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2)区域分析._第1页
经济地理(2)区域分析._第2页
经济地理(2)区域分析._第3页
经济地理(2)区域分析._第4页
经济地理(2)区域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经济活动的区域分析1主要讨论的问题基本概念:区域的一般概念,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为什么会形成区域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如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可达性与时间距离区域优势分析:SWOT分析,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竞争力分析: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区域竞争力的定量分析2一、对区域的认识(一)一般认识现代汉语:区域的一般含义是指地区范围政治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社会学:区域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3经济学对区域的认识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区内的各种生产活动能力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前苏联)

2、区域是指拥有多种资源、能够从事多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的空间范围。(人大叶裕民)区域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相对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人大付晓东)4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区域是地球表面二维或三维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域单元,其范围(水平尺度)从 4.01109cm2(地球周边)到约10cm2。 一个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地理位置的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容,并因此同其它地区有差异,区域的范围止于这种差别所存在的边界。5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区域:从研究和实用上看,经济地理一直把区域限在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考察其地位、职能、作用、区际关系与变化规律。狭义的区域:国家对它拥有政治、经济管理

3、权,但不是完全纯粹的行政区,也不是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是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形成的经济区域。近来一些研究已把区域扩展到全球范围,广义化。跨行政区、跨国界的经济区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是区内各主要经济利益主体寻求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方式,实质是各自利益在区域上的结合与表现,通常有必要的协调机构,而共同的利益是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纽带或根本动力。6不同经济意义上的区域跨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区、欧元合作区等;跨国内行政区的:田纳西河流域区、长江流域经济带、东北经济区等;一国内开辟的局部特定区域:经济特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开放开发区(城市)等。7(二)区域经济

4、差异产生的客观基础: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区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绝对的地域空间均衡化,一些经济活动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才能进行。 1、自然差异自然条件不同:自然资源的稀缺和不均衡分布,及不完全流动性:一些资源不能完全流动,如土地、气候、水文等,一些可流动的资源要受到来自管理体制、政策导向、利害驱使、历史文化习俗的制约。自然禀赋的差异不仅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它发展的灵魂和活力所在,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82、距离作用:空间距离的不可消除性空间距离距离成本。距离导致距离成本不同,经济活动因空间距离而发生分异。以距离为因子的“区位论”现代,空间的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5、越来越小。但只要距离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就要占用时间。距离成本仍然对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93、经济目的:经济活动的趋利性经济活动的趋利性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效应)。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资源因素的流向是趋向于使要素增殖、扩大效率的方向。10(三)区域的三个基本特征1、地域性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局部的概念,是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运动所依赖的“载体”地域空间。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综合性、差异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 112、独立性区域是区内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上以共同的利益紧密联系

6、,在社会、文化上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内部各利益主体具有独立性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都有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123、开放性在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济区域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开放式区域。区域是社会化大生产中承担劳动地域分工或生产专业化分工,且经济结构较为完整而独特的地域单元(社会经济综合体)。区域在发挥各自比较成本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随之建立起了一套各具特色、专业化突出的经济结构,塑造了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形象。在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整个国民经济

7、体系。13二、经济地理的区域位置分析(一)经济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相对于国际的和国内的交通航线、市场、中心城市和资源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陆海兼备的地理位置,便于利用陆上和海洋的资源,并能够通过海上交通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比内陆国家或地区占有优势。 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交通位置关系密切。14(二)经济地理区域位置分析主要内容1、相对海陆位置沿海:与国际国内主要贸易航道、主要港口、主要经济中心的关系。内陆:进入海洋的可能性及方便程度有无方便的运输通道和港口等。2、与大城市及集聚区的空间联系关系 距离重要的大范围内大城市及集聚区的远近中间有无特殊地形的或自然要素的阻隔有无足

8、够能力的交通、信息联系工具153、与竞争者的空间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彼此毗邻。当它们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上比较类似时,有可能成为竞争关系。.表现:原料来源及产品输出的同一对象,资源来源的同一对象等。 从短期看,在一定阶段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长远看,能促进地区的发展。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参与竞争者更能激发起谋求更大发展的动力和智慧。164、位于区际运输通道上的位置在世界古代和现代发展史上,由于位于区际运输通道的位置而导致某一阶段的迅速发展。由于起到枢纽、中转作用而带动与运输有关的产业的兴起; 由于发展了服务于区际运输的维修、仓储、加工、旅游、饭店与游乐等设施而增加了国民收入; 由

9、于处于区际运输通道的位置导致外来资本和技术工人的流入。17(三)分析原则 1、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个历史范畴:新运输通道的开辟; 新城市的兴起,使原来并不重要的运输通道变得重要起来; 资源的开发,如大型矿藏;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战争改变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 2、经济地理位置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缺陷,限制和迟延了区域的发展,发挥负面的作用和影响。18(四)经济地理区域位置的空间分析1、距离衰减原理地理空间中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低。19基本模式假设:一块分布连续的地域,其上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均一。中间有一经济中心,其产品向四周销售。由于距中

10、心愈远,运费引起的成本愈高,所以经济中心的产品在其销售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变化而经济效益不相同。 设S为经济效益、P为单位产品售价、C为单位产品成本、t为运费率、ri为距中心距离,i1,2,n,则SQ(PCt r) 0r0 r1 r2 S1 S2 Sn20杜能农业区位论:孤立国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的空间扩散21图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图 阿伦索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型22图 美国洛氏公司的空间扩张232、区位熵区位熵:专门化率。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

11、度;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24计算公式:区域经济区位熵:Q=S/P其中,Q:区域的经济区位熵,Q1,说明区域经济在大区经济中发达,反之欠发达;Q越大,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否则发展水平越低。 S和P: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大区的比重某产业区位熵(产业专业化率)=(区域某产业产值/区域GDP)/(大区域某产业产值/大区域GDP )253、引力分析 地理空间中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与地理事物的集聚规模直接相关。 基本引力模式:表示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两个中心(城市、经济点、

12、聚落、人群等)之间空间流(信息流、业务流、货流、人流等)的强度。 应用:定量考察、比较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如计算城市间的经济吸引强度。26Iij表示两地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Mi、Mj表示两个地方的规模(如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等);ai、aj为指数,实际反映空间流的可流动性差异; Dij表示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 b为距离摩擦系数; Kij为比例系数。27某经济区内城市间相互引力的强度 经济区中各主要城市间的距离矩阵1 2 i j n 1 D12 D1i D1jD1n 2 D2i D2j D2n IDij Din jDjn n28dij表示区内第i与第j两城市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引力

13、模式: Iij=(PiVi PjVj)1/2/ dij2 选择两个最能反映城市作用力强度的指标:P为人口规模、V为经济总产值 计算每两城市间的经济吸引力29(五)经济地理区域位置与空间可达性1、概念空间可达性:指一个区域(国家、地区、城市、线状和点状基础设施)与其他有关区域(国家、地区、城市及线状、点状基础设施)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交流的方便程度、便捷程度。空间可达性反映该区域与其他有关区域进行社会经济和技术交流的机会和潜力。.有利的地理位置具有较大的空间可达性。302、空间可达性的基本内涵(1)交通枢纽的可达性交通枢纽的可达性:从一个运输枢纽出发,在各种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人员或货物的运输可能

14、达到的空间范围。可达性指标:时间距离。 等可达性圈:以运输枢纽为中心,等时间距离的点联结,形成多个等可达性圈。等可达性圈在各个方向上不均匀。意义:等可达性圈反映各地区利用交通线,进入大区域经济循环难易程度,同时也可反映运输枢纽与其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31(2)区域中心(城市)的可达性从中心城市出发的区域可达性:从城市到其吸引范围可达性指标:时间距离在单位时间里乘各种交通工具,按最近路径和最快速交通工具,在各个方向上可能达到的距离地点。以综合交通运输速度测定。等可达性圈:意义: 距城市中心相等空间直线距离的点,实际可达性相差很大。 分析城市在不同方向上对周围地区经济、技术的辐射能力,以及各地区对

15、这种辐射能力的响应。32北京市道路通达距离范围30分钟33北京市道路通达距离范围60分钟34北京市道路通达距离范围90分钟35北京市道路通达距离范围120分钟36北 京(按道路通达距离确定的区域范围30分钟、1小时、1.5小时、2小时)373、可达性的主要指标时间距离时间距离:以时间单位表示的跨越空间距离的难易程度的概念,是衡量空间可达性的主要指标。时间距离:通常是一个区域、国家、城市与大范围的主要集聚区、政治中心、大城市中心之间的时间距离。 (1)时间距离以时间单位表示;一般距离或空间距离是个纯粹的空间概念。.(2)时间距离是个动态概念;一般距离在没有新的取直线路建设情况下,是不改变的。 (

16、3)时间距离的大小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合理、快速衔接有关。为此,强调建设综合性的交通运输枢纽。384、时间距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距离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时间距离具有与一般距离相同的内涵,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1)时间距离影响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作用(带动、促进或竞争、抑制)的可能性大小。(2)时间距离影响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度。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国家间、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39(3)时间距离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 时间距离对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影响。新兴产业,通常是可达性敏感产业,其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空间可达性的提高。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能否获取效果,在一定

17、程度上取决于地区可达性的提高。40(4)时间距离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 一个区域内的各点与中心或其他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可能差别不大,但时间距离却可能相差较大。一个区域内部可达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415、可达性与位置级差地租位置级差地租:由于距离产品(或服务)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大小的土地利用纯收益(距离衰减原理)地价。42(1)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的级差地租最高,地价也最高。在根本上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2)可达性较高,土地的级差地租必然较高。城市区域范围内由于交通网络分布及运输方式的不同,各地点的可达性差别较大。通过提高某局部区域的可达性来

18、抬高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等级。 改变区域可达性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434445图 城市干道引起土地价值曲线的变形46图 城市土地价值的分布形态47三、区域的区位优势分析(一 )区位优势的概念区位优势: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即综合优势。工业社会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所决定。区位优势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48钢铁工业的发展变迁,反映出不同时期区位优势的相对性与发展变化

19、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钢铁工业以木炭为燃料,耗费大,炼铁厂多靠近森林,由于交通不发达,销售范围有限。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入煤炭炼铁时代,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如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冶金技术的改进,使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20世纪50年代后,技术不断更新,煤耗降低,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运输成本下降。既无铁矿又无煤矿的日本创造出临海型钢铁厂。原因在于日本具有高炼钢技术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市场,适用于新形势下的综合区位优势。49图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50表 区位优势内涵的变化51(二)区位优势的内涵农业社会

20、:土地资源是经济的基础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决定农牧产品产量的土地资源、影响农牧业集约程度的技术传播、与市场的距离是区位优势的主要方面。工业革命以后,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出现,区位优势的内容逐渐拓宽由工业社会初期的自然资源、劳力、运输优势到后期的技术、市场、政策、企业关联等优势。52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最重要的区位优势:20世纪20年代的创新产品汽车-由60的能源和原料与40的技术与知识构成;20世纪90年代的开创产品电脑芯片-2的能源和原料,与98的思维、技术、知识构成。20世纪自然资源价格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下降了60。53传统区位因素的变化:传统的区位因素如资源、资本、劳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

21、地位的下降,成为区域发展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对知识经济的束缚作用较小。人文环境包括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环境、地区的研究与开发基础、先进技术企业的聚集情况、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区域市场状况等多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54(三)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以生产的绝对成本为基础。如果一国或一地区生产单位数量某种产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则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以生产的机会成本为基础。如果一国或一地区生产单位数量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则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缺乏比较优势。

22、55绝对优势理论 AdamSmith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发表)基本思想两国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即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去交换绝对劣势商品。双方均能从中获利。56绝对优势的分析57贸易的模式:英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布,进口小麦。 美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小麦,进口布。设交换比价:6W=6C 则:分工前生产:6W+4C消费:6W+4C分工后生产:12W消费:6W+6C分工后比分工前美国多获得2C英国分工前分工后生产:1W+5C消费:1W+

23、5C生产:10C消费:5W+5C分工后比分工前英国多获5WW=4W结论: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美国58问题:1、贸易利益从何而来?2、为什么劳动生产率高则具有优势,处于出口地位? 3、为什么美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比英国高,而英国布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 比较优势原理David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基本思想两国的贸易基于比较优势。即一国相对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无绝对优势),另一国则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优势(无绝对劣势)。一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自己绝对劣势中相对小的产品(比较优势)去交换另一国绝对优势中相对大的商品(比较优势)。 即“两利取其重,两弊取

24、其轻。”双方均能从中获利。59比较优势的分析 6W4C1W2C60贸易的模式 美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小麦, 英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布。设交换比价:6W=6C 则:分工前生产:6W+4C消费:6W+4C分工后生产:12W消费:6W+6C分工后比分工前美国多获得2C英国分工前分工后生产:1W+2C消费:1W+2C生产:4C消费:2W+2C分工后比分工前英国多1W结论: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美国61比较优势的意义:贸易的源泉一国或一地区即使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可能在某些领域拥有比较优势;不仅具有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62要素禀赋理论(fact

25、or endowment)瑞典经济学家赫克切尔和俄林:(HeckscherOhiln theory, HO理论),要素比例学说(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而后还有企业家的管理能力、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factor price):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如土地租金,劳动工资,资本利息,管理利润等。63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要素密集型

26、产品(factor intensity commodity):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如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64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一国或一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

27、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丰裕度衡量: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和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某种产品或行业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是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或地区相对富裕的要素;取决于其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否与该国或地区要素结构相一致。越是密集利用该国或地区富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需要投入该国或地区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项目,越是缺乏比较优势。65例 我国农业和食物部门的比较优势结构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农业开放政策的两种意见争论:农业保护:基于农业脆弱和食物安全考虑,对国内粮食和农业生产实施价格保护政策。农业开放:农业净进口大量增加可由劳动密

28、集型的制成品净出口上升来弥补交换。66两个对立观点共享一个共同认识前提;中国农业缺乏竞争力;如果不采用背离市场机制的生产补贴或价格保护措施,农产品净进口将会大幅度上升,农业部门在开放环境下注定“全盘皆输”。农业在开放环境中没有竞争力。农业生产不同程度需要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并且土地相对稀缺程度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农业开放危及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由于农业是提供食物的生产部门,开放农业,使粮食对外依赖压力上升,危及未来粮食安全。67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实际贸易情况表现出两方面形态特征: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以及皮革等非食用动物产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净进口上升趋势;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

29、等附加值较高产品净出口大量增长。出口增长超过进口,使农业和食物净出口额上升。出口增长较快的农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对提高农民收入发生了积极作用。类似食物贸易结构在196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有突出表现68自发形成的贸易模式与我国农业经济内部的比较优势的联系净进口增长呈上升趋势的产品如粮食、油料等,大都属于生产过程需要密集利用耕地资源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较快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或者不需要耕地作为生产要素,或者在同时利用耕地和劳动投入时,劳动投入量的相对强度,远远高于大宗农产品如粮食。从要素层面上看:我国农产品贸易实现了用国内劳动资源交换国外耕地资源的功能。因而,

30、在农业部门内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净出口上升与土地密集型产品净进口增加,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具有一致性。69现实意义在“通过价格保护实现粮食自给和农业自给”、“农业开放背景下用工业品交换食物”这两种传统思路之外,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存在“以食物交换食物”的第三种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历史背景下,我国食物政策调整有可能更加重视效率目标,充分利用食物部门内部不同产品之间比较优势差异,在适当增加土地密集型食物产品进口的同时,鼓励和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以求更好地综合实现保障食物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多重发展目标。 70例 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31、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实施赶超战略:资金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从全球来看,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达到赶超的目标。相反,像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没有刻意实行赶超的国家或地区,却取得了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或赶上发达国家的成绩。关键原因:在于发展战略选择方针是否与比较优势的原则具有一致性。71赶超战略理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发展经济和赶超发达经济的根本。实践:为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和优先发展一两个资本密集型产业。72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早期阶段,要素禀赋结构

32、特征通常是资本严重缺乏。为推行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只能把有限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少数几个产业上,其他产业则得不到最起码的资本。被扶持的产业在扭曲的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下得以成长,必然缺乏竞争力;受压抑的产业得不到足够的资本,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结果整个经济缺乏竞争力,综合国力提升速度放慢。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形成矛盾,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73东亚经济发展绩效较好的东亚经济,实际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其经济发展每个阶段比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

33、。20世纪5060年代,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以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逐渐把产业结构提升到资本、技术、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74结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是区域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少数几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发展,而是所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只有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才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经济落后国家所寻求的发展,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当要素禀赋结构水平提高了,资本相对丰富而便宜,劳动力相对稀缺而昂贵,以便宜的

34、资本来代替昂贵的劳动,就成为经济的自然要求,整体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升级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75四、区域的竞争力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并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过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76(一)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 19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他通过对世界上许多国家100多个产业或产业群产生、发展的比较研究,1990年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连续发表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的竞争和国家竞争

35、优势等论著。77 研究结论一个区域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例如,意大利的阿雷作和瓦伦扎两城集中了珠宝公司,而毛纺织产业集中分布在两个城市比拉和普拉托;德国的索林根和日本的刃物集中了刃具制造公司;日本的滨松集中了摩托车和乐器公司;瑞士的三大制药公司总部都集中在巴塞尔;丹麦的风车产业集中在海尔宁。78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标志是大量地持续地向外输出产品、技能和设备。例如德国的汽车和化学产业、日本的半导体和录像机产业、瑞士的银行业和制药产业、美国的商用飞机和动画片产业、韩国的钢琴产业、英国的饼干产业等。79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是通过一个高度的本地化过程而产

36、生并持续发展的。没有一个区域能在所有的部门都获得国际竞争的成功,各地只能在本区域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它们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具备最有生气的、最富有挑战性的区域环境。80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力:国家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国家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国家竞争优势产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有无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或产业群。重要标志是大量持续地向多国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81“波特四因素”模型: “菱形构架理论”(diamond theory,或“钻石”系统)为什么某些区域有特色的产业能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区域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

37、区域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 (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支撑产业(4)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82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产业群:相关支撑产业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管理机遇831、要素条件: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是“遗传”的或先天条件;由于交通通讯和贸易的迅速发展、可替代原料的增多等,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下降。高等要素:高技术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和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需要长期的投资,是“人造”的、后天的;高等生产要素重要性上升,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具有稀缺性;高等要素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相应的社

38、会、经济、政法环境,需要相应的机构体系。84形成竞争产业的区域:继承与创造继承较好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基础结构等生产要素创造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和科学基础建立和发展教育与科研机构,提供风险资本,刺激大量创新,并将创新迅速转化为应用852、需求条件: 市场需求量与质的结合指该种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 国内市场的构成和特点:使企业察觉、理解国际需求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国内成熟的消费者:国内有经验的、挑剔的购买者反映了先进消费者的需求,迫使企业创新升级。863、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

39、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是影响主导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等。如瑞士在制药业上的成功出自先前在染料工业的成就,日本在电子琴工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乐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的进步。国家竞争优势产业使其前后向联系的产业获利。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会蔓延到另一个产业的内部;一个产业中在研究与开发、引进新技术和采取新战略等方面的努力都会促进另一个产业的创新与升级。87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意大利成功的竞争行业多是私营的中小企业,在鞋类、家俱、毛纺品等方面获得了竞争优势。德国在光学、化学、复杂机械等技术密

40、集型企业很成功,是它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对各类人员有极严格的纪律性要求。88辅助因素政府管理和机遇: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89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要将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

41、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90(二)区域竞争力分析1、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城市综合竞争力:一个城市凭借经济实力,高效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是城市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集聚与扩散能力。区域综合竞争力:一个区域的整个市场加强分工协作,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912、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1)区位因素:位置、交通、通讯等综合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作用于

42、产业竞争力。从静态看,区位因素的优劣,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演变。从动态看,新经济背景下,伴随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位置因素的影响作用有所下降,但交通与通讯,尤其是干线和远程通讯的作用明显增强。92例 江苏南部与北部的比较苏南:与上海联系极为密切。由于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江、河、湖泊、铁路、公路、通讯网络千丝万缕,密不可分。解放后,苏、锡、常三市的工业技术改造,均得到上海的有力支持。同时,乡镇企业与上海有多种形式的合作,遍布城乡。目前,苏、锡、常三市社会经济发达,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竞争力较强,城乡一体共荣。苏北:邻近皖北和鲁南的徐淮地区,不似苏、锡、常地区

43、受上海影响那样强而深,加之城市实力不足和产业结构雷同等原因,与皖北和鲁南的联系水平尚比较低,以至徐淮地区不仅是江苏,而且是整个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低谷”,产业竞争力远不及苏、锡、常地区。93(2)人口因素:人口的质量、数量与移动人口质量:综合概念,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观念、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等。人口的思想观念与科技素养,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新经济背景下,人口质量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深刻、最重要的因素。94人口数量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与区域产业的结合程度。生产者: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就业的巨大压力。消费

44、者:人口是一种潜在的需求源泉,众多的人口是构成广阔消费市场的重要条件。95人口移动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人口移动的动力是人口移出地与移入地之间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或偶发的自然因素的差异性。人口总是趋向于移入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自然灾害威胁小的地区;政策影响下,人口可能移入落后地区,以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自由移动情况下,移动人口多是素质较高的人口。人口移动会导致区域产业竞争力两极分化。即经济越发达地区越吸引高素质人口迁入,也就越有利于提高其产业竞争力。而经济落后地区则相反。96(3)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区域经济基础: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潜力。如经济发展水平、

45、经济实力、基本建设设施、各种配套设施等。资金: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依靠资金的投入。好的产业竞争战略和规划,要依靠好的资金运作方式作保障才能顺利实现。市场: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市场容量的大小决定产业发展的规模,市场运作机制决定产业的运作形式。97(4)技术因素: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革。人类近代史上,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变革过程,就是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技术影响区域产业布局。传统工业消耗原、燃料较多,布局上趋向于原、燃料产地或沿海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品运量少、体积小、附加值大和运费低,运费对其影响不大

46、,适宜于利用航空运输,形成“临空型”的布局态势。技术影响区域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用于生产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减少,效率提高,提高区域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98(5)自然因素:区域产业竞争力形成与提高的自然物质基础。自然因素是所有劳动对象之源:劳动对象的范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渐扩大。作为直接劳动对象的自然因素,其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作为间接劳动对象的自然因素,其扩展更为迅速。如土地资源是直接的劳动对象,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又可以成为农副产品的加工对象等。99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自然因素。农业依赖农业自然资源,工业依赖工业自然资源。新经济时代,人类对自

47、然的直接依赖程度减弱,不断出现新能源和新材料,对二次以上能源和工业资源利用不断加强。从根本上看,任何区域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仍摆脱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自然因素的基础性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忽视自然影响,盲目追求区域产业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00(6)政策因素: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活跃因素。宏观上,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实施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如深圳经济特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特区的优惠政策。中观上,区域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区情,制订符合实际的财政、货币、投资、产业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群、辅助产业群和基础

48、产业群的形成,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微观上,区域可以通过制订企业发展政策,指导企业的结构优化,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微观基础。101(7)创新因素新经济:不是以资源、资本的总量或增量为主的竞争模式,而是通过创新优势弥补区位、资源和资本上的劣势。因素创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依靠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依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创新。因素创新,非单个因素的创新。一个创新要激发出多个创新,形成创新链和创新网络。创新网络:创新链和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在创新网络中,诸种创新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根本,产品创新是核心,组织创

49、新是源泉,管理创新是灵魂,制度创新是保障。102因素创新: 知识创新基础 技术创新根本 产品创新核心 制度创新保障 组织创新源泉 管理创新灵魂创新链创新网络1033、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途径(1)综合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确定比较优势,并进一步考察其转化为现实优势、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比较优势只有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优势(现实可以利用的优势)。要考虑现实优势同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的有机结合而真正成为竞争优势的途径。重视对人文因素的分析。克服本位主义。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能随意拔高、夸大影响因素。动态分析影响因素。104(2)深入

50、探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区域优势的发挥程度:标志着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潜力。分析产业竞争力演化的阶段性:阶段不同,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及其进一步提高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分析主导产业的先进性。分析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产业结构趋同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分析产业布局与产业政策的合理性。产业布局与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是否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是否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健康发育,是否有利于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性。105(3)科学制订区域产业竞争战略与规划根据区情确定区域产业的发展目标。制订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原则;以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确定有限的产业目标予以重点扶植;结构调整方案要围绕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来进行。选择适宜的产业布局模式。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106(4)寻求区域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措施促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包含科技素质现代化,而且包含思想观念现代化。促进制度现代化。加快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政府提供的经济发展环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