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导游业务)学习情境设计_第1页
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导游业务)学习情境设计_第2页
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导游业务)学习情境设计_第3页
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导游业务)学习情境设计_第4页
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导游业务)学习情境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情境导游业务设计学习情境 11-2: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学时2学习目标:熟悉导游讲解的要求,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学习内容教学准备学点 教地一、概述法二、分段讲解法 三、突出重点法 四、问答法五、虚实结合法 六、触景生情法 七、制造悬念法 八、类比法九、妙用数字法 十、画龙点睛法1 .教师:制作PPT,备课,备学生。2 .学校:提供多媒体教室3 .学生:上网和课外书搜集导游 业务相关资料综合 楼 406教学组 织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建议时配 学分一、课前 准备1.知识 准备2.组织 准备 二、课中 引导1 .导入 新课2 .讲授 新课3 .课后一、课前准备1 .通过学习

2、通APP考勤2 .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中错误率高的题目。3 .回顾上节重点内容二、课中引导【导入新课】思考:虚”与“实”之间关系?【讲授新课】11.2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一、概述法概述法是导游就旅游城市或景区的地理、历史、社会、 经济等情况向游客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使其对即将参观游览 的城市或景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轮廓性认识的一种导游 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导游接到旅游团后坐车驶往下榻饭店 的首次沿途导游中,也适用于游览较大的景点之前,在入口处 示意图前进行的讲解。它好比是交响乐中的序曲,能起到引导讲实作 运媒件、自及学模案论 论与操结、多课学生以动、训、讨结。 理授践相合用体教学学互

3、习拟练例相合2小结三、课后拓展1 .课后练习2 .历年真题3 .线上答疑4 .知识拓展游客进入特定的旅游意境,初步领略游览地奥秘的作用。例如:用“概述法”介绍颐和园颐和帕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0多公里,是我国保存最 完整的皇家园林。它始建于1750年,当时的中国清朝正值盛 世时期,执掌朝政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凭借自己对中国园林 的理解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耗费大量国库银两,以“兴修水利 和为母祝寿”之名,连续施工15年,建成了这座规模巨大的皇 家御困“清漪园”。I860年它与圆明园一起,被侵入北京的英 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皇太后又将其重建,并改名为“颐和 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

4、组成,占地面积290公顷, 其中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大小建筑3000余间,约 7万平方米。园林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即朝政办公区、帝后生 活区和风景游览区。我们今天的游览线路是:从东宫门进,首先进入朝政办公 区,然后绕过仁寿殿,游览帝后生活区。从乐寿堂西侧进长廊, 到达排云门后上山,到佛香阁、智慧海,再从原路返回。不愿 上山的,可在排云殿前等候。全团集合好后,再沿长廊西行。 乘船游览昆明湖,从南湖岛上岸,过十七孔桥,到新建宫门。什艮 据走:遍中国一一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文物古迹篇,第 556页改写)二、分段讲解法分段讲解法就是对那些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景点, 导游将其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

5、来逐段进行讲解的导游 方法。一般来说,导游可首先在前往景点的途中或在景点入口 处的示意图前介绍景点概况(包括历史沿革、占地面积、主要 景观名称、观赏价值等),使游客对即将游览的景点有个初步 印象,达到“见树先见林”的效果。然后带团到景点按顺序进 行游览,进行导游讲解C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景物时注意不要过 多涉及下一部分的景物,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对下一部分的景 物充满期待,并使导游讲解环环相扣、景景相连。例如:用“分段讲解法”介绍长江三峡乘船自西往东游览长江三峡,导游就可将其分为五个部分 来讲解。在游船观景台上介绍长江三峡概况:“长江三峡是瞿塘 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

6、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约193公里。峡谷两岸悬崖绝 壁,奇峰林立,江流逶渔湍急,风光崎丽,瞿塘峡素以雄伟险峻 著称,巫峡一向以幽深秀丽为特色,西陵峡过去则以滩多水急 闻名。这种山环水绕、峡深水急的自然风光系由历次造山运 动,特别是燕山运动使地壳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大自 然的鬼斧神工留下的经典之作。它与峡谷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相互融合,使长江三峡成为闻名退迩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区之一,并被中外游客评为中国旅游胜地佳之首。”船进瞿塘峡时,导游介绍“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第一峡,从重 庆奉节的白帝城到巫山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是长江三峡 中最短也是最雄奇险峻的峡谷。瞿塘峡中,高达1300多米的 赤甲

7、山、白盐山耸峙峡口两岸,形成一陡峻的峡门,称为夔门, 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3)船过巫峡时,导游再讲解“巫峡是长江三峡第二峡,从重庆 巫山县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绵延44公里。巫峡口 的长江支流大宁河全长300多公里,著名的小三峡就位于 其中。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峡中景色最秀丽、神话传 说最多的就是十二峰,其中最为挺拔秀丽的是神女峰,峰顶有 一突兀石柱,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4)船到西陵峡时,导游进一步介绍:“西陵峡为长江三峡第三 峡,西起湖北秘归县的香溪口,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 长66公里,历来以滩多水急著称,西陵峡西段自西向东依次 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岭岭峡三个峡谷;西陵

8、峡东段由 灯影峡和黄猫峡组成”(5)最后再向游客讲解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三、突出重点法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不而面俱到,而是突出某 一方而的导游方法。一处景点,要讲解的内容很多,导游必须 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轻重 搭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疏密有致。导游讲解时一般要 突出以下四个方面:1 .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游客来到目的地旅游,要参观游览的景点很多,其中不乏 一些与国内其他地方类似的景点。导游在讲解时必须讲清这 些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尤其在同一次旅游活动中参 观多处类似景观时,更要突出介绍其特征。譬如,西岳华山虽不是五岳之首,但在五岳中却独具特 色。首先,

9、华山是五岳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其主峰南峰落雁峰 海拔2154.9米。其次,华山以险而闻名于天下,其陡峭险峻位 居五岳之首。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路行过,必经千尺幢、 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擦耳岩等绝险要道, 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工最后,(华山也是五 岳中唯一为道教所独占的名山。导游在讲解时可突出华山在五岳 中的这些独特之处。2 .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游览规模大的景点,导游必须事先确定好重点景观。这些 景观既要有自己的特征,又能概括全貌,实地参观游览时,导游 应主要向游客讲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如,去云冈石窟游览,主要是参观第五、第六窟及五华 洞和昙曜五窟。如果把第

10、六窟的艺术特色讲解透彻了,就可以 使游客对云冈石窟的整体艺术特色有基本的了解。3 .突出游客感兴趣的内容游客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从事同一职业的人、文化层 次相同的人往往有共同的爱好。导游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 要注意游客的职业和文化层次,以便在游览时重点讲解旅游 团内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譬如,在游览故宫时,如游客对中国古代建筑感兴趣,导游 应重点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建筑布局和建筑艺术, 并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与民间建筑乃至西方国家的宫殿建 筑进行比较;如果游客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的历史感兴 趣,导游应重点讲解故宫的历史沿革和在故宫发生的重大事 件,使游客从故宫的介绍中加深对明、清历史

11、的了解。已不早4 .突出“之最”而对某一景点,导游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或中 国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 也是在介绍景点的特征,颇能引起游客的兴致。譬如,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施工期最长、建筑规模最大的水 利工程;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泄洪闸 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强的泄洪闸;三峡工程对外专用公路是 国内工程项目最齐全的公路。这样的导游讲解突出了三峡工程的价值,使国内游客产 生自豪感、外国游客产生敬佩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 在使用“之最”进行导游讲解时,必须实事求是,言之有据, 绝不能杜撰,也不要张冠李戴。四、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

12、向游客提问题或启发他 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使用问答的目的是为了活跃游览气氛, 激发游客的想象思维促使游客和导游之间产生思想交流,使 游客获得参与感或自我成就感的愉悦。问答法包括自问自答 法、我问客答法、客问我答法和客问客答法四种形式。1 .自问自答法导游自己提出问题,并做适当停顿,让游客猜想,但并不期 待他们回答,只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思考,激起 兴趣,然后做简洁明了的回答或生动形象的介绍,还可以借题 发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2 .我问客答法导游要善于提问,所提问题要问得恰当,估计游客不会一 无所知,也要估计到会有不同答案。同时还要诱导游客回答, 但不要强迫他们回答,以免使游客

13、感到尴尬。游客的回答不论 对错,导游都不应打断,更不能笑话,而要给予鼓励。最后由导 游讲解,并引出更多、更广的话题。此外,导游提问的时机也要把握好。导游应该懂得,与游客在一起的时候提问不能太随 便也不能没有目的,只有懂得把握时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一般来说,游客在静想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导游不宜打扰 游客;游客在欣赏美景和在目的时候,导游不提与此无关的事 情和问题。3 .客问我答法导游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枳极性和他们的想象思维,欢迎 他们提问题。游客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某一景物产生了兴 趣,进入了审美角色。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是幼稚可笑的, 导游也绝不能置若罔闻,千万不要笑话他们,更不能显示出

14、不 耐烦,而是要有选择地将回答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不过,对 游客的提问,导游不要他们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般只回答一 些与景点有关的问题,注意不要让游客的提问冲击你的讲解, 打乱你的安排。在导游实践中,导游要学会认真倾听游客的提问,善于思 考,掌握游客提问的一般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客问我 答”的导游技巧,以求随时满足游客的好奇心。4 .客问客答法导游对游客提出的问题并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有意 识地请其他游客来回答问题,亦称“借花献佛法”。导游在为 “专业团”讲解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时可运用此法,但前提是必 须对游客的专业情况和声望有较深人的了解、并事先打好招 呼,切忌安排不当,引起其他游客的

15、不满。如果发现游客回答 问题时所讲的内容有偏差或不足之处,导游也应见机行事,适 当指出但注意不要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 导游方法不宜多用以免游客对导游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不 信任感。如:游无锡蠡园时,导游让游客先看春、夏、秋、冬四个 亭中的春,指着匾说:“春亭挂的匾额是滴翠.,表达了春天的 形象,有特色。那么,夏、秋、冬三个亭子会用什么题匾呢?各 位朋友是否能猜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游客边猜边看,猜中的 笑逐颜开,未猜中的纷纷敬佩题匾者的文笔之妙。又如:有位导游在杭州九溪十八涧对游客说:“这儿的路 处处曲,路边的溪水叮咚响,远近的山峦绿葱葱。清代文人俞 植到这里时,诗兴大发,

16、挥笔写道:重重叠叠山,曲曲坏坏路, 叮叮咚咚泉前而己用了叠词,朋友们猜猜看,第四句写 树时,俞糖用的什么趣词?”游客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郁郁葱 葱树”,有的说“大大小小树”,最后在导游的启发下猜出是 “高高下下树”。大家都惊叹俞槌用词的精妙。这“高”和 “下”贴切传神,写活了沿山而长的树林。五、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 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行的导游方法。所谓“实”是指景观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而“虚”则指与景观有关 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逸事等。思考:虚”与“实”之间关系?“虚”与“实”必须有机结合,但以“实”为主,以“虚” 为辅,“虚”为“实

17、”服务,以“虚”烘托情节,以“虚”加深 “实”的存在,努力将无情的景物变成有情的讲解内容。譬如,提起阿诗玛,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云南石林风景 名胜区内那块高约20米,仿佛头戴彩帽、身背篓筐的美丽少 女的岩石,同时又会想起阿诗玛的动人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 以前,阿著底山上的撤尼人格路日明家有两兄妹,哥哥叫阿黑, 妹妹就是聪明、勤劳又美丽的阿诗玛。一天,大财主热布巴拉 见阿诗玛长得漂亮,顿生歹念,想娶回家在实地导游讲解中,导 游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任何“虚”的内 容都必须落实到实处。导游在讲解时还应该注意选择“虚”的内容要“精”、 要“活二谓“精”,就是所选传说故事是精华,与讲解

18、的景观 密切相关;所谓“活”,就是使用时要灵活,见景而用,即兴而发。六、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一 种导游方法。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不能就事论事地介绍景物, 而是要借题发挥,利用所见景物制造意境,引人入胜,使游客产 生联想,从而领略其中之妙趣。譬如,“上海黄浦江畔的新外滩共有五条旅游线路,在您 的左手边是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和宽敞的中山路, 在您的右手边是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以及前程似锦的浦东陆 家嘴金融贸易区,眼前是新颖独特的观光游览区。这建筑群、 中山路、观光区、黄浦江、陆家嘴仿佛音乐谱中的五线谱, 勒劳勇敢的上海人民则好似串串音符,正组成最新最美的乐 章,

19、欢迎着各位来宾的光临”这段导游辞十分精彩地叙述了上海在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高速发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外 滩宛如五线谱,使游客在这跳动的“音符”中深受感染,身临 其“景”,景中怀情。触景生情法要求导游讲解内容与所见景物和谐统一,使 其情景交融,让游客感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譬如,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 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举行大 典时,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 品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 权威和尊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年底登基时,年仅3 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洋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

20、典开始时, 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洋急 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来了我国200多年的封建统治。(走 遍中国一一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综合篇,第6-7页)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导游要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有趣而感人的语言,赋予死的景物以生 命,注入情感,引导游客进入审美对象的特定意境,从而使他们 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美的感受。七、制造悬念法制造悬念法就是导游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 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 生悬念的导游方法,俗称“吊胃口” “卖关子”。这种“先藏后 露、欲扬先

21、抑、引而不发”的手法,一旦“发(讲)”出来,会 给游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譬如,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湖北钟祥明显陵,游客看到 陵前的外明塘往往国惑不解,导游不失时机地介绍:“明塘是 显陵的独特设置,不仅有外明塘,里面还有内明塘,那么显陵为 什么要在陵前设置明塘呢?请大家边参观边思考,等到了明楼 我再告诉大家答案这就给游客留下了一个悬念。游客登上明楼后,导游再告诉游客:“一方而,按风水理论: 山为龙的骨肉,水为龙的气血,水有截止龙气流逝的作用。于 陵前设置明塘,就满足了吉壤中穴对水的基本要求;另一方 而,明塘含有龙珠喻义,如果说神道犹如一条早龙,那么九曲河 就好似一条水龙,两龙交汇于明塘,构成了

22、双龙戏珠的奇特景 观。”制造悬念是导游讲解的重要手段,在活跃气氛、制造意境、 激发游客游兴等方面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导游都比较 喜欢用这一手法。又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依水傍池,而东而立,亭 后装一大镜,将对面的树石檐墙尽映其中。对这个亭子的介绍 有两种方法,效果完全不同。当一位导游介绍说:“如果在晚 上,当月亮从东墙上徐徐升起,另一个月亮也在水波中荡漾,这 镜子安置得十分巧妙,从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个月亮游客们 看了看镜子,并未引起多大兴趣。另一位导游将游客带到亭 中,这样介绍说:“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在这里可以看到三个月 亮。”他微笑着,望着游客,并没有立即往下讲。游客们好生奇 怪,都

23、以为是听错了或是导游讲错了,最多只有两个月亮:天上 一个水池里一个,怎么可能会有第三个呢?大家的脸上都露出 了迷惑不解的表情。这时,导游才点出:天上、池中,还有镜里 共有三个月亮,大家才恍然大悟、在响起一阵掌声、叫好声之 后,也更领悟到镜子安置之巧妙,印象特别深刻。同是一地,前者介绍虽很热情,也富有诗意,但因是平铺直 叙,听者不以为然;而后者虽用词简朴,却能做到出其不意,异 峰突起,引起了游客的注意、思考、怀疑和猜测,兴趣顿起。 后者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掌握了游客的心理,不是一下子把话讲完,而是留有余地,让大家去体察、回味,然后由自己做出补 充,因此效果尤佳。八、类比法类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风物

24、对比,以熟喻生,以达到类 比旁通的一种导游方法。导游用游客熟悉的事物与眼前景物 进行比较,既便于游客理解,又使他们感到亲切,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导游效果。类比法可分为以下两种:1 .同类相似类比同类相似类比是将相似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便于游客 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譬如,将北京的王府井比作日本东京的银座、美国纽约的 第五大街;将上海的城隍庙比作日本东京的浅草;参观苏州时, 将其称作“东方威尼斯”;讲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时,可 以将其称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2 .同类相异类比同类相异类比是将两种同类但有明显差异的风物进行 比较,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以加 深游客的

25、印象。譬如,在讲解楚文化时,可以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化进行类 比。在世界范围内,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300年 间,东西方文化竞相争辉。我们完全可以把楚文化与同时期的 古希腊文化并列为世界文明的代表。楚国的青铜冶炼、铸铁、 丝绸、漆器早于古希腊,许多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艺术方而,楚人也在古希腊人之上。在哲学方面, 两者各有所长。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根基在老子和庄子,而老 子和庄子都是楚国人。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竹简本老子甲、乙、丙三 种,受到国际汉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体建设、货币制度 方面,楚国则比古希腊更为完善。古希腊人在理论科学、造船 航海、体育竞技、写实艺术、建筑技

26、术等方而要比楚人撞长。 可以这么说,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不同方向登上了世界古 文明的光辉殿堂。要正确、熟练地使用类比法,要求导游掌握丰富的知识, 熟悉客源国,对相比较的事物有比较深刻的了解。面对来自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要将他们知道的风物与眼前的景物相 比较,切忌做不相宜的比较。九、妙用数字法妙用数字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巧妙地运用数字来说明 景观内容,以促使游客更好地理解的一种导游方法。导游讲解 中离不开数字,因为数字是帮助导游精确地说明景物的历史、 年代、形状、大小、角度、功能、特性等方面内容的重要手 段之一,但是使用数字必须恰当、得法,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使平淡的数字发出光彩;否则会令人产生

27、索然寡味的感觉。运用 数字忌讳平铺直叙,大量的枯燥数字会使游客厌烦。所以使用 数字要讲究“妙用”。譬如,当导游向游客介绍北京故宫的建筑年代时,如果介 绍它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对国内游客来说,说到明朝,大家心 里还明白,至于永乐十八年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若是外国游 客,可能连明朝是什么朝代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永乐十八年 了。这时,导游若把它换算成游客所熟悉的数字,游客便会心 领神会。如对法国游客讲解时,将其换算成公历年(1420年) 后,再加上一句“比巴黎凡尔赛宫建成早269年”,效果便大 不相同。在实地导游中,导游常用数字换算来帮助游客了解景观 内容。导游运用数字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说明景观内容。导游 还可以通过数字来暗喻中国传统文化。譬如,北京天坛祈年殿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 象建立起来的。其中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