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_第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_第2页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_第3页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_第4页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解析.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史专题一、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原因:十四、十五世纪时,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生产力的增长扩大了社会劳动分工。表现:行业间分工细,出现许多新的手工业部门;家庭手工业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作用:专业化促进生产技术革新和劳动工具的改进,生产率更高。手工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离,不仅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而且促进了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手工业中心和农业区;14世纪,商业、银行金融业先后在意大利各共和国以及尼德兰、英国等地兴盛起来;国内

2、外市场逐渐形成。作用:促进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十四、十五世纪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形成,商品需要量急剧增加。途径: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行会手工业者在商品生产的竞争中不断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扩大作坊,雇工剥削,变成了资本家。多数人破产,沦为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二是通过手工业从属于商业资本:控制了商业资本的包买主,利用小生产者的经济困难,低价预购产品。后来进一步将原料分配给小

3、生产者,要求按时规格交货,付给一定的酬金,这样小生产者丧失了经营的独立性,实际上成为领取计件工资的雇佣工人。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两种途径图解如下雇主 雇工富裕作坊主 帮工、学徒早 期 破产作坊主 早 期资产者 无产者商人包买主 小生产者手工工场(二)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一是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由于它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所以叫资本的原始

4、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分为两个阶段: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由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这两点,结果在威尼斯等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至19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来加速这种“原始积累”过程,结果不仅使手工工场在西欧广泛建立,还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准备条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典型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土地的集中,为资本主义的在农场和大牧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以为生,沦为农场或工场(厂)雇佣的自由劳动力。(另设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专题)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西方殖民地在美洲、非洲通过开采、动

5、运金银;发展大种植园;奴隶贸易;抡动财富以及欺诈性的贸易等方法,积累了巨额财富。后来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价格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另一方付给工人以贬值的货币工资,因而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的货币地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地主的实际收入减少,地位削弱了。小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沦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商业战争。1618世纪西、英、荷、法等国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多次发生战争。在上述资本原

6、始积累的形式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本质: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三) 工场手工业的简况1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资本主义在工业中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下半期,手工工场在欧洲一起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它与简单协作的主要不同点即是否实行劳动分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行业的手工业者在一个工场中分工协作,共同生产

7、的产品由许多部件组合而成,如马车。另一种是同行业的手工业者在一个工场里,在相互衔接的不同工序上进行操作,共同完成一种产品,如制针。2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地位工场手工业不仅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且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由于分工专门从事某种操作,从而提高了劳动熟练程度,为机器大工业培养了一批有技巧的工人。另外,由于复杂的工艺被分解为许多个别的操作,劳动工具得以大大改进,提供了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可能性。3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社会状况当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应注意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与政治状况、对外关系、思想领域等的相互联系。从社会经济来看

8、,工场手工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农业经济、封建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还处在童年阶段。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还处在童年阶段。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城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商业资本起着支配作用。商业资本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而且还会控制着工业。从政治领域来看,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亦反映出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从国际关系看,争夺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的国际战争不断,终以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基础的英国的获胜而告结束。作为社会存在之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西欧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兴起

9、与发展。二、 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的出现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地租的实行。14世纪,在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巨变的基础上,欧洲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日益要求更多的货币以满足购买奢侈品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过渡。15至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地租的主要形式已是货币地租了。途径: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三种途径。农民两极分化,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即农村中的无产者;而少数富裕的农民开始雇工剥削,经营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的资产阶级。一些封建领主开

10、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使用雇佣劳动代替依附农民,按照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牧业。这些封建领主逐步转化为农村的资产阶级。一些封建领主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自己收取地租。这种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资本主义地租。而封建地租则是农奴或农民提供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这一部分封建领主就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二) 土地的演变举例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从封建的条件的等级所有制(由于封建分封制造成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受经济结构和封建制度特点的制约,一些国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解决的方式各不相同。英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大土地

11、所有制。过渡到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方式有:16世纪宗教改革没收天主教会的部分土地;从15世纪末开始长达约3个半世纪的圈地运动;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立法使新贵族获赠予或廉价购得土地等。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立法的形式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小块土地私有制。经过是:君主立宪派宣布一切地租概得赎回。在原则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旧制度的第一步。雅各宾派颁布法令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10年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样,就摧毁了封建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出现了两种土地所在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方式获得的土地;贵族地主继续保留

12、私有土地。日本:16世纪中期封建领主承包开垦新田,成为新兴地主。但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领主,新地主必须向领主缴纳年贡。明治维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崩溃,但地主掌握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三)英国的大农场经济和法国的富农经济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有英国式的大农场经济和法国式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1 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大农场经济圈地运动:起因:14、15世纪以来,英国的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再加上其它行业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增长很快,由此促成了对羊毛等经济作物和商品粮的大量需求,刺激了资本家投资办农

13、场或牧场,因而不少人到农村去租地并为租到土地而提高地租。贵族、地主圈占土地,然后租给资本家。发展过程:15世纪末圈地运动开始;16、17世纪之交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而高涨;17世纪末在资产阶级政府公开支持下规模更大;工业革命开始后加速进行,直到1845年才逐渐结束。结果:一方面为大农牧场经济准备了大面积的土地;另一方面破产的农民成为农场或工场(厂)雇佣的自由劳动力。对圈占土地的经营性质:对租地资本家来说,招募破产农民为家牧场的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剥削其剩余价值。对于出租土地的贵族来说,他所收取的地租是农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且收取地租的依据是租与赁两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一种资

14、本主义性质的交易。英国式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前提是剥夺农民的劳动条件,即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形式像工厂一样,是集约经营的雇佣制的大农(牧)场。地产集中、农业发达,是工业资本投入农业的结果。2 法国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富农经济:富农经济起源于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农民的两极分化,一些农民由于技术好或劳力强等原因,渐渐富有。他们购买或租种新的土地,扩大经营。他们雇佣日工或季节工,按议定数额付工资。这样既采取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制,从事的又是作为商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的生产,但本户劳动力又参加劳动,从经济形态上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走富农经济道路的原因:对农业资本主义走什么样的道路

15、起决定作用的是本国的经济结构。在法国集中程度最高的采矿业的冶金业,不需要农业提供原料;轻工业中最发达的丝织业的需求,只限于种桑养蚕,对农业没有大范围的影响;制造奢侈品的待业与农业较少联系。而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多为分散的小型的,雇佣工人人数较少,对商品粮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因此农业没有大利可图,也就不可能吸引资产者去投资。这种经济结构不仅决定了法国资本主义农业开始走的是富农经济的道路,还决定了大革命时期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后确立的是农民小块土地私有制。而小块土地私有制又进一步巩固了富农经济。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富农经济长期制约着法国工业的发展。富农经济经营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国内市场狭窄

16、和自由劳动力相对缺乏。这不仅使法国的工业革命受到阻碍,还成为向帝国主义过渡埋藏法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国和德国后面的原因。三、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飞跃。在生产领域中,生产手段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制逐步取代手工工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关系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一) 工业革命的开端前提和条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市场:先后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

17、法国,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前四点说明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可能性。第五点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性,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主要进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工业革命从此开始。在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中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1771年,英国出现第一家棉纺厂,标志着式厂制诞生。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机器生产迅速推广到采煤、冶金、交通运输各行业。1840年前后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特点: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发明机器的人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首先发生在英国。(二) 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工业

18、革命的发展和受阻:法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19世纪初60年代基本结束。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使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困难。高利贷发达造成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使工业劳动力缺乏,国内市场也不景气。美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晚期开始到19世纪中期在北部完成。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西进运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表国家 起 止 

19、时 间英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法 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美 19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德 19世纪早期70年代俄 19世纪40年代80年代日 19世纪80年代开始(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1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建立了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广泛展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工人

20、运动逐渐兴起。3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摆脱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社会,代之以近代工业社会。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4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东方从属于西方。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因和落后。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发明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和条件政治上:资本主义制

21、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达为技术,并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市场:德、意、日等国家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肆意掠夺积聚了大量资金。主要内容电力的广泛应用:19世界六七十年代发电机的研制、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随着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发展,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内燃机和柴油相继诞生。内燃机的发明为交通工具提供了体积小而轻便的发动机,促成了汽车、

22、飞机等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电讯带来的发展: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无距离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基本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等部门,有巨大的能力改造和武装各轻工业部门并使农业机械化,从而使发达国家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的,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它开始于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使这些国家既可以吸引

2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典型是德国和日本。重大影响1对生产领域: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垄断组织既是生产一定程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又是某一待业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复杂多样的制造程序,以及对巨额资金的需求,都要求改变独家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实行联全生产。所以出现了新的经营联合体,进而形成了系列生产销售的体系,即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 对社会制度: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随着垄断

24、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3 对世界格局: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这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领先一步,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的位次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改变了。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了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背景和条件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第

25、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政治保障。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先决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科技赖以进行的必要手段。社会需要推动了新科技诞生和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诸种需求中,对新科技革命影响最大的是二战中军事的需求、战后军备竞争的需要,以及二战后发展经济的要求。主要特点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互相促进。以往科学和技术是相对分离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在而技术革命的重大

26、成果又丰富充实了科学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各领域间互相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重大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啬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当代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直接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聊,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促使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为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7、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首先表现为70年代中期,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惩动摇,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的趋势。再次,第三科技革命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几个重要发展时期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时期:(一) 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巴黎公社后的30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表现:经济:第

28、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展开,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工业化,经济高度繁荣。政治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爆发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政治运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原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政治上:首先,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东方则还没有成熟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程度。其次,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政党竞争机制的形成,为缓和矛盾稳定政治创造了条件。工人运动主要是经济斗争、合法斗争,处于积蓄力量和平发展时期。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尚在酝酿之中,

29、还没有激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美国:19世纪末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资本集中程度最高,号称“托拉斯帝国主义”。美国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原因: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西部的开发拓展了市场;欧亚移民不仅使劳动力充足,而且带来了技术和经验;废除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技方面领先一步。德国:19世界晚期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因容克地主阶级在国家政权中起重要作用,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法国的赔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了资源;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技备。英国

30、:发展相对缓慢,19世纪末退居世界第三,殖民地对英国兴衰有极大的意义,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的原因: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宁愿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从殖民地获得超额利润。法国:发展速度缓慢,19世纪末工业产量退居世界第四。原因有:农业技术落后;国内市场狭窄;普法战争割地赔款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投资国外远远多于国内,被称为“高得贷帝国主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封建势力强大又热衷于侵略扩张,

31、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19世纪80年代两大巨变: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在政府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日本垄断资本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被称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二)一战后短暂的稳定发展表现:各国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得到巩固。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经济竞争、谈判对话取代了武装对抗。资本主义世界同苏联处于和平共处状态。原因:各要采取了保护关税、改革财政等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被镇压后处于低潮;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增产 局部调整在一定

32、程度上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英国由盛转衰。表现为:从债权国变为美国的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动摇;政党政治发生变化,自由党势力衰微,标榜社会主义的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丧失海上霸权。法国经济的发展:法国在一战中损失比英国严重,高得贷帝国主义由债权国变为债负国。但法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其原因有: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得到德国的部分赔款;扩大殖民版图;实行财政改革;采取了一些社会福利政策。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巩固:意大利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引起了革命运动的高涨。为了巩固统治,大资产阶级

33、决定实行极权统治。1922年,意大利国王任命黑索里尼担任总理,法本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前墨索里尼已经集党权、政权、经济大权为一身,成为意大利的最高主宰者,法西斯统治在意大利全面确立,并得到巩固。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其表现有:战后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20年代初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日本经济的变化和对外政策:日本是一战的受益者,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战后的债权国。但战后不久,日本就发生了经济危机,接着又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为转嫁危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华盛顿会议使日本的侵略扩张被抑制。192

34、7年军阀田中义一登台组阁,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制造了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并制定对华政策纳领。德国再度崛起。德国利用战胜的国的矛盾,在经济上延付、少付、停付战争赔款;并通过道威斯计划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到1929年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在政治上,通过洛迦诺公约摆脱了战败国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加快了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三)50年初至70年代初的高速发展表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当普遍地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度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罕见的,这20年生产的产超过了过去200多年产品的总各,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资本主

35、义国家国内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1)相对安定的车内国际局势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技术,开拓了新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成为这段时间经济迅速发展最有力的因素。(3)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不同程度的推选国有化政策。向投资大、风险大、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投资,以促进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4)推行社会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把资产阶级超额利润的一部分用来改善人民的

36、生活条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等。资产阶级政府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原因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必然结果。作用影响: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对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化和社会动荡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这种政策的推行又产生了新问题,如国家财政负担重引起财政赤字,劳动者积极性下降等。政治稳定的原因:资产阶级政府实行福利政策等社会改革。在这段时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率高,失业率低,物价上涨速度较慢,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的原因: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

37、近半个世纪中保持了大局的和平。50至70年代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原因如下:政局相对稳定;实行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有:战后进行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科技,回忆产业更新换代;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订货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到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美

38、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及其地位的动摇: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霸主,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六十年代,美国利用霸主地位开拓世界市场;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了大幅度滑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七、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有关的调整(一)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时间 特 点 社 会 影 响1825年

39、60;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1847年 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欧洲1848年革命的原因之一1857年 由美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促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重要社会条件1929年1933年 范围广,由美国开始,破坏性极强,延续时间长 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0世纪70年代 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惩的

40、一次经济危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阶段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二)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各项措施及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下令银行暂时停业整顿,淘汰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扶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政府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这样就克服了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扶植了大金融资本家。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剩;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另外,对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的规定调整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调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调整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积极推动“以工代赈”:面对庞大的失业队伍,罗斯福政府一方面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以救济失业工人;另一方面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刺激消费和生产。这方面的措施不但调整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也缓和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总之,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