表 示 层 会 话 层 传 输 层 网 络 层 链 路 层 物 理 层 子 网 内 部 协 议 应 用 层 协 议 表 示 层 协 议 会 话 层 协 议 传 输 层 协 议 网 络 层 协 议 链 路 层 协 议 物 理 层 协 议 通 信 子 网 转 接 结 点 转 接 结 点 系

27、 统 1 系 统 2 层 次 7 6 5 4 3 2 1 报 文 报 文 报 文 报 文 分 组 帧 比 特 9.2.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3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u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每一个层次在逻辑上都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每一个层次在逻辑上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都有具体的功能;层与层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都有具体的功能;层与层之间的功能有明显的界限;相邻层之间有接口标之间的功能有明显的界限;相邻层之间有接口标准,接口定义了低层向高层提供操作服务;计算准,接口定义了低层向高层提供操作服务;计算机间的通信是建立

28、在同层次之间的基础上。机间的通信是建立在同层次之间的基础上。 1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网络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4传输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会话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3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2.8 计算机网络间的互联计算机网络间的互联u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连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连(Interconnection)是指网络在物是指网络在物

29、理上的连接,两个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理上的连接,两个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线路,它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资基础和的线路,它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资基础和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够进行数据交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够进行数据交换,这要取决于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是不是相互兼容。换,这要取决于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是不是相互兼容。 1中继器中继器(Repeater) 2网桥网桥(Bridge) 3路由器路由器(Router) 4网关网关(Gateway) 3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 Internet和和TCP/IP协议协议 Internet是

30、由大量计算机连接在一个巨大的通信系是由大量计算机连接在一个巨大的通信系统平台上,它们共同遵循统平台上,它们共同遵循TCP/IP协议,以协议,以美国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的主干网主干网NSFnet为基础的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4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1 Internet的起源的起源 Internet是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范围的

31、信息资源宝库。目前,它已经成为覆盖也是世界范围的信息资源宝库。目前,它已经成为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Internet的前身是的前身是ARPANET。 TCP/IP协议为任何一台计算机连入协议为任何一台计算机连入Internet提供了技术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实体都可以加入到上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实体都可以加入到Internet中。中。4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2 TCP/IP协议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 SMTP FTP TELNET DNS SNMP NVP TETP TCP UDP IP ICMP ARP RARP

32、802.3 802.5 FDDI HDLC 4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3 IP地址地址u1IP地址结构地址结构 网络号(net-id) 主机号(host-id) 4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 0 网 络 地 址主 机 地 址A类地址 1 8 16 24 32 10 网 络 地 址主 机 地 址B类地址 11网 络 地 址主 机 地 址C类地址 111多目的广播地址D类地址 1111保留用于实验和E类地址 主机地址27.255.2591.255.2523.255.2539.255.2547.2

33、55.259.3.3 IP地址地址u2IP地址编码方案地址编码方案4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3 IP地址地址u3下一代的网际协议下一代的网际协议 IPv6把原来把原来IPv4地址增大到了地址增大到了128bit。 IPv6没有完全抛弃原来的没有完全抛弃原来的IPv4,且允许与,且允许与IPv4在若干年内共存,它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在若干年内共存,它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首部取代了展首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 IPv6对对IP数据报协议单元的头部进行了简化,数据报协议单元的头部进行了简化,仅包含仅包含7个字段个字段(IPv4有有13个个) 。

34、4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u1WWW服务服务(World Wide Web) (1) 超文本与超媒体超文本与超媒体 (2) WWW的工作方式的工作方式 (3) URL与信息定位与信息定位 (4) 主页主页 (5) Web浏览器浏览器 (6)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4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u2域名系统域名系统 由于由于IP地址很难记忆,为了使用和记忆方便,地址很难记忆,为了使用和记忆方便,Internet还还采用了域名管理系统,简称采用了域名管理系统,简称DNS(Domai

35、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与域名系统与IP地址的结构一样,也是采用层次结构。地址的结构一样,也是采用层次结构。 任何一个连接在任何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 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顶级域名放在最右面,各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顶级域名放在最右面,各分量之间用分量之间用“.”隔开:隔开:.三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顶级域名。 4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顶级域名顶级域名包括国家顶级域名包括国家顶级域名(nTLD),如:,如:.cn表示中国

36、,表示中国,.us表示美表示美国等;国际顶级域名国等;国际顶级域名(iTLD),采用,采用.int;通用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gTLD),如:如:.com 表示公司企业,表示公司企业,.net 表示网络服务机构,表示网络服务机构,.org表示非赢利表示非赢利性组织,性组织,.edu表示教育机构表示教育机构(美国专用美国专用),.gov 表示政府部门表示政府部门(美国专美国专用用),.mil 表示军事部门表示军事部门(美国专用美国专用),.aero表示航空运输企业,表示航空运输企业,.biz表示公司和企业,表示公司和企业,.coop表示合作团体,表示合作团体,.info表示各种情表示各种情况,

37、况,.museum表示博物馆,表示博物馆,.name表示个人,表示个人,.pro表示会计、律师表示会计、律师和医师等自由职业者等。和医师等自由职业者等。中国的第二级域名类型中国的第二级域名类型有:有:.edu表示教育机构,表示教育机构,.com表示公表示公司,司,.gov表示政府机构,表示政府机构,.org表示非盈利组织,表示非盈利组织,.edu表示大学、表示大学、研究所内的学术机构,研究所内的学术机构,.bj表示北京地区,表示北京地区,.sh表示上海地区等。表示上海地区等。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4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3 3电子邮件服务电子邮件服

38、务 电子邮件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又称为又称为E-mailE-mail服务服务,是目前,是目前InternetInternet上使用最频繁上使用最频繁的服务,它为的服务,它为InternetInternet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提供了一种快捷、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提供了一种快捷、廉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廉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电子邮件系统不但可以传输各种格式的文本信息,还可以传输电子邮件系统不但可以传输各种格式的文本信息,还可以传输图图像、声音、视频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等多种信息。 电子邮件服务基于电子邮件服务基于客户机客户机/ /服务器服务器结构。结构。 电子邮件包括电子邮件包括邮件头邮件头

39、(mail head)(mail head)与与邮件体邮件体(mail body)(mail body)两部分。两部分。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4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4 4文件传输服务文件传输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文件传输服务又称为又称为FTPFTP服务服务,由,由FTPFTP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程序提供,FTPFTP应用程序应用程序遵循遵循TCP/IPTCP/IP协议组中的文件传输协议。协议组中的文件传输协议。 FTPFTP服务采用的是典型的服务采用的是典型的客户机客户机/ /服务器服务器工作模式。工作模式。 大多数大多数FTPFTP服务都是服务都是匿

40、名服务匿名服务,为了保证,为了保证FTPFTP服务器的安全,几乎所服务器的安全,几乎所有匿名有匿名FTPFTP服务器都只允许用户下载文件,而不允许用户上载文件。服务器都只允许用户下载文件,而不允许用户上载文件。 目前,常用的目前,常用的FTPFTP下载工具主要有下载工具主要有CuteFTPCuteFTP、LeapFTPLeapFTP、AceFTPAceFTP、BulletFTPBulletFTP、WS-FTPWS-FTP等。等。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5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u5 5远程登录服务远程登录服务 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服务又被称为服务又被称为Te

41、lnetTelnet服务服务,是指用户使用,是指用户使用Telnet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端的过程。 远程登录服务采用的是典型的远程登录服务采用的是典型的客户机客户机/ /服务器服务器工作模式。工作模式。 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 5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3.5 Intranet Intranet是采用是采用TCP/IP协议,使用协议,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提供服务,并有连接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提

42、供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采用采用Intranet技术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信息分为企业内部的技术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信息分为企业内部的保密信息与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企业产品广告信息,从而实保密信息与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企业产品广告信息,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信息保密。现对企业内部信息保密。 Internet强调其开放性,而强调其开放性,而Intranet注重网络资源的安全性。注重网络资源的安全性。5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结构更加复杂、

43、网络设备种类繁多、管理系统多样化、用结构更加复杂、网络设备种类繁多、管理系统多样化、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断提高。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断提高。 网络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工具和和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标准不断出现和更新,引着更多标准不断出现和更新,引着更多的研究者从事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研究者从事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5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1 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管理基础u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简称为简称为网管网管,主要是指对网络硬件、,主要是指对网络硬件、网络软件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协调和综合。网络软件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协调和综合

44、。5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1 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管理基础u2网络管理的目标网络管理的目标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使用网络中的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使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源,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当网络的各种资源,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等。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等。 5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1 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管理基础u3网络管理对象网络管理对象 网络管理对象网络管理对象是网络中几乎所有的实体。是网络中几乎所有的实体。5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1 网络

45、管理基础网络管理基础u4设备的可管理性设备的可管理性 被管对象与网络中的具体资源不一定有一一对应被管对象与网络中的具体资源不一定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要有相应的对象去表的关系,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要有相应的对象去表示它,所以有些资源是网络管理系统不可控制的。示它,所以有些资源是网络管理系统不可控制的。同时,有些被管对象并不代表实际的网络资源,同时,有些被管对象并不代表实际的网络资源,如日志就属于这种对象。如日志就属于这种对象。5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 OSI/RM 管理站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管理应用 网络管理框架 协议支持 操作系统

46、 代理系统 被管理资源 9.4.1 网络管理基础网络管理基础u5网络管理的结构网络管理的结构5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2 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功能 1.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2. 性能管理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3. 计费管理计费管理(Account Management) 4. 故障管理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5.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5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3 Internet的管理信息库的管理信息库u1Intern

47、et网络管理网络管理(SNMP的体系结构的体系结构 ) SNMP 报文 IP 管理站 网络管理应用 TCP UDP 被管对象 代理 UDP IP 6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3 Internet的管理信息库的管理信息库u2Internet网络管理的工作原理网络管理的工作原理Internet网络管理方案的核心是网络管理方案的核心是SNMP,它采用,它采用“请求回答请求回答”的操作方式。的操作方式。 (1) GET操作操作用来获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用来获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 (2) GET-NEXT操作操作通过遍历来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提取功能。通过遍历来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提取功能。

48、 (3) SET操作操作对管理信息进行设置、修改以实现控制。对管理信息进行设置、修改以实现控制。 (4) TRAP(陷阱陷阱)操作操作用来向管理站报告严重的异常事件。用来向管理站报告严重的异常事件。6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3 Internet的管理信息库的管理信息库u3管理信息库管理信息库 由于由于MIB未对受管对象进行具体的定义,这就使得未对受管对象进行具体的定义,这就使得SNMP更加灵活机动,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更加灵活机动,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MIB是网络管理系统应用的信息存储处,在是网络管理系统应用的信息存储处,在MIB中,被管中,被管对象封装着关于网络及网络

49、管理行为和作用的数据。对象封装着关于网络及网络管理行为和作用的数据。 MIB提供了执行查询、被管对象操作,处理事件管理及被提供了执行查询、被管对象操作,处理事件管理及被管对象间关系的能力。管对象间关系的能力。 网管系统通常可以支持单一或多个网管系统通常可以支持单一或多个MIB的体系结构。的体系结构。6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4 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u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简称为简称为网管协议网管协议,是管理程序和代,是管理程序和代理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网络管理协理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网络管理协议主要有三种:议主要有三种: (1) 基于基于TCP/IP体系

50、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体系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 基于基于OSI参考模型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参考模型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协议(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vice/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lo:CMIS/CMIP) (3) 基于基于TCP/IP体系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体系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CMOT)6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4.5 网络管理发展方向网络管理发展方向 1网络管理的集成化网络管理的集成化 2网络管理的集中化网络管理的集中化 3Web化化

51、4网络管理智能化网络管理智能化6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5 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u1无线应用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WAP是一种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是一种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 WAP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连接互联网的需要,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连接互联网的需要,相对互联网而言,无线数据网络的带宽窄,连接的稳定性相对互联网而言,无线数据网络的带宽窄,连接的稳定性差,手机的差,手机的CPU功率相对于计算机会更小,内存和显示器功率相对于计算机会更小,内存和显示器更

52、小,输入设备更为简单等。更小,输入设备更为简单等。 65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5 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u2WAP规范规范 (1) WAP编程模型编程模型 (2) 无线置标语言无线置标语言 (3) 微浏览器规范微浏览器规范 (4) 轻量级协议栈轻量级协议栈 (5) 无线电话应用无线电话应用(WRA)框架框架 (6) WAP网关网关66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5 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u3WAP协议栈协议栈 (1) 无线应用环境无线应用环境(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WAE) (2) 无线会话协议无线会话协议(

53、Wireless Session Layer:WSP) (3) 无线事务协议无线事务协议(Wireless Transaction Layer:WTP) (4) 无线传输层安全无线传输层安全(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WTLS) (5) 无线数据报文协议无线数据报文协议(Wireless Transport Layer:WDP) (6) 承载器承载器(Bearer)层层 (7) 其他服务和应用其他服务和应用 67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 网络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然要涉及到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

54、可靠性,必然要涉及到人、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与法规等一系列问题,因人、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与法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一个系统此,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了技术、管理与法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概念,包括了技术、管理与法制环境等多个方面。 网络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网络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68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1 网络安全的基本问题网络安全的基本问题u1网络外部的威胁网络外部的威胁 (1) 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 (2) 网络防攻击网络防攻击(黑客攻击、恶意程序黑客攻击、

55、恶意程序(Rogue Program)、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 (3) 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漏洞(网络漏洞、服务器漏洞、操网络漏洞、服务器漏洞、操作系统漏洞作系统漏洞 )69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1 网络安全的基本问题网络安全的基本问题u2网络内部的威胁网络内部的威胁 除了外部可能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威胁可能除了外部可能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威胁可能是来自网络内部。例如,如何防止信息源结点是来自网络内部。例如,如何防止信息源结点(Node)用户对他发用户对他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信息目的结点接收到信息之后不认账,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信

56、息目的结点接收到信息之后不认账,即出现抵赖问题。即出现抵赖问题。 解决来自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来自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与用户工作状态;对重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与用户工作状态;对重要资源要资源(如主机、数据库、磁盘等如主机、数据库、磁盘等)使用状态进行记录与审计。同时,使用状态进行记录与审计。同时,制定和不断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和管理。制定和不断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和管理。 70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2 网络安全的内容网络安全的内容u1

57、保密性保密性u2安全协议安全协议u3接入控制接入控制u4采取的措施采取的措施 (1) 保护措施保护措施 (2) 跟踪措施跟踪措施71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3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为了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传输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为了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被非法截取和破译而采用的主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被非法截取和破译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要技术手段,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u1对称密钥密码系统对称密钥密码系统 对称密钥密码系统是指加密和解密均相同,而且通信双方必须都要获对称密钥密码系统是指加密和解密均相同,而且

58、通信双方必须都要获得密钥,并保持密钥。得密钥,并保持密钥。 u2公开密钥系统公开密钥系统 公开密钥密码系统要求密钥成对使用,即加密和解密分别由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密码系统要求密钥成对使用,即加密和解密分别由两个密钥来实现。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可以公开,即公共密钥,来实现。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可以公开,即公共密钥,用于加密;另一个由用户安全拥有,即秘密密钥,用于解密。用于加密;另一个由用户安全拥有,即秘密密钥,用于解密。72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3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u3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加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加密 (1) 链路加密方式链路加密方式面向链路

59、的加密方式将网络看作由链路连接的结点集合,面向链路的加密方式将网络看作由链路连接的结点集合,每一个链路被独立的加密。它用于保护通信结点间传输的数据。每一个链路被独立的加密。它用于保护通信结点间传输的数据。每一个连接相当于每一个连接相当于OSI参考模型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链路层。参考模型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链路层。 (2) 端对端加密方式端对端加密方式端对端加密方式建立在端对端加密方式建立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 73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4 防病毒技术防病毒技术u1预防病毒预防病毒 (1) 制定系统的防病毒策略制定系统的防病毒策略 (2) 部署多层

60、防御战略部署多层防御战略 (3) 定期更新防病毒定义文件和引擎定期更新防病毒定义文件和引擎 (4) 定期备份文件定期备份文件 (5) 预订可发布新病毒威胁警告的电子邮件警报服务预订可发布新病毒威胁警告的电子邮件警报服务u2检测病毒检测病毒u3消除病毒消除病毒 (1) 安排全面随机扫描安排全面随机扫描 (2) 试探性扫描试探性扫描 (3) 用防病毒产品中的病毒发作应对功能用防病毒产品中的病毒发作应对功能74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9.6.5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u1防火墙的基本概念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防火墙(Firewall)是由硬件是由硬件(路由器、服务器等路由器、服务器等)和软件和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