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 : 中学历史浅析在历史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黄少辉电话 庆市江津区江津中学摘要:列宁说: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 历史教训、 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量。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1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 ,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 所以,努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之中,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一、爱国主义的含义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指出 :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3 一般来说,现代意义上的爱国包含着三层基本含义,即爱

3、国的情感、 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 1999 年6 月,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素质教育时 , 他说 :“要说素质 ,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 , 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4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也曾说过 : “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5可见 ,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历史教学最经

4、常、最重要的工作, 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二、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中国历史的课堂教学之中1、学习优秀历史人物,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爱国志士为民族的解放,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报效国家;文天祥威武不屈, 英勇就义,气节高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造福生民;为变法喋血刑场的谭嗣同;抗日牺牲的左权;献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虽所处的时代和所属的阶级不同,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他们都满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他们的事迹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

5、历史教学中的英雄事迹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在校学生, 首要任务是以历史英雄人物为榜样, 奋发学习,掌握将来为祖国建设事业作贡献的本领。 有了这种认识,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知难而进、坚韧不拔。教师在讲述这些民族精英和革命者的事迹时, 自己首先应该对他们怀有崇敬的心情。 只有这样,在讲述过程中才会充满感情,从而强有力地感染学生。2、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 , 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参观重要的历史遗址、文物、历史人物纪念馆,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历史的了解, 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 进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学生爱祖国的感情 ,是从爱家庭、

6、爱学校、爱故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的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 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 , 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 ”6 的确 , 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 都有我们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造的辉煌业绩, 也留下了我们祖先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乡土教材, 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前辈对家乡、对祖国所做出的贡献 , 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 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二)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榜样示范,提高修养在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

7、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 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2、对比分析,强化认识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 可以收到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 中国历史上有对祖国对人类做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 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也有碌碌无为之人; 有为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者, 也有委身外敌、 卖国求荣的不屑之徒。

8、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一)爱国主义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内容要不断更新首先是要跟上教材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理解和领会其改革的实质,不断深化和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层次。现行新编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注重从国情教育入手, 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 因此与旧教材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 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富于时代精神,因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编历史教材的特色之一,从

9、内容上说,增加了“文化科学技术”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内容在全书中的比例。新教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经济史的内容。 注意通过经济发展来体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体例上将经济史内容相对集中地编写, 篇幅上有了显著的增加。 这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重视经济史, 以利于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二)突出中华民族改革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改革、 锐意进取的思想观念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改革方面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通过 “鉴古知今” 的有机联系, 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各项伟大改革, 培养学生勇于改革、 锐意进取的思想观念。 中华民族之所

10、以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成就, 成为世界文明古国, 最主要的是中华民族富有改革开拓的精神, 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民族。 如:管仲改革为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 之首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入封建社会后, 各封建王朝的初期统治者,如秦始皇、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都曾对旧王朝或旧制度进行改革, 调整统治政策,建立了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才经历了二十多年, 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得

11、到了明显改善, 国力强盛, 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雄辨地说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四、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教学中应把握的爱国主义基本内容与特点当前,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所应把握的有关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应该是、维护祖国的统一与各民族的团结,反对分裂、挥卫国家主权、民族车严和社会主义制度, 反对一切破坏和众搜社会主义祖国的活动、致力于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昌盛、社会的进步,提倡科学,抵制愚昧与腐败、反对倒退。把握住上述基本内容与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少可以让学生懂得对内与对外非常时期与和平时期什么是爱国主义,从而基本懂得在

12、实践中怎样做,才能够成长为爱国主义者。(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爱国主义是分层次的。 一般地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其初级层次可以称之为“感情层次”,即出于情感的爱国。这种情感很朴素,其基本思维定式是“我是中国人,当然要爱中国” 。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和爱国群众,以“宁为中华断头鬼,不做外郑屈膝人” 的气概,以满腔热血,讲写出无数爱国主义的乐章。我们应该指出, 一个国家的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怒, 如果只停留在初级层次是很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 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朴素的情感是以被利用和被迷惑的。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具备的爱国主义思路, 应该是高于情感层次的觉悟层次,并且谈须是社会主凡

13、觉悟。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时, 要尊重历史唯物主义 , 要坚持辩证法 , 切忌顾此失彼 , 以偏概全。否则 , 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甚至可能走向我们愿望的反面。 “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历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何种社会形态,还是何种制度的国度,掌握统治权力的统治集团都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 对年轻一代施加自己的影响。 ”7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而中学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的历史内涵,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宝库和生动教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动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举,将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合力。“ 爱国”不再是个空洞的概念 , 它必将逐步“升华”,成为学生振兴中华、奋发进取的动力。参考文献1 张玉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社科纵横 ( 新理论版 ) ,2009 ,25:224-2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3恩格斯 , 斯大林 , 列宁 , 中共中央马克思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三卷 C .北京 :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