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摘要隐逸是一种相对在朝为官而产生的行为, 隐士是我国古代隐逸风尚的文化产物。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也是隐逸风尚最为兴盛的时期, 唐代诗人甚至在隐逸诗风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就是访隐不遇诗。 在全唐诗中,访隐不遇诗有接近百首, 是一类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学话题。 访人不遇留言题诗,是唐代文人的一种习惯, 而被寻访的人大部分是隐居的道士、 僧人或者朋友,访而不遇, 这就使得诗中的隐士别具神秘气息, 笔者认为隐士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庄园经济发展及佛道思想盛行密切相关, 从访隐的内因看, 隐士身上包括渊博的学识、 高
2、洁的品格、闲适的生活等特征。以访隐不遇诗中的“云”意象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象征归隐之心、高洁的隐士情趣、孤高淡然的品性,是自然的云、是作为仙境的代称、亦是寄托思乡之情的媒介。关键词: 访隐不遇;背景;隐士形象; “云”意象- 1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AbstractSeclusion is a relatively moving in the Crown arising from the behavior of hermit is the product of China's ancient culture Hermit fashion. Tang and Song was
3、 the heyday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but also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Hermit fashion, Tang Dynasty poet even opened up a new field in the Hermit Poetry, this is not the case of visit hidden poetry. In the "Full Tang", the visit to the hidden poetry pick Jin Baishou not met, is a kind
4、of very representative and typical literary topic. Interview people do not encounter the message poem, is a habi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was searching for the person most reclusive priests, monks or friends, to visit without the case, which makes the poem hermit unique atmosphere of mystery, I thi
5、nk hermit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anor gen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eval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closely related, from visiting hidden internal, the hermit who include profound knowledge, noble character, a life of leisure and other features. To access the hidde
6、n once in the poem "cloud" image, for example, we can see that it symbolizes the heart of the Hermitage, noble hermit taste, aloof indifferent character, is a natural cloud, said on behalf of as paradise, is also entrusted homesickness The situation of the media.Keywords: Implicit visit is
7、 not met;Background ;Hermit image ; "Cloud"Image- 2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目录121.121.2361.161.281.39 “ ” 101.1 “ ” 111.2“ ” 13151617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引言隐逸是一种相对居庙堂之高而产生的处江湖之远的行为, 我国最早的隐士产生于上古时代, 因此,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 唐宋的隐逸风气兴盛,可谓是鼎盛时期, 唐人甚至在隐逸诗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话题, 这就是访隐不遇诗。在全唐诗中,访隐不遇诗就有近百首,甚至不乏经典之作,比如贾岛的寻隐者
8、不遇 、王维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等等,都为人所熟知。访人不遇留言题诗,是唐代文人的一种习惯,而被寻访的人大部分是隐居的道士、 僧人或者朋友, 访而不遇,这就使得诗中的隐士别具神秘气息,深入探究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 有助于探析唐宋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阅读唐宋文学史, 总难免遇到访隐不遇的现象, 可让人惊异的是, 对访隐不遇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 研究论文却是寥寥无几。 国内有不少论【 1】文期刊研究了先秦至隋唐的隐逸诗, 如霍建波在隐逸诗研究 (先秦至隋唐)1中分析了隐逸诗在各个
9、朝代的发展变化情况。李红霞在论唐诗中的寻隐主题【 2】 2一文中,提出唐代的寻隐主题是对前代招隐题材的继承,认为唐代文人通过与隐士交往来满足其回归自然地愿望, 并写了大量题赠隐士的诗篇。 景遐东在文章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风及其影响 【3 】3 中系统的研究了中晚唐时期文士隐居江南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文化动因, 并探讨了其对唐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再如黄艳红在论文 喧嚣中的静谧五代隐逸诗述评 【 4】 4中分析了五代隐逸诗所展示的各类隐逸生活、隐士形象,艺术特色及其所蕴涵的隐逸情感,肯定了五代隐逸诗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可众多的论文中,对于“访隐不遇”这一文学主题,大多一笔带过
10、,鲜少有学者对其做专题性研究。所以,我将在前人对隐逸诗研究的基础上,本着虚心学习,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访隐不遇”这一主题入手,结合社会背景、文化影响、文学意象、审美意蕴等多个角度探究诗中的隐士形象。注释: 1【 1】霍建波,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D . 陕西师范大学 2005年博士论文。2【 2】李红霞,论唐诗中的寻隐主题 J.学习与探索, 2004(3) ,第14 页。3【 3】景遐东,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风及其影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6)第 23 页。4【 4】黄艳红,喧嚣中的静谧五代隐逸诗述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 1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
11、第一章从社会经济文化看隐士产生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隐士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群体,他们或隐居山林,或潜心向佛, 都是远离朝政、 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隐逸风尚最为兴盛的时期。唐人尊崇隐士,文人也乐于与隐士结交,访而不遇,留言题字,访隐不遇诗也就应运而生了。要探究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就必须把握此类诗中隐士产生的背景。当然,隐士作为隐逸文化的产物,他的产生绝不是单一的某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1 庄园经济发展与隐士产生鲁迅先生说:“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假如无法啖饭,【5 】5那就连隐也隐不成了。 ” 这句话的意
12、思很明确,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是谋生之道, 做隐士的文人大部分也是因为仕途不顺畅继而看破尘世, 这和宝玉出家大抵是一个道理,没有宦海的沉浮,也练不出淡泊的心境。然而,归隐并非是穷途末路之选,穷途末路的人无法啖饭 ,是隐也隐不成的。唐代文人大多能够丰衣足食, 隐逸之士也很少有像陶渊明那样 “夏日抱长饥, 寒夜无被眠”的窘困和“叩门拙言辞”的乞食经历,他们的隐居更多了一份富足和闲适。唐代文人的隐居生活丰富多彩,琴棋书画,采菊种豆,当然,这样舒适和乐的隐居生活,是以当朝的经济为基础的。唐朝是繁荣强盛的大朝代, 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隋朝末年因为战乱的关系产生大量无主地, 使得均田制可以持续推行, 对
13、于稳定农业有很大的帮助, 也使得唐朝初年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唐初统治者为加强封建统治基础, 除了下令保护旧的贵族、官僚的土地,使西魏、北周以来的贵族、官僚们基址不坠,还极力培植新的地主。天保十一载( 752 年)唐玄宗在禁官夺百姓口分、 永业田诏中指出: “如闻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意吞并,莫惧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夺;置牧者难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致令百性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既夺居人之业,实生浮注释: 5【 5】鲁迅鲁迅全集 . 且介亭杂文二集 . 隐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版,第 228 页。- 2 -唐宋访隐不
14、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惰之端。远近皆然, 因循亦久;不有厘革, 这弊虑深。” 【 6】 6 这个诏令不仅指出当时贵族、官僚和地主疯狂兼并土地的情况, 而且总结了地主官僚扩充土地的各种方式,在唐朝前期, 由于荒地和没有开发地区大量存在, 高级官吏往往利用田令上关天、官人永业田和勋田的规定, 大量占有这些地区的土地, 迫使逃亡的农民、奴仆为他们开荒种地。 而贵族地主则在田地附近选择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建立私人别墅,作为休闲娱乐的所在。唐玄宗以后, 田产一般称作“庄田”, 集中在一起的土地则为“庄”。 庄可以指一片土地,也可以是一个管理单位, 庄有小到几亩地的, 也有大到几十倾的。稍大的庄,有庄舍等建筑
15、物。于是,贵族官僚争相建立属于自己的庄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园林别业。 所谓别业, 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的, 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一处,称为别业。园林别业,是为了突出其园林气氛,区别于一般的别业。庄园经济的崛起与发展, 城郊园林的大量出现, 化解了文人士大夫历朝历代以来仕与隐的两难,园林别业的出现,使得文人不仅能够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同时又能在朝为官,满足生活所需。这种现象在唐诗中也有所体现,祖咏在苏氏别业一诗中说“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 7】 7姚合也说自己“终年城里住,门户似山林”, 【 8】 8白居易住宅处凿一小池,也作诗道“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9【 9】当然,
16、居住于园林别业的诗人们并不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隐士除了洁身自好、追求自由之外,还应该是淡泊名利、远离朝政的。但隐逸在唐朝的盛行,由此也可见一斑了。也正是由于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文人们既可在朝为官,退朝后又能享受隐逸生活, 得到了隐居与出仕的两全, 不仅可以种豆南山下, 也能为政为民。由此可以说,庄园经济的发展是隐逸风尚盛行和隐士大量产生的经济基础。1.2 佛道思想盛行与隐士产生文学与宗教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文人们作为逃避现实世界的理想王国。 盛唐文化兼容并蓄, 浪漫情怀多姿多彩, 国家的富强为诗人们注释: 6【 6】董浩全唐文卷 33,中华书局2002 年版,第365 3
17、66 页。7【 7】祖咏苏氏别业 ,全唐诗卷131,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1334 页。8【 8】姚合闲居遣兴 ,全唐诗卷498,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5660 页。9【 9】白居易官舍内新凿小池 ,全唐诗卷 430,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4741 页。- 3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施展抱负提供了舞台。唐代佛教、道教发展跌宕起伏,但唐代文人对佛教、道教并不计较其高下, 而是一视同仁地当作一种方外世界。 由于李唐王朝与道教的特殊因缘和皇帝对佛学禅理的推崇, 佛道二教弥漫社会各阶层。 文人们是最先与其接触,也是受其影响最深的阶层。唐朝虽是盛世,但官场上也存在着黑暗与无奈。中国
18、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厌倦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 自身理想价值无法实现之后,便开始自省内心, 追求自我完善,寄情于山水, 借山水田园的清幽淡雅、 恬静温馨来反映现实社会的污浊不堪、冷酷险恶, 表达一种隐逸的洒脱与乐趣。把山水隐逸作为自己人生的另一方世界,在佛教道家的隐逸文化中找到内心失落的精神家园,从而满足心灵的伤痛。道教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道教认为万事万物都遵循“道”的轨迹,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掌控一切,这就是“道” 。道教追求的是飞升成仙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往往是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就强调人与自然需要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 盛唐诗人在仕途上遭遇坎坷, 人生不如意后往往
19、都进入深山修炼或把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深涧幽谷,无限的接近自然。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所写“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昕暮蝉。渡【10】10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孟浩然在寄天台道士写到“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屡蹑莓苔滑,将寻【11】 11汗漫期。倘因松子去, 长与世人辞。” 清净幽宁的自然环境, 陶冶了诗人的身心,使人在清幽的自然中, 进入了祥和的境界, 远离了尘世的喧闹, 仕途的坎坷,人心的险恶。这与盛唐隐逸诗人抛去功名利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出于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和对道士隐居生活的向
20、往, 唐代诗人有很多寻访隐【 12】12居的道士不遇的诗文, 如孟郊“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白居易乞假相访,无奈“洞里朝元去不逢”只见“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13】 13诗仙李白也有诗云:“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注释: 10【10】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全唐诗卷 489,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5641 页。11【11】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全唐诗卷 435,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 4787 页。12【12】孟郊访嵩阳道士不遇 ,全唐诗卷345,中华书局1
21、960 年版,第 3457 页。13【13】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 ,全唐诗卷667,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7721 页。- 4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 14】14这些诗文在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向往的同时, 也折射出了道家思想对于隐逸风尚的影响。很多真隐士、名隐士以及向往隐逸生活而与隐士交游的文化名人无不是受到百年沉淀下来的道家思想所影响。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 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融合, 佛教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了。佛学的主旨是求解脱一切苦难, 而能否得到解脱, 则要看能否彻悟。“顿悟说”是禅宗的主要观点, 禅宗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唐朝统治者大力支持佛教,
22、 禅宗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隐士的诗歌创作,王维之所以被称为“诗佛” ,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处处充满着淡淡的禅意。他善于将禅理融入诗歌,达到禅境与诗境的统一。例如他在竹里馆中写到:【 15】15“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一种悠闲静寂的禅境,它通过具体的感悟,抒发了闲寂的心境。盛唐是一个佛学气息弥漫的时代,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 盛唐隐逸诗人以自然的心态、独特的思考、包容的胸怀,在佛道世界里寻找一方净土,以实现其人生理想和境界。 因为崇尚佛学禅宗思想, 向往僧人隐士生活, 文人们大都喜欢和僧人结交,他们亲近僧人、喜游佛寺,将寺院作为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带着对隐
23、逸僧人的倾慕,在闲暇之日上山寻访,希望能够在闲静舒适的僧侣生活中,躲开世间俗事,找到片刻的宁静。既是上山寻访,就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果,既有寻访而遇的,如戴叔伦春日访山人:“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16】16 诗人不仅见到了要访问的人,还喝茶畅谈,其乐融融。但更多的是寻隐不遇的,这类诗则更为有趣,不仅诗中尚未谋面的隐士充满了神秘色彩,而且因为访而不遇, 诗人面对同种境遇的不同心情也十分耐人寻味。或是失望惆怅,如姚合,“访师师不遇,礼佛佛无言。依旧将烦恼,黄昏入宅门。”【 17 】17诗人带着烦恼“访师” ,希望得到“师”
24、指点迷津,消除烦恼,没想到却寻而不遇,诗人只好带着烦恼来,又带着烦恼走,其胸中的失落溢于言表。 但更多的诗人是能够乘兴而来又乘兴而归的,如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注释: 14【14】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全唐诗卷 182,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858页。15【15】王维竹里馆 ,全唐诗卷 123,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1301 页。16【16】戴叔伦春日访山人 ,全唐诗卷27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 3077 页。17【17】姚合访僧法通不遇 ,全唐诗卷4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 5661 页。- 5 -唐宋访隐
25、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 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 何必待之子。 ” 【 18】18诗人寻隐者不遇,却被隐者居住的环境所吸引,欣赏幽绝的自然景观,陶冶了诗人的性情,最终“颇得清净理”,诗人心满意足的下山而去。佛学道教以其丰富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文人们的艺术创作, 也正是由于统治阶级到文人士大夫再到平民百姓对佛道思想的包容与崇尚, 唐代的隐士才得以作为一个异常活跃的社会群体而存在,同时也使诗人们乐于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乐于与佛道之士相交游, 这就出现了访隐不遇诗, 也让访而不遇的隐士为人们所注意。
26、第二章从访隐的内因看隐士形象对于唐人来说, 隐士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身份标识, 还是一种隐逸精神的象征。它表现为一种洁身自好的操守、 恬静淡泊的情怀以及高雅脱俗的志趣。 它作为一种文化进入我们的价值观, 成为自由自在的象征, 提到隐士,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这种隐逸精神。唐代文人或是居庙堂之高显为达官贵人,或是处江湖之远屈为幕僚小吏,都极喜欢与隐士交往。当然,这是受当朝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所影响的,而寻隐访逸之所以能在文化界成为时尚,文人士大夫甚至以与隐士相交游唱和为荣,这和隐士高洁的品性也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究竟是隐士的何种品质吸引了文人们呢?我们从访隐不遇诗中来一探究竟。1.1 渊博的学识隐
27、士文化修养的标志即雅好读书,唐代的隐士们大都学识渊博,通晓事理,他们饱读诗书, 以其高格的文化素养为世人所敬佩。可傲人的学识不一定能够帮助文人隐士们经世致用, 青云直上。于是,更多的隐士们以读书为消遣娱乐之道,淡化了走上仕途为官从政的功利之心,化为一种淡泊的、 单纯的读书学习。 熟不知,这样淡泊单纯的读书学习之心,更加有利于修身养性。所以,他们的学识,对于诗人们本就是一种无形的吸引。注释: 18 【18】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全唐诗卷129,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318 页。- 6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隐士们大都熟读儒家经典和道家之学,这在唐书. 隐逸传中就有所反应。初唐王绩
28、“以周易、 老子、庄子置床头,他书罕读也”【 19】 19孙思邈“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 20】他们以读书为乐,淡泊宁静的心志使得他们学有所成。 还有很多隐士不仅读书, 还专注于写书, 访隐不遇诗中就有这样的隐士。王维与知交裴迪, 早年一同住在终南山, 常常互相唱和。 两人在春日里一同前往长安新昌里访吕姓隐士,有诗为证:“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 21】 20虽然访而不遇, 诗中却处处流露着王维对这位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于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首联“桃源一向绝风尘,
29、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桃源”为虚,“柳市南头”则为实,一虚一实之间,既写出了吕逸人“绝风尘”的脱俗气节,又表现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说:“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凡鸟”即“凤”字的分写,诗人应用了三国时吕安访嵇康未遇的典故, 更能表现诗人对吕逸人的尊敬。让“诗佛”王维如此钦慕的吕逸人究竟何许人也?后两联一看便知。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实写吕逸人居住的环境, 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 暗示与尘市远离, 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 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青山的妩媚,流水的多情,也反
30、衬出吕逸人淡泊的品性。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正面写吕逸人对功名仕途无欲无求,又不碌碌于尘世, 长时间闭户著书, 是真正的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正是诗人敬慕吕逸人的根本原因。 松皮作龙鳞,亲手种的松树已老,说明时间很长, 表明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 “老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这样,一个饱读诗书、鹤发童颜,对学问一丝不苟的隐者形象就从诗中跃然而出, 也难怪“诗佛”王维对他如此钦慕、 佩服。再如诗人皮日休有诗一首 履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 蜡屐徐吟注释: 19【19】【 20】欧阳修、宋祁隐逸传 ,新唐书卷196,中华书局
31、1975 年版,第 5594 页,第 5596页。20 【21】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全唐诗卷128,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1298 页。- 7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到陆家。荒径扫稀堆柏子, 破扉开涩染苔花。 壁闲定欲图双桧, 厨静空如饭一麻。【 22】 21拟受太玄今不遇, 可怜遗恨似侯芭。”诗中的鲁望即陆龟蒙, 出身于江南的名门贵族,家道衰落后,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买地置宅退隐于甫里,一面赋诗撰文,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作为文学家,陆龟蒙的小品文颇有成就,如田舍赋、后赋、野庙碑等 。 作为农学家,他著有耒耜经 ,是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是专
32、门论述农具的古农书经典著作,也是研究古代耕犁最基本最可靠的文献。由此,他的学识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他虽隐居却依然有文人慕名而来的原因。“茶圣”陆羽隐居著有茶经 ,大概也是因为隐居既能陶冶情操、自由自在,也能保证著书的时间。 而文人们也多借此写诗题赠, 以表达对隐士们的敬佩之情。1.2 高洁的品格隐士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顾惜名行、洁身自好,以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隐士的气质、品行、趣味已经深入到社会人心,为人们所景仰。唐代的隐士虽然不像魏晋时期的隐士一样自我封闭, 但还是非常珍视自己的道德操守。他们的隐士名节不以社会群体为标准, 而是有极高的自我意识。 隐士们以自身从容坦荡的心境
33、来面对世俗眼光, 基于此,文人们与其交往是没有身份地位悬殊的,特别是唐后期,黑暗的社会现实下,仍有一贫一富的交情存在。所以,文人与隐士交游也包含着对隐士高洁品格的钦慕。诗僧皎然与茶圣陆羽是忘年之交, 他们都在茶学上有极高的造诣, 皎然有三首访陆羽不遇的诗,分别是寻陆鸿渐不遇、访陆羽处士不遇、往丹阳寻陆羽处士不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 23】 22从诗中前两句可以看出, 陆羽的新居虽然离城不远, 但也很幽静,要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已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
34、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陆羽住宅外的菊花, 大概是迁来以后才新种上的, 虽到了秋天,却未曾开花。这两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注释: 21 【22】皮日休履步访鲁望不遇,全唐诗卷156,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1678 页。22 【23】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全唐诗卷815,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9178 页。- 8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人也许有些茫然失落,就问一问西边的邻居,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 这首诗前四句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 后四句写不遇的情况,似乎都
35、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 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 无不刻画出陆羽生性的疏放不俗。诗中访而不遇的陆羽何许人也?陆羽, 字鸿渐,今湖北天门人。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奏为“菘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不慕权贵, 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24 】 23这样正直不屈、高洁傲岸的陆羽,也难怪诗人会对他敬慕了。说到访隐不遇
36、诗,最有名的当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5 】24 “松”和“云”写出了隐者如诗如画的幽居, 而童子的回答则更是耐人寻味, 师父采药去了, 只知道在这一片山中,山高云深,不知道去了哪里。诗中的“隐者”不是去访友,也不是去饮酒,而是采药去了。就这样,一个采药为生,济世救人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此诗中的隐者是一位超尘脱俗而又高尚其德的真隐士,令诗人仰慕。1.3 闲适的生活在传统的文人仕途生活中,隐居生活更趋于理想化,所以寻访隐士也包含着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们之所以乐于寻隐, 不仅因为这是一种心灵的放逐, 也因为可
37、以感受隐士生活, 欣赏隐居环境, 激发写诗作文的灵感。文人们在上山寻隐的过程中,不仅能与隐士喝酒谈话,然而,景物如画的居住环境也给文人带来感官享受,种豆南山,随心所欲的田园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的创作情怀。“诗仙”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期间作有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注释: 23 【24】陆羽六羡歌,全唐诗卷214,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2238 页。24 【25】贾岛寻隐者不遇,全唐诗卷574,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6690 页。- 9 -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
38、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 26】 25全诗八句,前六句写“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后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眼。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 也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在此, 如处世外桃源, 超尘拔俗。颔联“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可见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坏境
39、之静谧。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 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还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 道士不在, 唯见融入青山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 白色的飞泉与青翠的山峰相映成趣。 诗人访而不遇, 却见到一路的美景与清幽的道院,这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刘长卿也有诗一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27】26诗人兴冲冲地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 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 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可诗人非但没有失望惆怅, 反而获得了精神的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40、何来的惬意与满足?正是因为幽美的自然景物已悄然融入诗人平静的心绪, 来访不遇的怅然, 也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 带有内省参照的“溪花禅意”所冲化, 而变得恬淡。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惬意自得,都融入在诗的最后一句“忘言”之中。唐代文人与隐士的密切交流, 使得题材新颖的访隐不遇诗大量出现。 诗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寻访隐士, 不仅和隐士自身的学识修养、 道德人格有关, 同时也是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方式。 诗人在寻隐的过程中, 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访隐不遇诗,充满着对隐逸生活和隐居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向往, 同时,也让隐士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形象在访隐不遇诗中得以体现。第三章从“云”意象看隐士形象意象是熔铸了
41、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或者说是经过作者孕育思考而成的注释: 25 【26】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唐诗卷182,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858 页。26【 27】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全唐诗卷176,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794 页。-10-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寓意深刻的物象。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 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物象。“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 它通常给人遥远、高洁、漂流、变化莫测的感觉,备受诗人们喜欢。我统计了将近六十首访隐不遇诗,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就是“云” ,因此,要了解隐士形象,探究隐士与“云”意象的关系是
42、很有必要的。1.1 访隐不遇诗中的“云”意象在笔者统计的寻隐不遇诗中, 云是出现最为频繁的意象。 在这类诗中,“云”意象象征着隐逸情怀。 由于白云的飘渺变幻和神秘莫测 , 以及它的洁白无暇 , 正好与隐逸之士的处世精神相契合。 因此 , 诗人们往往喜欢以白云缭绕来表示栖隐生活的幽寂与闲适。 “白云” 意象作为隐士和隐逸生活的象征含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象征归隐之心。以 “白云” 比喻归隐之心 , 开始于陶渊明, 他在 归去来兮辞 中有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的句子 , 这里云意象象征的正是渴望享受归隐生活的安闲与旷达 , 自此以后,白云便成了隐居者避世的一种精神寄托。
43、苦吟诗人贾岛的两首访隐不遇诗,其一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 28】 27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其二题隐者居:“虽有柴门【 29 】28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 见拟移家更上山。 ” 两首诗中都出现了“云”这一意象,而且飘渺虚幻,与隐士相伴。诗人虽是寻隐,可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归隐之心也溢于言表。再说到诗人贾岛,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 ,本身也就是一位隐士。而后又受教于韩愈, 并在韩愈的鼓励下还俗参加了科举考试, 但累举不中第, 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主簿小吏,还屡屡遭贬。享受过隐居生活,又看过官场世俗,诗人的归隐之心也可见一斑了。第二
44、,象征高洁的隐士情趣。隐者大多居于山林,闲暇时或是登高远望,或是独自小憩, 云总会自然的映入眼帘。 诗人在寻访隐士的过程中,也享受了这一隐士生活。而白云的纤尘不染、自由飘荡,总给人以高洁渺远的隐逸情趣。 其洁白无瑕、 高标脱俗、 自由不羁恰与隐者遁身守志、 洁身自好的品格相契 , 于是白云深处成了隐逸场所的象征。在隐居的诸种活动中 , 最为常见的是高卧白云注释: 27 【28】贾岛寻隐者不遇,全唐诗卷574,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6690 页。28 【29】贾岛题隐者居,全唐诗卷574,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6689 页。-11-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李白景仰孟浩然的隐者高
45、风 , 在赠孟浩然 一诗中就说他 “红颜弃轩冕 , 白首卧松云” , 【 30】 29这里 “轩冕” 与 “松云” 对举 , 揭示出 “卧松云” 寄情山水林泉的隐逸高致。白云用于表现隐士情趣 , 更多的是因为隐者所居山中 , 多云雾缭绕。 白云缭绕的居所总是呈现出 “深” “幽” “远” 的特点 , 故此诗人以白云作为离世隐居的象征。刘长卿有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 31】 30门。”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 逐渐展开,凸显其寻隐的主题。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山道士出入往来之地, 这里没有人世喧嚣, 寂静
46、清幽。 接着诗人顺路进入隐者的居住地。 “白云依静渚”,为远望,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诗人也体会到了隐逸生活的乐趣。 近看则“春草闭闲门”, 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苔痕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白云缭绕,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如果说独闭的闲门, 摇曳的小草,使人沉浸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寂静自在环境中,那悠悠飘荡、纯洁无暇的白云,则是常山道人悠闲生活情趣的象征。第三,象征隐士孤高淡然的品性。 云往来无依、 洁白无瑕的特点常常被诗人们用来暗喻隐居者孤高傲岸、淡泊无欲的品性。唐代文人在儒、佛、道三教并存的背景下
47、选择出仕或者隐居 , 虽然他们也有失意的不满与愤恨 , 但失意所带来的痛苦或多或少能够消融于山水田园之间 , 这也正是他们乐于寻隐的原因。诗人们在兴起时,或失意时寻访隐士,渴望得到片刻的宁静,寻求心灵的解脱。途中若是日出云开,抬头举目之间很容易就看到片片孤云,孤云独来独往、任意西东,与隐士恬淡、自由、孤傲的品性相符合。面对此中情景 , 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 , 而生发归隐之念。诗僧皎然就在孤云一诗中赞其“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32】31清风可以帮助孤云去得更远, 但却吹不倒它 “皎洁孤高” 的品性。韦庄也有一首寻隐不遇诗 “满院桐花鸟雀喧, 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
48、题到寺年。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间不自寻行迹,一注释: 29【30】李白赠孟浩然,全唐诗卷168,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731 页。30【31】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全唐诗卷 176,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1794 页。31【32】皎然孤云,全唐诗卷 836,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 9423 页。-12-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片孤云在碧天。” 【33】32作者用“孤云在碧天”来比喻他要寻访的含弘山僧,“孤云”是“碧天”中独特的存在,本已经很引人注目了。而“一片孤云”,则更可见其独特风姿,即使孤独无依,也依然高洁傲岸,隐士的品格果然令人敬服。意象是诗歌意境
49、存在的必要因素,也是解读诗歌所必须研究的, “云”作为一种特定的象征性意象, 不仅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特定情感和独特遭遇,也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唐代诗人对“云”的隐逸内涵有了拓展, 在寻隐不遇诗中就有所体现,这也是因为在寻访闲居隐士时, 随处可见云的洁白、自由、孤傲,触发了文人隐士们淡泊名利的心境, 也成为了隐士的象征。1.2“云”意象的象征意义“云”作为一种特定意象,在诗歌中深得文人墨客的欢心。如同自然界的云形状不一 , 色彩各异 , 变幻不定 , 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不同的情致。第一,是自然的云。云作为一种美丽的自然景物,是山水诗中的常客。诗人张养浩曾生动形象地描述过
50、云与山的亲密关系:“云来山更佳 , 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有云的时候山更加妩媚动人,若是日出云开, 青山便青翠如画,山也因为云而忽明忽暗、变幻莫测。王维也有诗一首终南山:“白【 34】33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被云遮蔽的远山看起来半隐半现,别具一种神秘的美感。这些诗中的云都是作为一种自然景物出现的,它以其洁白多姿而赢得古代文人的青睐。第二,是作为仙境的代称。宗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向来都是不容小觑的,唐宋时期,佛学道教盛行,诗人们往往受其影响。云的高洁飘渺,很容易使人联想【 35】34到仙人,例如杜甫有诗云: “仙家犬吠白云间” ,杜荀鹤“紫阁白云端,云中【 36】35有地仙”,
51、这里的云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暗指的便是仙境。迷迷蒙蒙的云雾,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似乎是仙境的所在。很多文人墨客在追求仕途功名的路上是孤独的、迷茫的,他们或是求而不得、或是已经看透宦海浮沉,都在寻找一个理想的所在,于是以“云”为意象的仙境就变成了他们笔下的精神寄托。第三,寄托思乡之情。唐宋文人们或求取功名,或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军入注释: 32【33】韦庄访含弘山僧不遇题留精舍 ,全唐诗卷 347,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4570 页。33【34】王维终南山 ,全唐诗卷 126,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1227 页。34【35】杜甫滕王亭子 ,全唐诗卷 228,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52、第 2476 页。35【36】杜荀鹤怀紫阁隐者 ,全唐诗卷 691,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7932页。-13-【 39】 38,刘得唐宋访隐不遇诗中的隐士形象探究行伍,都需要背井离乡、出门远游。长期的游学生活是文人们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大好时机,然而离开父母亲朋, 思乡之情就会愈走愈浓。 此时再看天上的云,仿佛是从故乡漂泊而来, 或者正要漂往故乡而去。 顺理成章的, 白云就成了游子【 37】们寄托思乡之情的特定意象。 例如杜甫“安得如鸟有羽翅, 托身白云还故乡” ,36杨炯“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 38】 37这里的云,包含着诗人浓浓的思想感情。第四,表达隐逸情怀。 自唐以后,云作为恬静脱俗隐逸生活的象征意义日渐凸显。天气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系列初中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试题(理)
- 税法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示范课教学课件
-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全
- 专利技术转让居间佣金合同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研究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四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2024年郑州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考什么
- 资本的剩余价值
- 年产3万吨镁砖隧道窑设计计算说明
- T∕CREA 005-2021 老年人照料设施与适老居住建筑部品体系标准
- BlueCat核心服务保障专家
- 绿树成荫(带意大利文)简谱五线谱钢琴谱正谱.pdf.docx
- 最新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机器人教案
- Minitab全面培训教程(最新完整版)
- 配电箱(柜)技术协议书范本
- 外研三起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10-Unit-1-He-was-in-the-kitchen教案
-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