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_第1页
【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_第2页
【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_第3页
【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_第4页
【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一选择题(2015广东)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45题4(2分)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ABC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北半球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日期为3月21日左右,与图中的点相符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5(2分)当地球运行至时()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

2、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C北半球昼夜平分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

3、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6(2015广东)如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读图可得,广州的昼长为13小时27分,广州昼长夜短,结合选项,AC昼夜平分,D昼短夜长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属于基础题2(2015梅州)读“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

4、夜),回答: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夏季、昼长夜短B夏季、昼短夜长C冬季、昼长夜短D冬季、昼短夜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季,A位于北半球,A处于冬季,昼短夜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2015玉林)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13题1(2分)图示地球自

5、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基础题2(2分)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A热带B南温带C北温带D北寒带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分析: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

6、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解: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

7、6;S90°S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即23.5°N66.5°N,属于五带中的热带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带的范围,属基础题3(2分)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

8、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读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2(2015哈尔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时间差异D太阳活动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

9、、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基础题2(2015齐齐哈尔)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时间差异D南北半球划分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10、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6(2015齐齐哈尔)考试这一天,同学们家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平分B夜长昼短C昼长夜短D极昼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11、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考试时间一般为6月12日,地球运行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间,位于北半球的同学们家乡此时昼长夜短,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目1(2015鄂州)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太阳直射B地时,鄂州市学生正午的身影是一年中最短BA、B均在北半球、西半球C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D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

12、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30°W,60°S;B点的经纬度是126°E,23.5°N当太阳直射B点(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鄂州市学生正午的身影是一年中最短,故A正确依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

13、;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知,A在西半球,B在东半球;故B错误B点的经纬度是126°E,23.5°N;故C错误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小,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其比例尺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跨经纬度范围大,乙图跨经纬度范围小,因而乙图比例尺大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15恩施州)如图是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的情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2分)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14、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地球仪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B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C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D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重要的纬线有:23°26N是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23°26S是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66°34N是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66°34S是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0°纬线也就是赤道,是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90°N是北极点,90°S是南极点;重要的经

15、线有: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20°W经线与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解: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2(2分)该旅游团于当地时间10时30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A17时30分B18时30分C昨日6时30分D次日5时30分考点:区时的推算分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

16、,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的时区的区时,求西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解答:解:读题意可知:英国伦敦位于中时区,也叫零时区,北京位于第八区,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零区时比北京的时间晚80=8个小时,该旅游团于当地时间10时30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10时30分+8小时=18时30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正确理解“东加西减”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015黄石)读如图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BE、F两点均位于东半球CE、F两点均有太阳直射现象DE点的地理坐标为40°

17、N,40°W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E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

18、°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可知,图中F点位于西半球,故B不正确;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因此可知,E、F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F点,故C不正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

19、用符号S表示,据此可知,E点的地理坐标为(40°N,40°E),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属基础题(2015荆门)读某地区经纬网及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图11(2分)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位于荆门市(31°N,112°E)东北方向B该地区位于北温带,有太阳直射C甲村的经纬度为33°22N,118°12WD乙村附近的河流有西南向东北流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

20、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根据其变化规律可判断,该地区位于荆门市(31°N,112°E)东北方向,故A正确;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故B不正确;

21、图中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据此可知,甲村的经纬度为(33°22N,118°12E),故C不正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方向,结合等高线数值可判断,乙村附近的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流,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2分)图示四地中最适宜开展户外攀岩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

22、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最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读图可得,丙地是陡崖,该处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2(2015十堰)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十堰市昼夜等长当地球公转到B点时,南半球是夏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段ABC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

23、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故正确;当地球公转到B点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是冬季,故不正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年内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

24、区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有一次太阳直射,故正确;国庆节期间(10月1日)位于C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与D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的段,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基础题(2015随州)读太阳光照图,完成23题2(2分)此时,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是()A早晨B正午C傍晚D子夜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自转产出生了昼夜交替和时差问题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东八区的北京正处于凌晨,西五区的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傍晚,结合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照射图,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分)此时正值你生活中的什么季节

25、()A欢度春节时B参加中考时C枫叶红似火时D清明祭祖时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此时为参加中考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2015常德)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23题2(3分)常德此时的季节和昼夜长

26、短状况是()冬季 夏季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ABC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常德位于北半球,处于夏季,昼长夜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3分)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洪水泛滥B常德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C此季节为

27、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D非洲刚果河正值汛期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读图可得,图中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图中所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左右解答:解:南亚610月为雨季,此时即6月22日左右,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洪水泛滥;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对于北半球的常德来说,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非洲刚果河常年水量较大,选项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28、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解答:解: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还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2(2015长沙)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A长沙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B清晨长沙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玲玲打电话时,玲玲正准备晚上就寝C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D当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考

29、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分析选项可知,长沙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四季分明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清晨长沙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玲玲打电话时,玲玲正准备晚

30、上就寝、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2015连云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小强同学计划7月下旬利用暑假去澳大利亚旅游,结合如图,回答2223题22(1分)下面是小强查询到的有关澳大利亚资料,其中错误的是()A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B旅游期间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C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首都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

31、陆的国家,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比整个西欧大一半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解答: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国内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7月下旬,位于北半球的我国正值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冬季,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目23(1分)小强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

32、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从图中看出,当地球运动到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7月下旬地球运动到夏至和秋分之间,即地球运动到之间,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目(2015扬州)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2分)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及

33、所处的位置分别是()A春分处B夏至处C秋分处D冬至处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读图可得,是春分日即3月21日,是夏至日即6月22日,是秋分日即9月23日,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解答: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图中所示的是夏至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读图解答即可9(2分)当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处B处C处D处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

34、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太阳直

35、射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2015呼和浩特)如图钟表所示的是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城市的时间读图,完成1315题13(2分)如果图中c图表示北京时间,图中哪一个钟表表示的是莫斯科时间()AaBbCcDd考点:区时的推算分析: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

36、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解答:解: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东八区与东三区相差5个时区,也就是相差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若北京时间为9时,则莫斯科时间是4时由图可知,图中时间表示4时的是a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时区划分与区时的计算方法,属基础题14(2分)根据上题判断结果,若此时恰为莫斯科日出时间,则澳大利亚()A东部降水多B沿海港口封冻C正值牲畜出栏期D昼长夜短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

37、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莫斯科4时为日出时间,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冬季,昼短夜长,正值牲畜出栏期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有一定难度15(2分)根据北京时间与其它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时区的区时,求东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时区的区时,求西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解答:解: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

38、东九区,位于北京的东边,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属于东半球,堪培拉位于东十区,属于东半球,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五个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时区时间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15青岛)读图经纬网,完成35题3(1分)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解

39、答:解:读图可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需多结合地图熟练掌握解答4(1分)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70°S,150°EB70°S,150°WC70°N,150°ED70°N,150°W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40、,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每条经线间隔30°依据地球自西向东旋转,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由此可得,图中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5(1分)地位于地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

41、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上方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2015潍坊)如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

42、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1(2分)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A清明节B端午节C春节D中秋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左右,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读图可得,此时地球的位置接近冬至,比较接近春节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说出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2(2分)此

43、时,M地的状况是()A处于夏季B有太阳直射C昼长夜短D处于黄昏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图中的M地位于北半球,并且位于晨昏线上,结合图示得知: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表明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值北半球的冬季,此时M地昼短夜长;结合选项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概况,有一定难度(2015烟台)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

44、,据图回答12题1(2分)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AA图BB图CC图DD图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解: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图中所示D图的太阳高度最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大小,读图解答即可2(2分)图示光照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BC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

45、原理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解:图中所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不同,该现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大小变化特点,读图解答即可(2015淄博)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11 分在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震中位置是(28.20N,84.70E)。据此完成 l3 题。1.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

46、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知识。难度中等,联系时事考查经纬网定位。 【解题思路】 解答时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在经纬网上, 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就是东经, 用符号 E 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 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 就是南纬, 用符号 S 表示。甲丁位于赤道以北,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度,甲和丁为北纬度;四地都向东增大为东经度,乙地和丁地为 84.70E,综合上述只有丁符合(28.20N

47、,84.70E)。2.关于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化于西半球、南半球 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半球划分。难度中等,联系时事考查半球划分。【解题思路】解答时应掌握的关键点是: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向东到 160°E 之间的范围为东半球,20°W 向西到 160°E 之间的范围为西半球。北纬度为北半球,南纬度为南半球。 84.70E 经线位于 200W 以东到 1600E 之间为东半球。 28.20N 纬线, 北纬度位于北半球。3.小华从网上查到,地震发生时

48、尼泊尔当地时间是 4 月 25 日 12 时许, 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 纬度的差异 D.气候的差异【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意义。 难度较易, 联系时事考查地球自转意义, 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解题思路】 解答时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读题干要求可知尼泊尔当地时间是 4 月 25 日 12 时许和北京时间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地方时不同,这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1(2015邵阳)如图所示,当我们正在进行生物、地理合堂毕业学业考试时(6月18日),地球运行在公

49、转轨道的()Aa段Bb段Cc段Dd段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解答:解:学业水平考试这一天(6月1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位于春分与夏至日之间,即d段,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读图解答即可2(2015上海)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主要是因为地球()A自西向东自转B自西向东公转C自东向西自转D自东向西公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50、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产生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概况,属基础题(2015广元)2014年11月8日、9日第六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在北京(40°N,116°E)举办,据此资料结合如图,回答13题1(2分)参加奥赛的小王凌晨起床,收看了在德国柏林(52°N,12°E)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是因为()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轴指向北极星D地球斜着身子公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

5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小明凌晨起床收看在德国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2(2分)地理奥赛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段B段C段D段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

52、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11月8日、9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段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3(2分)地理奥赛期间,北京的昼夜状况是()A昼长

53、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现象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11月8、9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2015广元)读图,回答45题:4(2分)如图中地的经纬度是()A(20°N,160°E)B(20°N,160°W)C(20°S,160°W)D(20°S,160°E)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