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204-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s 1)(s 2)(s 4)试证明®1 j : 3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和开环增益K 。解 若点6在根轨迹上,则点 ®应满足相角条件G(s)H(s)对于s 1G(s)H(s) (1 j3(2k1),如图所示。j .3,由相角条件j . 31)j.34)2)满足相角条件,因此s11 j.3在根轨迹上。将3代入幅值条件:G(s)H( s)b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解出:K 12,4-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求参数 迹方程,并写出b 2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G(s) (s 4
2、)(s b)(2)G(s)10(s 2b)s(s 2)(s b)解 G (s)4s 4s 20b(s 4)(s 2j4)(s 2j4)(s)G(s)1 G(s)20s2 6s 285 g(s)b(s22s20) = b(s 1M9)(s 1jV19)()s(s22s10) = s(s1 j3)(s 1j3)°、 G(s)10(s 4)(s)321 G(s) s 4s 14s 404-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2s(s 4)(s b)试绘制参数b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迹,并写出s=-2这一点对应的闭环传递函数。解 G (s) 血勺s(s 6)根轨迹如图。s 2 时 b
3、4,,、2s2s(s)s210s 16 (s 2)(s 8)4-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G(s)k G(s)k(s 1) s(2s 1)s(0.2s 1)(0.5s1)(3) G(s)k*(s 5) G(s)k* (s 1)(s 2)s(s 2)(s 3)s(s 1)解G(s)K10Ks(0.2s 1)(0.5s1)s(s 5)(s 2)三个开环极点:P1 0,P22 ,P3实轴上的根轨迹:,5 ,2,0渐近线:3(2k1) 33分离点:111c0 d d 5 d 2解之得:d10.88 , d23.7863(舍去)。与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D(s) s3 7
4、s210s 10k0令 ReD(j )7 210k0V ImD(j )3 100解得k 7G(s)讐1)K(s 1)s(2s1)2s(s 1)根轨迹绘制如下:实轴上的根轨迹:,1 ,0.5,0分离点:11 1dd 0.5 d 1解之得:d0.293,d1.707 o与虚轴的交点(0,10j)o根轨迹如图所示。根轨迹如图所示。根轨迹绘制如下:实轴上的根轨迹:5, 3 ,2,0渐近线:0 2 3 ( 5)2(2k1)a2 2分离点:1111d 2 3 5用试探法可得 d 0.886。根轨迹如图所示。(4)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0, 1,卜1,-21111 分离点:11d d 1 d 1
5、 d 2求解得:d10.37,d21.37根轨迹如图所示。4-5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0.02s 1)(0.01s 1)要求: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2)确定系统临界稳定时开环增益k的值;确定系统临界阻尼比时开环增益 k的值。解G(s)s(0.02s 1)(0.01s 1) 实轴上的根轨迹:0,-50,-100,-5000ks(s 50)(s 100)1分离点:11 0dd 50 d100求解得d121.13, d278.87aa渐近线:50,60°,,80o根轨迹如图所示。 系统临界稳定时 k*750000, k 150 系统临界阻尼比时 k*48112.5,
6、 k 9.624-6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s(s2 8s 20),要求绘制根轨迹并确定系统阶跃响应无超调时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G(s)H(s)Ks(s2 8s 20)实轴上的根轨迹:,0渐近线:0 ( 4j2) ( 4分离点:解之得:(2k1)2,dD(s)4 j23.33d 4 j23 c 2s 8s 20s kRe(D(j)k8 2 0lm(D(j)203 002 5解得:k0k 160起始角:由相角条件A?63,p363。与虚轴交点:把s j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其实、虚部分别为零得:根轨迹如图所示。所有根为负实根时阶跃响应无超调,此时14.8 k* 16,所以0.74
7、 k0.84-7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2s 1)2 4(si)2© 1)试绘制系统根轨迹,并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解: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0.5,7/4 渐近线:117/4( 0.5)1a2 8(2k1)_a 2 2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4 31 210D(s)s3s2 (2k )s k 1 0777把s j代入上方程,Re(D(j ) 令Im(D(j )解得:(2K*根轨迹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1 K 9 7。4-8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绘制系统根轨迹(要求求出起始角)G(s)H(s)K (s 2)(s2 4s
8、9)2解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2 j 一 5 2 j 一 5 ( 2)3(2k 1)_3 3,分离点:2 2d 2 j 5 d 2 5解之得:d3.29 d 0.71 (舍去)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2 2D(s) (s 4s 9)把s j代入上方程,4令 Re(D(jIm(D(j)(7234812K3解得:K2196 起始角:90(2 p 2 90) (2k 1解出p1 45 , p2135根轨迹如图所示。4-9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分别绘制以a和T为变化参数的根轨迹。(1) G(s) “警 a),a 0 ; (2) G(s) s (s 1)2.6s(0.1s
9、1)(Ts1)解(1)G(s)a/4s(s 0.5)2实轴上的根轨迹:(,0)渐近线:a1/3,a60° ,80o分离点:d 1/6 根轨迹如图所示。2Ts2(s 10) G (s)”s210s 26 实轴上的根轨迹:(,0) 起始角终止角:°i 1i 1°°2(180 tg -) tg -( p 90 )18055解得起始角p78.7°2 z 0°(tg 1 1 tg)180°55解得终止角 z90°根轨迹如图所示。k的值。4-10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根轨迹, 并求出所有根为负实根时开环增
10、益k的取值范围及系统稳定时g(s)h(s)总解实轴上的根轨迹:18, 1分离点:d14.22,d26.28渐近线:a7.5, a90° 与虚轴交点:s121.86j , k* 37.7根轨迹如图所示。d1 处k*116.6 , d2处k*117.6 , k k* /18结论:6.48 k 6.53时所有根为负实根,k 2.095时系统稳定。4-11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绘制时间常数T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并分析参数T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60解:G(s)10032Ts s 20s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G*(s)1 T(s220s 100)3s根轨迹绘制如下:(注意:k*1/T)
11、实轴上的根轨迹:(,10 , 10,03分离点:32解得d 30。d d10根据幅值条件,对应的T0.015。 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32D (s) Ts s 20 s 1000把s j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Re(D(j)1002 0Im(D(j)20T 30解得:10T 0.2起始角:参数T从零到无穷大变化时的根轨迹如图所示。(请注意根轨迹的方向!)从根轨迹图可以看出,当0 T 0.015时,系统阶跃响应为单调收敛过程;0.015 T 0.2时,阶跃响应为振荡收敛过程;T 0.2时,有两支根轨迹在平面,此时系统不稳定。s右半cTsG (s)2s 20s100三条根轨迹中两条
12、起于-10,一条起于,均终止于原点实轴上的根轨迹:(,10,10,03分离点:32解得d30。d d10若取另外一种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则解题步骤如下:其余步骤与上基本相同,根轨迹相同,只是-10处为两个开环极点,原点处为环零点,根轨迹方向与图中一样。3个开4-12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试概略绘制其根轨迹(k*0)。R(s)£(”1)C(窈1yL 4k解此系统为正反馈系统,应绘零度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2 , 1,分离点:解得 d 0.5起始角:根据相角条件,mn2ki 1j 1得p1 60 , p260 , p3 180。根轨迹如图所示。4-13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 s),试绘制其根轨迹,并求出s(s 2)使系统产生重实根和纯虚根的 k值。解由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知需绘制o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2,0,1,1分离点:1 1dd2 d 1解得:d10.732,d22.732将 s d10.732 ,sd22.732代入幅值条件得:K d10.54,Kd27.46与虚轴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紧急人才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水质化验试题及答案
- 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中医肾病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保试用期转正自我总结
- 大学生检察院实习报告范文2025字
- 2025版房屋维修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合同样本
- 2025版酒店行业客房服务员劳务派遣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材料加工承包生产合同
- 2025年度市政道路施工合同绿色施工技术要求解读
- 2025年高级育婴员(三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预售奖励管理办法
- 2024年云南大学图书馆招聘真题
- 结核病临床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2025版
- 2025版保姆家政服务合同范本家政服务规范详细版
- 建筑工程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
- 202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监理周报创新第期
- 建设部环卫劳动定额
- FZ/T 80003-2006纺织品与服装缝纫型式分类和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