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课异构课件2_第1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课异构课件2_第2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课异构课件2_第3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课异构课件2_第4页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课异构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n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n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n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分散系: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把一种把一种(或多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气气固固液液固固液液气气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气、

2、液、固)来分,有来分,有9种类种类型。型。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阅读课本,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分类图?分散系分散系胶体胶体浊液浊液溶液溶液悬浊液悬浊液乳浊液乳浊液分散系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胶体三类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胶体三类分散系分散系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分散质分散质微粒直微粒直径径 100 nm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 1、取三个烧杯,分别加入、取三个烧杯,分别加入25ml25ml蒸馏水、蒸馏水、25mlCuSO25mlCuSO4 4溶液溶液和和25ml25ml泥水。将

3、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逐滴加入1 12mlFeCl2mlFeCl3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得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得Fe(OH)Fe(OH)3 3胶体,并与胶体,并与CuSOCuSO4 4溶溶液和泥水比较。液和泥水比较。2 2、把盛有溶液和胶体得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手电筒照、把盛有溶液和胶体得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录实验现象。3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

4、并记录实验现象。、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过滤后的现象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胶体泥水泥水光束照射时的现象光束照射时的现象原因分析原因分析Fe(OH)3胶体胶体CuSO4溶溶液液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胶体的直径在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无光路现象产生无光路现象产生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散射极其微弱无变化无变化由浑浊变澄清由浑浊变澄清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性质有何区别?性质有何区别?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微粒时,如在光的传播

5、过程中,光线照射到微粒时,如果微粒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果微粒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如果微粒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如果微粒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的散射散射,此时的光向四周放射,称为散射光,此时的光向四周放射,称为散射光或乳光现象。或乳光现象。 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nm(1nm100nm),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nm700nm),因此),因此可见光透过溶胶可见光透过溶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而对于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而对于溶液,虽然

6、分子或离子更小,但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更小,但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小。小而明显减小。胶体的电泳胶体的电泳 原因:带电的胶体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原因:带电的胶体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发生了定向移动。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原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因胶粒带电情况:胶粒带电情况: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 带(带(+ +)电荷)电荷土壤胶粒土壤胶粒 带(带(- -)电荷)电荷淀粉胶粒淀粉胶粒不带电。不带电。 胶体的聚沉胶体的聚沉 原因: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原因: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荷的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同电荷的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凝聚的状态变成聚集状

7、态而沉淀凝聚的状态变成聚集状态而沉淀 胶体凝聚的方法:胶体凝聚的方法: 加热加热 加电解质溶液加电解质溶液 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微粒直径微粒直径微粒组成微粒组成特点特点能否通过能否通过滤纸滤纸光照光照能否通过能否通过半透膜半透膜实例实例100n m分子或离子分子或离子分子的集合体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或高分子小液滴或固体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小颗粒均一、稳定、均一、稳定、透明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不透明均一、稳定、均一、稳定、透明透明能能 能能 不能不能可通过无光可通过无光路路可通过形成可通过形成光路光路 透光性差透光性差 能能 不能不能

8、不能不能蔗糖水、蔗糖水、食盐水食盐水蛋白溶液、淀蛋白溶液、淀粉溶液粉溶液石灰乳、油石灰乳、油水混合物水混合物、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溶液 B、悬浊液、悬浊液 C、胶体、胶体 D、乳浊液、乳浊液c目标测试2 2、下列各组物质中,常用渗析法分离、下列各组物质中,常用渗析法分离的是的是 ( )A A、CaCOCaCO

9、3 3和和NaNa2 2COCO3 3固体固体 B B、I I2 2和和K K2 2COCO3 3固体固体C C、CClCCl4 4和水和水D D、Fe(OH)Fe(OH)3 3胶体和胶体和FeClFeCl3 3溶液溶液D目标测试氧化物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概念凡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凡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凡是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凡是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制制法法1, C +O2=CO2 1, 2Cu +O2=2CuO2,(难溶性难溶性)的含氧酸盐分解的含氧酸盐分解CaCO3=CaO +CO22,(难溶性难溶性)的含氧酸盐分解的含氧酸盐分解 MgCO3=M

10、gO +CO2 3,含氧酸加热分解含氧酸加热分解H2CO3=H2O +CO23,难溶性的碱加热分解难溶性的碱加热分解Cu(OH)Cu(OH)2 2=CuO +H=CuO +H2 2O O点燃点燃1,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碱=盐盐+水水 CO CO2 2+2NaOH=Na+2NaOH=Na2 2COCO3 3+H+H2 2O O 1,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酸=盐盐+水水CuO+2HCl=CuClCuO+2HCl=CuCl2 2+H+H2 2O O SOSO3 3+H+H2 2O=HO=H2 2SOSO4 4 2,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水=酸酸2,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水水=碱碱NaNa2 2O+HO+H2 2O=2NaOHO=2NaOH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含氧酸盐SiOSiO2 2+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