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研究表明: 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内在心理机制出发, 不断诱发和引导中学生的上进心理冲动。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指的是中学生上进心的骤然萌动和进步欲望的突然闪现, 是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因受教育情境感染、教育活动刺激、师长或同学言行激励而闪现的渴望进步的思想火花和振奋情绪。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过
2、程既是中学生自我选择规范、接纳扬弃的思想碰撞过程, 也是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思想萌动、孕育、生长的过程。一 、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基本特征1、 情感性。 上进心理冲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通常情况下受青少年学生当时的心情心境、兴趣爱好、新奇愉悦、感情好恶、需求欲望等情绪支配。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优化, 教育者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友好帮助、信任尊重以及对学生情感的适应调谐、师生课内外活动交流的和谐融洽, 都为中学生上进心的孕育萌发营造情感氛围, 开启思想碰撞的情感阀门。2、时境性。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受时间、地点、空间等环境背景条件制约。3、闪现性, 即突发性。上进心理冲动易生易逝, 一般是由强
3、到弱地快速递减消失。因此 , 抓好上进心理冲动的复现诱导, “留住冲动”、“延续冲动”是教育者永恒的职业课题。4、多端性。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具有多角度、多渠道、多范围、多形式、多层次的诱发开端。5、迁移性。 它具有心理顺势和心理惯性, 自然冲动可以向自觉冲动 ( 引导 ) 迁移 ; 无效冲动可以向有效冲动( 引导 ) 迁移 ; 瞬时冲动可以向持续冲动( 引导 ) 迁移。6、感染性。同一层面的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上进心理冲动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良好的学风、教风、班风, 良好的家庭、社会风貌, 优美的育人环境, 群体的榜样示范, 都能相互感染、相互渗透而产生“你追我赶”的“共振效应”。以上特征
4、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包容; 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认识、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对于提高教育工作者抓好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诱发引导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是十分必要的。二、上进心理冲动的教育价值1、净化作用。上进心理冲动在中学生心灵深处能够驱逐消极情绪和颓废思想, 抵御拜金主义、封建腐朽思想, 战胜心灵深处的利己主义、懦夫懒汉思想等不健康心理因素, 从而起到自我净化作用。2、强化作用。上进心理冲动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心理品质起着自我鼓励、自我肯定、自我赞赏和自我强化作用。使他们身上具备的进步思想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加强。3、催化作用。上进心理冲动可以促进中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回顾 ,
5、 反省自新, 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扬弃。促进中学生不断地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确定新的目标, 向更加高远的标准看齐,随时调整、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积极、主动地追求进步。4、升华作用。随着上进心理冲动的不断萌发、凝聚、扩展、生长 , 必将促使中学生不断地向着高远的理想境界、坚定的意志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升华, 向着追求进步、严格要求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过渡, 从而逐步发展成为较为稳定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诱发引导原则策略1、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诱发引导原则鼓励性原则。教师对学生采取肯定、赞赏、支持的做法 , 使学生得到鼓励, 诱发上进冲动, 促其优良品
6、质得到巩固发扬。具体来讲 , 一是对学生要一分为二, 用肯定、鼓励代替批评、惩罚;二是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表示认可; 三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引导学生发现、发展、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和特长。针对性原则。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其特长优势、志趣需求等, 及时准确地发现、诱导上进心理冲动。渐进性原则。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诱发引导是由量的积累 ( 上进心理冲动) 到质的变化( 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的连续不断的渐进过程。顺势性原则。把握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心理惯性 ,“趁热打铁” , 顺势引导, 使其向着奋发向上、不断进步的精神风貌迅速过渡 , 最终形成比较稳固的追求上进、敢于拼搏的
7、优良品质。情趣性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上进热情和参与兴趣。点滴性原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诱发引导必须坚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此外还有超前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2、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诱发引导的策略立志扶志, 引导中学生选准人生的参照物。志是人之本,无志不成器。无志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立下宏大志向 , 确定终身奋斗目标, 是人民教师最首要的任务。一是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要引导他们选准人生的参照物; 三是鼓励支持他们坚定理想志向, 为理想志
8、向的实现而奋发努力; 四是当他们困惑、迷茫、 摇摆时给他们以力量, 使其坚定理想信念, 并转化为上进心。育心交心, 让中学生的心热起来, 劲鼓起来。育心即培育、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基础,是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动力支点。交心即交流思想, 开展谈心活动。交心的主要方法有: 拉家常法、商讨迭、寻掘潜能优势法、推心置腹法、体谅宽慰法、心理补偿法、期待鼓励等。发掘潜能, 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上进心的重要源泉。 “必须培养中学生具有情绪稳定、 作风踏实。自尊自强、充满自信、勇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求新。不怕失败挫折。有远大理想抱负、有创造欲望和信念等
9、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智慧潜能, 排除阻碍智力开发的心理障碍与不良习惯。置境激情, 给中学生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获胜”。 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上课热情, 给他们参与、表现和获取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群体共振, 构建群体激励机制, 营造追求进步的环境氛围。中学生一般具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要做好中学生上进心理冲动的诱发、引导, 必须构建群体激励机制, 营造追求上进的环境氛围。一是要优化教育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要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 激励其进取精神, 做到依法治校 ; 三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的“近体渗透、群体共振”效应 ; 五是学校领导、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 , 做到以情感人, 以身作则。信任放手, 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 指导中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自我激励的基础是自我认识和评价, 核心是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教师应指导中学生掌握一些自我激励的方法。如坚持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玛氏校招工作总结
- 2025年数学老师课堂教育方案
- 2025年学校暑期校本培训个人方案
- 2025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演讲稿
-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5年新生军训活动方案
- 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1
- 避孕知识培训课件微盘
- 武汉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蚌埠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线下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3-国开-参考资料
- 盐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国航天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指南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What's Anne doing第2课时教学实录 湘少版
- T-CECC 029.1-2024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第1部分:医疗健康
- 严守八项规定发言稿
- 2025-2030中国三相UPS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