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平面、纵断面设计)_第1页
驼峰平面、纵断面设计)_第2页
驼峰平面、纵断面设计)_第3页
驼峰平面、纵断面设计)_第4页
驼峰平面、纵断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页页第二部分驼峰平、纵断面设计第第2 2页页 第一节第一节 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 除对咽喉区设计的一般要求外(紧凑、安全等) 对于驼峰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还要求: 1.各溜放径路的溜放距离及总阻力接近(这为共同峰高及限定连挂速度所必须); 2.各溜放钩车共同径路最短(以使钩车迅速分散,提高解体效率); 3.为减速器设置妥当部位。1.采用道岔类型 主要采用6号对称道岔,以缩短咽喉长并使各线溜放阻力接近。第第3 3页页l计2b易l绝2b难0.008l短ql保ll尖突2.各岔应设道岔绝缘区段( ) l绝l继 当前后钩车太近时,将发生后续钩车过岔中出现进路转换。为此应设 。有车

2、处于 及 时,道岔将不可转换。l绝l绝l继第第4 4页页l计2b易l绝2b难0.008l短ql保ll尖突2.各岔应设道岔绝缘区段( ) l绝l继llq短保 的取值见教材P185,表521,其中第一分路道岔前的的 较小,是因为初始速度较低。l短l短 是前后钩车应有的最小间距。l计lvt继继岔第第5 5页页3.线束的布置 (1)调车场应两侧对称布置,以均衡各线的溜放阻力。(2)每线束前有一个制动位(II 制动位)。 若束内线少,总线束数增加,将增加制动位的个数;(3)当束内线数不等,线数较多的线束应处于车场中间,此处线路顺直、曲线阻力小,束内线多其边侧线路将有较长的曲线,可平衡各线束总阻力。 若束

3、内线多,总线束数可减少,并减少了制动位的个数,但使前后钩车的共同径路延长,不利于提高钩车密度,将降低解体能力,故束内线数及总线束数应适当。第第6 6页页(1)减速器不能与道岔或曲线直接相连,应有夹直线段,以免车辆对减速器侧向冲击,并便于设置护轮轨和复轨器等。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第第7 7页页(2)减速器一般应设在直线上,每台减速器由N节组成,除有效制动长度外,两端还有喇叭口的长度。(3)相邻线路上两减速器始端之间有最小线间距规定,以设置制动风缸等。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第第8 8页页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第第9 9页页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曲线入口入口出口出口第第1010页页 h制R

4、ll间类型T.JK1.80.1170.550.4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l制每节长制动能高喇叭口长 两台间距第第1111页页T.JK3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h制Rll间类型1.20.1250.580l制每节长制动能高喇叭口长 两台间距第第1212页页T.JK2A16760249604.减速器制动位的布置 h制Rll间类型1.20.120.291.2l制每节长制动能高喇叭口长 两台间距应有间隔第第1313页页5.曲线设置 (1)曲线取较小半径,以缩短调车场头部长度,一般采用200m,困难时180m,条件允许可取300m,450m。(2)岔后有曲线可不设g值,但反向曲线间要设d值。 如无g值:轨

5、距加宽可在曲线范围解决; 必须有d值:以防车辆的两转向架同时位于两反向曲线上。(3)为缩短咽喉长度,在连续两道岔间要设置曲线以尽快形成线间距,该曲线只能设在岔前的 上(道岔不能设在曲线上)。能形成的最大转角取决于插入的短轨长 及曲线半径的下限值。l保l短180laR短2360Rl短第第1414页页6.推送线和溜放线 到发场与调车场横列时,峰前牵出线就是推送线。 无峰前到达场,调车场一侧有到发场设1条,调车场两侧有到发场设2条推送线。 有峰前到达场一般设2条,双推单溜;双溜放时可设34条,以便预推。 推送线提钩段应为直线。在主提钩一侧应设铺面。 (1)推送线 (2)溜放线 调车线较多时设2条,较

6、少时也可1条。 第第1515页页7.峰顶至第一分路道岔间的距离 此处不设制动位置,为使前后钩车在进入第一分路道岔时能形成必要的时间间隔,该距离取3040m。第第1616页页8.迂回线及峰顶禁溜线(1)迂回线供车辆或有跨装货物不能过峰和过减速器时使用。经迂回线绕行入外侧调车线,当这样的车辆少时,设一条迂回线于不提钩作业的一侧。第第1717页页8.迂回线及峰顶禁溜线(2)禁溜线:暂存因车载货物原因不能溜放的车辆。 出岔位置: 当禁溜线从推送线出岔,辙叉应设在平台上; 当溜放线坡度较小,尖轨可设在峰顶平台上。 有效长150m左右。 禁溜车较少时,禁溜线可与迂回线合设。 第第1818页页 1.看懂附录

7、图524; 2.图上标出各控制点(岔心、曲线切点等)间的长度及线间距; 3.对峰顶还标出平台长及净平台长; 4.对减速器标出每台的节数; 5.对各曲线的要素图中不标而用曲线表集中表达; 6.线右端的 表示该线的计算点(它体现出对峰高的要求)。 第第1919页页 第二节第二节 驼峰高度计算驼峰高度计算1.能量与功的转换 (1)物体具有的初始能量 (E)EQ Hmg HQKNKN m势势当 取时, 取 能2211122QvEmvg动动 能 (2)物体在运动中克服阻力作的功/ QKNrKN kNWQ r L阻当 取,单位阻力 取时, -3-31010rN KNKN KNWQ r LQKNWKN m阻

8、阻通常 取时,即 则( 取,取)第第2020页页 (3)物体走行L L距离后剩余能量EEEW阻动余势 如物体此时在K处,其势能为 ,动能为kQH212kQvg223111 1022kkQQQHvQHvQ r Lgg则 前式可表达为:kvkrkHhHhh推223102 1 2kkvvHHr Lgg即21 2 1 vhgKN推令表示重力为的物体初始动能22 1kvkvhgKNk表示重力为的物体在 处的动能3011rkr LhKNk 表示重力为的物体,运动到 处克服阻 力作的功第第2121页页2.能高线原理(1)H和Hk既可表示单位重力(1KN)的物体的势能,也表示地势的不同高度。故可照此,用一定的

9、高度表示hvk、h推和hrk。 事实上,当物体以v1的速度处于H高度时与物体处于(H+h推)的高度而v1=0时的能量相等。第第2222页页 (2)用能高线表示功与能的转换关系 上图为“能高线图”,体现了能量守恒关系。 曲线MD为能高线。第第2323页页 (2)用能高线表示功与能的转换关系 下滑力F滑与反向阻力F阻的大小关系,决定了物体下滑速度的变化趋势(加速还是减速)及动能状态(增加还是减少)。第第2424页页1.峰高及其确定的原则(1)驼峰高度,简称“峰高”,是指峰顶与特定计算点之间的高差。 (2)确定峰高的原则 驼峰峰高应保证在不利条件下以7km/h的速度推峰时,难行车能溜至特定计算点停车

10、。难行车 难行线:溜放总阻力最大的线,这种线常位于调车场的外侧,溜放径路上有最多的曲线和道岔。 不利条件:指有最大逆风和最低气温的自然条件,此时风阻力最大,也增加了基本阻力(低温对轴箱影响,加大基本阻力),推峰速度v推1.4m/s。 第第2525页页 有利条件:无风,气温为27oC, 由以上分析可知,“特定计算点”实际上是难行线上难行车在不利条件下的停车点(溜放中不制动调速),对该计算点位置的指定实际上就是对峰高的限定。 计算点具体位置规定: 简易驼峰:难行线警冲标内方50m处。 机械化驼峰:难行线警冲标内方100m处。 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的半自动化、自动化驼峰:难行线第三制动位100m左

11、右处。第第2626页页 (2)点连式驼峰高度:应保证以1.4m/s推峰时,在不利条件下,难行车溜到打靶区段末端仍有1.4m/s的速度进入减速顶的控制区。 322rrrr8a24n10LLVVggH溜溜场场风风基基峰挂推难场难溜 22223VVHrr8a24ngL10g难难挂推风基峰难计难22第第2727页页(4)计算中注意事项 认为曲线阻力和道岔阻力及其做功与溜放速度无关,即在不同条件下其取值恒定。 在溜放部分及车场部分数值不同,应分段计算阻力功,当v溜取平均速度而不分段计算时,所求出的H峰,其实际产生的平均速度( )未必与起初取定的值相同,由于v溜与H峰的值互为因果,于是在H峰与v溜均值之间

12、有调整迭代过程,以使两者对应不悖。 v溜v溜 r基和r风的取值与溜放速度( )有关。可以按不同条件对 取值(见教材P191表5-2-3及表5-2-4),而完成对H峰的计算。v溜v溜第第2828页页1.已知条件 (1)驼峰调车场头部平面图见图524。调车线36条,难行线为2道(1道存放禁止过峰车,一般无车溜入)。2道连接曲线末端距车场制动位始端有15m直线段。车场制动位长25m,打靶长度100m。 (2)道岔为6号对称双开,转辙机为ZK型。 (3)减速器溜放部分采用TJK型,调车场头部采用TJK2A型车辆减速器。 (4)气象资料: 不利溜放条件:气温t7,风速V风5m/s, 风向与溜车方向的夹角

13、=30o; 有利溜放条件:气温t =27,无风。 (5)V车4.5m/s。第第2929页页2.对基本阻力r基的计算 计算公式见教材P169式512; 以难行车为前提; 式中参数的取值见教材P170表512(若表中无值,按线性关系调整取值),为基本阻力的均方差。0.016970.11830.294061.5392.203e 0.0107 300.4280.0037 304.5 1.28 0.54100.4 1.5392.203 e0.321 1.4260.69120.4 1.539ree0.0169 10.2+0.24 30基0.8379-0.321+1.4265+0.69 4.5736N/kN

14、12+0.4第第3030页页3.对风阻力r风的计算 求a(合力风与车组运行方向夹角)依据见P171,公式514;120220.063Vcoscos0.063 1.3433 10.01 4.55 0.86630 0.9257966.0349426 2.3781N/kN27.7737xxCfCrVQa 风车sinarctanVV cos5 0.5arctan4.55 0.866arctan0.283125715.808181V 风风车11.3433xxoCC10 xxCC 的取值见P171表513(按难行车取,表中无值时按线性关系调整取值)求r风的公式见教材P171式516 其中使用的参数值f(受

15、风面积)取P172表514。第第3131页页4.H峰的计算 (1)求H峰的公式依据见P191式5210; (2)求曲线转角和 时注意:a 除曲线转角还需将道岔导曲线的转角计入; 对称道岔导曲线转角取道岔辙叉角之半。 (3)求过岔数量(n)时,顺向过岔折算为0.5个道岔; (4)推峰速度v推=5km/h=1.4m/s应以m/s的数值列入计算。 在打靶区末端的连挂速度v挂,按教材P180的规定取 v挂 =1.4m/s; (5)在车场中无蛇行,单位阻力少0.4N/KN,少作阻力功0.4l靶=0.4100m40(Nm/KN)=0.04(Nm/N), 即可使H峰减少0.04m。第第3232页页 第三节第

16、三节 驼峰纵断面设计驼峰纵断面设计1vh2vh3vh 该图表明:峰高相同,纵断面不同,在各地点的瞬时速度不同。若钩车在各处的瞬时速度较高,则解体效率较高。但钩车在特定部位(如减速器、道岔等)有速度限制,故纵断面应有合理构成。第第3333页页 1. 减速器既能将车夹停,又可在缓解后车组能自行溜行,即减速器所在坡的坡度有下限要求。 2.道岔所在坡的坡度有上限要求,以求车组过岔时运行平稳,不超过限定速度。 3.最陡坡段(加速区第一坡段)有上限要求,以求调机能上峰; 4.减速器、道岔尖轨及辙叉不能处于变坡点的竖曲线上,变坡点前后为竖曲线。其切线长为: 式中, 为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 为竖曲线的圆心角

17、;R为其半径。i310002222 10aRR iTRtgRtgai竖第第3434页页 5.既能适合难行车的溜行特点,使之能溜行至计算点;又能适合易行车的溜行特点,使之经调速后不超过指定地段的速度限制。 6.前后钩车有必要的时间间隔(距离)而能使之分别通过溜经的减速器和道岔,尤其是不利前后钩车组合时(前难后易);该时间间隔也不能过大,以保证解体效率。第第3535页页 溜放纵断面分四个区:加速区、高速区、减速区和打靶区。 每一区中所含坡段未必唯一。相邻两区的分界点并非是变坡点。 1.划分坡区及坡段:(一)准备工作第第3636页页(一)准备工作 各坡区均以制动位有效端部(不含喇叭口)为分界点。 对

18、各坡区的设计不完全按顺序进行,以便于确定有特定要求的坡段。 1.划分坡区及坡段:第第3737页页(1)I区应使易行车加速,以允许的vmax入I制动位。2.各坡区的设计目的及设计思想(2)I区和II区应使难行车加速,以允许的vmax入II制动位。I区II区III区IV区(一)准备工作m/s第第3838页页(3)III区的坡度下滑力等于易行车阻力,使之匀速溜行;其下滑力小于难行车阻力,使之减速溜行。2.各坡区的设计目的及设计思想I区II区III区IV区(一)准备工作m/s第第3939页页(4)IV区坡缓,其下滑力小于钩车溜行阻力,使钩车减速溜行,其末速度不大于允许连挂速度v挂。2.各坡区的设计目的

19、及设计思想I区II区III区IV区(一)准备工作m/s第第4040页页(5)易行车(虚线)在三个制动位均发生制动调速,前两级制动是为控制其下一个入口速度,第三级制动是为其在计算点的速度不超过v挂。2.各坡区的设计目的及设计思想I区II区III区IV区(一)准备工作m/s第第4141页页(6)难行线(实线)在各制动位不制动,自由溜放,溜放阻力应使其最终速度不超过v挂。2.各坡区的设计目的及设计思想I区II区III区IV区(一)准备工作m/s第第4242页页3.画难行线平面展开图 此图是按图524绘出。 图中反映从峰顶变坡点至难行线计算点范围内各基点(Pi)的距离,基点表示曲线切点、岔心和制动位端

20、部。制动位的长度含两端喇叭口长。曲线反映转角及走向。(一)准备工作第第4343页页 平面展开图的作用: (1)根据每个坡段应含设备确定相应坡段长; (2)便于计算曲线总转角及道岔数以求相应阻力。3.画难行线平面展开图(一)准备工作第第4444页页 限制因素:易行车在有利条件下,以1.94m/s的推峰速度,溜到I制动位有效始端时,其速度不超过容许的最大入口速度Vmax。1.计算I区高度(h1)(二)设计步骤1max1111 vrhhhhhil易易易推 易行车到I制动位有效始端的总阻力高(m)为 注:I区只求峰高,其各坡段的坡度迟后进行。31182410rhlrrn易易易风基第第4545页页(二)

21、设计步骤2.II区设计 限制因素:使难行车在不利条件下在II区一坡加速至vmax,在二坡保持该速度。 注意: II区有两个坡段 ,其变坡点距II制有效始端大于 (喇叭口长)。2122ll和RTl竖第第4646页页2.II区设计 (二)设计步骤12121maxrvhhhhh难难难推2121max1rvhhhhh难难难推 212121hil故(1)II区一坡设计:第第4747页页(2)II区二坡设计:2.II区设计 高速区的第二坡段应使难行车继续保持原速溜行。因此,应使其坡度i22下滑力等于难行车总阻力。 22222212222 22 irrrlllhl i难难难风总基该坡段无曲线及道岔(二)设计

22、步骤第第4848页页(2)II区二坡设计:2.II区设计 i22不应小于8,以形成钩车的夹停起动条件。当把较小的i22调高为8时,i21应相应减少i ,以免钩车进入二坡后速度大于Vmax,即:212122218iiilril 难总 式中, 是二坡取8时钩车增加的动能。228lr难总(二)设计步骤第第4949页页I区分成3个坡段 (1)I区一坡(l11,i11)设计:I区第一坡段应尽可能陡,使钩车尽快加速且与后续钩车形成间隔,但该坡段的上限值应能使调机爬得上去,故其坡度值i11可取定, I区一坡的变坡点在第一分路道岔之前(P4点前)。(二)设计步骤3. 反向设计I区 (2)I区三坡(l13,i1

23、3)设计: 为了不在I制动位始端变坡,应使I区三坡的坡度i13i21。I区三坡l13i13与二坡l12i12变坡点一般设在I制与顺向道岔之间。若如此设置,在两变坡点间放不下两条T竖,则两变坡点合一设在I区一坡的变坡点处(此时I区为两段坡)。第第5050页页(3)I区二坡(l12,i12)设计: 12111131211113121212 llllhhhhhil 若i12i13,为避免出现反坡,则应调整减小i11,使i12i13,但h1的总高度不变。 若因故须降低峰高时,可减缓I区的坡度,此时钩车(易行车,有利条件下)进入I制的入口速度小于vmax。 由以上分析可知,I区的一坡为取定值,三坡为延伸

24、取值,故先确定,再最后设计二坡。(二)设计步骤3. 反向设计I区第第5151页页 l4是从制有效始端至计算点止。由制的长度l制和打靶距离l靶两部分组成 。(二)设计步骤4.IV区设计第第5252页页(二)设计步骤4.IV区设计作用:实现目的制动,“打靶”实质上是按溜放距离而对溜速的调节,以实现安全连挂,故“打靶”与目的制动的含义相同。I、II制主要实现间隔制动。 设置位置:设在每条调车线始端,离岔后曲线尾端(切点)至少有一辆车长的直线。以使钩车进入减速器时两个转向架都处在直线段上,平顺入III制。设测阻区段时,该直线段应加长。 (1)制动位设置位置第第5353页页4.IV区设计(二)设计步骤(

25、2)制动位坡度及长度: 不考虑车辆夹停后的起动坡度。此段坡的坡度一般采用23,高寒地区采用3 4 ,制动位的长度宜采用2530m(制的过车密度较小,且有I、 II制防护,钩车夹停后易于处置,影响面小,若考虑夹停起动条件, 制所在坡将较陡,这招致打靶区延长,影响调车线的连挂区长度)。第第5454页页 (3)打靶长度: 打靶长度一般为80150m,寒冷地区适当减少其长度。 难行车冬季离开减速器的溜行速度为44.5km/h,其溜行的距离称为难行车控制的打靶长度。 易行车夏季以低速离开减速器后逐渐加速至安全连挂速度,其溜行的距离为易行车控制的打靶距离。(4)打靶区段坡度: 其坡度的上限值应使易行车出打

26、靶区后不超速,其下限值应使难行车在打靶区内不中停。一般采用0.61.0的下坡,必要时可以采用平坡。4.IV区设计 由上可知, IV区的两坡段是根据使用条件取定,故可先行设计。(二)设计步骤第第5555页页范围:制动位有效末端至制动位有效始端。这是最后设计的坡区,有:h3H峰h1h2h4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第第5656页页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 本坡区应使易行车在有利条件下降低溜速,或使之加速但在III制入口不超速。由于这是最后设计的坡区,当I区取坡陡且长时,会使III区成为反坡(上坡)。此时应减少I区一坡或II区一坡的坡度、坡长(它们的坡度较大,有调整空间),使III区不为反

27、坡,或为不大于0.6的反坡。第第5757页页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1)III区一坡设计:它是相邻的II区二坡的延伸,即 实际上,该坡段是 II 制有效末端 所在地段,有 ,使i31与i32变坡时,其竖曲线的切线不侵入制范围内。可见, 为推知或取定,为了避免纵断面各坡段的长度出现米以下的小数,应将同坡段的 的小数进整。31RlTl竖RTl竖及3131li及2231ll3122ii,第第5858页页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331331hhill均 i均取四位小数,如第四位数字小于等于5取5,大于5进一取三位小数。如i均0.0017,取0.002。 III区二坡的坡度取i均,即i32

28、 i均,三坡可稍缓,即i33 i32 1 (或0.5 )(2)III区二、三坡设计: 该两坡段的平均坡度为:第第5959页页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ABCD31l32l33l33i32i31i31h3h33133331323233BDlliABhhBDABCRtABlBCii 近似为331331333232333333132 hhlliliillll (2)III区二、三坡设计:第第6060页页5.III区设计(二)设计步骤ABCD31l32l33l33i32i31i31h3h(2)III区二、三坡设计:注意:III区三坡的长度 应稍短,使 与相邻的IV 区一坡的变坡点左移,以在该变坡点

29、与III制动有效入口之间能放入 。即应先对 延伸,定出 的终点后,再设计 。但当 的长度宽余, III制可右移时,前述过程可略。33l33lRTl竖41l33l3233ll,41l第第6161页页(三)结论 综上所述,点连式驼峰溜放纵断面设计的特点: (1)在有利条件下,按易行车从峰顶溜到I制有效入口时,其速度不超过容许速度7m/s为约束条件,进行I区的设计; (2)在不利条件下,按难行车从峰顶溜到制有效入口时,其速度不超过容许速度7m/s为约束条件,进行II区的设计;第第6262页页(三)结论 (3) III区的坡度一般等于或小于易行车在有利条件下的阻力当量坡,使易行车溜出高速区之后不加速;

30、 (4)IV区的坡度一般采用0.6 1 ,使钩车减速最终不超过V挂; (5)先设计按运用条件应取定的坡段,再设计须经计算才能确定的坡段。当各坡段不能合理衔接时,先取定的坡段可以再度调整取值。第第6363页页(一)画平面展开图,求峰顶至计算点的距离(L计)及H峰1.平面展开图如图5-2-7第第6464页页2.L计是各基点间距之和,可求原点P1至各P点横坐标3.H峰的计算过程见教材P193(一)画平面展开图,求峰顶至计算点的距离(L计)及H峰第第6565页页(二)计算I区(加速区)的高( )1h1.求 的前提:易行车有利条件下在I区终端以Vmax入I制;1h2.求 的公式1h1v maxr1111

31、hhhhh il易易易推(2) 计算公式见P171式516;r易风(4)曲线转角 中注意加入道岔导曲线转角; (5)过岔数量n中注意顺向过岔取半个。(1) 计算公式见P169式5-1-2(教材P199对 的求值有误,应为1.38N/kN);r易基r易基(3)溜行距离 的取值见P199表526中基点P6的横坐标,但调整 ;1lRl第第6666页页(三)先对II区(高速区)设计1.设计II区一坡( )2121,li (1)据平面展开图及各P点横坐标。 求II区长度 及II区的两坡段长度( 和 )2l21l22l (2)求II区一坡的高度h21 (3)求II区一坡的坡度度212121hil 注意:注意:(1)平面展开图中制动位的长含 ;Rl (2)制动位有效端部距变坡点不小于 ;RlT竖 (3)求 时参数 (邻坡坡度差)未知,须 对 的预设值调整试算,或对 预估。T竖iiT竖 注意共坡的 和 ,其长度合计数凑整。1l21l 注意坡度的“千分点值”以0.5为最小步长。坡度按此取定后,应反求新的坡高 。21h第第6767页页(三)对II区(高速区)设计2.设计II区二坡( )2222,li (1)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