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_第1页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_第2页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宁夏平罗县回民中学 ( 马燕舟 )教学目标 :1. 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欣赏毛泽东诗词的豪迈气概。2. 学习运用默写顺应的方法培养语感。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默写顺应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画像, 问 : “哪位同学认识这个人?”“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他 ?”( 同学们自由回答 )讲述:毛泽东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政治方面的建树是众所周知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辉诗篇,显示了他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

2、他的诗,开阔一下我们的胸怀,振奋一下我们的精神。(板书课题)二、解题:问:这个题目和一般的诗题有什么不同呢?诗的形式和我们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明确:这是一首词,词也叫“长短句”。这首词的题目由词牌名和题目构成,古人的诗歌是和乐演唱的,词牌相当于歌曲的曲调,题目相当于歌词主要内容。“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题目。三、试读:1. 要求全体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练读。2. 指名二到三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3. 幻灯片播放朗读基本要求(头正,身直,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同学们评价,评出这一环节最佳朗读者。4. 全体齐读。教师范读过渡。四、研读:过渡:同学们能按照基本要求朗读了

3、,但若要真正读好诗歌,还需要我们细细品读,理解诗意。在品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冰心奶奶在忆1读书里说她不喜欢无病而呻的文字,也就是说写文章要有感而发)。(幻灯片播放写作背景介绍: 1934 年 10 月,红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战争初期,由于路线错误,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由8 万人锐减到 3 万人,处于生死存亡危急关头。1935年 1 月,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之后的2 月,用兵如神的他领导了著名的遵义战役,娄山关是这场战役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场战役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八个团,俘虏三千余人,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取得

4、的第一个大胜仗。毛主席登上娄山关看到千山万岭,起伏连绵。胜利的喜悦和眼前的壮美景色,使他灵感突发,吟咏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通过对娄山关战斗的侧面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一)研读上片:1. 启发问答:上片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行军图 (板书“行军图”)通过诗句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板书:西风、长空、雁、霜、月)风是怎样的风?(提示:“烈” 可以组词 “凛冽”“猛烈” 等)长空是什么季节的怎样的天空?(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自古逢秋悲寂寥”)雁叫是怎样的声音?人听来会是

5、怎样的感觉?(唱: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多媒体播放关于“雁”在古诗文中的象征意义)怎样的早晨?(清霜说明冷,月说明时间之早,应是凌晨)马蹄声“碎”是怎样的声音?喇叭声 “咽” 又是怎样的声音? (讲述: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 之速;也写出了山路崎岖难行。咽西风中时断时续,忽高忽低,显得悲壮深沉,庄严肃穆。在声音的描绘中刻画了红军的英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面貌。)这些景象和声音写出了怎样的气氛, 可以用哪些形容词来描绘?(凄冷,肃穆,悲凉沉郁等等)那么这种气氛应该怎样读出来呢?2. 学生表达看法,自由练读,再指名读朗读指导:词的上阕,以凄风、 哀鸿、

6、寒霜、冷月几种景物构成一个凄凉萧杀的意境,再用杂沓的马蹄声,如咽的喇叭响,渲染了悲壮苍凉的气氛。朗读这一段时,声调应是低缓凝重的。“烈”“碎”“咽”字要重读。3. 齐读上片,感受清寂寒肃,悲壮深沉的意味。(二)研读下片:2过渡:下片写的是战斗结束后红军胜利越过娄山关时的情景(板书:越关图)。那么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呢?1. 学生四人小组探讨交流后,派代表朗读,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读。提示问题: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参考:这两句是全词的中心。“真如铁”写出娄山关的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拓展:万水千山只等闲)。2)“苍山如海

7、,残阳如血”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参考:跨过娄山关极目远眺,苍茫的群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落日像血一样殷红,写的是傍晚的景象,波澜壮阔,色彩浓烈,气魄雄浑。“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还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朗读指导:词的下阕,感情变化较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表达了红军将士蔑视困难、飞跃关山的雄心壮志,可谓是声震五岳,气吞万里,读的音调应该高亢激越,给人以力的感受。最后三句:“从头越,苍

8、山如海,残阳如血”,可以说是对漫长征途的展望。这不单是景物的描写, 也是对革命战争艰巨性残酷性的艺术概括。读这几句诗,须把声调降得稍低些稍慢些,给听者以沉稳刚毅的质感。2. 听朗读录音,小声跟读。3. 师生齐读,读出慷慨豪迈的气概,沉着坚定的语气。五、涵咏品味,默写顺应方法: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 遍,边读边咂摸品味作品,驰骋自己的想像,展开充分的联想,并使自己沉浸在作品的境界之中。之后默写全词,写完后请同学朗读,大家仔细听,看看和原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然后比较,说说这些不同的地方孰优孰劣,并说出理由。(特别强调,涵泳品味时,一定不要有意识背诵)六、课堂小结:有句话说“文如其人”,透过作品,我们对毛泽东的大胸怀,大境界,大手笔应该有所感悟领会, 下面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来诵读一下这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