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考试要点_第1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要点_第2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要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习题一1 三大造园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西亚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2 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清代广州四大名园 :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番禹余荫山房3 障景 :又称“抑景” ,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 (北京颐和园内 太湖石安置在仁寿门内)流动框景: 沿围墙或单面廊有墙的一侧开什锦窗, 摄取佳景, 向前前进时可欣赏到一幅幅 富于韵律变化的画面(拙政园水上浮廊)模糊框景: 利用花墙,隔断,漏景,疏林,柳丝等取景,其景依稀可见却又看不清楚,使 人在模糊中欣赏到“似实而虚,似虚又实”的美景(拙政园砖砌漏花墙)借景:就是将视线所涉及范围内的美

2、景组织到园林绿地观赏中来, 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 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承德避暑山庄借罄锤峰一带山峦景色)4 留园平面,简述留园入口的设计 p631入口设计:匠师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的手法,运用建筑空间的大小、方向、 明暗的对比, 甫入园门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 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 再进一个面向 天井的敞厅,最后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结束。5 识别寄畅园平面图,简述其布局特点 p403锡山及顶上龙光塔被很好的借入园内。以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入园经秉礼堂再出北面的院门, 东侧为太湖石堆叠的小型假山 “九狮台”作为屏障,绕过 此山便达到园林的主体部分。园林

3、的主体部分以狭长形水池“锦汇漪”为中心,池的西、 南为山林自然景色, 东北岸则以建筑为主。 西岸的大假山把假山作成犹如真山的余脉, 这 是此园叠山的匠心独运之笔。水池北岸地势较高处原为环翠楼,后来改为单层的嘉树堂。 知鱼槛突出于水面,形成东岸建筑的构图中心,与对面西岸凸出的石滩“鹤步滩”相峙, 把水池的中部加以收束, 划分水池为南北两个水域。 全园山水占三分之一以上。建筑疏朗,以山为重点, 水园。6 识别个园平面图,简述个园四季假山的石材与用法p610春季:运用石笋,散置在门前花坛里的竹间,象征“雨后春笋”的意思。夏季:太湖石堆叠假山,高约 6 米。假山的正面向阳,皴皱繁密,呈灰白色的太湖石表

4、层 在日光下所起的阴影变化多,犹如夏天的行云,又仿佛人们常见的夏天的山岳多姿景象, 这便是“夏山”的缩影。秋季:黄石堆叠的大假山,山的正面朝西,黄石纹理刚健,色泽微薄。每当夕阳西下,一 抹霞光映照在发黄而俊俏的山体上, 呈现醒目的金秋色彩。 山间古柏出石隙中, 它的挺拔 姿态与山形的俊俏刚健十分协调,无异于一幅秋山画卷,也是秋日登高的理想地方。冬季: 雪石叠筑的假山, 坐落在透风漏月厅南墙背阴的地方, 雪石上的白色晶粒看上去仿 佛积雪未消,这便是“冬山”的立意。7 识别余荫山房平面图,简述布局特点 p676园门设在东南角,西半部以一个方形水池为中心,池北的正厅“深柳堂”面阔三间。深柳 堂隔水与

5、池南的 “临池别馆”相对应,构成西半部这个庭院的南北中轴线。 水池的东面为 一带廊,当中跨拱形亭桥一座。此桥与园林东半部的主体建筑“玲珑水榭”相对应,构成 东西向的中轴线。 东半部面积较大, 中央开凿八方形水池, 正中建置八方形的 “玲珑水榭” 园东北角跨水渠建方形小亭“孔雀亭” ,贴墙半亭“来熏亭” 。识别可园平面图,简述其布局特点 p673该园东临可湖,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状。该园的布局纯为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格式, 三个相互联系着的大小庭院,前庭包括门厅,轿厅,客厅等,庭院内堆叠珊瑚石假山“狮 子上楼台”。后庭以花廊为过渡,过花廊,渡曲池小桥,即是园林的主体建筑“亚字楼” 及“可楼”,同

6、时也是全国的构图中心。东院以临水的船厅为主,其余的园林建筑多因水 得景。布 局呈不规则的连房广厦的庭院格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尚属少见的例子。8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9 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境外: 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楷模, 并非刻板的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经过艺术加工使自 然景观升华。意境: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 使游赏者触景生情, 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10 园林选石的八个标准透,瘦,皱,漏,清,丑,顽,拙课后习题二1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产生的时间殷末周初的台,囿,园圃2 一池三山一池:东海 三山:蓬

7、莱 方丈瀛洲3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两处贵族园林,时间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4三休台章华台中最大的一号台,长45米,宽30米,高30米,分为三层,每层的夯土上均有建筑物残存的柱础。昔日登临此台,需要休息三次,故称“三休台”5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西汉汉武帝上林苑,方三百里,三百四十里,周墙四百余里,周袤三百里,占地之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6建章宫的布局特点 p84建章宫是上林苑内主要十二宫之一,外围宫墙周长三十里,南墙设正门“阊阖”,亦名“壁门”。屋顶安铜铸凤凰,下有枢机,可随风向转动,相当于风信标。正门东

8、侧为“凤 阙”,西侧为“神明台”,北墙设北门“北阙门”。宫墙之内,又有内垣一重。南垣设正门“圆阙” ,门的西侧为“别风阙”,高五十丈;东 侧为“井干楼”。圆阙南面正对阊阖门,北面二百步为二门“”,此三者与宫内的主要建筑“前殿”正好形成一条南北中轴线。宫的西南为上林苑天然水池之一的“唐中池”,西北部开凿大持,名叫太液池,在太液池中堆筑三个岛屿,象征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建章宫的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则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7大内御苑,行

9、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 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跸 之用。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 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联系着的政治中心。8解释西京杂记中对于菟园的描述p63还有人工开凿的水池一一雁池和清泠池,有人工堆筑的山和岛屿。园中宫,观,台等建筑“延亘数十里”,园内有“奇果异树”等观赏植物,放养许多“瑰禽怪兽”。梁孝王平日经常与宫人和宾客在园中射猎。9梁冀私园中最大的造园特色p105园林中构筑假山的方式, 尤其值得注意,

10、它摹仿崤山形象,是为真山的缩移摹写。足见园内的山水造景是足以具体的某处大自然风景作为蓝本,已不同于皇家园林的虚幻的神仙境界了。粱冀园林假山这种构筑方式,可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例子。建筑物不少,尤以高楼居多而且营造规模十分可观。10园林生成期的造园特点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个类型,皇家园林。皇家的宫廷园林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园林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转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园林的审 美处于低级水平,造园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课后习题三1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指的华林园分别是哪几处曹魏洛阳之华林园;后赵邺城之华林园;晋建康之华林园;北魏洛阳之华林园2五岳东岳

11、山东泰山 西岳陕西华山 中岳河南嵩山 北岳山西恒山 南岳湖南衡山3仙都苑的总体布局特点公元571年,北齐后主高纬于南邺城之西新建仙都苑。这座皇家园林较之以往的邺城诸苑,规模更大,内容也更丰富了。仙都苑周围数十里,苑墙设三门,四观。苑中封土堆 筑为五座山,象征五岳。五岳之间,引来漳河之水分流四渎为四海一一东、南、西、北 海,汇为大池,又叫做大海。北海之中建密作堂,这是一座用大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多层建筑物。北海附近还有两处特殊的建筑群,城堡与“贫儿村”仙都苑不仅规模宏大, 总体布局之象征五岳, 四海,四渎乃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 后象征手法的发展。 苑内的各种建筑物从它们的名称看来,形象相当丰富,

12、如贫儿村摹访民间的村肆,密作堂宛若水上漂浮的厅堂,城堡类似园中的城池等等。 这些在皇家园林的历史上都具有一低昂的开创性意义。4魏晋南北朝时两大佛教中心,唐代诗人杜牧在诗中如何形容南朝寺庙的集中南方的建康北方的洛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5四大佛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6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兰亭作为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自有其历史的价值7亭亭在汉代本来是驿站建筑,也相当于基层行政机构,到两晋时,演变为一种风景建筑。文人名流在城市近郊的风景地带游览聚会,诗酒唱合,亭的建置提供了遮风避雨, 稍事坐憩的地方,也成为点缀风景的手段,逐渐又转化为公共园林的代称。8山阴碑

13、阴山的北面 碑的北面9最早出现举行修禊活动的人工建置的园林曹魏洛阳芳林园课后习题四1识别隋唐长安平面图 P1752唐长安的西内,东内,南内分别是太极宫又称“西内”,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另外有两处同类性质的宫室,即“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3唐朝的两京制 隋文帝建都长安,由于洛阳是军事要地, 是长安的屏障, 隋炀帝便在洛阳另建新都,唐代 则以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京, 正式建立两京制。 两京同样设置两套宫廷和政治机构, 贵 族,官僚也分别在两地建置邸宅和园林。4 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特大皇家园林是什么简述其规划布局特点隋唐 西苑1) 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 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

14、“北海”为中心。 海中筑蓬莱, 方丈, 瀛洲三座岛山,海北的水渠曲折萦回注入海中,沿着水渠建置十六院,即十六组 建筑群。园内“庭植名花,秋冬即剪杂彩为之,色渝则改著新者;其池沼之内,冬月亦 剪彩为荷”。十六院相当于十六座园中之园, 以水道串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又凿五湖, 每湖方西十里,东曰 翠光湖,南曰迎阳湖,西曰金光湖,北曰洁水湖,中曰广明湖。 苑内绿化工程浩大,树木花卉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移栽的。2) 总体来说,西苑大体上沿袭汉代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山上有道观建筑,但仅 具求仙的象征意义, 实则作为游赏的景点。 五湖的形式象征帝国版图, 可能渊源于北齐 的仙都苑。 西苑内的不少景点

15、均已建筑为中心, 用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 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 则是一种创兴的规划方式。 就园林的总体而言, 龙鳞渠, 北海, 曲水池,五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摹拟天然河湖的水景,开拓水上游览的内容, 这个 水系有与“积土石为山” 相结合而构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山水空间。苑内还有大量的建 筑营造,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多。3) 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 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 它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 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5 唐之禁苑,包括哪三部分,又名什么禁苑在长安宫城之北,即隋朝的大兴苑。 因其包括禁苑, 西内苑和东内苑三部分,

16、 故又名 三苑。 它与宫城太极宫和大明宫相邻,又在都城的北面, 就其位置而言,应属大内御苑的 性质。6 华清宫,九成宫的园林性质是什么离宫御苑7 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分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例1)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如平泉庄(李德裕) , 杜甫草堂2) 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如白居易 庐山草堂3) 依附于庄园而建置,如 王维 辋川别业8 简述辋川别业的 20 处景点的具体景观 P1659 白居易庐山草堂具有苑式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1) 园林选址佳(隐士含平原而求山谷丘陵)2) 草堂建筑巧于固借(观山,听泉,四季应接不暇)3) 返璞归真,自然天成4) 陈设简朴,书卷气

17、10 白居易主持营建的四处私园庐山草堂,洛阳履道坊宅园,长安新昌坊的宅园,渭水之滨的别墅园11 白居易中隐理论的现实载体私家园池12 履道坊宅园体现了当时文人怎样的园林观以泉石竹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13 斐度的湖园造园特色兼顾宏大与幽邃,人工与天然,水泉与眺望六者的作品14 简述全盛期造园活动的主要成就1)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2)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 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 致处理3) 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 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 俗化4) 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 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

18、之上代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6)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7)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风度, 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 这个全盛局面继续发展到宋代, 在两宋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 终于瓜熟 蒂落,开始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课后习题五1东京四苑琼林苑玉津苑金明池宜春苑2代表宋代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最高水平的皇家园林艮岳3识别艮岳平面设想图,简述其主要特点p280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着水体。北面为主山“万岁山”,主峰高九十步是全园最高点,上

19、建“介亭”。万岁山的西面隔溪涧为侧岭“万松岭”,上建巢云亭,与主峰之介亭东西呼应成对景。稍低的次山“寿山”。西北角引来景龙江之水,河道入园后扩为一个小型水池名“曲江”,河道至万岁山东北麋分为两股。一股绕过万松岭,注入凤池;另 一股沿寿山与万松岭之间的峡谷南流入山涧,涧水出峡谷南流入山涧。雁(研)池是 园内最大的一个水池,雁池之水从东南角流出园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艮岳的西 部靠南另有两处园中之园:药寮、西庄。这座历史上著名的人工山水园的园林景观十分丰富,有以建筑点缀为主的,有以山、水、花木而成景的。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

20、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4花石纲宋徽宗时为建造艮岳,水路运输江南石料和花木的组织。5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园后改建为什么佛寺大字佛寺6简述司马光独乐园与园林布局 p300占地大约20亩,中央部位建“读书堂”,堂之南为“弄水轩”,室内有一小水池,把水从 轩之南面暗渠引进,分为五段注入池内,名“虎爪泉”。再由暗渠向北流出轩外,注入庭院有如象鼻。自此又分为二明渠环绕庭院,在西北角上汇合而出。 读书堂之北为一个大水池,中央有岛。岛上种竹子一圈,周长三丈。把竹梢扎接起来就好像渔人暂栖的庐舍,故 名“钓鱼庵”。池北为六开间的横屋,名叫“种竹斋”。横屋的土墙,茅草顶极厚实以御日 晒

21、。池东,靠南种草药 120畦,分别揭示标签记其名称。靠此种竹,行列成一丈见方的棋 盘格状;把竹梢弯曲搭接好像拱形游廊。 余下则以野生藤蔓的草药攀援,在竹竿上,其枝 茎稍高有种于周围犹如绿篱。这一区分统名之曰“采药圃”圃之南为六个花栏,芍药,牡 丹, 杂花各两栏。花栏之北有小亭,名 “浇花亭”。池西为一带土山, 山顶筑高台,名 “见 山台”。台上构屋,可以远眺洛阳城外的万安,轩辕,太室诸山之景。独乐园在洛阳诸园 中最为简素,这是司马光的有意为之。7 简述独乐园名字的由来司马光认为孟子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乃是王公大人之乐,并非贫贱者 办到:颜 回的“一箪食, 一瓢饮, 不改其乐”,孔子所谓“

22、饭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在其中矣” , 这是圣贤之乐,又非愚者所能及,人之乐,在于各尽其分而安之。自己既无力与众同乐, 又不能如孔子,颜回之甘于清苦,就只好造园以自适,而名之曰“独乐”了8 独乐园中各处建筑物的命名与那些哲人名士相关 P221读书堂 董仲舒;钓鱼庵 严子陵;采药圃 韩柏林;见山台 陶渊明;弄水轩 杜牧之;种 竹斋 王子献;浇花亭 白居易9 记录北宋洛阳名园的著作,作者,指出当时造园的四大特点。 303洛阳名园记 ;李格非一、除依附于邸宅的宅园之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二、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莳载花木著称三、所记诸园都没有谈到用石堆叠假山的情况, 足见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筑山

23、仍未土山为 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或不用。四、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0. 沧浪亭石柱上镌刻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11 宋代禅宗五山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 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 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 王山的广利寺12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双峰 插云 三潭映月13 迄今发现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简述其主要布局特点浙江楠溪江苍坡村 公共园林位于村落东南部,沿着寨墙成曲尺形展开,以仁济庙为中心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半部临近寨门, 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池横

24、呈, 岸边绿树成荫。 长方形水池好像一方大砚池, 池北岸放置的三块长条石代表墨锭。 如果把略近方形的整个村落作为一张铺开的纸, 则东 南部的园林景观就具有笔墨纸砚的 “文房四宝” 的象征寓意。 苍坡村的公共园林并非一般 私家园林的内向,封闭的小桥流水格局,也没有堆筑假山,而是呈现为开朗,外向,平面 铺装的水景园的形成,既便于村民的群众性游憩, 交往, 又能与周围自然环境想呼应, 融 糅,从而增益了聚落的画意之美。另外,村落的建筑物均为木结构,容易发生火灾,公共 园林能提供 取水救火的方便,也有其实用功能课后习题六1 明代大内御苑有哪六处规模最大的是西苑(最大) 后苑 东苑 兔园 万岁山 慈宁宫

25、花园2 明天顺年间将西苑进行第一次扩建工程包括哪三部分内容 p364一 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圆坻由水中的岛屿变成了突出于东岸的半岛,把原来的 土筑高台改为砖砌成墙的 “团城, 横跨团城与西岸之间的水面上的木吊桥, 改建为大型的 石拱桥“玉带桥 :二 往南开凿南海,扩建太液池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玉河桥以北为北海, 北海与南海之间的水面为中海三 在琼华岛和北海北岸增建了若干建筑物,改变了这一带的景观。3 识别明北京城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的分布图 p3634 识别御花园平面图,简述布局特点 p367御花园又名“后苑” ,这个位置也是紫禁城中轴线的尽端,体现了封建都城规划的“前宫 后

26、苑”的传统格局,平面呈正方形,此园林建筑密度较高,几乎占全园的三分之一面积, 建筑布局按照宫廷模式即主次相辅, 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 园路亦成纵横规整的几何式, 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 园内主体建筑为钦安殿, 万春亭与西路, 对称 位置上的千秋亭为一双姐妹建筑,靠东墙的为绛雪轩,与之对称的为养性斋,西路北端, 与东路的堆秀山相对应的是延峰阁5 清代景山即明代 : 万岁山五峰上建五亭为 :万春亭,观妙亭,辑芳亭,周赏亭,富览亭6 简述清华园在理水,叠山,植物配置,园林建筑等方面的特点 p415园林的理水,大体是在湖的周围以河渠构成水网地带,便于因水设景。 河渠可以行舟, 既 作

27、为水路游览之用, 又解决了园内供应交通运输问题。园内叠山, 除土山外, 使用多种名 贵山石材料,其中有产生江南的山的造型奇石,有洞壑,也有瀑布。植物配置方面,花卉 大片种植的比较多, 而以牡丹和竹最富盛名于当地。 大概平原上土地卑湿, 北方很少见的 竹子,在这里比较容易生长。园林建筑有厅,堂,楼,台,亭,阁,榭,廊桥等,形式多 样,装修彩绘雕饰都很富丽堂皇7 清畅春园在清华园的故址上修建的原因一则可以节省工程量, 二则它的规模和布局上也能适应于离宫御苑在功能和造景方面的需求8 中国古代第一部园林学专著是什么作者园冶 计成 字:无否 籍贯 江苏吴江人9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巧于因借

28、,精在体宜” 因借是手段,体宜是目的10 计成提出的两个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P429一、 “景到随即” 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上的地貌与地形特点, 并尽量发挥它的长处, 避开它的短处二、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予以人一种仿 佛天造地设的感觉,二是建筑的配置必需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11 一家言又名什么作者闲情偶寄 李渔 字笠翁 钱塘人12长物志作者文震亨 字启美 长洲人课后习题七:1 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也是首次较全面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皇家园林畅春园3三山五园: 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4识别乾隆时

29、期北海平面图 4715识别雍正时圆明园平面图514,圆明园中包括九州清晏的九组建筑群镂月开云九州清晏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坦坦荡荡茹古涵今山高水 长杏花春馆6清漪园是 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一座以 万寿山,昆明湖 为主 体的大型 天然山水 园,其总体规划是以 西湖为蓝本7识别清漪园与杭州西湖之比较图8识别颐和园中央建筑群平面上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图560,分析五条轴线的安排意图一、中轴线两侧由近及远逐渐减少建筑物的密度和分量,同时运用“正变虚实”的手法逐渐减弱左右均齐的效果二、以自中心而左右的“退晕式”的渐变过程来烘托中轴线的突出地位,强调建筑群体的严谨中寓

30、变化的意趣。由于五条轴线的如此安排,也控制住了整个前山建筑布局从严整到自由、从浓密到疏朗的过渡、衔接和展开,把散布在前山的所有建筑物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9颐和园中谐趣园初名 惠山园,是仿无锡 惠山寄畅园而建造的,识别谐趣园平面图。57610清宫三大戏楼 故宫“畅音阁”、避暑山庄“清音阁”、德和园大戏楼其中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11避暑山庄总体按“前宫后苑“的规制,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两大部分,前者包括三组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后者包括三大景区 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12识别网师园、留园、拙政园中西部平面图,简述其布局特点620、631、62513识别十芴

31、园、林家花园平面图。666、680图例:4北海7清漪园西湖9 谐趣园12 网师园留园日本造园1、历史变迁飞鸟奈良时期 是中国是自然山水园的引进期,主要是周游是舟游式池泉园。 平 安时期 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期, 三大园林分化成型, 由上代唐风庭院发展成寝殿造庭院和 净土庭院。 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 是园林的佛教化时期,枯山水成为流行的园 林模式,并衍生出多种类型。 (梦窗疏石,该时期影响深远的造园家) 桃山时代 园林的茶道 化时期。 涌现出千利休, 小掘远洲, 等茶道宗匠。 江户时代 是茶庭, 石庭与池泉园的综合期, 也是佛法,茶道,佛意综合期。2、寝殿造园林基本布局 :南向正屋为寝

32、殿, 以寝殿中轴为基准造东西对屋, 并以回廊相连, 再由东西对屋向南延以长廊,与长廊尽头设钓殿、泉殿。寝殿南侧为庭院,地面铺沙,前有 水池,池中有岛,池南筑假山,池北筑设拱桥连接中岛,池南以平桥与中岛相连。由东北部 引水入内,南流入池。3. 前期枯山水双壁 :梦窗疏石在天龙寺和西芳寺中营建的枯山水4. 平庭枯山水双壁 :龙安寺方丈庭院、京都大德寺大仙院5. 各时期园林实例 飞鸟时期 :苏我马子宅院(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平安 :神泉苑(日本皇家园林,早期池泉园) 、东三条殿(寝殿造) 、平等院凤凰堂(净土) 南北朝 :西 芳寺庭院(枯山水与池泉园结合的回游式园林,日本最早的枯山水范例)室

33、町 :金阁寺(回游与舟游相结)银阁寺(枯山水与池泉园共存,回游与舟游相结)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方 丈石庭(日本枯山水代表) 安土桃山时期 :醍醐寺三宝院(书院造园林)表千家(不审庵) 露地(茶庭) 江户时期 :桂离宫 (皇家舟游与回游相结合的池泉园兼有书院建筑群和草痷风 茶庭)、修学院离宫(皇家) 兼六园: 取自洛阳名园记中名园六难:宏大深邃人力苍古水 泉眺望 六义园 :取自诗经,风雅颂赋比兴。作庭记作者鞠俊刚。古希腊造园园林类型 1、早期的宫廷庭院 2 宅园 a 柱廊园 b 阿多尼斯园 3 公共园林 a 圣林 b 竞技场 c 文人园古罗马造园园林类型 1、城市住宅园林 例:维迪府邸,潘萨府邸

34、 2、郊区别墅园林 例劳伦 提努姆别墅、吐斯库姆花园别墅、哈德良山庄3、公共园林古埃及园林类型 1、宅院(奈巴蒙花园) 2、圣苑(巴哈里神庙) 3、墓园美索不达米亚园林(古巴比伦)园林类型1、猎苑 2、圣苑 3、宫苑(空中花园)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造园 影响造园的主要著作 1 、 13 世纪末的博洛尼亚的法学家克森兹著 opus ruralian commodorum书中将庭园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就这三等庭园提出了各种设 计方案,其中,王公贵族等上层阶级更是他论述的重点,他指出这类庭园的面积以20 英亩为宜, 四周墙在庭园的南面设置美丽的宫殿, 构成一个有花园,果园, 角池的舒适的居住环 境。庭园的

35、北面种植密林,这样即可造成绿树浓荫,又可使庭园免受暴风袭击。在庭园设计 书匮乏的当时,该书在向人们灌输庭园设计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阿尔伯蒂的庭园设想文艺复兴初期造园 1 实例 1 克累吉奥别墅 2卡法鸠罗别墅 3费索勒的美第奇别墅 4 波 吉奥 阿 卡亚诺别墅 5萨尔维亚提别墅 2文艺复兴初期造园特点 因模仿古罗马别墅形式而带 有了古代的特征, 而从它的建筑物及细部处理上又可见到中世纪别墅的特征,直到十五世纪末期, 才逐渐完成了向文艺复兴式的转化。 造园立意 以古罗马别墅为蓝本, 属于田园式别墅 造园布局 坡地造园, 园林由多个台层组成, 但无明显中轴线贯穿,台层之间相对独立,建筑 与

36、园林设计风格简朴大方, 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造园元素 建筑风格保留一些中世纪的 痕迹,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设计较为简单,植物种类较多,图案花纹简单的绿从植坛 为最常见的装饰。 文艺复兴中期的造园 1 实例 1 望景楼园(贝尔维德雷园) 2 玛丹别墅 3 罗马的美第奇别墅 4法尔奈斯别墅 5埃斯特别墅 6兰特别墅 7卡什特洛别墅 8 波波利园 文艺 复兴中期造园特点 造园立意 逐步加强了园林的游赏功能 造园布局 坡地造园,园林由多个台 层组成, 有贯穿全园的中轴线, 景物依中轴对称布置 造园元素 建筑有时作为全园主景位于最 高处 理水技术成熟 水景丰富,水风琴,水剧场,跌水等,秘密喷泉

37、,惊愕喷泉等,强调水的 视觉和听觉感染力。植物造景手法多变,如迷园,花坛,细部设计日趋复杂。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式)的造园 1 实例 1 阿尔多布兰迪尼 2 伊索拉贝拉 3 加尔佐尼 4 冈贝里亚 文艺复 兴末期(巴洛克式) 造园特点 园林的巴洛克化比建筑的巴洛克化推迟了大约半个世纪,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才开始进行, 相比建筑而言, 庭园的巴洛克化始终只是细部特征上有 所表现,如庭园洞窟,山水魔术法和滥用造型树木,此外,花园的形状也从正方形变成了矩 形,并在四隅加上了各种形式的图案,花坛, 水渠, 喷泉及其他细部的线条较少使用简洁的 直线而更喜欢采用曲线。 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园的风格特点 造

38、园背景 1 自然环境:亚平宁半 岛,多山地丘陵,雨量小,夏季闷热,山坡上有凉爽海风 2 文化背景:人文主义思潮,主张 把人类从神这一绝对权威中释放出来, 重新审视大自然, 唤起人们的田园情趣。 造园布局 坡 地造园, 园林依地形处理或数层台地, 建筑的轴线延伸贯穿各台层, 常有数条副轴线与主轴 平行或垂直, 园林细部和其他要素均通过轴线对称布局, 园林作为建筑的配景, 整体上呈现 出显著的建筑式外观。 造园元素 水景丰富多变,结合地形,展示人工理水技术,水剧场,雕 塑喷泉,水阶梯等等。雕塑精美,常与水景结合形成园林局部中心。植物种类丰富,种植形 式多样, 花园外围常有大片丛林背景。 法国造园家

39、的理论著作 赛尔农业的舞台 莫勒家族 克洛德莫勒 首创 刺绣分区花坛 植物及园艺的舞台 安德烈莫勒 林荫树的创始人 观赏 庭园勃阿索来自自然与艺术理论的园艺论 法国文艺复兴式造园 1 实例 1 安布瓦兹城 堡花园(查理八世) 2 布洛瓦城堡花园(路易十二) 3 加角城堡花园(红衣主教安布瓦兹) 4 谢农苏城堡花园 5 维尔内城堡花园 5 夏布勒瓦勒城堡花园(查理九世) 7 卢森堡花园(玛丽 德 美第奇) 8维兰德里花园(仿古庄园) 三法国勒诺特尔造园 1 实例 1沃克斯花园 2 凡 尔赛宫苑 3特雷农宫苑 4尚蒂伊庄园 5丟勒里宫苑 6 索园 7枫丹白露宫苑 法国勒诺特尔式 造园的特点 1 主

40、体建筑起统帅作用 2轴线将花园和林园联系在一起 3花园作为建筑的延伸部 分 4 建筑前无树,为花坛,水池 5 中轴线成为艺术中心,宽阙,富于装饰性,有明确的集合 关系和逻辑性 6 园林规模大,有主次,明快,典雅,庄严 法国勒诺特尔造园与意大利文艺 复兴式造园比较 1 布局 法国:气势宏伟,壮丽府邸建筑前无高大树木, 以林园为背景, 花 园在林园衬托下显得舒展、平和、稳重。意大利:追求亲切,深沉,整个园林在树荫遮蔽下 覆盖之,像密林中的空地,轴线和集合构成不易辨认,不求整体布局的可连续性 2 规模 法 国:园林规模,尺度大,多为王室园林,很讲究气派意大利:园林规模尺度小,多为贵族消遣园3 地形法

41、国:地势较平坦,虽由台地构成,但台地宽阔,高差不明显,基本是平面布局意大利:园林建造在陡坡之上,有连续几层狭窄的台地组成4 水体法国:多为静水,水面面积大,注重欣赏倒影及反射效果、大片静水使园林典雅、从容意大利:活水为主,形成跌水或瀑布,追求音响效果,善于使用小水景,使园林活泼、有动 感和韵律5 植物法国:为阔叶林、高、密、色浅,集中植于林园、作为花园背景、强调整体效果、无单株个 性、绣边式花坛以鲜花作图案意大利:多用松柏,色彩浓重、强调单株个性,即使成片种植,也仍保持树木自由生长,不 加修剪、花坛以常绿树做图案,很少用鲜花4法勒诺特尔式造园对欧洲各国的影响1荷兰:黑德罗宫花园2 德国:海伦豪

42、林宫苑;尼姆芬堡宫苑、维肖克汉姆宫苑、苏维兹因根城堡花园3 奥地利:宣布隆宫花园、贝尔维德雷宫花园(望景楼花园)4 俄罗斯:彼得堡夏花园、彼得宫5西班牙:阿兰胡埃斯宫苑、拉格兰哈宫苑英国规则式造园: 16-17 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主要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及法国勒诺特尔 式造园的影响而形成。 主要要素有园亭, 柑橘园、 球场与射箭场、 铅制装饰品、 花结与花坛、 造型植物、喷泉、石栏杆、迷园等。英国勒诺特尔式造园的特点: 1 林园并不像法国那样全是茂密的树林,而是大片牧场间杂着 小片的树丛, 以放牧为主, 因此英国园林显得非常开阔 2 在花园跟林园之间有一道封闭的围 墙,以防牲畜进入花园,只在林荫道穿过之处开口 3 没有大片平静的水面 4喜欢栽培花卉此外,受荷兰造园艺术的影响,园林中的绿色雕刻更加精致,植坛更小巧,空间更多分割, 花园显得更整洁、亲切英国风景式造园的产生背景 1 英国的哲学传统: 英国在自然科学影响之下产生了以培根、 弥尔顿、 霍布斯和洛克为 代表的经验主义,他们相信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经验主义给 18 世纪造园艺术的革 命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