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_第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_第2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_第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_第4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届地理高三一轮复习测试试题:1.4.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枣庄模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型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解析:该图显示该河段凹岸侵蚀,侧蚀作用加强。答案:C读下图,完成24题。2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3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4下列关于图中铁

2、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解析:第2题,a处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处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处为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第3题,d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3、第4题,山区修路,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公路,故选D。答案:2.A3.B4.D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6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 B河谷地势平坦C泥沙淤积 D地质作用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AA、BB、CC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可知河流的流向。第6题,河流弯曲,说明河流侧蚀作用强,该地地势平坦。答案:5.A6.B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79题。7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搬运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8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

4、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9该地区聚落分布()A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B呈点状分散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解析:第7题,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第8题,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第9题,河口三角洲地区聚落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答案:7.C8.C9.D(2011·烟台质检)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011题。10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11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

5、蚀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解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发育初期,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答案:10.D11.C(2011·莱芜质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15题。12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C海拔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解析:图中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至2 000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 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

6、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答案:C13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 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解析: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答案:B14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 B3月C7月 D10月解析: 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调用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知识,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答案:C15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

7、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选址。答案:B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判面的是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6分)(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岸,原因是_。(4分)(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2分)()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4)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2分)(5)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

8、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分)答案:(1)乙溯源侵蚀下蚀(2)D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3)C(4)C(5)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17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8分)(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成因是_。(4分)(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分)(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题,A处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字形,B处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形。第(2)题,C处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有关。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冲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