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考试常识考点解读:文学常识(五)_第1页
选调生考试常识考点解读:文学常识(五)_第2页
选调生考试常识考点解读:文学常识(五)_第3页
选调生考试常识考点解读:文学常识(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选调生考试常识考点解读:文学常识(五)中国古今重要文学名著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曹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豳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共收诗305首。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言论)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孟子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孟子中的文章富于论辩性。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优秀的先秦散文集。内篇为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文往往用寓言表达深刻的思

3、想。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著作,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汉刘向编定。书中贯穿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述了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艺等方面的主张。韩非子又称韩子,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的政治理想。文章阐明观点时尖锐深刻,语言犀利,风格严峻,具有法家文章的特点。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作。原书失传,今存列子大约为魏晋人杂采先秦两汉有关典籍附会拼凑而成,大多反映了魏晋时的思想。寓言和神话传说很有文学价值。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都是有名的寓言故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山

4、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有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

5、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的影响。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353句,全为五言,计1700余字。全诗通过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

6、恶。木兰诗著名的北朝民歌,全诗308字。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身经百战,历时十载,胜利归来的故事。与孔雀东南飞合称我国诗歌的“双璧”。后人以其事演绎成多种戏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5个部分:本纪12篇,表10篇,书 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本纪主要写帝王兴衰,世家写诸侯国,表记载时事大事,书记载制度,列传写人物。这五种体例互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清乾隆时,明史定稿,又增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解放后对二十四史加以整理、标点,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二十四史卷数与修撰者姓名如下表:书名卷数修撰人书名卷数修撰人史记130西汉司马迁隋书85唐魏徵等汉书120东汉班固南史80唐李延寿后汉书130南朝宋范晔北史 100唐李延寿三国志65晋陈寿旧唐书200后晋刘煦等晋书130唐房玄龄等新唐书225宋欧阳修等宋书100南朝梁沈约旧五代史150 宋薛居正等南齐书59南朝梁萧子显新五代史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