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研究 提要:中学历史学科考试的重大改革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能力,要答好材料解析题,不仅应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具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关键词: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一 材料
2、解析题自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事实证明,这种题型是能够大面积地测试学科能力的。从年到年的材料解析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所选材料都很精到,都可以从中引出一些观点进行评价,同时题目中注意引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用材料中的信息支持特定论点。 几年来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方式在不断变化,难度也在逐年提高。引用的材料也由年的一段增加到四段,问题也由一问增加到多问。如年高考的第题、年旧高考的第、题,年新高考的第题和年新高考的第题等都是四则材料组成。分数也由年的分,增加到年、年、年的分,年提高到分,会考后的新高考增
3、加到分。 从年以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选材方法不断变化。年以前材料解析题选材内容是与课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而所要求的答案,也是考生在历史课中学过的。从年老科目组材料解析题开始,有的史料所述内容则是课本中没有出现的,所要求的答案也是考生在历史课本中没有学过的。如年历史高考试卷中的材料解析题第题的材料:“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摘自胶滨语录)材料较之另外三则材料,较之年的其它材料解析题所引的材料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在选材方法方面,材料提及的“均田之制”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的北魏和唐朝部分,而在明朝部分没
4、出现过。在考查目的方面,材料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能运用在其他历史时期中学过的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所引另一历史时期的材料并回答问题的能力。材料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出现,发出了选材方法改革的一个信号,那就是选材不受历史时期的约束,这一历史时期涉及的知识,可以推及到另一历史时期的材料中去。 年新科目组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在选材上又向前跨了一步,如年新科目组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第题:阅读下列材料: 据雍正二十三年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5、惟有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各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职,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府决定)嗣后如有无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索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月示敬。” 1 2 3 4 5 下一页 上述材料中关于“叫歇”和“永禁叫歇”的有关内容,历史课本中完全没有涉及到,考生在课本中完全没有学过。从年以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选材方法和能力趋势看,从年和年
6、材料解析题选材方法要求的比较来看,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命题推出了一种新的更高要求的选材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选材不局限于教材,大胆选取教材中没有涉及过的知识,选材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就是材料解析题选材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但是,命题人员在材料中还是提供了一些与课本有关,供考生开拓思路的知识条件。如年新科目组高考试题第题中“机匠”“机户”等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考生在中国古代史明清部分学过的,这就为阅读和分析以上材料提供了知识条件。 二 材料解析题的考测性能侧重于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
7、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初步的史学研究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鉴别、批判和利用与历史有关材料的能力。它的出现是历史学科考试的重大改革,它必将促进历史教学的重大改革,最终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材料解析题考查的能力具体分为: 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综合能力。 如年高考历史试题第题中的问题,要求考生从两则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得出唐太宗与张玄素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取得的共识“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的结论。
8、60;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如年高考历史试题第题第问:“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解答时不能从材料本身获取有效信息,需要进行发散思维,然后将思维集中指向头脑中的相关信息,即是以材料为思维起点引发的知识迁移成果。 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如年高考历史试题第题,考查考生从所给出的年近卫内阁发表的声明摘录近字的材料中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是“不承认国民政府,谋图另立亲日伪政权”。 把
9、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如年高考第题要求考生对有关唐太宗在位时的两则材料的区别,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得出唐太宗的统治“由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的结论。 三 材料的难度除与材料本身有关外,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置。按照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和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年到年以来材料解析题设问的实际,其设问方式大致有:
10、 根据材料从教材中提问。年高考第题第一问“魏主是指谁? ”第题第三问“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年第题第四问“年月日到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又有哪些不利于抗日的行动?”第五问“中国共产党采取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以及年第题第一问“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第题第一问“材料体现的观点源于什么著作”等。 直接从材料中提问,答案是对材料的分析和摘取。 这种情况多,难度也大一些。如年第题“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诏令提
11、出这一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等三个问题。年第题第四问“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第题“在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根据材料和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年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参照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采犬逼蒋抗日的方针”等三个问题。所有这类问题都有一个提示语,如“读后请回答”、“本诏令提出”、“马士认为”、“材料中引用的”等,掌握了这一特点,就不会到别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了。 从材料和教材的结合方面提出问题,答案是材料和已有知识的结合,而
12、不仅仅是材料或仅仅是已有知识。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把教材中获得的能力和知识,根据设问的要求,把教材和材料提供的信息加以归纳和提炼。这种问题的难度最大,要求的能力层次最高。如年第题“根据当时对蒋策略的调整,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年高考历史试题第题“材料中的贼指什么?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年第题“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宪法的这些条文规定应如何评价”等。 四 答好材料解析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掌握答题技
13、巧。 掌握扎实的书本知识,做到双基过关。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都没有脱离课本的重点内容。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上都是考查测试的典型点,只要掌握了扎实的书本知识,历史双基过关,回答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如年高考历史第题共四段材料,前三段材料可适用于多个朝代,叫人如坠雾中。第四段材料出现“福王常洵”,而在试题开头已告诉考生,四段材料是“反映同一朝代”的。熟悉书本知识的考生都会记起明末农民战争一章中讲道:“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明神宗一次就赐给他儿子福王万亩。”教材中又讲道:“年,李自成率军攻占洛阳,处死了贪
14、暴的福王朱常洵。”有了这些书本知识就能读懂“福王常洵遇害”,第问(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后期的什么社会问题?)的答案也就很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容易作出了。可见解析材料题最终离不开课本。 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观点。 读懂试题提供的史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在这里,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和读懂欧化语言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
15、、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先粗读一遍后,紧接着读材料引出的问题,然后,联系问题,细读第二遍,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如时间、地名、人物、事件和观点等汇总起来。()要从表象深入到本质去理解材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全面地理解材料作者的观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正确地领会命题者的意图。特别是遇到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或观点作出分析、评价或判断时,就更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力求全面准确。()不能忽视材料中的说明性文字,包括材料前后的说明文字,原材料的出处和原材料中的文字注解等。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或引导。如年
16、高考历史第题“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条件及政策之条约(年月日)的部分引文”,“九国公约”和“年月日”出自教材原文。年法国年宪法那道材料题,与教材内容就更有直接联系了。又如年高考历史第题的三段材料后加注的内容(材料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年月日;材料摘自沈钧儒等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年月日;材料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年月日)就和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相联系,这种联系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阅读中切忌只顾一点,不及其它,或只顾与教材相关内容,而超出教材本身的内容则不闻不问。如年高考题第题关于魏源海国图志的一段材料,提问“魏源所表达
17、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解答这一问题,就不能只根据教材内容回答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还要答出材料本身所反映的魏源的“批判以往只接受西方有害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一思想。 注意课本内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因此,充分运用材料和合理组合材料,是考生获得答案的一般途径。如年考查魏源和海国图志、汉谟拉比法典;年考查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华盛顿会议,从国家考试中心拟定的标准答案来看,无不体
18、现了材料和教材相结合的解题原则。因此,解题时要:()找准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材料解析题与教材一定是有所联系的,在读材料时必须时时想着教材,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跟教材中的史实对照对比,从材料过渡到教材,使材料有限的信息转变为教材中完整的史实,这样涉及材料的有关内容就可以从教材里挖出来。如“瓦肆”一词,学生在读材料时很可能忽略了,但问“瓦肆”是指什么?就使学生有了突破口,它很明显地给考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使学生不得不考虑“瓦肆”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这样从问题到材料又到教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材料、教材要兼顾使用,切不可厚此薄彼。如年选用地主阶级改良土地制度的观点,用
19、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课本未提到的法国年宪法条文作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评价其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材料解析题不脱离教材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反对不看材料,只大段大段引用课本关于该事件叙述的习惯。许多材料解析题的提问更明确提出引用材料中文字论证、说明课本中的某一观点。 明确要求,准确审题。 明确试题提出的要求,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所在。审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时。即弄清材料叙述的时间,如年份、年代、世纪、朝代、某皇帝统治时期等,这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定位。即材料所叙述的空间,如中国还是外国,中国的哪个地区、外国的哪个国家或地区。材料叙述的时空一般从出处、按语、材料本身或问题的提示语中去找。()材料的内容和材料所设的问题。要理解材料的总体内容,寻找关键性的字词句,结合起来分析,这是解题的钥匙。()审材料的观点。辨明材料的阶级属性是正确解答材料题的先决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庄收购合同范本
- 2025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融媒体中心招聘控制数人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38-α-MAPK-IN-8-生命科学试剂-MCE
- BC-1485-生命科学试剂-MCE
- 眼部形态与个性化整形手术规划
- 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像记录与解析
- 科技奶茶创新科技在移动奶茶店的应用
- 现代企业网络安全技术防御方案研究
- 煤矿风镐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科技创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2025年学校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汇编11份)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第三版) 课件 U7 Tram
- 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附答案)
-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医共体合作制度
- 2025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餐饮部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学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计划
- 《建立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专题培训
- 《自然语言处理》课件
- 健康管理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