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_第1页
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_第2页
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_第3页
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_第4页
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 海 大 学习 题 一流域平均雨量的计算及降雨过程线的绘制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支流隐潭溪上拟建一座青山水库。坝址处控制集水面积F为85.5k,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坝址附近地面高程仅有20米左右。而上游高山处高程可达880余米,山高坡陡,森林茂密,表土层薄,透水性好,植被良好。流域内设有7个雨量站(具有自记雨量计观测雨量)和坝址附近没有一个流量站,如图1所示。1974年8月19日降了一场较大的暴雨,测得雨量记录如表1所列。表1 1974年8月19日雨量站测得雨量记录表降雨时间雨 量(毫米)流域平均雨量起讫石塘庙1平岗2章山3田家山4迳路5龙潭6溪底7F=3:004:005:004:005:0

2、06:000000006:007:008:007:008:009:0009:0010:0011:0010:0011:0012:0012:0013:0014:0013:0014:0015:0015:0016:0017:0016:0017:0018:0018:0019:0020:0019:0020:0021:0021:0022:0023:0022:0023:0024:00总和二、要求1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暴雨逐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填入雨量记录表1中的最后一栏,并在方格纸上绘出该次暴雨流域(面)平均雨强(i)过程线(与习题二流量过程画在同一张图上,i(t)在上方(方向向下),Q(t)在下方

3、)。2统计本次暴雨的总(面)雨量值(m3)、总降雨历时、总平均(面)雨量(mm/hr)及最大时段的雨量。习 题 二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的绘制及地面径流量、地面径流深及地面径流系数的计算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支流隐潭溪上青山水库坝址截断面,在1974年8月19日降了一次暴雨,相应该次暴雨测得流量记录如表2: 表2时间t(小时)8月19日5:008:0010:0012:0013:3014:0016:00流量Q(m3/s)时间t(小时)17:0018:0020:0024:008月20日4:008:0012:00流量Q(m3/s)时间t(小时)16:0020:0024:008月20日4:008:0

4、0流量Q(m3/s)二、要求1.将上述表中实测流量值点绘到与习题一绘制暴雨平均雨强过程线的同一方格纸上,使雨强过程在上方,流量过程在下方,按时间次序相继通过实测流量点连接成连续的光滑曲线,即为流量过程线,应使雨强过程线和流量过程线的横坐标时间的比例尺取一致,以便其相互对照。2.根据退水曲线规律的分析,初步估计出地面径流的终止点,约在洪水退水线上Q=25m³/s处,用斜线分割线法从本次洪水的起涨点(8月19日8:00)到地面径流终止点之间以直线来分隔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用梯形求面积的方法推求本次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总量(万立米),再将其换算成地面径流深(毫米),最后算出本次暴雨的地面径流

5、系数值。3.若流域产流以实测流量上涨时刻为开始产流的标志,上涨前全部降雨为初损,上涨后以恒定的后损率扣损,请依此推算地面净雨过程,并推求时段为8h的地面径流单位线。习 题 三测流记录的整理及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变化图的绘制一、给定资料江西省昌江谭口水文站在1974年7月14日进行了一次流速仪法现场测流,测深测速记录如表3所示。二、要求1.以各条垂线上各测点的测速历时t、流速仪转速N,代入施测流速仪的率定公式V点=0.709(N/t算出该点流速V点(m/s)。再将各条垂线上,水深处测处的点流速V、V,代入二点法公式,得垂线平均流速填入表3中栏。2.以起点距b为横坐标,以水深h和垂线平均流速为向下、向

6、上标示的纵坐标在方格纸上绘制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变化图。习 题 四用流速仪法施测断面流量的计算及成果汇总一、给定资料江西省昌江谭口水文站在1974年7月14日进行了一次用流速仪法的测流工作。测深、测速记录的整理成果和习题三中表3中所列。二、要求b、水深h转抄到实测流量计算表(表4)上,由b、h分别计算相邻垂线间的间距B和平均水深,再将间距B乘上平均水深得测速垂线间的部分面积;此外,将习题三表3中的抄到表4上,由计算相邻垂线间部分面积的平均流速,其中头尾两项岸边部分面积的平均流速、,应以岸边第1、9条垂线平均流速、分别乘以岸边流速系数= 0.67、0.75 得出,填入栏,最后,由和计算部分流量Qi=

7、*,则断面流量等于。2.计算表4下部各项测流成果要素值:Q=,F=,死水面积是指流速为0的过水面积,现为0,=Q/F ,平均水深=F/水面宽,断面流量相应的水位应取测流始、末时观测基本断面水位的平均值,水面纵比降应由上、下比降水尺所得的水位差除以其间距400米得到。糙率n应由流量公式Q = *()2/3 * J1/2 * F反求得出。其中x 为湿周长,可由以下公式求得,J为水面纵比降,水位涨率可由测流期间水位涨差除以测流历时(见表3)得出。表3昌江潭口水文站到漂潮速记录表施测时间:1974年7月14日6:50 - 8:05(平均7:28)天气:雨 铅鱼重:50公斤测速仪牌号及率定公式:55型N

8、o.2396,= 0.709() + 0.010m/s,检查后使用数次:9/18序号起点距b(米)水 深h(米)流速仪施测位置测速历时t(秒)测速仪转数N测点流速V点(米/秒)垂线平均流速Vm(米/秒)备注测深测速相对测点深(米)0岸边011581206412022852406715033642005815044582005616055582006320066351203712077602006320088681805412099691505712010岸边0情况说明:用测船施测,流速仪用直径4mm的钢丝索悬吊。表4昌江潭口水文站实测流量计算表序号起点距b(米)基本断面水位Z(米)水深h(米)

9、测深垂线间测速垂线间过水断面积Fi(米2)平均流速(米/秒)部分流量Qi(米3/秒)测深测速平均水深h(米)间距B(米)测速垂线Vm测速垂线间部分面积Vi00112233445566778899100断面流量Q(m3/s)平均水深(m)水尺记录水尺名称水尺编号水尺读数(米)水尺零点高程(米)水位Z(米)过水断面积F(m2)最大水深(m)死水面积(m2)与断面流量相应的水位(m)基本P4平均流速Q(m/s)水面纵比降(10-4)上比降P5最大测点流速(m/s)糙 率(n)下比降P6水面宽(m)水位涨率(m/hr)(上下比降水尺间距离为400米)习 题 五计算年径流量样本系列的统计参数及绘制年径流

10、量的经验频率曲线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隐潭溪青山水库坝址断面以上控制的集水面积2,根据雨量资料求得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x0=1563毫米,实测径流年月流量系列如附表5中所列。二、要求1. 根据表5中最后一栏给出年平均流量Q年的样本系列数据,初步计算年径流量的统计参数、Cs值。2. 计算年径流量的经验频率Pi,并在机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据(Qi,Pi),连成经验频率曲线。习 题 六用适点配线法选配年径流量的理论频率曲线一、给定资料同习题五的给定资料。二、要求1. 初步拟定若干组统计参数值如下:第一组:要用习题五计算所得的、Cs;第2组:、与第1组相同,Cs=2;第3组:仍不变,略调整为0.3

11、,Cs=2=0.60。采用皮型理论频率曲线来拟合。根据各级拟定的统计参数值,由Cs和不同的P值查水文常用表上的皮型值表得p 、代入公式Qp=(1+*p ),绘制Qp P%理论频率曲线,因为有三组统计参数,在机率格纸上绘制出三条理论频率曲线。(Qi,Pi),点绘到与理论频率曲线同一张机率格纸上,通过头尾全面的比较,选择一条与经验频率点据最吻合的理论频率曲线作为成果,最后确定、Cs值。表5青山水库坝址断面年月径流系列表 单位:米2/秒 月份流 量水文年456789101112123年平均流 量19551956195619571957195819581959195919601960196119611

12、962196219630196319641964196519651966019661967续表5月份 流 量水文年456789101112123年平均流 量196719681968196919691970197019711971197219721973197319741974197519751976总 和平 均习 题 七年径流量样本系列抽样误差的确定及成果精度分析一、给定资料同习题五的给定资料二、要求1、为了进一步分析了解习题六选出与经验频率点据最吻合的理论频率曲线及其相应的 统计数据参数、 、的可能精度如何?尚需估计样本系列估计参数的抽样误差;此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可用各个样本统计参数的均方

13、误来表示,即可根据样本容量年n及估计随机变量总体估计参数,代入公式算出均方误再分别除以各自的统计参数,以相对误差(%)来说明其可能精度。2、如果要求样本平均数的可能精度达到不超过5%,试问本次计算成果是否能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按其抽样误差公式 推算出还需补充多少年资料(系列长度增大)估计才能满足此要求?该项计算成果满足此精度要求的可靠程度(频率)估计有多大?为什么?习 题 八河川年径流量特征值的单位换算一、给定资料同习题五的给定资料二、要求1、将习题六所得成果中的多年平均流量值,换算成下列径流特征值:年径流总量(万平米);年径流深R(毫米)年径流模数M(分米/s·Km);年径流系

14、数(%)2、如果设计频率P=85%,从习题六所得结论频率曲线上查算出丰(P1 =15%)、平(P2=50%)、枯(P3 =85%)三个设计年的年径流量(万立方米)?表6年份194619471948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甲站年径流深x(毫米)274205306188956415250433296230432乙站年径流深y(毫米)449311507384284511年份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甲站年径流深x(毫米)589197174312183553548886297148209乙站年径流深y

15、(毫米)6042302003301535924971020319181216习 题 九用图解法推求甲、乙站年径流相关的相关方程及插补展延系列一、给定资料山东省某河甲站具有22年(1946 1667年)实测径流资料,而其上游乙站只有17年实测径流资料(1951 1967年),如表6所列,由于两站同在一条河上。且同在一气候区内,从径流成因分析两站的年径流深具有较密切的联系,且有17年同期观测资料,因此,可以用相关分析来插补延展乙站年径流系列。二、要求1、以甲、乙站的年径流深、为横、纵坐标在方格纸上点绘相关点距,以相关点群分布的趋势来确定直线或曲线相关。2、若属直线相关,用相关图解法在方格纸上从相关

16、点群分布中心直接目估确定一条相关直线,并在此直线上下两端任取两点A(,)、 B(,)。根据此两点坐标值,解出直线式的系数a、b,则相关方程式为y=a+bx。3、以此相关方程式来插补乙站缺测年份的年径流深值。习 题 十用最小二乘相关分析法推求甲、乙站年径流相关的回归方程及估计其误差一、给定资料同习题九的给定资料。1、用最小二乘相关分析法,计算、同期观测系列的统计参数值;则y倚x的回归方程为:并计算y倚x的均方误:作为估计y的可能误差。2、以显著性水平及r值来检验两变量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同时以相关系数r和y倚x回归方程的均方误的大小,来评判该相关关系是否良好?说明y倚x的回归方程是否可作为插

17、补展延系列的依据。若可将乙站年径流系列以回归方程进行插补展延。习 题 十 一推求丰、平、枯三个设计(代表)年的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隐潭溪青山水库坝址断面的实测径流系列,如习题五中表5所列。青山水库的开发任务主要为解决上虞县余上闸基灌区干旱缺水问题,即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要求。该地区农作物需水区为每年39月份、其中以7、8月份用水量最大,而每年此时正逢霉讯(5、6月)已过,而台讯未到、故经常发生旱情缺水现象,称为伏旱。有的年份缺水极为严重,如1971年曾经历连续70天无雨,旱情严重,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灌溉设计保证率P=85%。二、要求1、根据习题六配线的

18、结果年径流量频率曲线,由P=15、50、85%在频率曲线上分别查得相应丰、平、枯三个设计年径流量值:、。2、根据选典型的原则(习题五表5)中选出较符合设计要求的丰、平、枯三个典型年,其流量、。3、用典型年法先求出丰、平、枯三个年份的修正系数为:再将各个修正系数值K分别乘以相应丰、平、枯典型(代表)年各月流量,即可求得丰、平、枯三个设计年的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习 题 十 二缺乏资料河流流域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径流年内分配的推求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另一小支流(隐潭溪附近)缺乏实测径流资料、该小支流某站以上集水面积F=192km,现从该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及其等直线图上查得该流域平均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值

19、为985毫米,令=2,丰、平、枯年的设计频率为15%、50%、85%。二、要求1.先将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85mm,换算成多年平均流量值,然后采用皮-型曲线值表,由已知、推求丰、平、枯三个设计年径流量=(1+),=(1+),=(1+)。2.由于该流域与隐潭溪同在一气候区内,且相距不远,径流年内分配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故可选隐潭溪为参证流域,可直接从隐潭溪实测径流系列中选择丰、平、枯的典型年,同样可求得丰、平、枯三个年份的修正系数、,进行对丰、平、枯三个典型年月流量放大,即可求得丰、平、枯三个设计年的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习 题 十 三典型洪水过程线的绘制及其洪水特征值的计算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某水库工

20、程根据设计规范确定:大坝以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现根据实测洪水资料经过频率分析计算已求得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及各种不同时段的洪量:设计洪峰流量=1210m3/s最大4小时洪量=1500万立米最大8小时洪量=2580万立米最大24小时洪量=4310万立米72小时洪水总量=5750万立米从实测洪水资料中根据设计要求;已选定1962年9月的洪水作为典型洪水过程线,其流量过程如下:表7时间(小时)第1天0246810121416182022流量Q(m/s)813256216029017810070737050时间(小时)24第2天24681012141618流量Q(m/s)5512520

21、0245370530685810670390时间(小时)202224第3天24681012141618流量Q(m/s)2702051501158668554232282215时间(小时)202224流量Q(m/s)1086二、要求1.将1962年9月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数据点给到方格纸上,一并连成连续的洪水过程线。2.按表7中2小时时段摘取数据,用梯形面积近似计算洪量,则得典型洪水特征值:典型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最大4小时洪量、最大8小时洪量、最大24小时洪量以及72小时洪水总量。习 题 十 四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1、 给定资料同习题十三的给定资料。2、 要求1、根据习题十三已给定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最大4、8、24、72小时设计洪量值,以及求出典型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最大4、8、24、72小时洪量值。分别求出洪峰和各种不同时段的放大(倍比)系数:2、用列表计算,由各放大(倍比)系数乘以典型洪水过程线上各相应时段内的流量值,得出放大流量过程,交界处两个流量值取平均修匀,即为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点绘在方格纸上。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