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_第1页
数字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_第2页
数字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_第3页
数字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_第4页
数字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第第7章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7.1 集成计数器集成计数器 7.2 集成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集成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7.3 序列信号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 7.4 以以MSI为核心的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的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1 集集 成成 计计 数数 器器 集成计数器具有功能较完善、通用性强、功耗低、工作速率高且可以自扩展等许多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由TTL和CMOS电路构成的MSI计数器都有许多品种, 表 7-1 列出了几种常用TTL型MSI计数器的型号及工作特点。

2、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 常用TTL型MSI计数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1.1 常用集成计数器功能分析常用集成计数器功能分析 1. 异步集成计数器异步集成计数器74LS90 74LS90是二五十进制异步计数器,其内部逻辑电路及传统逻辑符号分别如图7-1(a)、 (b)所示。它包含两个独立的下降沿触发的计数器,即模2(二进制)和模5(五进制)计数器; 异步清0端R01、R02和异步置9端S91、S92均为高电平有效,图 7-1(c)为74LS90的简化结构框图。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加使用的灵活性。74LS196、74LS293等异步计数器多采用这种结构。 第

3、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 74LS90计数器(a) 逻辑图; (b) 传统逻辑符号; (c) 结构框图 S1JC11KRS1JC11KR1JC11K1 R1JC11K1 R&FFAFFBFFCQAQBQC&R01R02CP2CP1&S92S91QDQAQBQCQDCP1CP2S91S92R01R02(a)(b)74LS90M=2M=5QAQBQCQDS91S92R01R02CP1CP2(c)FFD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74LS90的功能表如表7-2 所示。从表中看出,当R01R02=1, S91S92=0时,无论时钟如何,输出全部清0;而

4、当S91S92=1时,无论时钟和清0信号R01、R02如何,输出就置9。这说明清0、置9都是异步操作,而且置9是优先的,所以称R01、R02为异步清0端,S91、S92为异步置9端。 表 7-2 74LS90功能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当满足R01R02=0、S91S92=0时电路才能执行计数操作,根据CP1、CP2的各种接法可以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当计数脉冲从CP1输入,CP2不加信号时,QA端输出2分频信号,即实现二进制计数。当CP1不加信号,计数脉冲从CP2输入时,QD、 QC、QB实现五进制计数。实现十进制计数有两种接法。图7-2(a)是8421 BCD码接法,先模2计

5、数,后模5计数,由QD、QC、 QB、QA 输出8421 BCD码,最高位QD作进位输出。图7-2(b)是5421 BCD码接法,先模5计数,后模2计数,由QA、QD、 QC、QB输出5421 BCD码,最高位Q作进位输出,波形对称。 两种接法的状态转换表(也称态序表)见表 7-3。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3 两种接法的态序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2 74LS90构成十进制计数器的两种接法(a) 8421 BCD码接法; (b) 5421 BCD码接法 QAQBQCQDCP1CP274LS90CP(a)(b)QAQBQCQDCP1CP274LS90CP

6、S91S92R01R02S91S92R01R02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2. 同步集成计数器同步集成计数器74161 74161是模24(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具有计数、保持、 预置、清0功能,其逻辑电路及传统逻辑符号分别如图7-3(a)、 (b)所示。它由四个JK触发器和一些控制门组成,QD、 QC、QB、QA 是计数输出,QD 为最高位。74LS161与74161内部电路不同,但外部引脚图及功能表均相同。 OC为进位输出端,OC=QDQCQBQAT,仅当T=1且计数状态为1111时,OC才变高,并产生进位信号。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C11KR1J&am

7、p;1&C11KR1J&1&C11KR1J&1&C11KR1J&1&TPD1CrC1CP计数脉冲BA1LDQAQBQCQDOC(b)QAQBQCQDPCPABCD74161TCrLDOC(a)(MSB)图 7-3 74161计数器(a) 逻辑图; (b) 传统逻辑符号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CP为计数脉冲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Cr为异步清0端,低电平有效,只要Cr=0,立即有QDQCQBQA=0000,与CP无关。 LD为同步预置端,低电平有效,当Cr=1,LD=0,在CP上升沿来到时,才能将预置输入端D、C、B、A的数据送

8、至输出端,即QDQCQBQA=DCBA。 P、T为计数器允许控制端,高电平有效,只有当Cr=LD=1, PT=1,在CP作用下计数器才能正常计数。当P、T中有一个为低时,各触发器的J、K端均为0,从而使计数器处于保持状态。P、T的区别是T影响进位输出OC,而P则不影响OC。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7-4 74161功能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图 7-4 74161 时序图时序图 CrLDABCDCPPTQAQBQCQD12131415012清除 置数计数保持OC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3. 十进制可逆集成计数器十进制可逆集成计数器74LS192 图 7-

9、5 74LS192传统逻辑符号 QDQCQBQACP+DCBA74LS192CrLDOCOBCP(MSB)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5 74LS192功能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该器件为双时钟工作方式,CP+是加计数时钟输入,CP-是减计数时钟输入,均为上升沿触发,采用8421 BCD码计数。 Cr为异步清0端,高电平有效。 LD为异步预置控制端,低电平有效,当Cr=0、LD=0时预 置 输 入 端 D、C、B、A 的 数 据 送 至 输 出 端 , 即QDQCQBQA=DCBA。 进位输出和借位输出是分开的。 OC为进位输出,加法计数时,进入1001状态后有负

10、脉冲输出,脉宽为一个时钟周期。 OB为借位输出,减法计数时,进入0000状态后有负脉冲输出,脉宽为一个时钟周期。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4. 二进制可逆集成计数器二进制可逆集成计数器74LS169 图7-6 74LS169传统逻辑符号 表 7-6 74LS169功能表 QDQCQBQAD CBA74LS169CPLDOC(MSB)PTU/D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74LS169的特点如下: 该器件为加减控制型的可逆计数器,U/D=1时进行加法计数,U/D=0时进行减法计数。模为16,时钟上升沿触发。 LD为同步预置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没有清0端, 因此清0靠预置来实现

11、。 进位和借位输出都从同一输出端OC输出。当加法计数进入1111后,OC端有负脉冲输出,当减法计数进入0000后,OC端有负脉冲输出。输出的负脉冲与时钟上升沿同步,宽度为一个时钟周期。 P、T为计数允许端,低电平有效。只有当LD=1,P=T=0, 在CP作用下计数器才能正常工作,否则保持原状态不变。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7 74LS169时序工作波形图 LD置入ABCDCP数据输入U/DP和TQAQBQCQD1314150212210151413减法计数保持加法计数置入OC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1.2 集成计数器的级联集成计数器的级联 1. 异步级联异步级

12、联 用前一级计数器的输出作为后一级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这种信号可以取自前一级的进位(或借位)输出,也可直接取自高位触发器的输出。 此时若后一级计数器有计数允许控制端,则应使它处于允许计数状态。图7-8是两片74LS90按异步级联方式组成的 1010=100进制计数器。图中每片74LS90接成8421 BCD码计数器,第二级的时钟由第一级输出QD提供。第一级每经过10个状态向第二级提供一个时钟有效沿,使第二级改变一次状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8 74LS90的级联扩展 QAQBQCQDCP1CP274LS90(1)QAQBQCQDCP1CP274LS90(2)S91S92R

13、01R02S91S92R01R02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2. 同步级联同步级联 同步级联时,外加时钟信号同时接到各片的时钟输入端,用前一级的进位(借位)输出信号作为下级的工作状态控制信号(计数允许或使能信号)。只有当进位(借位)信号有效时, 时钟输入才能对后级计数器起作用。在同步级联中,计数器的计数允许(使能)端和进位(借位)端的连接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两种: 利用T端串行级联,各片的T端与相邻低位片的OC相连, 级联电路如图7-9(a)所示。从图中看出,因T1=1,所以 01234567245672301231012312QQQQQQQQTQQQQOTQQQQTQQQQOTC

14、C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当片1开始计数,但未计满时,由于T2=0, 所以片2、片3均处于保持状态。只有当片1计满需要进位时,即T2=OC1=1时, 片2才在下一个时钟作用下加1计数。同理,只有当低位片各位输出全为1,即T3=OC2=1时,片3才可能计数。 这种级联方式工作速度较低,因为片间进位信号OC是逐级传递的。例如, 当Q7Q0=11111110时,T3=0,此时若CP有效,使Q0由01, 则经片1延迟建立OC1,再经T2到OC2的传递延迟,T3才由01, 待片3内部稳定后,才在下一个CP作用下使片3开始计数。因此,计数的最高频率将受到片数的限制,片数越多,计数频率越低。 第7

15、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9 74161的两种同步级联方式 QAQBQCQDQ0Q1Q2Q3OC1P1T174161(1)QAQBQCQDQ4Q5Q6Q7OC2P2T21QAQBQCQDQ8Q9Q10Q11OC3P3T311CCP(a)QAQBQCQDQ0Q1Q2Q3OC1P1QAQBQCQDQ4Q5Q6Q7OC2P2T2QAQBQCQDQ8Q9Q10Q11OC3P3T31CP(b)74161(2)74161(3)74161(3)74161(1)74161(2)CPCPCPCPT11CPCP&COC1OC3(c)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利用P、T双重控制,最低位

16、片的OC1并行接到其它各片的P端,只有T2不与OC1相连,其它高位片的T端均与相邻低位片OC相连。级联电路如图 7-9(b)所示。 从图中看出: 45672456723012310123123211QQQQTQQQQOTQQQQTQQQQOPPTTCC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显然,只有P3=1,T3=1,即低片各位输出全为1时,片3才可能计数,但OC传递比第一种方法快多了。例如,Q7Q0=11111110时T3已经为1,虽然P3=0,但只要有CP作用, Q0由01,只需经片1延迟,就可以使P3=OC1=1,片3稳定后,在CP作用下便可开始计数。因此这种接法速度较快,而且级数越多,优

17、越性越明显。但这种接法其最高位片的进位OC3=1时并不表示计数器已计到最大值,只有将最高位片OC3和片1的OC1相与,其输出才能作为整个计数器的进位输出,见图 7-9(c)。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1.3 任意模值计数器任意模值计数器 集成计数器可以加适当反馈电路后构成任意模值计数器。 设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值为N,若要得到一个模值为M(N)的计数器,则只要在N进制计数器的顺序计数过程中,设法使之跳过(N-M)个状态,只在M个状态中循环就可以了。通常MSI计数器都有清0、置数等多个控制端,因此实现模M计数器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反馈清0法(或称复位法), 另一种是反馈置数法(或称

18、置数法)。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1. 反馈清反馈清0法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计数器从全0状态S0开始计数, 计满M个状态后产生清0信号,使计数器恢复到初态S0,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具体做法又分两种情况: 异步清0。计数器在S0SM-1共M个状态中工作,当计数器进入SM状态时,利用SM状态进行译码产生清0信号并反馈到异步清0端,使计数器立即返回S0状态。其示意图如图7-10(a)中虚线所示。由于是异步清0,只要SM状态一出现便立即被置成S0状态,因此SM状态只在极短的瞬间出现,通常称它为“过渡态”。在计数器的稳定状态循环中不包含SM状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19、 7-10 实现任意模值计数器的示意图(a) 清0法; (b) 置数法 SN1S0S1SN2SMSM1SM2S2复位(a)S0Si1SiSN1Si+MSi+M1Si+M2Si+1置数(b)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同步清0。计数器在S0SM-1共M个状态中工作,当计数器进入SM-1状态时,利用SM-1状态译码产生清0信号并反馈到同步清0端,要等下一拍时钟来到时,才完成清0动作,使计数器返回S0。可见,同步清0没有过渡状态,其示意图如图 7-10(a)中实线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2. 反馈置数法反馈置数法 置数法和清0法不同,由于置数操作可以在任意状态下进行,因此

20、计数器不一定从全0状态S0开始计数。它可以通过预置功能使计数器从某个预置状态Si开始计数,计满M个状态后产生置数信号,使计数器又进入预置状态Si,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其示意图如图7-10(b)所示。这种方法适用于有预置功能的计数器。对于同步预置的计数器,使置数(LD)有效的信号应从Si+M-1状态译出,等下一个CP到来时,才将预置数置入计数器,计数器在Si、Si+1、 Si+M-1共M个状态中循环, 如图7-10(b)中实线所示;对于异步预置的计数器,使置数(LD)有效的信号应从Si+M状态译出,当Si+M状态一出现,即置数信号一有效,立即就将预置数置入计数器,它不受CP控制,所以Si+M状态

21、只在极短的瞬间出现,稳定状态循环中不包含S i+M,如图7-10(b)中虚线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反馈清0法或反馈置数法设计任意模值计数器都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选择模M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确定初态和末态; 确定产生清0或置数信号的译码状态,然后根据译码状态设计译码反馈电路; 画出模M计数器的逻辑电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例 7-1】 用用74LS90实现模实现模7计数器。计数器。 解:解:因为74LS90有异步清0和异步置9功能,并有8421BCD码和5421BCD码两种接法,因此可以用四种方案设计。 异步清0法。 计数范围是 06

22、, 计到7时异步清0。 8421 BCD码接法的态序表如表7-7 所示。计数器输出QD、QC、QB、QA 的有效状态为00000110,计到0111时异步清0,译码状态为0111,利用部分译码设计译码门,故R01R02=QCQBQA,即当QC、QB、QA全为高时R01R02=1,使计数器复位到全0状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5421 BCD码接法的态序表如表 7-8 所示。计数器输出QA、QD、QC、QB 的有效状态为 00001001,计到 1010 时异步清0,译码门逻辑方程为R01R02=QCQA。两种接法的波形图和逻辑电路分别如图7-11(a)、 (b)所示。从波形图中

23、可看出,在过渡态 0111 和 1010 中,输出端都有“毛刺”,这是异步清0产生的。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 7-7 清清0法法8421BCD码态序表码态序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 7-8 清清0法法5421BCD码态序表码态序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图 7-11 例例 7-1 清清0法逻辑图和时序图法逻辑图和时序图(a) 8421 BCD码接法;码接法; (b) 5421 BCD码接法码接法 QAQBQCQDCP1CP2S91S92R01R0274LS90&CPCP123456789QAQBQCQDR01R02(a)(b)QAQBQ

24、CQDCP1CP2S91S92R01R0274LS90&CPCP123456789QBQCQDQAR01R02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反馈置 9 法。 以9为起始状态,按9、0、1、2、3、4、5 顺序计数,计到 6 时异步置 9。 8421 BCD码接法。态序表如表7-9所示,译码逻辑方程为S91S92=QCQB,其逻辑电路如图 7-12(a)所示。 5421 BCD码接法。态序表如表7-10所示,译码逻辑方程为S91S92=QAQB,其逻辑电路如图 7-12(b)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7-9 置置9法法8421BCD码态序表码态序表 第7章 常用

25、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 7-10 置置9法法5421 BCD码态序表码态序表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2 例 7-1 置9法逻辑图(a) 8421 BCD码接法; (b) 5421 BCD码接法 QAQBQCQDCP1CP2S91S92R01R0274LS90CP(a)(b)QAQBQCQDCP1CP2S91S92R01R0274LS90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例7-2】用74161实现模7计数器。 解解: 74161有异步清0和同步置数功能,因此可以采用异步清 0 法和同步置数法实现任意模值计数器。 采用异步清 0 法和74LS90相似,不同的是7

26、4161的异步清0 端Cr是低电平有效,因此译码门应采用与非门。模 7 计数器态序表见表 7-11(a),逻辑图见图 7-13(a)。 置数法是通过控制同步置数端LD和预置输入端DCBA来实现模M计数器。由于置数状态可在N个状态中任选,因此实现的方案很多,常用方法有三种: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同步置0法(前M个状态计数)。 选用S0SM-1共M个状态计数,计到SM-1时使LD=0,等下一个CP来到时置0,即返回S0状态。这种方法和同步清0 似,但必须设置预置输入DCBA=0000。本例中M=7,故选用 00000110 共七个状态,计到 0110 时同步置 0 ,LD=QCQB

27、,其态序表见表7-11(b),逻辑图见图7-13(b)。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OC置数法(后M个状态计数)。 选用SiSN-1共M个状态,当计到SN-1状态并产生进位信号时,利用进位信号置数,使计数器返回初态Si。同步置数时预置输入数的设置为N-M。本例要求M=7,预置数为16-M=9, 即DCBA=1001,故选用10011111共七个状态,计到 1111 时利用OC同步置数,所以LD=OC,其态序表见表7-11(c),逻辑图见图 7-13(c)。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中间任意M个状态计数。 随意选用SiSi+M-1共M个状态,计到Si+M-1时译码使LD=0

28、,等下一个CP来到时返回Si状态。本例选用 00101000 共七个状态,计到 1000 时同步置数,故LD=QD,DCBA=0010,态序表见表 7-11(d),逻辑图见图 7-13(d) 。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3 例 7-2 模 7 计数器的四种实现方法 QAQBQCQDPCr74161A B C D&T1LD(a)QAQBQCQDPCr74161A BC D&T1LD(b)QAQBQCQDPCr74161A BC DT1LD(c)OC110011QAQBQCQDPCr74161A B C DT1LD(d)OC101001OCOC1CPCPCPCP

29、CPCPCP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 7-11 例例 7-2 态序表态序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如果要求实现的模值M超过单片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时, 必须将多片计数器级联,才能实现模M计数器。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将模M分解为M=M1M2Mn,用n片计数器分别组成模值为M1、M2、 、Mn的计数器,然后再将它们异步级联组成模M计数器。 先将n片计数器级联组成最大计数值NM的计数器,然后采用整体清 0 或整体置数的方法实现模M计数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例7-3】试用74LS90实现模 54 计数器。 解解:因一片74LS90的最大计数值为10

30、,故实现模54计数器需要用两片74LS90。 大模分解法。 可将M分解为 54=69,用两片74LS90分别组成8421BCD码模 6、模 9 计数器,然后级联组成 M=54 计数器,其逻辑图如图 7-14(a)所示。图中,模 6 计数器的进位信号应从QC输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整体清 0 法。 先将两片74LS90用8421BCD码接法构成模100计数器,然后加译码反馈电路构成模54计数器。过渡态 , 所 以 译 码 逻 辑 方 程为 。 模 54 计数器的逻辑图如图 7-14(b)所示。 01010100ABCDBCDQQQQQQQCACQQQRRRR02010201图

31、图 7-14 例例 7-3 用用 74LS90 实现模实现模 54 计数器逻辑图计数器逻辑图(a) 大模分解法大模分解法; (b) 整体清整体清 0 法法 QAQBQCQD74LS90S91CPCP1CP2S92R01R02QAQBQCQD74LS90S91CP1CP2S92R01R02(a)QAQBQCQD74LS90S91CPCP1CP2S92R01R02QAQBQCQD74LS90S91CP1CP2S92R01R02&(b)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7-4】 试用 74161 实现模 60 计数器。 解:解: 因一片 74161 最大计数值为 16,故实现模 60

32、计数器必须用两片 74161。 大模分解法。 可将M分解为 60=610,用两片 74161 分别组成模 6、 模 10 计数器,然后级联组成模 60 计数器,逻辑电路如图 7-15(a)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a)QAQBQCQDOCABCDPTCrCP1LD74161011011QAQBQCQDOCPT1741611QAQBQCQDOCABCDPTCr1LD741611QAQBQCQDOCABCDPTCrLD741611&(b)QAQBQCQDOCABCDPTCr1LD741611QAQBQCQDOCABCDPTCrLD741611001000111(c)CPC

33、PCPCPABCDCrLD01101CPCPCPCP图 7-15 例 7-4 模 60 计数器逻辑图(a) 大模分解法; (b) 整体置 0 法; (c) OC整体置数法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整体置数法。 先将两片74161 同步级联组成 N=162=256 的计数器,然后用整体置数法构成模60计数器。图7-15(b)为整体置0逻辑图, 计数范围为 059,当计到 59(00111011)时同步置0。图7-15(c)为OC整体置数法逻辑图,计数范围为 196255,计到 255(OC=1)时使两片LD均为 0,下一个C P 来 到 时 置 数 , 预 置 输 入 = 2 5 6

34、 - M = 1 9 6 , 故DCBADCBA=(196)10=(11000100)2。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通常,凡是具有预置功能的加(减)计数器都可以实现可编程分频器,只要用进位(或借位)输出去控制置数端,使加计数计到SN-1状态,或减计数计到S0状态时置数控制端有效,使计数器又进入Si预置状态。这样计数器总是在SiSN-1(或S0)共M个状态中循环,从而构成模M计数器。表7-12列出了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预置输入数的设置方式。表中N为最大计数值,M为要求实现的模值。对于同步置数加法计数器,预置值=N-M=M补,M=N-预=预补,即如果已知M,只要求出M补(M的各位求反,末位

35、加 1),即可求得预置值;同理,若已知预置值,只要求出预补即可求得模M的值。可见用这种方法设计可编程分频器是很简便的。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2 可编程计数器预置输入数的设置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 例例 7-5 】图 7-16 为可编程分频器,试分别求出M=100 和M=200 时的预置值;若I7I0=01101000,试求M值。 解:解:该电路为同步置数加法计数器,最大计数值N=256。 根据预置值=N-M=M补,可求得: 当M=(100)10=(01100100)2时,预置值DCBADCBA=M补=10011100;当M=(200)10=(11001

36、000)2 时,预置值DCBADCBA=M补=00111000。 当I7I0=01101000 时,由于M=预补,因此M=01101000补=(10011000) 2=152。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6 例 7-5 可编程分频器 QAQBQCQDOCABCDPT1LD74161QAQBQCQDOCTPLD74161CPI0I1I2I31I4I5I6I7CPABCD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 例例 7-6 】 分别用74LS192 和 74LS169 实现模 6加法计数器和模 6 减法计数器。 解:解: 用74LS192实现模6加、减计数器。由于74LS19

37、2为异步预置,最大计数值N=10,因此,加计数时预置值=N-M-1=10-6-1=3,减计数时,预置值=M=6。其态序表分别如表 7-13(a)、 (b)所示, 逻辑图如图 7-17(a)、 (b)所示。 用74LS169实现模 6 加、减计数器。由于74LS169为同步置数,最大计数值N=16,因此,加计数时预置值=N-M=16-6=10=(1010) 2, 减计数时预置值M-1=6-1=5=(0101)2。其态序表分别如表 7-13(c)、 (d)所示,逻辑图如图7-17(c)、(d)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3 例 7-6 态序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

38、应用图图 7-17 例例 7-6 模模 6 计数器计数器(a)、 (c) 模模6加法计数器;加法计数器; (b)、 (d) 模模6减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 QDCPCP+CrQCQBQAOCOBABCDLDCP1(a)QDCPCP+CrQCQBQAOCOBABCDLDCP1(b)QDCPQCQBQAU/DOCABCDLDCP(c)10101QDCPQCQBQAU/DOCABCDLDCP(d)100174LS16974LS19274LS19274LS16911PTPT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2 集成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集成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7.2.1 常用集成寄存器常用集成寄存器 一类

39、是由多个(边沿触发)D触发器组成的触发型集成寄存器, 如74LS171(4D)、74LS175(4D)、74LS174(6D)、 74LS273(8D)等。图 7-18(a)是74LS171的逻辑符号,其功能表如表 7-14 所示。其中Cr为异步清 0 端,当Cr=1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输出Q接收输入代码,若CP无效时输出保持不变。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另一类是由带使能端(电位控制式)D触发器构成的锁存型集成寄存器,如74LS375(4D)、74LS363(8D)、 74LS373(8D)等。图 7-18(b)是八D锁存器 74LS373的逻辑符号,其功能表见表 7-15。

40、当EN1EN0=10 时,输出Q随输入D变化,接收输入代码;当EN1EN0=00 时锁存代码;当EN0=1时,输出端的三态门处于禁止状态,因此输出为高阻。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4 74LS171 功能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5 74LS373 功能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8 集成寄存器(a) 74LS171 的逻辑符号; (b)74LS373的逻辑符号 1Q 1Q 2Q 2Q 3Q 3Q 4Q 4Q(a)CP1D2D3D4DCr1Q 2Q 3Q 4Q 5Q 6Q 7Q 8Q(b)EN01D 2D 3D 4DEN174LS1

41、7174LS3735D 6D 7D 8D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2.2 常用集成移位寄存器常用集成移位寄存器 1. 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 74LS194是四位通用移存器,具有左移、右移、并行置数、保持、清除等多种功能,其内部结构与逻辑符号分别如图 7-19(a)、(b)所示,功能表如表7-16 所示。74LS194各引出端功能如下: D0D3: 并行数码输入端。 Cr: 异步清 0 端,低电平有效。 SR、SL:右移、左移串行数码输入端。 S1、 S0: 工作方式控制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19 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

42、器(a) 逻辑图; (b) 逻辑符号; (c) 时序图 RD1RC11S1&RD1RC11S1&RD1RC11S1&RD1RC11S1&1111S0S1SRD0D1D2D3SL1CrCPQ3Q2Q1Q0(a)CPS0S1CrSRSLD0HLD1D2D3Q0Q1Q2Q3清送除数右移左移禁止清除(c)S1S0SLD3D2D1D0Cr74LS194CPSR(b)1CPQ0Q1Q2Q3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6 74LS194 功能表 从其功能表和图7-19(c)时序图可以看出,只要Cr=0,移存器无条件清 0。只有当Cr=1,CP上升沿到达时,电路

43、才可能按S1S0设置的方式执行移位或置数操作:S1S0=11为并行置数,S1S0=01为右移,S1S0=10为左移,时钟无效或虽然时钟有效,但S1S0=00 则电路保持原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2. 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1) 实现数据的串并转换 在数字系统中,信息的传播通常是串行的,而处理和加工往往是并行的,因此经常要进行输入、输出的串、并转换。 图图 7-20 七位串入七位串入并出转换电路并出转换电路 Q0Q1Q2Q3S1S0CrD0D1D2D3SRQ0Q1Q2Q3S1S0CrD0D1D2D3SRQ4Q3Q2Q111Q5Q6Q7Q8转换完成信号1串行输入

44、D6D0清0CP74LS19474LS1947-201并行输出CP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7 七位串入并出状态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21 七位并入串出转换电路 Q0Q1Q2Q3S1S0D0D1D2D3SRQ0Q1Q2Q3S1S0D0D1D2D3SRQ01&Q4Q5Q6Q71CP74LS19474LS194d3d2d1d01d4d5d6d7&Q1Q2Q3串行输出转换完成信号STCPCPG2G1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8 七位并入串出状态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2) 构成移位型计数器 图 7-22 移

45、位型计数器一般框图 移位型计数器的状态变化顺序必须符合移位的规律,即 ),.,2(,11111niQQDQinin组合控制逻辑Q1Q2Qnn位移位寄存器F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环型计数器。 图 7-23 四位环型计数器(a) 逻辑电路; (b) 完全状态图 0100000100101000101001011111000011000011011010011110101101111101(a)(b)S1S0SLD3D2D1D0Cr74LS194CPSRCPQ0Q1Q2Q30112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n位环型计数器由n位移存器组成,其反馈逻辑方程为D1=Qn。图 7

46、-23(a)是由74LS194构成的四位环型计数器, 其输入方程为SR=Q3,根据移位规律作出完全状态图如图 7-23(b)所示。若电路的起始状态为Q0Q1Q2Q3=1000,则电路中循环移位一个 1,环为有效循环。若起始状态为Q0Q1Q2Q3=1110,则电路中循环移位一个0,环为有效循环。可见,四位环型计数器实际上是一个模 4 计数器。环型计数器结构很简单,其特点是每个时钟周期只有一个输出端为 1(或 0),因此可以直接用环型计数器的输出作为状态输出信号或节拍信号,不需要再加译码电路。但它的状态利用率低,n个触发器或n位移存器只能构成M=n的计数器,有(2n-n)个无效状态。 第7章 常用

47、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为了使环型计数器具有自启动特性,设计时要进行修正。 图 7-24(a)是修正后的四位环型计数器,它利用74LS194 的预置功能,并进行全0序列检测, 有效地消除了无效循环,其状态图如图7-24(b)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11000001001000001111101111110010110100011011011000000100110111101(a)(b)主S1S0SLD3D2D1D0Cr74LS194CPSRCPQ0Q1Q2Q310001图 7-24 有自启动特性的环型计数器(a) 逻辑电路; (b) 完全状态图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

48、及应用 扭环计数器(也称循环码或约翰逊计数器)。 n位扭环计数器由n位移存器组成,其反馈逻辑方程为 nQD 1 n位移存器可以构成M=2n计数器,无效状态为(2n-2n)个。扭环计数器的状态按循环码的规律变化,即相邻状态之间仅有一位代码不同,因而不会产生竞争、冒险现象,且译码电路也比较简单。 图7-25是由74LS194构成的四位扭环计数器和它的状态图。它有一个无效循环,不能自启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25 扭环计数器 (a) 逻辑电路; (b) 完全状态图 00001000110011100001001101111111010010101101011010010010

49、01011011主(a)(b)S1S0SLD3D2D1D0Cr74LS194CPSRCPQ0Q1Q2Q3011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26 有自启特性的扭环计数器 Q0Q1Q2Q3S1S0SR74LS194D1D0D2D311110&1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扭环计数器输出波形的频率比时钟频率降低了2n倍,所以它可以用作偶数分频器。如果将反馈输入方程改为 , 则可以构成奇数分频器,其模值为 M=2n-1。图7-27是用 74LS194 构成的 7 分频电路,其态序表如表7-19 所示,其状态变化与扭环计数器相似,但跳过了全 0 状态。 11nnQQD第

50、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19 M=7 分频器状态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图 7-27 用74LS194 构成的 7 分频电路 S1S0SLD3D2D1D0Cr74LS194CPSRCPQ0Q1Q2Q301&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3 序列信号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 序列信号发生器是能够循环产生一组或多组序列信号的时序电路,它可以用移位寄存器或计数器构成。序列信号的种类很多,按照序列循环长度M和触发器数目n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最大循环长度序列码, M=2n。 最长线性序列码(m序列码),M=2n-1。 任意循环长度序列码,M2n。 第7章

51、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7.3.1 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图 7-28 反馈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框图 1. 反馈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反馈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 组合反馈网络Q1Q2QnSR(SL) n位移位寄存器Z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反馈移位型序列码发生器的结构框图如图7-28所示,它由移位寄存器和组合反馈网络组成,从移存器的某一输出端可以得到周期性的序列码。其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根据给定序列信号的循环长度M,确定移存器位数n, 2n-1M2n。 确定移位寄存器的M个独立状态。 将给定的序列码按照移位规律每n位一组,划分为M个状态。若M个状态中出现重复

52、现象,则应增加移存器位数。用n+1位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划分为M个独立状态为止。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根据M个不同状态列出移存器的态序表和反馈函数表,求出反馈函数F的表达式。 检查自启动性能。 画逻辑图。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例 7-7 】 设计一个产生 100111 序列的反馈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 解:解: 确定移存器位数n。 因M=6, 故n3。 确定移存器的六个独立状态。 将序列码 100111 按照移位规律每三位一组,划分六个状态为 100、001、011、111、111、110。其中状态 111 重复出现,故取n=4, 并重新划分六个独立状态为

53、 1001、 0011、0111、1111、1110、1100。因此确定n=4,用一片 74LS194即可。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列态序表和反馈激励函数表,求反馈函数F的表达式。 首先列出态序表,然后根据每一状态所需要的移位输入即反馈输入信号,列出反馈激励函数表如表 7-20 所示。从表中可见,移存器只需进行左移操作,因此反馈函数F=SL。 表7-20 也表明了组合反馈网络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因此可填出F的K图如图 7-29(a)所示,并求得 2020)(QQQQSFL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29 例 7-7F的K图和移存器状态图 111100000

54、1111000011110Q0Q1Q2Q310100100100100110010010111001110主(a)(b)01111111000000011000101101101101F(SL)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20 例 7-7 反馈函数表 Q0 Q1 Q2 Q3 F(SL)1 0 0 10 0 1 10 1 1 11 1 1 11 1 1 01 1 0 0111001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检查自启动性能。 图 7-30 修正后的F的K图和移存器状态图 1111000001111000011110Q0Q1Q2Q31010010010010011011011

55、00主(a)(b)0001011100100000100011111110101111010101F(SL)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画逻辑电路。 移位寄存器用一片74LS194,组合反馈网络可以用SSI门电路或MSI组合器件实现。图7-31(a)所示电路中 , 采用了门电路实现反馈函数。图 7-31(b)电路中SL=(Q0Q2)m(1 Q3 1 0)T采用了4选1 MUX实现反馈函数。 302QQQSL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31 例 7-7 逻辑电路(a) 反馈网络采用SSI门; (b) 反馈网络采用MSI器件 74LS194Q0Q1Q2Q3S1S0SL1011

56、1CPF(a)(b)74LS194Q0Q1Q2Q3S1S0SL10CPD0D1D2D3A0A1ZYF1ZCP4选1MUX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2. 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 图图 7-32 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结构框图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结构框图 设计过程分两步: 根据序列码的长度M设计模M计数器, 状态可以自定; 按计数器的状态转移关系和序列码的要求设计组合输出网络。由于计数器的状态设置和输出序列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这种结构对于输出序列的更改比较方便,而且还能同时产生多组序列码。 组合输出网络模 M计数器Q1Q2QnZ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 例例 7-8

57、 】设计一个产生 1101000101 序列码的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 解:解: 因M=10,可选用74161设计一个模10计数器,并采用OC置数法来实现,有效状态为 01101111。 设计组合输出网络。根据计数状态和输出序列的对应关系,列出真值表如表7-21所示。Z输出的卡诺图如图7-33(a)所示,若采用 8 选 1MUX实现逻辑函数, 则可求得 TCmABDQQQQZ)101100()(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 7-33 例 7-8 实现Z的K图及逻辑电路 (a) K图; (b) 逻辑电路 000111QBQAQDQC101101100100

58、D0D1D2D3D4D5D6A2A1A010Y01101Z8选1MUX(a)(b)00011110ZD774161QAQBQCQDPTCPCrACBD LDOC1CP01010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例【例7-9】 设计一个能同时产生两组序列码的双序列码发生器,要求两组代码分别是:Z1110101,Z2010110。 解: 首先用74LS194设计一个能自启动的模6 扭环计数器如图 7-34(a)所示,并列出组合输出电路的真值表如表 7-22 所示;然后用一片3-8译码器和与非门实现组合输出网络;最后画出逻辑电路如图7-34(b)所示。组合电路的输出函数式为 374217401m

59、mmZmmmmZ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图图 7-34 例例 7-9 逻辑电路逻辑电路 (a) 模模 6 计数器;计数器; (b) 双序列码发生器电路双序列码发生器电路 Q0Q1Q2Q3S1S0D3D2D1D0111011CP( a)Q0Q1Q2S1S0D3D2D1D074LS194CP74LS194A2A1A038译码器11117 6 5 4 3 2 1 0( b)SRZ2Z1SR0&1&CPE1E2E31Q3CP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 7-22 例 7-9 真值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7.3.2 m序列码发生器序列码发生器 m序列码也

60、称伪随机序列码, 其主要特点是: 每个周期中, “1”码出现 2n-1次,“0”码出现2n-1-1 次,即 0、1 出现的概率几乎相等。 序列中连 1 的数目是n, 连 0 的数目是n-1。 分布无规律,具有与白噪声相似的伪随机特性。 m序列码发生器是一种反馈移位型结构的电路,它由n位移位寄存器加异或反馈网络组成,其序列长度M=2n-1, 只有一个冗余状态即全 0 状态, 所以称为最大线性序列码发生器。由于其结构已定型,且反馈函数和连接形式都有一定规律,因此利用查表的方式就可以设计出m序列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表表 7-23 m序列反馈函数表序列反馈函数表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表7-23列出了部分m序列码的反馈函数F和移存器位数n的对应关系。如果给定一个序列信号长度M,则根据M=2n-1求出n, 由n查表便可得到相应的反馈函数F。 例如,要产生M=7的m序列码, 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