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1 、增加照明强度、增加照明强度 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片的折射率相仿的镜油,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会由折射或反射造成损失,基本上全进入镜头,结果提高了照明强度,使图像更加清晰。 折射率(n) 空气 1.00 水 1.33 香柏油 1.52 玻璃 1.55 第1页/共74页第2页/共74页第3页/共74页第4页/共74页棒状杆菌棒状杆菌第5页/共74页螺旋菌第6页/共74页第7页/共74页第8页/共74页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第9页/共74页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第10页/共74页
2、1 、革兰氏染色原理、革兰氏染色原理染色结果:阳性细菌(G+): 染成紫色染色结果:阴性细菌(G-): 染成红色第11页/共74页第12页/共74页第13页/共74页涂片: 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后,再挑取2-3环菌悬液至另一载片上涂开。干燥: 室温自然干燥或电吹风吹干 固定: 涂片朝上,通过火焰2-3次, 染色镜检 清洁显微镜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覆盖涂片区域染色2min,水洗。媒染:滴加卢氏碘液,染色1min,水洗。脱色:用滴管加95%乙醇冲洗脱色约30秒,立即水洗。 复染:滴加番红液复染约2min,水洗。第14页/共74页制片 染色 滴加孔雀绿染液于涂片上,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微
3、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时5min。 加热过程中要及时添加染色液,切勿让标本干涸。水洗 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的水无 色为止。复染 用番红染色液复染2min 水洗 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的水无 色为止。镜检 干燥后用油镜观察第15页/共74页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第16页/共74页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第17页/共74页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染色)第18页/共74页第19页/共74页菌种菌体颜色菌体形态(图示)G+或G-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20页/共74页第21页/共74页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观察放线菌和真菌形态的
4、基本方法。2、观察放线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第22页/共74页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菌丝体基内丝菌(较细、透明)气生菌丝(较粗颜色较深)有无气生菌丝孢子丝(直、波曲、各种螺旋或轮生)等,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孢囊孢子、游动孢子扦片法扦片法: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扦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可观察到不同生长时期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特征。第23页/共74页酵母菌: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 形态:形态:卵圆形、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等 繁殖方式繁殖方式:无性:主要为出芽繁殖,
5、产生芽孢子 有性:产生子囊孢子 美篮染色优点:可区分死活细胞,活细胞能使蓝美篮染色优点:可区分死活细胞,活细胞能使蓝 色变无色,死细胞一直呈蓝色色变无色,死细胞一直呈蓝色。霉菌:霉菌:霉菌可产生复杂分枝的菌丝体(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上产生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繁殖方式繁殖方式:主要产生无性孢子和产生有性孢子繁殖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优点:细胞不变形,不易干燥,防腐,保存时间较长,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优点:细胞不变形,不易干燥,防腐,保存时间较长,防止孢子飞散防止孢子飞散 。第24页/共74页第25页/共74页倒平
6、板:冷至约50倒平板约20ml,凝固待用。接种:用接种环挑取菌种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扦片:用灭菌的镊子夹起盖玻片以约45扦入平板内 (扦在接种线上)培养:倒置平板,28培养5-7天。镜检: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物,将有菌的一面放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或将有菌的一面朝下,放在滴有0.1%美蓝染色液载玻片中镜检。1 盖玻片盖玻片2 培养基培养基第26页/共74页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美蓝染色液。挑取酵母菌苔少许,置美蓝染色液中混合均匀。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情况。第27页/共74页载玻片中央加一滴乳酸石炭酸
7、棉蓝染色液。从霉菌菌落边缘挑取少量已产孢子的霉菌菌丝。置于50%乙醇中浸一下以洗去脱落的孢子。放到载玻片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将菌丝分散开。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第28页/共74页第29页/共74页放线菌酵母菌黑曲霉菌青霉菌第30页/共74页根霉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第31页/共74页第32页/共74页第33页/共74页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第34页/共74页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平面平面图图侧面侧面图图盖玻盖玻片片计数计数室室方格网,分为方格网,分为9个大格,中央大格个大格,中央大格E为计数为计数室室
8、放大的计数室,分放大的计数室,分25中格中格放大的中格,分放大的中格,分16小格小格小格小格 中格中格计数室全计数室全貌貌1mm2共分400小格厚1mm,可得总数第35页/共74页总菌数总菌数(个(个/ml/ml)X X1 1 + X+ X2 2 + X+ X3 3 + X+ X4 4 + X+ X5 5 5 525 25 (或(或16 ) 10104 4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第36页/共74页第37页/共74页菌悬液制备:以计数室内每小格5-10酵母菌为宜。清洗计数板:自来水冲洗计数板后用吹风机吹干。加菌液:用毛细管吸取酵母菌悬液滴加在盖玻片边缘,让菌液沿缝隙自动进入计数室。显微镜计数:每个计数
9、室选5个中格(4个角各1个和中央1个)计数。计算清洗血细胞计数板:用水冲净,后用吹风机吹干,放入计数板盒中。 (切勿用硬物洗刷) 总菌数总菌数(个(个/ml/ml)X X1 1 + X+ X2 2 + X+ X3 3 + X+ X4 4 + X+ X5 5 5 5 25 25(16) 10104 4稀释倍稀释倍数数=第38页/共74页1、取样前,必须将菌悬液摇匀。2、计数室内不可有气泡。3、凡压在中格线上的菌体,切莫四边全计,常只计上方和右边两条线上的。4、计数时,遇出芽的酵母菌,芽体大小达到母 细胞直径的一半时计为2个。第39页/共74页第40页/共74页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 、学
10、习并掌握用显微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原理和方法。2 、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第41页/共74页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显微测微尺(包括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10m)。目镜测微尺: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 第42页/共74页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m) 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图示为目镜尺47小格对应镜台尺7小格校正值71047149m 第43页/共74页第44
11、页/共74页校正 低倍镜清晰地观察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筒使目镜尺的刻度与镜台尺的刻度平行。移动镜台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分别数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尺和目镜尺所占的格数。装目镜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目镜镜筒内的隔板上校正目镜测微尺菌体大小测定 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自制红酵母装片(水浸片),分别测出5个菌体宽和长所占目镜测微尺的格数,然后将所测得的格数乘以目镜测微尺校正值,即为酵母菌的实际大小。 放镜台测微尺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出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尺的校正值 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m) = 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第45页/共74页第46页/
12、共74页 应用显微镜测微技术测量酵母菌菌体大小。(一)写出实验原理(二)实验结果:1.写出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公式。2.将目镜测微尺的校正结果填入下表:物镜物镜倍数目镜测微尺格数镜台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长度(m)低倍10高倍40第47页/共74页酵母菌编号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宽度长度菌体大小宽 长(m)目镜测微尺格数宽度(m)目镜测微尺格数长度(m)12345平均第48页/共74页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和紫外线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方法和杀(抑)菌能力。第49页/共74页1、干热灭菌干热灭菌利用高
13、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2、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从而增加灭菌器内的压力,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同一温度下,湿热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第50页/共74页3、常用化学消毒常用化学消毒剂剂4、紫外紫外线线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因为它作用于细胞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第51页/共74页第52页/共74页第53页/共74页8、倒置培养( 37培养24h )9、观察记录结果(二二)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54页/共74页第55页/共74页消毒剂杀(抑)菌圈直径(mm)2.5碘酒5石炭酸75乙醇0.05龙胆紫1%来苏尔2、 测量常用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抑菌圈大小,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1、图示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