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聚龙山法定图则规划汇报_第1页
深圳市聚龙山法定图则规划汇报_第2页
深圳市聚龙山法定图则规划汇报_第3页
深圳市聚龙山法定图则规划汇报_第4页
深圳市聚龙山法定图则规划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龙岗龙岗302-01号片区号片区聚龙山地区聚龙山地区法定图则(草案)法定图则(草案)规划方案汇报规划方案汇报二、上层次规划总结二、上层次规划总结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从从深圳市高新技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大工业产业带规划(大工业片区规划)片区规划) 、生态生态景观规划景观规划及及聚龙山详聚龙山详细蓝图细蓝图对规划区的整对规划区的整体结构认识来看:体结构认识来看:1.1.可以利用现状的自可以利用现状的自然特征形成一条由南然特征形成一条由南至北的公共空间轴线,至北的公共空间轴线,联系着南北综合服务联系着南北综合服务区。区。2.2.形成聚龙山生态核形成聚龙山生态核心心 四、规划目标四、规划目标1.1

2、.根据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1996-2010)和和深圳市东部工深圳市东部工业组团分区规划(业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2005-2020)【坪山、坑梓】)【坪山、坑梓】的要求,确立的要求,确立 聚龙山地区聚龙山地区 的功能定位为:的功能定位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大工业区的主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大工业区的主要产业园区和东部工业组团的产业配套服务基地。要产业园区和东部工业组团的产业配套服务基地。2 2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根据片区的现状条件和功能定位,确定本片区的发展目标为:根据片区的现状条件和功能定位,确定本片区的发展目标为:利利用聚龙山地区特定的区位及资

3、源优势,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用聚龙山地区特定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大型商业、休闲娱乐、体育文化、居住和城市公园为一园区,及大型商业、休闲娱乐、体育文化、居住和城市公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基地。体的综合配套服务基地。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1 1产业用地发展产业用地发展产业定位:产业定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工业,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工业,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技术、数字显示和新为主。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技术、数字显示和新材料五大现代工业,并吸引一批以出口创汇或进口替代为主的其材料五大现代工业,并吸引

4、一批以出口创汇或进口替代为主的其它工业项目。它工业项目。产业用地:产业用地:本次规划规定,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本次规划规定,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满足国家标准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施用地面积满足国家标准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7。提。提倡社会化集中服务为主。倡社会化集中服务为主。因现状产业用地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实因现状产业用地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实际建设与设计要点不符的情况,造成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所以际建设与设计要点不符的情况,造成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所以生活服务设施应尽量社会化集中配套,避免土地的浪费。生活服务设施应尽量社会化集中配套,避免土地的

5、浪费。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2.2.居住、配套发展居住、配套发展聚龙山周边综合配套服务区包括居住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大型聚龙山周边综合配套服务区包括居住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大型商业配套设施及中学等,它主要服务坪山河以北片区。商业配套设施及中学等,它主要服务坪山河以北片区。(1 1)根据规划所确定的聚龙山片区的人口控制规模,提供和确定)根据规划所确定的聚龙山片区的人口控制规模,提供和确定合理的土地容量和开发强度。合理的土地容量和开发强度。(2 2)确立在聚龙山地区建设产业配套居住及高尚居住的发展策略,)确立在聚龙山地区建设产业配套居住及高尚居住的发展策略,创建有特色的综合性居住环境,规划区主要

6、以为区域服务的中高创建有特色的综合性居住环境,规划区主要以为区域服务的中高级居住为主级居住为主。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3 3商业、办公发展商业、办公发展(1 1)根据规划所确定的聚龙山为大工业区东部地区的配套服务基)根据规划所确定的聚龙山为大工业区东部地区的配套服务基地的性质要求,提供和确定合理的行政办公、商业用途的土地容地的性质要求,提供和确定合理的行政办公、商业用途的土地容量和开发强度。量和开发强度。(2 2)行政办公、商业用途的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整体发展共同行政办公、商业用途的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整体发展共同建设,其项目内容的确定不仅应满足规划区的需求,还应提供部建设,其项目内容的确

7、定不仅应满足规划区的需求,还应提供部分为整个大工业区商业、办公配套服务。分为整个大工业区商业、办公配套服务。(3 3)聚龙山两侧用地应为综合类用地开发,以商业主,兼容部分)聚龙山两侧用地应为综合类用地开发,以商业主,兼容部分办公、科研、研发性质,可以提高本片区综合活力及土地的利用办公、科研、研发性质,可以提高本片区综合活力及土地的利用价值。价值。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4 4道路交通道路交通货运交通、生活性交通应结合规划区结构进行分离,在聚龙山周货运交通、生活性交通应结合规划区结构进行分离,在聚龙山周边道路应以生活性道路为主,限制货运交通的通过性,货运交通边道路应以生活性道路为主,限制货运交通

8、的通过性,货运交通应在外围解决。应在外围解决。规划为了应对土地利用中项目的不确定性,道路可以分为规定性规划为了应对土地利用中项目的不确定性,道路可以分为规定性道路和指导性道路。道路和指导性道路。5 5整体空间景观整体空间景观(1 1)组团规划对聚龙山的定位为城市公园,加上聚龙山周边环境)组团规划对聚龙山的定位为城市公园,加上聚龙山周边环境的区域唯一性,规划考虑强化公园的区域地位,减少对其的土地的区域唯一性,规划考虑强化公园的区域地位,减少对其的土地开发。开发。(2 2)保护聚龙山及周围水域的生态环境,突出聚龙山体作为本区)保护聚龙山及周围水域的生态环境,突出聚龙山体作为本区重要的自然景观视觉点

9、和生态核心。重要的自然景观视觉点和生态核心。(3 3)强化聚龙山至南侧坪山河的城市主轴线。)强化聚龙山至南侧坪山河的城市主轴线。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6 6环境与资源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1 1)强调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确定,划出聚龙山周边水域及绿化)强调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确定,划出聚龙山周边水域及绿化为生态敏感不可建设区,突出聚龙山公园的主体地位。为生态敏感不可建设区,突出聚龙山公园的主体地位。(2 2)确保配置适宜的污水处理系统及设施,满足本地区生态资源)确保配置适宜的污水处理系统及设施,满足本地区生态资源及环境的保护要求。其中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及滨水环境景观的塑及环境的保护要求。其中包括水资

10、源的利用及滨水环境景观的塑造,规划建议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建造蓄水设施,合理的进行水量造,规划建议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建造蓄水设施,合理的进行水量的调配,使规划区的水面能够保持常年恒定,使滨水景观得到保的调配,使规划区的水面能够保持常年恒定,使滨水景观得到保证。证。六、规划思路六、规划思路7 7对于片区内的农村用地确定如下控制原则,提出总的控制指引:对于片区内的农村用地确定如下控制原则,提出总的控制指引:现状单栋独户的村民自建房逐步向统建的城市居住模式过渡,现状单栋独户的村民自建房逐步向统建的城市居住模式过渡,增加基础设施,开辟公共活动空间,满足消防及卫生要求,严禁增加基础设施,开辟公共活动空间,满足

11、消防及卫生要求,严禁村民自行翻建。村民自行翻建。现状工业区近期保留,改善环境,并严格控制建设;远期随着现状工业区近期保留,改善环境,并严格控制建设;远期随着片区整体发展,可改造为商业、居住项目,同时安排部分配套设片区整体发展,可改造为商业、居住项目,同时安排部分配套设施。施。建议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尽快编制东联村改造专项规划。建议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尽快编制东联村改造专项规划。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1.1.人口发展规模人口发展规模规划区人口主要为产业人口,组团规划未提供分片区的人口数据,规划区人口主要为产业人口,组团规划未提供分片区的人口数据,因此本次规划根据广东省、深圳市相关规范以及产

12、业用地建设的因此本次规划根据广东省、深圳市相关规范以及产业用地建设的经验数据,对本片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所产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居经验数据,对本片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所产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预测。住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根据根据广东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指引广东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指引对高新技术开发用地的产对高新技术开发用地的产业人口容量要求(业人口容量要求(100-250100-250人人/ /公顷)、一类工业用地产业人口容公顷)、一类工业用地产业人口容量要求(量要求(300-400300-400人人/ /公顷)及国家对产业用地的政策,综合相关公顷)及国家对产业用地的政策,综合相关因素,因素,本片

13、区的产业人口容量标准确定为本片区的产业人口容量标准确定为200200300300人人/ /公顷公顷。注:已批工业用地注:已批工业用地121.4121.4公顷,其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为公顷,其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为3434万平万平方米(另有办公科研方米(另有办公科研17.817.8万平方米,合计万平方米,合计51.851.8万平方米)。混和万平方米)。混和居住用地的人均建筑面积如以居住用地的人均建筑面积如以8-108-10平方米计算,可以解决平方米计算,可以解决3.4-4.33.4-4.3万产业配套人口,满足已批一类工业用地中产业人口(万产业配套人口,满足已批一类工业用地中产业人口(2.6-4.

14、12.6-4.1万万人)配套需求。规划中此部分用地可以不在考虑配套问题。人)配套需求。规划中此部分用地可以不在考虑配套问题。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2.2.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方式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方式本片区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两种:独立居住用地和混和居住用地。本片区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两种:独立居住用地和混和居住用地。独立居住的地域为两类:二类居住用地、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独立居住的地域为两类:二类居住用地、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主要为片区及区域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配套和片区产主要为片区及区域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配套和片区产业带眷人口配套。根据产业区发展特征,片区内管理办公人员约

15、业带眷人口配套。根据产业区发展特征,片区内管理办公人员约占总人数的占总人数的3 3-5-5。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主要服务于本片区内的产业人口,解决除已主要服务于本片区内的产业人口,解决除已经划定工业用地内的产业居住人口外的产业人口。经划定工业用地内的产业居住人口外的产业人口。混和居住用地混和居住用地:服务于本片区混和居住人口,:服务于本片区混和居住人口,主要是指采取与工主要是指采取与工业用地相混和居住方式的人口。主要为已批工业用地和规划工业业用地相混和居住方式的人口。主要为已批工业用地和规划工业用地内的产业居住人口。用地内的产业居住人口。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根据现状

16、已批产业用地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来看根据现状已批产业用地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来看, ,存在存在较多配套设施未建或改为它用及配套设施用地比例过高的情况,较多配套设施未建或改为它用及配套设施用地比例过高的情况,为了落实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及片区集中配套的原则,为了落实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及片区集中配套的原则,规划的工业规划的工业用地配套应集中布置,设置组团级配套中心用地配套应集中布置,设置组团级配套中心。产业类型 配套原则 已批工业用地 不考虑配套 1.根据国家标准配置 2.不足部分考虑集中配套,如不足在区域解决 第二产业 规划工业用地 3.带眷部分在二类居住用地解决 1.就业总人口集中解

17、决 第三产业 2.不足部分区域解决 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规划工业用地产业人口测算:规划工业用地产业人口测算: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7计算,规划工业用地中行政计算,规划工业用地中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为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为102.1x0.07=7.2102.1x0.07=7.2公顷,而行政公顷,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容积率按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容积率按1.5-2.01.5-2.0计算,则建筑面积为计算,则建筑面积

18、为10.810.814.414.4万平方米。而宿舍面积约为万平方米。而宿舍面积约为2/32/3,则宿舍面积为,则宿舍面积为7.27.29.69.6万平万平方米,如按建筑面积方米,如按建筑面积8-108-10平方米平方米/ /人计算,人计算,则片区规划一类工业用则片区规划一类工业用地混和居住人口约为地混和居住人口约为1.01.01.21.2万人。万人。根据产业人口容量指标根据产业人口容量指标(200-300200-300人人/ /公顷)计算,公顷)计算,规划的产业用地人口为规划的产业用地人口为2.1-3.02.1-3.0万人,万人,缺口缺口1.1-1.81.1-1.8万人。万人。七、人口发展规模

19、七、人口发展规模配套人口综合一览表配套人口综合一览表产业类型 用地性质 面积 (万平方米) 就业岗位 (万人) 带眷 人口 总人口 (万人) 需配套人口 (万人) 已批一类工业用地 121.4 2.4-3.7 (不需考虑) 第二产业 规划一类工业用地 102.1 2.1-3.0(内部解决 1.0-1.2,需要配套为1.1-1.8) 0.5-0.7 5.0-7.4 产业人口1.1-1.8 带眷人口0.5-0.7 办公建筑 35.7 1.0 第三产业 商业建筑 35.2 0.4-0.6 0.3 1.7-1.9 产业人口1.4-1.6 带眷人口0.3 合计 0.8-1.0 6.7-9.3 产业人口3

20、.5-4.6 带眷人口0.8-1.0 取值 8.0 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需配套人口空间分布需配套人口空间分布 居住空间 人口类型 居住人口 需要配套人口 带眷人口 0.8-1.0 二类居住用地 管理办公人员 (总人口的 3-5) 0.3-0.4 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 产业人口 2.5-3.4 已批一类工业用地 2.4-3.7 混和居住用地 规划一类工业用地 1.0-1.2 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居住人口空间分布预测表居住人口空间分布预测表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人) 居住人口 (万人) 需配套人口 (万人) 备注 1 二 类 居 住用地 70.56

21、30-35 2.0-2.4 1.1-1.4 提供约 1.0万人配套为区域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服务 2 独 立 的 职工 住 宅 用地 14.86 8-15 1.0-1.9 2.5-3.4 缺口约 1.5万人需片区外解决 3 混 和 居 住用地 3.4-4.9 4 合计 6.4-9.2 3.6-4.8 5 取值 7.5 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结论:结论:根据本片区人口发展规模预测,就业总人口为根据本片区人口发展规模预测,就业总人口为8.08.0万人,而万人,而片区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示,本片区内的居住人口为片区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示,本片区内的居住人口为7.57.5万人,万人,约约1.51

22、.5万产业人口根据组团规划要求在南侧沿坪山河配套服务区解万产业人口根据组团规划要求在南侧沿坪山河配套服务区解决。决。七、人口发展规模七、人口发展规模组团级配套中心组团级配套中心八、用地布局八、用地布局1.1.规划结构规划结构空间结构要素可以分空间结构要素可以分为:为:(1 1)三大片区)三大片区(2 2)一个主中心)一个主中心(3 3)二个次中心)二个次中心(4 4)一主轴线)一主轴线(5 5)三条次轴线:)三条次轴线:产业用地的配套设施产业用地的配套设施应集中在轴线上应集中在轴线上(6 6)两条生态廊道)两条生态廊道八、用地布局八、用地布局八、用地布局八、用地布局用用地地代代码码 大大类类

23、中中类类 小小类类 用用地地性性质质 用用地地面面积积 (公公顷顷) 比比例例 () 5 56 6. .0 06 6 8 8. .5 59 9 R2 二二类类居居住住用用地地 4 42 2. .9 94 4 6 6. .5 58 8 R3 三三类类居居住住用用地地 8 8. .5 59 9 1 1. .3 32 2 R R4 四四类类居居住住用用地地 4 4. .5 53 3 0 0. .6 69 9 2 20 0. .6 62 2 3 3. .1 16 6 C2 商商业业性性办办公公用用地地 1 14 4. .6 62 2 2 2. .2 24 4 C C3 服服务务业业用用地地 6 6.

24、.0 00 0 0 0. .9 92 2 3 35 5. .7 70 0 5 5. .4 47 7 GIC1 办办公公 2 24 4. .4 43 3 3 3. .7 74 4 GIC1 行行政政办办公公用用地地 0 0. .2 25 5 0 0. .0 04 4 GIC3 体体育育用用地地 7 7. .0 03 3 1 1. .0 08 8 GIC GIC5 教教育育科科研研用用地地 3 3. .9 99 9 0 0. .6 61 1 2 22 23 3. .4 49 9 3 34 4. .2 25 5 M M2 一一类类工工业业用用地地 2 22 23 3. .4 49 9 3 34 4.

25、 .2 25 5 8 8. .0 03 3 1 1. .2 23 3 T T2 T21 高高速速公公路路用用地地 8 8. .0 03 3 1 1. .2 23 3 1 11 16 6. .4 40 0 1 17 7. .8 84 4 S1 道道路路用用地地 1 11 13 3. .9 94 4 1 17 7. .4 46 6 S2 广广场场用用地地 0 0. .7 73 3 0 0. .1 11 1 S S3 社社会会停停车车场场库库用用地地 1 1. .7 73 3 0 0. .2 27 7 3 3. .9 90 0 0 0. .6 60 0 U1 U12 供供电电用用地地 2 2. .0

26、 04 4 0 0. .3 31 1 U13 供供燃燃气气用用地地 1 1. .0 01 1 0 0. .1 15 5 U U21 公公共共交交通通用用地地 0 0. .8 85 5 0 0. .1 13 3 1 15 53 3. .4 45 5 2 23 3. .5 52 2 G1 公公共共绿绿地地 1 10 02 2. .6 68 8 1 15 5. .7 74 4 G G2 生生产产防防护护绿绿地地 5 50 0. .7 77 7 7 7. .7 78 8 3 34 4. .8 80 0 5 5. .3 33 3 E E1 水水域域 3 34 4. .8 80 0 5 5. .3 33

27、3 6 65 52 2. .4 45 5 6 65 52 2. .4 45 5 1 10 00 0. .0 00 0 九、指标控制九、指标控制十、配套设施十、配套设施1.1.本片区市政工程规划以本片区总人口本片区市政工程规划以本片区总人口7.57.5万为标准进行安排;基万为标准进行安排;基本生活性配套服务设施以独立居住的人口规模本生活性配套服务设施以独立居住的人口规模5.05.0万人为标准进行万人为标准进行规划设置。其中学校配套按规划设置。其中学校配套按3 3万人进行配套(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万人进行配套(独立的职工住宅用地人口取当量系数人口取当量系数0.50.5)。)。2 2市区级公共设施市区

28、级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商业设施、区级公园三大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商业设施、区级公园三大类。体育设施设施指本区内的一处综合运动场,集中设置篮球场、类。体育设施设施指本区内的一处综合运动场,集中设置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文化中心、电影院等为大工业区服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文化中心、电影院等为大工业区服务;商业设施主要是指区内的宾馆酒店以及服务业用地,位于聚务;商业设施主要是指区内的宾馆酒店以及服务业用地,位于聚龙山周边地区;区级公园主要是聚龙山公园。龙山周边地区;区级公园主要是聚龙山公园。3 3为本片区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为本片区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应满足总量需求、设施齐全、分应满

29、足总量需求、设施齐全、分布均匀等要求。各类公建设施项目与数量应根据布均匀等要求。各类公建设施项目与数量应根据深圳市规划标深圳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准与准则规划确定,除规划要求需独立用地外均采用合建形式规划确定,除规划要求需独立用地外均采用合建形式安排,以尽量节约用地及保持整体环境的协调。安排,以尽量节约用地及保持整体环境的协调。十、配套设施十、配套设施组团配套组团配套中心中心区域配套区域配套中心中心市政设施市政设施走廊走廊十、配套设施十、配套设施所所 在在 地地 块块 号号 序序 号号 类类 别别 项项 目目 数数 量量 现现 状状 规规 划划 备备 注注 幼幼 儿儿 园园 2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

30、地 1 教教 育育 设设 施施 九九 年年 一一 贯贯 制制 学学 校校 1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地 门门 诊诊 部部 1 2 医医 疗疗 卫卫 生生 设设 施施 社社 区区 健健 康康 服服 务务 中中心心 2 居居 住住 区区 级级 文文 化化 中中心心 1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地 文文 化化 活活 动动 站站 4 老老 年年 人人 活活 动动 站站 3 3 文文 化化 娱娱 乐乐 设设 施施 电电 影影 院院 1 体体 育育 中中 心心 1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地 游游 泳泳 池池 1 篮篮 球球 场场 4 羽羽 毛毛 球球 场场 1 4 体体 育育 设设 施施 网网 球球 场场 1 居

31、居 委委 会会 5 社社 区区 服服 务务 中中 心心 3 5 行行 政政 管管 理理 与与 社社 区区 服服 务务设设 施施 社社 区区 警警 务务 室室 3 邮邮 政政 支支 局局 1 公公 共共 厕厕 所所 4 6 市市 政政 公公 用用 设设 施施 垃垃 圾圾 收收 集集 站站 10 肉肉 菜菜 市市 场场 1 7 商商 业业 设设 施施 书书 店店 及及 报报 刊刊 门门 市市部部 4 8 道道 路路 交交 通通 设设 施施 社社 会会 停停 车车 场场 库库 1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地 9 防防 灾灾 减减 灾灾 设设 施施 消消 防防 站站 1 独独 立立 占占 地地 十一、道路

32、交通十一、道路交通序号序号 控制级别控制级别 道路等级道路等级 路名路名 规划车规划车道数道数 规划红线宽度规划红线宽度 (米)(米) 规划长度规划长度 (米)(米) 1 1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六号高速公路六号高速公路 双双 6 8080 1691690 0 2 2 丹梓中路丹梓中路 双双 6 8080 25502550 3 3 聚龙中路聚龙中路 双双 6 6565 32803280 4 4 兰竹东路兰竹东路 双双 6 6060 28122812 城市主干城市主干道道 兰景北路兰景北路 双双 4 5050 19351935 5 5 锦绣中路锦绣中路 双双 4 4040 25952595 翠景北

33、路翠景北路 双双 4 4040 22352235 青松路青松路 双双 4 4040 23552355 8 8 城市次干城市次干道道 宝梓南路宝梓南路 双双 4 4040 478478 9 9 青兰一路青兰一路 双双 2 3030 753753 1010 青兰二路青兰二路 双双 2 3030 753753 1111 同富裕路同富裕路 双双 2 3030 681681 1212 规划七路规划七路 双双 2 1 18 8 394394 1313 规划八路规划八路 双双 2 1010 10681068 1414 规划九路规划九路 双双 2 1010 15401540 1515 规划十路规划十路 双双

34、2 1010 310310 1616 规划十一路规划十一路 双双 2 1818 18041804 1717 规定性道规定性道路路 城市支路城市支路 规划十二路规划十二路 双双 2 1010 408408 1818 规划一路规划一路 双双 2 2020 10821082 1919 规划二路规划二路 双双 2 2020 489489 2020 规划三路规划三路 双双 2 2020 972972 2121 规划四路规划四路 双双 2 2020 11981198 2222 规划五路规划五路 双双 2 2020 753753 2323 指导性道指导性道路路 其它道路其它道路 规划六路规划六路 双双 2

35、1515 822822 十二、城市设计十二、城市设计. .生态核心、生态核心、地标地标2.2.一主轴线一主轴线 三次三次轴轴3.3.区域景观轴区域景观轴 界界面面( (人人 车车) )4.4.高度控制高度控制十三、规划需明确的问题十三、规划需明确的问题2. 2. 产业用地兼容性问题产业用地兼容性问题在新经济中,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的界限变得模糊。在园区中商住在新经济中,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的界限变得模糊。在园区中商住以及商业和工业用房结合在环境上变成可能。以及商业和工业用房结合在环境上变成可能。“工业白色工业白色”的概的概念因而产生,指在规划分区上与居住同等对待,逐渐实现念因而产生,指在规划分区上与居

36、住同等对待,逐渐实现“工工作作生活生活学习学习娱乐娱乐”一体化,一体化,讲究新型工业用地的综合性和讲究新型工业用地的综合性和混合性。混合性。新加坡产业用地的管理经验:新加坡产业用地的管理经验:可以在土地使用上综合功能和区域空间关系进行分类:可以在土地使用上综合功能和区域空间关系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在郊区或近郊区域内占地多(几百至几千公顷)、低层、第一类是在郊区或近郊区域内占地多(几百至几千公顷)、低层、低密度的工业村低密度的工业村, ,规划非常完善;规划非常完善;第二类是靠近城市中心边缘和新市镇规划完善、占地少(少于第二类是靠近城市中心边缘和新市镇规划完善、占地少(少于1010公顷)、多层(公顷)、多层(6-126-12层)、层)、高密度高密度、劳动密集度高的、劳动密集度高的轻工业村轻工业村。规划区属于区域的核心区域,在将来的产业发展上希望给予引导,规划区属于区域的核心区域,在将来的产业发展上希望给予引导,向二类方向发展。在特定区域可以给予一定的用地综合性考虑,向二类方向发展。在特定区域可以给予一定的用地综合性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