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试复习概要-微观经济学部分(共18页)_第1页
经济学考试复习概要-微观经济学部分(共18页)_第2页
经济学考试复习概要-微观经济学部分(共18页)_第3页
经济学考试复习概要-微观经济学部分(共18页)_第4页
经济学考试复习概要-微观经济学部分(共1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需求与供给一、重要知识点1、需求与需求规律2、供给与供给规律3、供求定理4、需求弹性 5、供给弹性(略)6、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7、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二、典型计算题 第二章 效用论一、重要知识点1、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以边际效用表示的均衡条件)3、序数效用论4、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以边际替代率表示的均衡条件)5、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消费者剩余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论 一、重要知识点1、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一个变量)3、长期生产函数(两个变量)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或生产

2、者均衡、或厂商利润最大化)5、短期成本曲线 6、长期成本曲线 二、计算题思路分析1、已知生产函数,计算厂商劳动投入合理区间(参见典型计算题1)。2、已知生产函数、产品价格好线性工资率,求企业应雇佣的工人数量(参见典型计算题1)。3、已知生产函数、要素价格,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条件)及短期、长期成本函数(参见典型计算题2)。4、已知生产函数、要素价格,求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及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参见典型计算题3)。三、典型计算题第四章 市场理论 一、重要知识点1、市场理论概述 2、完全竞争市场 3、垄断市场4、垄断竞争市场5、寡头市场(略)二、计算题解题思路1、根据需求函数

3、求收益函数(总收益TR、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2、求利润最大化(均衡)的产量和价格。三、典型计算题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知识点1、引致需求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六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重要知识点1、经济效率 2、帕累托最优 3、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第七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重要知识点1、市场失灵 2、导致市场失灵的四个因素 3、垄断管制 二、计算题思路从价格和产量两方面讨论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的效率。三、典型计算题 (注:计算题思路及典型计算题均为重点)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需求与供给一、重要知识点本章重点为基本概念及弹性的计算。1、需求与需求规律(1)

4、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2)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需求规律成立,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想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3)需求规律的特

5、例: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5)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2、供给与供给规律(1)供给: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2)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

6、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供给规律成立,意味着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想右上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一规律。(3)供给规律的特例: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垂直和平行于数量轴的供给曲线是供给规律的特例,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则是违反供给规律的例子。供给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5)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3、供求定

7、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这就是供求定理。4、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了相对于价格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弹性系数被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在实践中,可以用需求价格弹性的弧弹性值和点弹性值来度量弹性的大小。需求的弧弹性(系数)公式:;需求的点弹性(系数)公式:其中,被称为富有弹性;被称为缺乏弹性;被称为单位弹性;被称为完全弹性;被称为完全无弹性;(2)需求的收入弹性(商品分类):(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商品之间的

8、关系):5、供给弹性(略)6、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此处,令)根据需求单行公式·弹性公式:,得:从上式可以看出:当1时,0,即TR为增函数,P增加则TR增加。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1)的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当1时,0,即TR为减函数,P增加则TR减少。也就是说,对于富于弹性(1)的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当1时,0,即TR达到最大值。7、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最低限价最高限价)(2)税收负担的分摊二、典型计算题 1、若某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求价格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该厂商如何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

9、加?解:(1)当时,由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得:(2)1,即缺乏弹性,故提高价格会使得总收益增加。附:推导过程如下:方法一:根据总收益,两边求导,得:,可以看出,与正相关,所以,提高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方法二:根据上面推导可知:,TR是P的增函数,提高价格可使厂商总收益(销售收入)增加。第二章 效用论一、重要知识点该章内容除掌握基本概念外,以理解为主。同时,清楚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分析消费者行为有两种方法,分别为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加预算线)分析方法。(1)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a)效用可以用基数进行衡量;b)边际效用递减(2)边

10、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扩充1:边际效用(MU)指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量所增加的效用满足量。用公式表示为:扩充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a)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时递减的;b)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

11、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2、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以边际效用表示的均衡条件)在消费者的收入及面对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在基数效用论那里,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用公式表示为:式中,(b)式是限制条件;(a)式是在限制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式(a)表示: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

12、上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是同样适用的,但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3、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一条特定的无差异曲线,其代数表示式为:,它反映了效用处于U0这一级别的商品X1和X2是所有组合构成的一条特定曲线。(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第一,任意两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第二,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

13、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称为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以RCS代表。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指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它表明,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自身的边际效用成正比,与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成反比。(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

14、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所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逐渐减少。从几何意义上讲,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意味着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扩充:之所以会普遍发生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现在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5)消费者的约束线:4、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以边际替代率表示的均衡条件) 或 5、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在保持

15、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2)在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导致的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图形表示。如右图所示。(4)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分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如下图所示。6、消费者剩余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论 一、重要知识点1、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2)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

16、产函数。某些生产要素来不及调整,则称此时厂商处于生产的短期;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厂商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则生产处于长期。(3)常见生产函数形式(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式中,A,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A代表现有的技术水平,是劳动L对产出的弹性值,是K对产出的弹性值。此外,根据和之和,还可判断规模报酬情况。若,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则为规模报酬递减。2、短期生产函数(一个变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见下图,文字说明此处略。MPLIIIIIII0ABEFAPLLGP(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17、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即边际产量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数值后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边际产量之所以会出现递减,直观的解释是,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固定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当变动要素数量较少时,固定要素投入量相对过剩,增加变动要素投入量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固定要素。但当变动要素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变动要素投入出现相对过剩,生产要素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要素组合比例

18、,从而边际产量呈递减趋势。(3)单一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如上图,理性的生产者会把劳动投入量选择在第阶段上,故第阶段为该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的两个临界点的确定见计算题思路分析部分。3、长期生产函数(两个变量)(1)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等产量曲线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包括(四点):(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此规律适用要素合理投入区域范围)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即一种生产要素对另一种生产

19、要素的替代能力。用公式表示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就在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服从递减规律。(3)规模收益:略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或生产者均衡、或厂商利润最大化)(1)厂商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生产者均衡):(2)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同上。(3)尽管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只是厂商实现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但是寻求最大利润的厂商也必然按这一原则确定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厂商

20、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一致的。对于特定的价格,厂商会在生产扩展线上选择相应的投入组合。5、短期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的概念:短期总成本(STC)、短期不变成本(SFC)、短期可变成本(SVC)、短期边际成本(SMC)(2)短期成本函数():掌握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的决定条件,即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方程组的解决定:(3)短期成本曲线(4)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6、长期成本曲线 (1)长期成本函数():掌握长期成本函数的决定条件,即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方程组所决定:(2)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包括总成本曲线法、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如图。(3)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

21、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解释)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劳动分工更合理,专业程度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但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管理低效率的方面开始起作用,若信息失真、内部官僚等使得扩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超过规模的扩大,那么就出现规模不经济。这就是说,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个厂商的生产将由规模经济(LAC曲线的下降段)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LAC曲线的上升段),于是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呈现U型。图:长期总成本曲线图: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图: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二、计算题思路分析1、已知生产函数,计算厂商劳动投入合理区间(参见典型计算题1)。思路

22、:分别计算合理劳动投入的起止点。其中,起止点:(或:);终止点:。则:厂商劳动投入合理区间。注:,2、已知生产函数、产品价格好线性工资率,求企业应雇佣的工人数量(参见典型计算题1)。思路:厂商雇佣劳动的最优条件为:,且,把已知条件带入,即可求得L。3、已知生产函数、要素价格,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条件)及短期、长期成本函数(参见典型计算题2)。(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求解:先由生产函数分别求得、,然后根据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生产者均衡条件),求得L、K的关系,即为生产要素最优组合。(2)短期成本函数求解(假定已知):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由方程组的解决定。把已知条件分别带入方

23、程组,求得C与Q的关系式,即为短期成本函数。(3)长期成本函数求解: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方程组的解所决定(生产要素K、L均可调整,即均为变量)。把已知条件分别带入方程组,求得C与Q的关系式,即为长期成本函数。4、已知生产函数、要素价格,求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及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参见典型计算题3)。(1)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根据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条件:或,求得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即K与L的关系;把K与L的关系式、带入生产函数,即可解得K、L的值;把K、L的值带入成本方程,即可求得C。(2)厂商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厂商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的条件同上。具体思

24、路可参考(1),此处从略。三、典型计算题1、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其中L为雇用工人的数量。试求:(1)厂商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2)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现行工资率,企业应雇用多少工人?解:(1)最低劳动投入量:当厂商的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时,决定最低劳动投入。所以,由解得:最低劳动投入最大劳动投入量:当边际产量为零时,决定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所以,由,解得:劳动投入最大值。 厂商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为。(2)厂商雇佣劳动的最优条件为:,且,把已知条件代入得:,解得:,即企业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个单位。2、厂商的生产函数为,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和,试求:(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2)

25、如果资本的数量,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解:(1)根据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生产者均衡条件),且,解得:(2)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方程组所决定: ,即,解方程组,消去L,得出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注意】成本函数必须为成本(C)与产量(y或Q)之间的函数关系,不能包含生产要素K或L。(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方程组所决定(生产要素K、L均可调整,即均为变量): 即,解方程组,消去K、L,得出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3、(2009样题)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劳动力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试求:(1)产量为10时,最低成本支出的大小和L与K的使用数量;(2)总成本为60元时

26、,厂商的均衡产量好L与K的使用数量;(3)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该生产函数的要素报酬是否受该规律支配,为什么?解:(1)根据厂商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条件:或,得:,解得:,把,分别代入生产函数,解得:,所以,最低成本支出为:。(2)根据厂商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条件:或,得:(计算过程同上),把,分别代入成本函数,解得:,代入生产函数,求得均衡产量:。(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

27、加量是递减的,即边际产量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数值后是递减的。(注意不要混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本题中,该生产函数要素报酬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如下:当时,;当时,。可知:,即:该生产函数符合,则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另,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的值也可以判断规模报酬情况,从生产函数可知,所以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规律。第四章 市场理论 一、重要知识点本章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如货币政策及其三大工具、法定准备率及其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等,可结合货币银行学共同复习。1、市场理论概述 (1)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2)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

28、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如果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见图1;如果厂商对价格有控制力量,见图2。(3)厂商的最优化(利润最大化)行为:该结论推导如下:利润,的最大值点即其导数等于零的点。即:又:,即: 。2、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四点(2)收益曲线(需求曲线): (3)均衡条件(利润最大化):(可由厂商均衡的一般条件及推导得出)(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P1-盈利;P2-收支相抵;P3-亏损但继续生产;P4-停业点;P5停产。如下图所示。(5)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对应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要该价格高于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厂商就会在边际成本曲线递增阶段上确定相应

29、的产量。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如上图。(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由于长期内厂商无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商提供商品;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7)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PO(a)QPO(b)MRD(AR)QTR3、垄断市场(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故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在瓶子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如右图。(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ABMRECP1POQ1Qd(AR) SAC SMC一方面,垄断厂商依旧会按照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另一方面,由于厂商所选择的产量影响到市

30、场价格,因而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仅要选择产量,还要决定价格。在短期内,由于厂商来不及调整固定要素投入,因而垄断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和亏损的均衡状态。但如果市场需求低于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那么厂商将会停止生产。(3)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从分析的角度看,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无异,只是长期中垄断厂商不会有处于亏损状态的均衡而已。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4)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5)自然垄断和价格管制(见第七章)4、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2)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3)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5、寡头市场(略)二、计算题解题思路1、根据需求函数求收益函数(总收益T

31、R、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注意:计算总收益函数时,总收益为产量的函数,而不是价格的函数。如下面题目,如给出需求曲线是,则在计算总收益时,需先将转化为,然后用计算总收益。详见下面题目。2、求利润最大化(均衡)的产量和价格。利用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列方程计算。三、典型计算题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2)求厂商收益最大时的产量和价格。(3)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4,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4)如政府限制最高价格为,求MR。解:(1)由,得:,所以,(2)厂商收益最大,即TR最大,此时MR=0,即,解得(3)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得:,解得:,带入得,。(4)最高限价时的产量,则边际收益函数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知识点本章内容略微掌握以下场上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其他可略过。1、引致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1)既然厂商需求生产要素是为了利润,那么利润最大化原则将继续支配着厂商在要素市场上的行为。因此,厂商使用一种上产要素的条件是,该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要素的边际成本。这样,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其中,M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