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_第1页
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_第2页
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_第3页
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_第4页
外国建筑赏析:文艺复兴建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复兴建筑部分纲要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Home文艺复兴建筑(RenaissanceArchitecture)Enter文艺复兴建筑——概述Home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即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教会统治一切的宗教观,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在它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在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政治上则掀起了各国人民反对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国家的要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Next文艺复兴建筑在反封建、倡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倡复兴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之取代象征神权的哥特风格。于是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同时为了追求所谓合乎理性的稳定感,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向的厚檐也被用来同哥特风格中的尖券、尖塔、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与小尖塔等对抗。在建筑轮廓上讲求整齐、统一与条理性,而不象哥特风格那样参差不齐、富于自发性与高低强烈对比。文艺复兴建筑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16世纪起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盛期),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它国家。17世纪起,意大利因欧洲经济重心西移而衰退,只有罗马因教会拥有从大半个欧洲收取信徒贡赋的权利而依然富足。这时在意大利半岛中开始了两种风格的并存:一是以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维琴察等地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余波(后期);另一是由罗马教庭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洛克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S.MariadelFiore)时间:1420~1434年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1377~1446)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该教堂始建于1296年,以后曾经多人修建,但正殿的顶盖始终是个难题。1420年,通过竞赛选用了现在这个方案,其在该设计中综合了古罗马形式与哥特结构并加以创新,终于实现了这一开拓新时代特征的杰作。穹窿内径42米,高30余米,穹顶结构由8根对角主券,配合每边两根次券组成,主券与次券之间又有9根平券与之交织成网状,创造了全新的穹顶结构形式。为了使穹窿能在城市天际线中起作用,下面有一高12米的八角形鼓座,而这种做法又是来自拜占庭的。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佛罗伦萨育婴院(FoundlingHospital)时间:1421~1445年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1377~1446)四合院制,正面向安农奇阿广场的一侧展开长长的券廊。立面采用了科林斯式敞廊和水平檐部等古典手法;二层窗子较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墙面平洁,檐口薄薄的,轻轻的,所以同连续券风格很协调,而虚实对比又很强,构图明确简洁,比例匀称,尺度宜人。廊子结构是拜占庭式的,逐间用穹顶覆盖,下面以帆拱承接。其券廊构图使房屋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个立面,广场和房屋互相渗透。在功能上,券廊即使房屋的出入空间,又是广场上各种活动的空间一部分,强调了美狄奇家向佛罗伦萨捐赠这所育婴院的公共意义。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FoundlingHospital)时间:1429~1446年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1377~1446)为一矩形平面的集中式教堂。规模不大,中央穹窿直径10.9米,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正面是一进深5.3米的科林斯柱式门廊,正中跨度较宽,做成券状,上面有一小穹窿。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庇第府邸(PalazzoPitti)时间:1435~1783年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1377~1446)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佛罗伦萨鲁切拉府邸(PalazzoRucellai)时间:1446~1451年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立面分三层,每层都有壁柱与水平向线脚,二、三层窗用半圆券,顶上以一个大檐口把整座建筑统一起来。这种处理手法在文艺复兴时期比较流行。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圣安吉教堂(Sant'Andrea)时间:1472-1494年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诺佛拉教堂(SantaMariaNovella)时间:1470年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阿尔伯蒂接收鲁切拉家族的委托,为原有教堂重新设计立面。阿尔伯蒂设计了一个理性而统一的前立面。其设计含有多变的几何关系。比如山墙的高度恰与教堂上部的宽度相等,而山墙高度是主平面的1/4。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早期)Home佛罗伦萨美狄奇府邸(PalazzoMedici)时间:1430~1444年建筑师:米开罗佐(1430~1444)其墙垣,仿照中世纪佛罗伦萨市政厅的样子,全用粗糙的大石块砌筑。但是,处理得比较精致,底层得大石块只略经粗凿,表面起伏达20cm,砌缝很宽。二层的石块虽然平整,但砌缝仍有8cm宽。三层光滑而不留砌缝。它的形象很沉重。为了求得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给亲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斗争。它高将近27m,檐口挑出1.85m。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玛丹别墅(VillaMadama

)时间:1516~1520年建筑师:拉斐尔(1483~1520)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玳尔特府邸(PalazzodelTe)时间:1526~1535年建筑师:GiulioRomano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法尔尼斯府邸(PalazzoFarnese)时间:1515年始建筑师:小桑加洛(1485~1546)典型的盛期文艺复兴府邸。原是教皇的住所。平面为一大体对称的矩形,有明显的主轴与次轴线,布局整齐,中央是24.5米见方的内院,周围环有券柱式的回廊,主要的房间在二楼。内院的立面三层分别用不同形式的壁柱、窗裙墙和窗楣山花。第三层的立面设计人是艺术家米开朗基罗。门厅为巴西利卡式,宽12米,深14米,有两排多立克式柱子,上面的拱顶复满华丽的装饰。外墙用灰泥粉刷,入口居立面(宽56米,高295米)正中,用粗石砌成,并与二层的门洞连贯起来处理,形式显著。前面的广场形状整齐,有一对喷水池,突出了房屋的中心。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教皇尤利亚三世的别墅(VillaofPopeJuliusIII)时间:1550~1555年建筑师:维尼奥拉(1507~1573)文艺复兴盛期的花园别墅。它从外立面看虽也高墙深院,但内部的半圆形庭院开向花园并与之打成一片。花园沿着120米长的纵轴线,依着地势高低错落、层层次次地布置了廊、台阶、喷泉与花圃等等,对后来影响很大。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坦比哀多(TempiettoinS.PietroinMontorio)时间:1502~1510年建筑师:伯拉孟特(1444~1514)是盛期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选址在甲尼可洛山东坡的一座圣彼得教堂很小的侧院内,刚够容下坦比哀多。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的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的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4.5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的回廊,檐部上面是一有鼓座的穹窿。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潘帝菲修府邸(PalazzoPontificio)时间:1506年建筑师:伯拉孟特(1444~1514)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圣彼得主教堂(S.Peter)时间:1506~1626年建筑师: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玛丹娜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梵蒂冈的教廷教堂。施工历时120年完成。平面拉丁十字形,外部共长213.4米,翼部端长137米。大穹窿内径41.9米,从上面采光塔顶上十字架顶端到地面为137.7米,是罗马城的最高点。内部墙面用各色大理石、壁画、雕刻等装饰,富丽堂皇。穹窿为夹层,内层上有藻井形的天花,下面是神亭。外墙面是花岗石的、以大柱式的壁柱作为装饰。前广场为典型的巴洛克式。起先为集中式,米开朗基罗为之设计了大穹窿,但后因教皇下令,改为巴西里卡式,并加建了大门廊,使广场放得过大,从入口看广场时,穹窿被遮住了大部分,失去应有的效果。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罗马卡比多市政广场(TheCapitol)时间:1546~1644年建筑师:米开朗基罗罗马教皇对罗马城内卡比多山(政府山)上的残迹进行改建后的成果。广场呈梯形,进深79米,两端分别为60米与40米,入口有大阶梯自下而上。梯形广场在视感上有突出中心,把中心建筑物推向前之感,是文艺复兴盛期始用的手法。广场主体建筑是元老院,中央有高耸的塔楼;南边是档案馆,北边是博物馆。后两座建筑立面在巨柱式之间再有小柱式的分层次的处理手法对后来影响很大。广场正中有罗马皇帝铜像,地面铺砌有彩色大理石图案,周围有雕像,装饰华丽。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劳伦齐阿图书馆(Biblioteca

Laurenziana)时间:1549~1614年建筑师:米开朗基罗该图书馆前厅9.5m×10.5m,正中设一个大理石的阶梯,形体富于变化,很华丽,装饰性很强。在中世纪,楼梯被封闭在黑暗的角落里,到文艺复兴之后,它的装饰效果才渐渐被认识。该阶梯是比较早被当作建筑艺术部件的一个。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诺佛府邸(PalazzoNuovo

)时间:1540~1644年建筑师:米开朗基罗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盛期)Home法尔尼斯别墅(VillaFarnese)时间:1547年这座建于台伯河畔的二层小建筑物是为一教皇御用的银行家的情妇所建。后为法尔尼斯家族所购,它由一座跨过台伯河的桥联系对岸与这座豪华的宫殿。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后期)Home维琴察圆厅别墅(Rotunda)时间:1552年始建筑师:帕拉弟奥(1508~1580)帕拉弟奥的代表作之一。平面正方形,四面有门廊,廊中有爱奥尼克式柱子六根,前有大台阶,正中是一上有穹窿的圆形大厅。这是一种把集中式应用到居住建筑中的尝试。严谨的四面对称伤害了居住的功能,但形象上的主宰四方之感吸引了后来不少的追随者。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后期)Home维琴察巴西利卡(TheBasilica,Vicenza)时间:1549~1614年建筑师:帕拉弟奥(1508~1580)原是一建于1444年的哥特式大厅。奉命改建时在外围加了一圈两层的券柱式围廊。此券柱式构图细腻,有条不紊,由于在尺度上有两个层次,适应性强。后从者甚重,称之为帕拉弟奥母题。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后期)Home圣乔治教堂(SanGiorgioMaggiore)时间:1566年建筑师:帕拉弟奥(1508~1580)其立面基于两个有趣的层次,一个较高的古典式门廊的有层次的映衬着宽阔的穹顶。风格开始走向巴洛克。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后期)Home维琴察查理凯弟府邸(PalazzoChiericati)时间:1550年建筑师:帕拉弟奥(1508~1580)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后期)Home佛斯凯利别墅(VillaFoscari

)时间:1559~1560年建筑师:帕拉弟奥(1508~1580)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Home格拉斯府邸(PalazzoGrassi)NextPrevious文艺复兴建筑——特点与成就Home1.建筑理论方面,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蓝本,一方面,强调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