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本土化与正统化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上,隋唐都被看作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佛教进入了“禅观行演出台贤教 太虚中国佛学,中华书局,2010”的宗派成立期,相应的,旨在回归印度佛教的努力也在不断进行,我们将这一倾向成为中国佛教的“正统化”;而与此同时,印度佛教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调和中逐渐发生了改变,为适应中国的文化、思想环境,形成了本土化的倾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在同一时期出现,且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必然相互作用。而与此同时,这对张力所带来的种种改变也带来了对“正本清源”的不断反思与相应的实践。本文将讨论中国佛教在隋
2、唐时期本土化与正统化这对张力间相互作用的原因与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中国佛教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一、 本土化.教教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事不决,儒学衰、玄学盛、佛教兴。时至隋唐,封建王朝再次完成了大一统,这为佛教进一步本土化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1、 佛教与儒教对于儒家来说,虽然在两汉至隋唐之间,儒家的官方正统地位从未被取代,但儒家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冲击。仅仅依靠旧有的形态以“天人感应”为理论模式,以章句注疏、名物训诂为表现形式的汉唐经学难以继续发展,儒家面临着弥补自己在宇宙人生问题上存在理论缺陷的时代课题。对于佛教而言,在魏晋时期,像道安、慧远这样兼通
3、儒佛的高僧大德已在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随着印度佛教经典的不断传入,译出的经典到唐代已甚多,佛家面临着如何对待这些散乱甚至有相冲突的理论的问题判教成为此时中国佛教发展的大势所趋。在隋唐时期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佛教常与儒教产生冲突。“上表反佛者,唐代实有其人。赋奕以后,则天皇后时,有狄仁杰、李峤、张廷珪、苏瓌。中宗时,有韦嗣立、桓彦范、李乂、辛替否、宋务光、吕元泰。睿宗时,有裴漼。玄宗时,有姚崇。肃宗时,有张镐。代宗时,有高郢、常衮、李叔明。德宗时,有彭偃、裴垍、李岩。昌黎之后有崔蠡、萧倣、李蔚、孙樵等。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至唐武宗,则发生了会昌法难。儒佛之冲突
4、的背后,有着双方在义理方面的相互借鉴与共同发展。对于佛教来说,一方面这种冲突构成其本土化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因受佛教思想冲击而更新了的部分反过来也影响着佛教思想的进一步本土化。佛教受儒家思想之影响自不必多言。生长在中国本土文化氛围中的诸多高僧大德早年多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渐染而兼通儒佛。在六祖之后,禅师们甚至多不使用佛经中的专有名词,而改用中国文化中固有的词汇,甚至用周易的卦象来解说禅理,如华严五祖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便以阴阳图示的符号来表示华严义理 胡道静周易十日谈。佛教对儒教的影响,清晰的体现在一些儒士的经历中。韩愈被贬潮州后常问道于大颠宝通禅师,李翱也屡次问道于药山惟俨禅师,此二
5、位皆可以算是太虚大师所说的“依佛张儒而反攻佛教 太虚中国佛学,中华书局,2010”的儒生代表。佛教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就体现在他们对儒学的改造上。第一,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提出的“道统说”到韩愈、李翱时再次兴起,其原因便是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影响。韩愈认为代表儒家传统精神价值的传承系统中,既有“圣君”的口耳相传,也有“圣贤”的精神延续,正如“教下”宗派依文字经典世代相传是谓“口耳相传”说,禅宗认为本宗的师承关系来自释迦以教外别传的心法传授弟子,经过列祖,直到弘忍和慧能,这便是“精神延续”说。但同时,佛教这种撰传法谱系的做法本身就反映着“重历史、重传承合法性”的浓厚中国特点。正是由于儒家文化氛围的影响
6、,传入中国的佛教存在着区别于印度的一个独有之处便是存在历史传记类的著述。隋唐时期,释迦传史类的著作有道宣之释迦氏谱,教史类的有费长房、神清、灵裕、玄琬、玄畅、圆照、一行等的著作,僧传类的著作数量亦很多,宗派史类的著作在天台宗、华严宗、禅宗中均有记载。印度人的历史观念不强,这种撰史以使自己“名正言顺”的做法是佛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立定跟脚的必需。第二,隋唐时期儒家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内对佛教冲击做出回应主要表现在试图上承中庸、孟子而重建儒家的心性理论。李翱提出“性善情恶”说,并认为“复性”的关键在于“灭情”,“水之性清澈,其浑之者泥沙也。方其浑也,性岂遂无有耶?久而不动,泥沙自沉,清明之性鉴于天地,非
7、自外来也。故其浑也,性本弗失;及其复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犹水也。 李翱复性书”李翱的说法大抵受到了天台宗创宗大师智顗提出的“性具善恶说”,“一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 智顗观音玄义”,佛断修恶而不断性恶,如能观恶修善,则也可成佛,所谓“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然而,印度佛教重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中土大乘起信论则重真如缘起,重点落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即佛性说上,却是受到先秦儒家孟子一路重视心性的传统影响,实际上是将如来藏思想中国化了。大乘起信论提出“一心开二门”的理论结构,以心性真如为真心、为如来藏,结合心生灭门之心性真如与无明的互熏,强调心性真如的实有与本觉,并强调心性真如为一切法之所依以及
8、在缘起中之重要作用。“大乘起信论标志着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中,无为依唯识学,或者佛性如来藏学说,转以心性学说的面目出现。 周贵华中国化佛教思想的源流、反省与批判”隋唐时期天台、华严、禅宗等宗派正是以大乘起信论为基础,通过“性具”、“性起”、“本觉”等心性理论发展开来,完成并终结了佛教理论的中国化过程。2、 佛教与道教道教依附道家经典发展起来,与儒家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亲和性,同时又在格义佛教中对佛教思想亦有所吸收。上承魏晋玄风,道教作为宗教在隋唐的社会地位已然大大提高。若论佛道冲突,隋朝已有佛道之争,文帝时李世谦有三教优劣之论,炀帝时有惠净、余永通之问答 志磬佛祖统纪。而唐朝兼崇释老,以致数
9、百年中,二教互争不绝,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化胡经真伪之辩。并且,由于儒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民族土壤,当佛教与中国文化传统发生矛盾时,儒道两家往往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外来的佛教,如清虚观道士李仲卿、刘进喜自武德九年始,助太史令傅奕反佛。在冲突之中,在双方势力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二教均不断进行着在义理上统摄对方的努力。道教相比儒教本就多了些超越的意味,于是道教引入佛教思想后就导致了中国人心中释道难分的结果,佛教不得不借助自身的玄化来进入中国人的心中。唐代道教的重玄学是援佛入道的重要表现,成玄英等重玄家吸收佛教中观学的思想方法,释“玄”为遣除“滞着”,前玄遣除“有无之滞着”,后“玄”遣除“不滞之滞”,
10、两重遣滞,故名“重玄” 复旦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他们还借鉴佛教的佛性论,盛谈“道性”问题 复旦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唐末道教神仙丹道一派,深受禅宗的影响而渐与禅宗合流,以至于到金元之际的全真教已明确提出了“性命双修的主张,以明心见性为修炼的首要任务”的主张。从道教对佛教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华严宗在对本宗法界缘起论体系的阐述中,采用魏晋玄学中“理事”“体用”“本末”等范畴,建立起一个高度中国化的佛教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禅宗的出现,正是顺着格义佛教阶段与老庄哲学相结合这一思想脉络而来的,如冯友兰所言,中道宗与道家思想的相互
11、作用导致“禅宗”的兴起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 会通合流之说隋唐兴起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思想是中国佛学精神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天台宗独特的判教理论和以性具实相说为中心展开的佛学体系,虽然依据大智度论、法华经等经典文本,但中国化的独特的诠释和对佛法的安排所揭示出的性具善恶、无情有性等思想已远非印度教所能接受,这就不仅是一种如实的诠释,而是创造性的解读。吕澂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里提出,华严经一再传来中国经过华严宗的解释阐扬以后,所表现的思想就大大的不同。无尽缘起说既然胶着在自然现象的看法上,丧失了社会的意义,而转依离垢的践行也变成根据于一切现成的返本还源 吕澂中国佛学
12、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11。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把缘起论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真如缘起、六相圆融、十玄无碍等理论则已超出了印度佛教原有的业感缘起论、阿赖耶识缘起、中道缘起等的范围。禅宗的修心见性虽然基于般若性空和涅槃佛性的会通基础上,但是却把中国化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神秀北宗的息妄修心还是慧能南宗的顿悟心性都不仅是印度佛教心性论意上的理论探讨而是用中国人特有的智慧结合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而创造出的全新佛教形态一一有意思的是这种近乎完全中国化的表达方式以其简洁明快、直指见性的特点回到了佛陀所借以出发的原初体验和以解脱为主的实践特性。在佛教本土化的进程中,甚至出现三教一致的说法。宗密提出“孔老释
13、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 宗密原人论”的看法。文中子记载了一段王通与程元的对话,论述“三教可一”的思想程元曰:“三教何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 曰:“废之何如?”子曰:非尔所及也。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子读洪范谠议,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程元、魏征进曰:“何谓也?”子曰:“使氏不倦。” 王通文中子二人虽有各自的立场,但毕竟推进了三教合流。此外,柳宗元也认为释门“盖本于孝敬,而后积以重德,门于空无”;“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 柳宗元集。在他看来,佛教也是尊崇孝道的,它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故而佛教与孔子
14、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矛盾的,并能够融合在一起。.政教关系综观隋唐时期的三教关系,作为本土的儒道二教在较少的冲突中相互吸收,并经常结合起来一起反抗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佛教凭借其自身的超越性虽曾有很高的地位,但始终都未取代儒教成为国教。这是因为,在教教关系的背后,实质上包含着另一层十分重要的关系政教关系。从政教关系的角度看,儒教的国教地位决定了三教发展必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三教会通实质上是儒家本位的中国文化对佛道二教思想批判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一方面借由某些统治者的推崇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由于某些统治者的贬抑而遭受迫害。当佛教的传播有利于净化人心,消除祸患,安定社会秩序的时候,封
15、建统治者便予以倡导和扶植。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归来时,太宗曾劝其还俗做官,可见大多数统治者并非对佛法热诚,而是出于其辅助教化,巩固王权的政治目的。但当佛教势力无限膨胀,危及封建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当权者又即采取拆毁寺庙,沙汰僧尼的断然措施。如北魏至后周先后发生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大体上每隔一百多年即对佛教有一次严厉打击,这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势力与王权政治发生冲突的集中表现。但无论兴佛弘法还是灭佛毁法,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佛教的中国化。王权政治对中国佛教造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其一,度牒制度的形成。唐代的度牒称为“祠部牒”,自武则天延载元年起,僧尼归隶于祠部掌管,故有此称呼。安史之乱爆发,不久两京相继
16、陷落,形势危急。朝廷接受裴冕的建议,“卖官,度僧、道士,收赀济军兴 刘昫旧唐书”,乃于“大府各置戒坛度僧,僧税(百)缗,谓之香水钱,聚是以助军须。 赞宁宋高僧传”此举效果很好,据正史所载:“杨国忠设计,称不可耗正库之物,乃使御史崔众于河东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间得钱百万。 刘昫旧唐书”唐肃宗乾元元年,僧尼考试制度与度牒发售制度并行,规定凡能诵经五纸者准度为僧,或纳钱百缗请牒剃度 本觉释氏通鉴。这种管理僧籍的方式对于统治者来说,既能够控制僧尼数量以防止佛教势力膨胀,又能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无论如何,此举最根本的作用是将佛教牢牢控制在王权之下。不过,度牒制度有其自身的缺陷,早在唐中宗时,就有卖度牒的
17、弊政,即如身份很低的屠沽,用钱三万也可得度。度牒的商品化导致了佛教内部鱼龙混杂,为佛教的衰落买下了祸根。同时,道安“弘法比依王者”之言也反应了佛教对于王权的依赖。佛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为了能够得到统治者的接纳与支持,不得不在某些方面作出必要的妥协、让步与调和,甚至认同于儒家伦理和王权政治。其二,三阶教和净土思想的兴起。最早北齐慧思在立誓愿文中表达了末法来临的思想。不久北周武帝发起第二次灭佛。加上佛教自身的腐化,表现出了摩诃摩耶经大集月藏经等经典中所描绘的浇季末法的世相。于是在隋唐初期,出现了末法来临的悲凉的时代思潮。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隋代道绰采用龙树的难易二道河昙鸾的自力他力之说,将佛教判
18、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认为此一净土门对于佛灭后一千五百年的末法时代大众乃是最为适应的唯一无二的法门。唐代善导则确立了称名念佛的法门。至于三阶教,其认为时当末法之时、处秽土之处、应破戒破见之人,又无正法始化的王者,故不须义解,只要礼忏地藏菩萨,行头陀苦行和无尽布施便可免去一切罪。由此可见,王权政治无论对教理还是对教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强制力量而迫使佛教不断的中国化。.教俗关系就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民俗心理而言,总体上具有讲求实用、实效,崇尚简易、方便的特点。这对中国佛教都有很大影响,使其解脱理论和修持方法,多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不需要繁琐的理论抽象和思辨论证。慧能法师对佛性学说、修行方法等,所进
19、行的重大改革,不但因顺了讲求实用,注重实际的中土民俗心理,将“众生有性”学说加以发扬光大,而且,在即速见效,顿悟成佛的修持方法方面,也大大满足了中国僧人成佛心切的宗教心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早有“涂人可以为禹”、“人人皆可以为舜尧”等说法,这使虽为涂人布衣,平民百性,只要善于“正心诚意”,坚持修炼,也不失去成为圣贤的希望。“众生皆有佛性”之说,即是这一传统观念与佛教原有学说结合阐述的表现。六祖所提出的“即心成佛”的佛性说、“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不离世间,自性自度”的解脱理论,也因更适合于中土民俗心理,因而得到广泛流传,并深入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层面。随着净土思想的发展,原来普度众生的本愿思
20、想变为依靠佛菩萨救度的他力信仰。只要信仰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按规定去念佛修行,就可以往生净土。此法门之简捷,无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无须断惑,未证真如便能当生成就,超出三界轮回,了脱分段生死,带业往生净土,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见佛闻法。伴随着净土宗的发展,结社念佛亦流行开来。从教俗关系的角度看,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其教化中国的同时,不得不行方便善巧,以使自身能够为大众所接纳。但这种方便的顺俗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佛教的发展逐渐有别于印度佛教。 二、正统化与“正本清源”1、 西行求法寻求法诸人西去动机,一在希礼圣迹,一在学问求经。迹其所得所求,亦可觇当时佛徒之注意所在。求得律藏,义净、
21、道琳 是矣;求得瑜伽,玄奘是矣;会宁之于涅隆,义辉之于摄 论、俱舍;无行、玄照均常究心中观。凡此诸端,似为印土 所流行,而中土人士所欲究心者也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玄奘十二岁出家,遍读佛经,深体宗旨,抉发隐微,威震中国,驰名海外,然玄奘不以既有成就而稍感满足,于是周游国内各地,遍访高僧。玄奘发现既有经纶之义或隐或显,时或不免有所出入,令人莫知所从。乃欣慕法显的壮举,慨然决志西行求法,以释众疑。义净年少出家,欣慕法显、玄奘的壮举,在三十七岁那年由海路前往印度。取经之外,译经还将印度拼音法首度传到中国,编有梵语千字文一书,是中国第一部梵文字典。此二者是隋唐西行求法的代表人
22、物。他们西行求法的壮举是对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弊病最有力的回应。2、 译经的开展唐代译经事业进入了全盛时代。典型代表是玄奘和义净两位高僧,他们曾在印度居住多年,不但精通梵文,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此外,善无畏、不空翻译大量密宗经典,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时翻译程序的精密分工和译经的原则体现出译者忠于原本的严谨的学佛态度。彦琮提出了八备十条的标准,玄奘因鉴于旧译时代注重文采而不忠于原典的缺失,立下严谨的译经理论:寻求完整版本,绝对忠于原本,强调五种不翻。3、 唯识宗的努力从唐代玄奘法师创建“法相唯识宗”的过程来看,在当时“众生有性”的涅槃佛性学说已成思想潮流的情况下,唯独玄奘看到瑜伽唯识学关于“五种种性”说中,主张有一类众生不具佛性,也永不成佛的文字时,仍然坚持一阐提没有佛性,也不能成佛的主张。玄奘出于忠实师说,将阐提无性思想带回中土,而且又将此“五性宗法”传授其高足窥基。玄奘法师恪守于印度佛法的做法虽然使得唯识宗没有在中国兴盛甚至逐渐消沉衰落,但作为一种正本清源的力量,却能够始终在中国佛教发展愈发偏离佛陀说法之时起到批判和矫正的作用。三、正统化与本土化任何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都必然会有一个相互碰撞、冲突,进而辨识、选择的过程。印度佛教作为从印度文化母体中生长形成的异质文化,当其传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正规买卖居间合同范本
- 2024年合资建房协议书
- 2024年厦门市装饰装修工程合同
- 上海市政法模拟12
- 2024年旅游合同(三)
- 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模拟76
- 二房东商铺租赁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合同样本 旧房改造协议
- 2024年厂房转让协议范本
- 2024年拍摄电视剧合作合同
- 2024年全国大学生第十一届“大唐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备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简答题部分)
- 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易错笔记)第五单元 周长 常考易错题汇编(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读书《列那狐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 体育mall规划方案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物业管理消防安全课件
- 体育活动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 股权优先优先回购权协议书
- 大厦发电机房管理制度培训
- 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