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练习-鉴赏古代诗歌(含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临江仙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B.
2、;“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C. 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 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寄丰真州【南宋】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
3、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注】丰真州:作者的朋友,曾任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知州,生平不详。金罍(léi)酒:泛指华美的酒盏。东山丘壑梦:晋文帝时,谢安被召为著作佐郎等职,他以病辞,隐居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被称为“放情丘壑”、“无处世意”。看金印,大如斗:东晋大将军王敦举兵叛乱,周頻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60; ) A. 词的上片,一个“叹”字,与“忆”相呼应,引起对别后人事的追溯,又以“天下事”收起,一气呵成。 B. 全词笔力豪健,气势浑厚,意境阔大,字里行间,感情饱满真挚,古人称赞戴复古:“豪情壮采、直逼苏轼”。C. 上片“东望”三句,想到沦丧地的人民正翘首盼望,词人心情非常悲伤,但仍希图恢复,并提醒激励友人。 &
5、#160;D. 词的下片,以“钱塘风月西湖杨柳”起笔,美景让词人留连忘返,以此排遣悲情,从而与上片形成逆转。(2)请结合全词,分析下片两处典故的用意。(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陈再思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 , 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注释】观音山: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避乖:远离尘世。乖,抵触。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封大司徒。 (1)下列
6、对本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眠松”指睡卧状的松树,而“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有文曰“松树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B. 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 C. 本曲运用秦始皇封树为五大夫和丁固后被封大司徒的典故,表明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加官晋爵,多为朝廷做事。D. “靖节何年种”中的“靖节”指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语句。(2)诗言声,该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主要是
7、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的?请联系全曲概括并分析。(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小题。病后登快哉亭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 , 但觉秋风发上生。【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 &
8、#160; B. 颔联言近意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C. 颈联虚写,说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草儿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9、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对雪¹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²。【注】1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2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 “瓢弃樽无
10、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 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愁,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汧阳县阁【唐】韦庄汧水悠悠去似絣 , 远山如画翠眉横。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注】汧(qin)阳:今陕
11、西千阳县,县内有发源于汧山南麓的汧水流经全境。唐时为吐蕃与内地交界之处。本诗写诗人登阁见闻。(bng):彩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运用比喻手法,以彩带喻水、翠眉喻山,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展现了汧阳优美的自然风光。 B. 全诗通过层层铺叙的方法,写汧阳的风土人情,并且视听结合,使读者在时空上加强了对汧阳的整体印象。C. 颈联顺势而下,描绘边地局势,用“边静
12、”“地贫”写出汧阳人民的寂寥与清苦,暗示了民族尖锐的矛盾。 D. 尾联以动衬静,写羌笛的响声意在与前面六句营造的静谧形成反差,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令人回味。(2)试比较本诗中“僧寻野渡归吴岳”与韦应物滁州西润中“野渡无人舟自横”所表现的意趣的异同。(6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如梦令 春景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 , 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注】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
13、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红溜:形容花朵娇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B. 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C. 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D.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
14、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点绛唇·感兴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160; ) A. 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B. “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C. “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 “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16、。(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小题。月上瓜州 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月明上瓜州。【注释】神州:指中国,此指京都。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引起人的无限暇思。B. 月上瓜州其词含蓄蕴藉,感情真挚,委婉细腻,风雅自然。 C. 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塑造了“渔翁”这一形象,一叶扁舟,诗人在明月之下、瓜州江河之上持竿垂钓。D.
17、160;下阕头三句,写古往今来没有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但是自己的壮志雄心还未随水流东逝而去,依然想要报效国家。(2)这首词上阕写“愁”,下阙写“恨”,请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词人的“愁”和“恨”。 (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潭州【唐】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18、”,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 “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淮,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 “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
19、果。(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重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宋神宗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茸城北旧台,并让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胡国:这里指四川眉山。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
20、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B.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C. “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储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情,引起下阕的抒情。 D. 全词意境清晰,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意。(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
21、情?(6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良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哀怨之情。 【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22、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D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上片、下片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情感主旨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作答,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良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
23、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哀怨之情。2.【答案】(1)D(2)用谢安的典,意在委婉劝谏友人,不要贪恋江南美景,而应抓住时机,图谋北伐,抗金报国。用周顗的典,意在激励友人早日举兵,招揽天下英才,抗金复国,建立不世功名。 【考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D项,指代有误,也不是逆转。钱塘风月虽美,西湖垂柳醉人,但当下却不是朋友观赏之时,相反正是谋求光复失地的大好时机;而且,美好
24、河山更加激发志士保家卫国的斗志。与上片的内容一脉相承,没有逆转。(2)题干是“请结合全词,分析下片两处典故的用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考题指向非常明确,要求结合全词分析下片两处典故的用意。首先要读懂全词,其次是了解典故在古诗词里的不同用法方能回答该题。另外要充分利用诗下面的注释来解读作者用典的用意。贺新郎·寄丰真州是作者寄赠给友人丰真州的一首词,意在勉励老友为国立功。上片从回忆二人共饮的情景入词。“叹”字领起,描绘别后情景。自己功名未就,光阴飞逝,只不过在江湖上来来往往,想起不仅收复中原无望,而且现在仅有的半壁江山还不断受到金兵的威胁,自己便痛心疾首。“两眉长皱”再念及
25、沦陷区的人民,还在翘首企盼收复,心中更加痛苦。望着浩渺的天空,不尽的落叶,北送的飞鸿,他久久地伤怀了。紧接着,他把希望寄托在朋友身上,情不自禁激动地说“天下事,公知否?”作者身在江湖,心系世事、希图恢复,并恳切地勉励友人。下片具体抒写他的劝勉。首先说朋友是真州知州,钱塘风月、西湖垂柳,这些江南美景令人留恋,但为国杀敌的机会也切莫放过。注释的“东山丘壑梦”是希望朋友不能像谢安那样盛年便隐居,只顾自己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要在朝廷腐败之际,振作精神,不失时机地抗金报国。“要整顿、封疆如旧”,此句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希望。在作者眼中,丰真州是将才、是帅才,一定能入主枢密院,招揽天下英雄,奋起抗金,所以他说
26、,那些英雄豪杰,也一定会齐集于你的帐下,为你奔走。最后以“看金印,大如斗”作结,结合注释中周頻的典故,表达自己盼望对方出马挂帅,驰骋疆场,早日抗金复国的迫切心情。(2)用谢安的典,意在委婉劝谏友人,不要贪恋江南美景,而应抓住时机,图谋北伐,抗金报国。用周顗的典,意在激励友人早日举兵,招揽天下英才,抗金复国,建立不世功名。3.【答案】(1)C(2)借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考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C从后文“半溪明月,一枕清风”可看出“渴望建功立业,
27、加官晋爵,多为朝廷做事”错误。(2)注意答出“托物言志”的手法,然后分析物象的特征和要表达的情感或志向。4【答案】(1)C(2)意境营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考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C项,“虚写”错误,应该是“由上联回忆转入实写”。(2)注意答出注意的意象“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和“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以及营造的氛围“凄清萧瑟”“雄阔苍凉”。5【答案】(1)C(2)诗歌第二联描
28、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考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掌握。选项中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2)本题答题关键词“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用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关键意象答题。答案内容应该包括景象和作用。6.【答案】(1)C(2)相同点:都以“野渡”情景入诗,寓情于景,使所见景物烙上人的思想感
29、情。不同点:诗人心境不同,所写景致表现的感情也不相同。前者写僧人寻找野渡,意在“归吴岳”,表现诗人对汧阳自然山水的喜爱;后者通过写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景象,意在寄托诗人无所事事的寂寥与落寞。 【考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主要表现的是边陲的祥和宁静,并未暗示民族尖锐的矛盾。(2)这是一道比较两首诗句异同点的题目。可从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赏析,不可片面。韦庄的诗:这首七律描述了诗人于黄昏时分伫立于县城头阁楼上的所见所闻。首联写
30、登高所见,一连用带子、女子的粉黛眉痕两个比喻,描写汧阳的水和山;汧水悠悠远去,汧山横亘静卧。一幅山横水纵、动静并存的远景图展现在诗人的眼前。领联特写近景,“僧寻野渡”,暗衬出天色将晓;“雁带斜阳”,点明是秋日的黄昏。孤僧独寻,寒雁飞归,夕阳落照,展现出边地独有的风光。颈联深入一层揣摹边地风貌,说“边静”,补以“不收蕃帐马”;写地贫,续以“唯卖陇山鹦”,其贫、其静则无以复加。尾联则以阁上所闻,叙写边地景色;牧童羌苗吹奏梅花落古曲,说明这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纵观全诗,诗人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的形象,语淡情浓的文字,描绘出祖国的边地的壮美风光。韦应物的诗: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
31、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景。从而可知相同点有:手法相同。都以“野渡”情景入诗,寓情于景,使所见景物烙上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点:表达的情感不同。前者写僧人寻找野
32、渡,意在“归吴岳”,表现诗人对汧阳自然山水的喜爱;后者通过写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景象,意在寄托诗人无所事事的寂寥与落寞。7【答案】(1)C(2)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化用。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思念。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反复。“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诗人忧思情怀不尽。同时节奏
33、鲜明,音韵和谐。 【考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C项,“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不当。三、四句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2)首二句直笔写春,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下文抒发的却是伤春之情,以乐景衬哀情。三四句“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悠扬, 响彻天空。化用了南唐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然而景象依旧,人
34、和绿杨一样清瘦。“依旧,依旧”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而“绿杨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8【答案】(1)C(2)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阑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考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C项,“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错误;“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孤”“细”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诗歌开头一句“ 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在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在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仿真皮沙发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青公寓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圆领T恤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缝纫机摩擦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红柄水口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二层松紧口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升城市排水能力与防涝设施改造方案研究
- 2025年煤粉离心风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毕业设计(论文)-护栏清洗机设计
- 2025-2030年中国光学加工机械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4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2024年高三班主任毕业评语15篇
- 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
- 2025年中国稀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句段运用练习
-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中国院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道路勘测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83课件讲解
- 设施农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