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来学研究所课程研究所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具备批_第1页
二未来学研究所课程研究所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具备批_第2页
二未来学研究所课程研究所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具备批_第3页
二未来学研究所课程研究所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具备批_第4页
二未来学研究所课程研究所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具备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未來學研究所課程:研究所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具備批判、反省、多元思考問題、創新及未來導向分析等能力,並注重跨學科整合與團隊分工為教學重點,研究所課程架構為:1.基礎理論課程:未來學理論、未來學思想史、未來哲學、變遷與發展、社會科學研究法、未來學方法論、統計方法與應用等。2.專業課程:休閒與消費文化、永續發展未來研究、知識經濟與風險社會、人力資源與管理趨勢、中國政經體系的變動、趨勢議題與策略分析、流動社會、博物館與跨國文化研究等。3.實務交流合作:未來學專業實習。(三)教學創新:落實虛擬校園與國際認證學位1.藉由視訊會議或網路討論區等進行跨國、跨校與跨校園的學術討論:2002年10月、11月

2、兩次與牛津對談、2006年5月分別於淡水、蘭陽、網路等三個校園舉行城市未來多媒體教學活動。2.利用參與及舉辦未來學國際會議,進行國際碩士課程統整計劃:藉由教師參與國外未來學相關會議,以及本校舉辦未來學國議會議的機會,進行未來學領域國際碩士課程統整,目前主要的對象為澳洲的University of Sunshine Coast、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及美國的夏威夷大學。3.落實跨國研究生論文指導及選修課程:與美國夏威夷大學的Dr. Jim Dator、英國Bath Spa University College 的Dr. Havid Hicks及澳洲S

3、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Dr. Richard Slaughter共同進行研究生論文指導。4.國際教學資源的分享:教學大綱、教材、教授及學生的互訪:與夏威夷大學的Dr. Jim Dator及Bath Spa University College的Dr. Havid Hicks分享課程結構和設計理念、教學大綱及教材,並進一步促成本校未來學授課教師及研究生與全球未來學相關系所之師生互相訪問及交流。(四)未來學研究、未來領袖與和平與衝突等跨學門學程陸續設立。有鑑於社會及產業發展多元化趨勢,教育部積極鼓勵各大學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開設跨系、院、校學程,以促進學門

4、間之科際整合,培育社會需求的人才。在90學年度獲得教育部計畫補助後,在現有未來學學門課程中,規劃成立未來學研究學程,學生透過修習未學相關學程課程群中的18個學分,培養受學者宏觀的、前瞻的思考與趨勢分析能力,俾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未來領袖的整合特質。四年期的計畫,共計培養120位未來學菁英,並獲得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共同認證,頒發未來學研究學程結業證書。由於未來學研究學程頗受好評,在2006年教育部大學追求教學卓越計畫中,特研擬學門內整合計畫-未來領袖學程與跨學門整合計畫-和平與衝突學程,待計畫通過後,將在95學年度推展兩個學程。

5、除了未來領袖學程仍與世界未來研究聯盟合作共同認證結業證書外,和平與衝突學程將與民主太平洋聯盟(Democratic Pacific Union)共同認證結業證書。研究(一)成立未來趨勢研究群整合全球資源及各種學門的科技革命趨勢,正迅速取代過去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及資訊革命。而這種科技間的結合、互利能產生巨大的利益、新的應用和概念,甚至超越某些既有的科技。新科技趨勢所展現出來的是,科技趨勢的特性和提供描述科技革命的抽象架構。甚而,進入科技競爭主流的代價,正說明個體、企業、國家和區域將很有可能需要進入並持續參與科技的革命。目前全球社會所面臨的主要發展困境,如環境破壞、能源短缺、生活品質惡化等,大抵

6、皆肇因於過去人們執著於歷史經驗、法則或依賴運氣,讓未來順其自然發生的結果。在全球資訊社會逐漸形成的大趨勢下,我們將面對前所未有風起雲湧的大未來,如果不能順應這股整合科技革命的大潮流,將會被此股衝擊所淘汰。基於這股趨勢的發展,及淡江發展未來學30多年的教學及研究經驗,擬成立一個具科際整合特色的研究群,定期發表研究成果,以更突顯本校未來化與未來學研究的特色。未來趨勢研究群的設立擬以未來學中的社會(Society)、科技(Technology)、環境(Environment)、經濟(Economy)及政治(Politics)等五大面向為研究的發展方向,於每季利用論壇的形式發表研究成果,每一面向的研究

7、細目詳列如下:面向主題主要項目社會文化與生活型態人口趨勢、高齡化、教育、社群、消費者主義、設計、娛樂和藝術、休閒與消費、倫理、健康、新世代、人際關係、宗教、運動、旅遊和運輸。科技全球科技整合人工智慧、生物科技、複製、基因科技、健康照護、網際網路、壽命的延長、醫藥、量子、通訊、虛擬世界。環境環境與世界太空探索、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永續性、農業和糧食、城市和都市化、能源、環境、污染、自然資源。經濟工作與經濟全球化、策略、永續性、商業、組織管理、員工的利益、投資、領導、辦公室環境、組織結構。政治政府和國際關係恐怖主義、政府e化、戰爭與和平、中央政府、防衛、人權、國際關係、法律、地方政府、政治的意識

8、型態、租稅和財政。(二)強化現有未來學國際期刊之發行1.由未來學研究所負責出版的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國際學術季刊,每一期均按時出刊,已申請為TSCI以及SSCI收錄,目前均在接受審核階段,另外並預計申請為EI所收錄,以提升本校未來學研究的水準。2.與電子資料庫製作公司合作,將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收錄於電子資料庫中,藉由國內外各大學圖書館及研究機構使用該電子資料庫,將本校未來學研究及發展的成果提供國內外學者專家參考。(三)未來學教材之出版:未來藉由全球在地化取向的未來學教材之出版,提升本校未來學教材之數量及水準。預計逐年完成全球在地

9、化取向的未來學叢書,擬發展的方向有:未來學研究方法及研究理論、亞洲政經社會趨勢、全球化與區域發展的未來、以及教育未來。(四)未來學專書之出版:持續出版未來學相關學術著作,建立本校在未來學領域之領導地位,已出版書籍:The Causal Layered Analysis(CLA) Reader、Macrohistory and Macrohistorians、Questioning The Future第二版、Educational Futures 、Asia-Pacific Futures、Futures Thinks for Social Foresight、以及和平、衝突與未來實踐等書。服

10、務(一)持續加強與全球未來學研究機構之連繫1.持續擔任世界未來學會台灣區分會負責單位,並與台灣地區會員加強連繫,持續推廣未來學。2.與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進行學生之交流與課程之認證。(二)持續加強與政府部門之各項合作持續結合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青輔會、經建會等政府主要政治決策與社會發展部門的各項合作。(三)持續加強與國內未來學相關系所及機構之合作1.為推動國內外和平與衝突相關議題,在2006-2007年,本校擔任人權和平發展教育聯盟(Human Rights,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nsortium)之

11、召集機構。2.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佛光大學未來學系所、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及其他大專院校未來學相關系所進行各項研討會及學術活動之合作事宜。3.與台灣未來學學會、民主太平洋聯盟、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中華民國未來學研究學會、台灣國際關係研究學會、民主基金會、國家展望基金會等機構共同進行各項未來趨勢議題之學術推廣。(四)辦理各項活動,以落實本校未來化政策 1.持續申請教育部研習活動之經費補助,辦理各項未來趨勢議題之研習活動,藉由對種子教師之訓練,落實未來化之概念。2.持續辦理各項趨勢論壇,藉由本校教師發表對各項趨勢之分析及研究,使社會大眾瞭解本校未來化

12、推廣之成果。(五)積極購買未來學相關圖書與非書資料,充實本校圖書館未來學書區,以建立本校為全亞洲,甚至全球未來學資料的重鎮。學術交流(一)舉辦國際(內)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1.55週年校慶時,已於淡水校園舉辦全球視野、心靈與實踐未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38位未來學者與會,並針對7大主題,包括:挑戰全球視野、心靈與知識的未來、認同與心靈、全球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全球化的另類途徑、鉅視與微觀未來社會與科技未來以及心靈、視野與行動的整合等加以討論。2.預計在2010年本校60週年校慶時,將在淡水、台北、蘭陽與網路等四大校園,分別與共同舉辦未來學國際研討會。3.每學年舉辦1次國內學術會議,

13、以及已經辦理4屆的全球化與在地趨勢與變遷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讓校內外年輕學者能進行研究與教學成果之交流。(二)2007年將與APEC-Technology Foresight Center合作,舉行科技發展與未來預測的對話國際研討會,預計將吸引亞太地區5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產、官、學界代表,聚集在泰國曼谷APEC科技處總部,舉行為期一星期的未來學國際會議。(三)增強兩岸學術交流:本校教師持續組團至北京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校參加未來學相關研討會或與該校未來學專長領域之師生進行座談、參訪,以加強兩岸學術交流。(四)擴大國際學術研究合作:與世界未來研究聯盟進行國際期刊之合作、未來學研究學程

14、結業證書之認證;並與世界未來學會、世界未來研究聯盟結合各項國際研討會及研習課程;與各國未來學研究機構進行資訊、研究成果及教學資源之交流,以提升未來研究之水準。二、國際化(一)已於94年10月5、6日於本校淡水校園舉辦全球化與世界新格局國際學術研討會。預定於95年7月出版正式論文集。(二)94年11月22、23日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在上海舉辦第九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展望學術研討會。並已於95年4月出版正式論文集。(三)已於95年3月15日於本校淡水校園舉辦2006年台灣與世界關係與展望國內學術會議。預定於95年7月出版正式論文集。(四)95年5月9日與美國美利堅大學於本校淡水校園合

15、辦亞太與世界情勢新發展學術研討會。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Louis Goodman 藉會議之便,與本院洽談碩士雙學位事宜。美利堅大學與日本立命館大學之學士雙學位辦法,訂為得在美利堅大學修課兩學年。該國際關係學院則另規定合作大學之碩士學生,必得在該校修習24個學分,方頒予碩士學位。該院一般要求自己碩士生得修39個學分,即承認合作對象碩士生之學分,以15個學分為上限。(五)國際研究學院與外國語文學院共同完成世界政治、經濟與文化研究碩士學位英語學程規劃,將在學校指示時推出碩士學程。(六)國際研究學院應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規劃社會工作學程之需求,增開國際社會等通識核心課程。(七)國際研究學院與外國語

16、文學院持續合作每2個月下載UNU15主題網站資料,呈報 校長,並送校內各相關單位。(八)國際研究學院之淡江國際研究英文季刊Tamka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繼續提高水準,並積極朝被TSSCI收錄而努力。本季刊已連續7期準時出刊,寄送之國際對象也持續增加。本校新頒布的淡江大學專任教師學術著作及教材出版與製作獎助規則,有助於期刊提高品質及增加稿源。(九)已於95年2月邀請印度科技大學教授Dr. Bharati Puri來本校從事3個月的訪問研究。本校西藏研究中心亦邀請Dr. Puri 共同探討西藏問題。(十)接受教育部國際文教處駐南非代表之要求,已於9

17、4年10月接待南非學者Dr. Dee Akandi及Dr. Nhamo Samasuwo來台從事訪問。(十一)國際研究學院應55週年校慶舉辦名人講座,已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先生主講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與實踐,台灣大學兼任教授郝龍斌先生主講我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國泰文化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先生主講全球化的是是非非及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主講全球化下的台灣未來-中華民國歷史演義。(十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俞新天所長5月中旬來台,順道與本院談未來繼續合作事宜。(十三)全球化與文化差異研究中心狄殷豪主任,與外國語文學院及國際研究學院洽談95年6月下旬於波蘭舉辦歐洲的文化差異國際研討會。三、資訊化(一

18、)校園網路1.本校校園網路各大樓間以 Giga(1,024Mbps)頻寬網路相連接,淡水與台北及蘭陽校園間分別以Giga、200MB線路相連;對外以一條 Giga線路連TANet,一條STM1(155MB) 線路連Hinet;至於校外宿網,則提供經濟實惠之ADSL及Cable(約3,000人使用)2種選擇。根據統計,本校校園網路上活動頻繁且流量龐大,連外網路進出的資料量平均每秒在400 Mbps左右,而上網的電腦數達10,000部以上(含宿網)。2.為便利同學在校能隨時隨地上網學習,資訊中心預訂於94學年完成全校無線網路建置,並請廠商捐贈設備,本期已先完成蘭陽校園(全區),另外淡水與台北校園室

19、外為90%、室內為25%。本期共有7,556人次使用,其中教職員1,235人次,學生6,258人次,來賓63人次。3.建置完成淡水、台北及蘭陽校園間結合網路與傳統交換機之通訊系統,使3校園間各辦公室電話透過網路可以內線方式連絡。4.因應網路世界的多元化發展,適度調整校內網路架構,並更新相關網路設備。本期新增網路設備(路由器)1部,更新淡江學園網路管理主機,建置蘭陽校園及淡江學園IP登錄管理系統。(二)網路安全機制:本校上網電腦數量龐大,為維護網路使用安全,資訊中心下列措施已有效發揮降低校園網路資安事件之功效,此亦為許多學校請教之對象。1.於校園網路大門建置第1道防火牆,攔截進入本校的病毒以及各

20、類攻擊行為,同時亦防堵病毒與攻擊行為流向校外;於各大樓建置第2到防火牆,加強各大樓網路防範與保護。 2.建置校級電子郵件掃毒伺服器,對全體教職員及學生送收信件進行郵件掃毒。3.建置管理型防毒程式伺服器,校內個人電腦病毒碼更新改由管理伺服器主動處理,減少使用者未主動更新病毒碼而產生的問題。4.調整宿網網路架構及網路設備,降低病毒及駭客入侵機會。5.根據病毒攻擊散播特性,掃瞄校內網路封包,找出遭入侵或中毒之電腦,通知使用者進行解毒。6.即時發布病毒碼與微軟系統更新訊息,提高同仁使用之個人電腦防堵入侵機能。(三)電腦教室與實習室:本校一般電腦課程之教學實習支援由資訊中心負責:1.提供淡水校園5間、台

21、北校園2間電腦教室,共計458部電腦供上課使用。另外提供淡水校園7間 (其中2間7天24小時開放)、台北校園1間、蘭陽校園1間電腦實習室,共計636部電腦與65部印表機供同學上機實習使用。2.每學期開學前資訊中心均須將一仟餘部電腦,仔細檢測、清理、更換零件、更新軟體,以便支援新學期一般電腦課程教學與實習使用。雖然因更新電腦經費有限,提供使用之PC中尚有225部已使用6年,但資訊中心仍努力將整體設備故障率維持在2%以下。(四)教學支援平台1.根據資訊中心教師上線科目問卷(每學期期中與期末調查)統計結果, 94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有372位(49%)、1,023科目(39%)、1,538開課班級

22、(43%)上線。其中文學院教師29位、100科目、143開課班級;理學院教師41位、131科目、165開課班級;工學院教師52位、141科目、181開課班級;商學院教師58位、139科目、180開課班級;管理學院教師68位、190科目、245開課班級;外語學院教師33位、91科目、116開課班級;國際研究學院教師15位、58科目、64開課班級;教育學院教師17位、38科目、60開課班級;技術學院教師9位、24科目、32開課班級;全球化研究與發展學院教師2位、9科目、10開課班級;體育室教師18位、62門課程、153開課班級;軍訓室教官30位、40門課程、189開課班級。(94學年度第2學期期中

23、資料整理中)2.94學年第1學期辦理1門初級課程(3梯次)及2門進階課程(2梯次),參加教師61人次、助理27人次;第2學期已辦理1梯次初級課程,參加教師10人次、助理5人次。總計自92學年迄今已舉辦41梯次、774人次參加。3.為加速推動工作,除資訊中心與教學科技組持續舉辦訓練課程外,各系亦設置種子教師共74位,同時在淡江大學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中明訂優良教師基本條件之一為最近二學年至少有一門課使用教學支援平台者。 (五)校務資訊系統1.資訊中心除維持現有60多個電腦系統的正常運作外,並排訂94暨95學年開發工作如下,估計花費人力約為160人月。編號委託單位開發項目備註1教務處新教學意見調查

24、與分析統計94學年第1學期已上線2會計室網路補印繳費單95年1月已上線3台北聯合辦公室台北校園教室申請95年4月已完成4秘書室全校性資料庫整合系統進行中(第1階段之教師學術性資料已於95年4月上線)5教務處新電話語音及網路選課進行中6教務處學生教育學程處理進行中7人事室人事資料庫重大更新作業進行中8會計室研究發展處研究計畫案作業電腦化進行中9蘭陽校園蘭陽校園教務作業電腦化進行中10會計室學雜費ATM轉帳進行中11學生事務處工讀金申請暨發放進行中12資訊中心新版預算處理系統(網頁版)進行中13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校友資訊系統進行中14會計室募款作業電腦化進行中15研究發展處研究發展處網頁改版設計進

25、行中16淡江時報淡江時報網頁改版設計進行中17資訊中心建置單一登入暨資訊系統入口網站進行中18教務處新生、轉學生學分抵免(95學年度計畫)19教務處輔系、雙主修、教育學程畢審(95學年度計畫)20教務處網路申請教室及管理(95學年度計畫)21資訊中心校務MIS之學生個人化網頁研發工作(95學年度計畫)22教務處研究生中英文論文網路登錄及審核(95學年度計畫)2.94學年第2學期開始推動教師使用Web版成績上傳系統,由於使用自然人憑證電子簽章機制,因此可確保上傳成績資料安全,還可簡化成績輸入工作,縮短成績處理時間,節省教務處委外登錄成績費用。(六)辦公室自動化1.本校與政府機關及公私立學校之間的

26、公文,採用網路電子文方式進行交換,本期總收文件數為3,665份(約佔收文82%左右),總發文為797份(約為18%左右),合計4,463份。2.本校個人電腦數量眾多,為節省軟體費用,資訊中心已設法以低廉費用取得使用授權,目前簽訂的合約已有微軟公司的大專院校優惠授權專案,賽門鐵克公司的工具軟體與防毒軟體校園授權,華康科技公司的華康字型等,每年可為學校節省不少經費。3.與廠商合作開發淡江大學公文處理系統,94年11月至12月間已對任務小組安排6次功能展示。資訊中心試用時發現系統效能不佳,請廠商進行效能改善中。本系統特色為結合自然人憑證進行線上簽核。4.開發請假單系統,並配合人事室要求修訂程式,近期

27、將安排人事室測試。本系統特色為結合自然人憑證進行線上簽核。5.詢價與報價系統根據資訊中心使用情形進行改版設計,完成後已於本學期開放資訊中心試用;除資訊中心外尚邀請圖書館一起參與試用中。該系統除可提供採購參考資料外,還能讓採購透明化。6.開發校務評鑑暨校務發展資料匯報系統,並於94學年第1學期開放各單位填報資料。(七)教職員資訊教育:為提升本校教職員在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上應用各項資訊設備及資訊系統之能力,持續辦理各項資訊教育課程。本期辦理課程如下:1.舉辦教學支援平台初階與進階課程,94學年計有教師71人次、助理32人次參加。2.舉辦WEB版成績上傳系統使用說明會,計有49位教師參加。3.自9

28、4年11月15日至95年6月23日,對資訊中心技術人員舉辦.NET程式開發技術培訓課程;已完成36人第1、2階段102小時訓練課程。4.對資訊中心資安委員及資安作業相關人員舉辦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轉版、風險評鑑、BCP、BCM等訓練課程。(八)出版品:出版94學年資訊化專刊。拾壹、蘭陽校園一、校園工程進度追蹤及空間規劃使用(一)94年11月至12月間,不定時派員前往蘭陽校園實地瞭解工程進度,並依功能性述明各工程缺失,追蹤改善情形。(二)積極追蹤各使用空間設備建置情形,並著手規劃各類使用空間之配備,各空間(會議室、辦公室、教室、圖書室、公共空間等)需增列之相關設備、設施,規劃完整後提送總

29、務處(營繕組)協助採購。(三)空間集中使用、有效管理:學生宿舍建軒一館及文苑一館3、4樓提供學生使用,行政、教學空間均暫集中於建邦教學大樓3樓,教室研究室置於5樓,並於學生宿舍2樓設公務宿舍6間,供兼課教師或淡水校園同仁臨時借住用。二、55週年校慶於蘭陽校園活動(一)規劃蘭陽校園參觀動線、製作標示牌(含現在位置圖),並訓練蘭陽10位同學負責中英文導覽解說。(二)為增加校慶歡愉、熱鬧氣氛,11月5日進行校慶場地佈置(張貼參觀動線、標示圖、架設充氣拱門、及裝設空飄大氣球與延路裝飾小氣球)。三、蘭陽校園校務行政資訊系統:因應蘭陽校園行政業務(公文、課務、學籍、成績、操行、兵役、設備、人事、薪津、會計

30、、預算等)性質提報需求。分別就課程、成績、選課、註冊及教師授課鐘點等於教務處小會議室進行6次小組討論會;就操行成績及獎懲於學務處B403室進行2次小組討論會;就蘭陽校園出勤管理及人事資訊系統於人一組辦公室進行1次小組討論會;就會計相關業務於會計室G403進行1次小組討論會;就總務相關業務於B1005進行1次小組討論會。四、輔導成立學生社團:已成立資通、資軟、政經、語言系系學會及蘭馨大使社。五、每學季進行教學評鑑:第1學季:94年11月12日第2學季:94年12月2728日第3學季:95年3月2731日。六、每學季召開蘭陽校園會議:第1學季:94年11月9日第2學季:94年12月27日第3學季:

31、95年4月18日。七、準備95年1月3日教育部訪視相關資料及進行會場布置。八、執行搬家計畫,順利遷駐蘭陽校園:1月10日(星期二)行政團隊半數於中午前到達蘭陽校園並於各指定點待命,俟搬家公司抵達時指揮動線。1月11日(星期三)7:30師長帶領學生自蘭陽學園出發,11:30抵達蘭陽校園,學生至寢室放置隨身行李並確認前晚送達的個人行李。中午用餐後於14:30原車離開校園,學生各自返家(鄉),蘭陽校園行政團隊自1月12日正式於蘭陽校園上班。九、擬訂蘭陽學園學生宿舍管理相關要點(一)訂定蘭陽校園學生宿舍訪客管理要點。(二)訂定蘭陽校園宿舍服務教育課程管理實施要點。(三)訂定蘭陽校園學生宿舍刷卡門禁管理

32、要點。(四)訂定學生宿舍自治會蘭陽校園分會組織要點。十、擬訂蘭陽校園業務執行相關之規則或要點(一)成立蘭陽校園防颱小組,並訂定注意事項週知。(二)訂定蘭陽校園重大危機事(案)件反應處理指揮體系表。(三)訂定蘭陽學園(宿舍)緊急聯絡網。(四)訂定蘭陽校園災害管理實施計畫(含蘭陽校園校安事件通聯作業流程表)。(五)訂定蘭陽校園學生宿舍管理實施要點。(六)訂定蘭陽校園教職員宿舍分配及管理規則。(七)淡江大學蘭陽校園人員及車輛出入校園管理規則。(八)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學生汽機車停車場管理要點。(九)94學年度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學生汽機車停車場通行識別證申請須知。十一、辦理學生宿舍進住報到:第3學季開學,於

33、2月11日(週六)及12日(週日)辦理進住報到,校園主任、院長、系主任、專任教師及蘭陽行政團隊全部投入住宿報到行列,為家長及學生簡介校園環境,參觀校園各項設施後,家長及學生對住宿環境多表滿意。由於住宿樓層及寢室均重新分配,進住後立即遴選本學季學生宿舍自治幹部。十二、舉行學季開學典禮:第3學季開學典禮於2月15日在建邦國際會議廳舉行,恭請校長主持,宜蘭縣呂國華縣長親臨致賀。第4學季於4月19日由學院院長主持各該學院的開學典禮。十三、招生事宜(一)請多媒體組協助設計蘭陽校園文宣(含3院8系資料),共印製8,000份。(二)派員參加教務處招生組通知的各場高中生說明會。(三)蘭陽校園文宣第1波寄送各高

34、中學校及補習班。(四)蘭陽校園文宣第2波篩選寄送高中學校教務主任並邀請參觀蘭陽校園。(五)全體主管及專任老師於2月27日下午1:00於CL109開會研議推動蘭陽校園招生方案。由李院長篩選整理高中學校教務主任資料,提供予與會人員,大家分工打電話邀請參觀蘭陽校園。(六)慧燈高中師生47人及羅東高中師生43人分別於3月10日(星期五)及3月25日(星期六)參訪校園,由蘭馨大使負責校園參觀導覽,學系專任老師進行院系簡介及回覆問題。(七)95學年度大學甄試入學考試放榜後,於錄取考生上網登記志願序前,由團隊同仁打電話向錄取創發院及全發院各系的同學恭賀,並邀請學生及家長到蘭陽校園參觀,自4月22日起之週末假

35、日,高中生及家長參觀校園者眾多,教職員排班值守為參觀者導覽介紹校園。十四、蘭陽校園生活機能建置: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機能建置完成,除教學大樓的自助餐廳及麵店、早餐店、滷味店、飲料店外,宿舍大樓共同生活圈又設置了星星咖啡廳,提供簡餐服務,用餐之餘,可欣賞校園的幽靜和鳥瞰蘭陽平原星光夜景;另一處師生同仁休閒放鬆的好地方就是UP音樂吧,該處不時可見師長學生飆歌情景,音樂吧隔壁的貴族派香雞排於5月1日開幕,生活圈還有康捷便利商店、郵局提款機、洗衣部、撞球室、桌球區等。戶外運動空間有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十五、校園參訪活動校園主任林志鴻進行簡報後雙方進行意見交換。(一)3月16日由學術副校長馮朝剛博士帶

36、領第5屆海峽兩岸航空太空學術研討會學者共14人參訪。(二)3月22日浙江大學羅總裁樹明帶領學者一行14人參訪。十六、規劃辦理第4學季校園體育競賽活動。十七、規劃設計蘭陽校園正式版網站。拾貳、文錙藝術中心一、本中心副主任張炳煌於11月3日至30日在長庚大學藝文中心展出新詩作品,並於11月6日在該校主辦之國際工業設計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書法藝術講座。二、為慶祝55週年校慶,本中心自11月3日至12月30日舉辦淡江之美畫展。本案籌劃時間長達半年,陸續邀請73位畫家蒞校寫生,共創作出103幅匠心獨具的作品。其中有53位畫家慨然捐贈77幅畫作由本中心永久典藏,以增添本校文化藝術資源。三、94年11月5日上

37、午11時30分於本中心暨外語大樓前藝術廣場舉辦筆落淡江迎向蘭陽活動,邀請校外書法名家70餘位,以大筆在紙上書寫校歌,留作校慶文物。現場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欣賞,會後紛紛向書法家索取墨寶。四、94年11月5日於中心一樓大廳舉辦筆定江山活動,教育部周燦德次長專程蒞臨與來訪貴賓及本校主管共同體驗,以筆直接在電腦書寫板上題字。每件筆作品均在現場列印護貝後,交由來賓帶回紀念。e筆書法係由本校遠距教學中心、資訊工程學系和本中心書法研究室共同合作開發,以電腦筆寫成媲美傳統各體書法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獲得突破性的發展,並獲多家媒體詳細報導。五、94年11月14日至19日本中心主任李奇茂、副主任張炳煌前往重慶,參加新

38、三峽寫生活動。此項活動係由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台灣書畫家由台灣藝術振興院院長許水德先生領隊,國內共有11位知名書畫家共同參與。六、由本中心書法研究室與中文系合辦之2004台灣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書法論集,於11月出版。七、94年11月17日本中心郝蕙蘭秘書代表學校參加於靜宜大學舉辦之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第二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並改選第三屆理監事,本校張家宜校長獲選為理事。八、94年11月22日長庚大學台塑企業文物館館長邱文科教授等一行9人蒞臨本中心參訪。九、94年11月23日救國團安排天津市傑出青年文教訪問團一行6人蒞臨本中心參訪。十、為弘揚書法藝術,提升大專學生書

39、法水準,本中心特舉辦首屆2005年全國大專院校學生書法比賽。活動於94年12月3日(星期六)假本校台北校園舉行。採即席創作競賽方式,下午1:30至3:30進行現場比賽,隨即由評審委員評審,並於當天下午5:00頒獎。辦理經費共新台幣6萬1千元由本中心副主任張炳煌募款支應。十一、94年12月10日至95年1月15日本中心副主任張炳煌於台北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舉辦張炳煌書畫暨e筆書法展,現場除展出傳統書畫作品及e筆書法作品外並設有e筆書法體驗區,現場備有電腦設備可供有興趣之民眾親身體驗此項新的書寫工具,展出後獲觀眾高度肯定,電視媒體亦多有詳盡報導。由於此系統之開發,將使傳統書法進入電腦時代。十二、本中

40、心副主任張炳煌於12月12日接受成人教育部邀請在教育部華語中心訪視團來訪時,簡報介紹e筆書法系統,獲得與會各單位代表重視,咸認為e筆系統將是本校推動全球華文教學之最佳利器。十三、行政院海巡署原擬捐贈本校海事博物館船艦一艘,因解體及運輸費用過於龐大,本校難以負擔。經該署海岸巡防局船務組王副組長於12月12日來校參觀海博館後,與本中心會商,如學校同意,將捐贈船隻模型及錠錨、旋槳等物。十四、台北市書畫家作品展展期自95年1月5日至19日。1月8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並由本中心副主任張炳煌主講書藝傳承。本展由張副主任、劉炳南、陳衛曾等近90位書法名家提供百餘幅書法、水墨近作參展。參展者多為長青銀髮族,

41、其執著創作之精神令參觀民眾折服。十五、95年1月14日終身學習丙戌迎新春聯揮毫大會於中正紀念堂前廣場舉行,當天參加揮毫人數達一千餘位,為春聯揮毫活動再創高峰。十六、95年2月3日丙戌新年開筆大會在華山文化園區舉行。現場邀請開筆官和書傳生同步揮寫,開筆官開筆寫下丙戌新年賀歲全民揮毫同慶12個大字,肩負傳承臺灣書法文化使命的12位書傳生依序題寫傳承書法藝術提倡公民美學。大會另一項重點就是展示由本中心書法研究室與遠距教學中心及資訊工程所教授,於2005年11月所成功開發的筆書法,象徵書法藝術傳統的與時俱進。十七、春天的魅惑劉勝雄、高其偉、柯適中、李足新 油畫展展期自95年2月13日至4月16日,由本

42、中心邀請4位國內中生代畫家共同展出。並於95年2月27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春天的魅惑劉勝雄、高其偉、柯適中、李足新 油畫展開幕簽名茶會。3月7日下午3時由高其偉教授專題演講。十八、本中心主任李奇茂接受芬蘭赫爾辛基文化局東區文化中心主任之邀請,於95年2月20日至3月5日假該中心舉辦畫展,李主任於95年2月20日至24日前往參加開幕活動。十九、本中心諮詢委員會於95年2月27日下午4時假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行,會議由主任委員張校長家宜主持,會中由展覽廳、音樂廳暨海事博物館工作人員提出年度工作報告,並請委員們對本中心未來的發展及工作計畫提供寶貴的建議。諮詢委員2年一聘,名單如下:國立故宮博物院林副院

43、長柏亭、國立國父紀念館張館長瑞濱、名雕塑家王秀杞、名畫家李錫奇、名書畫篆刻家周澄、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廖團長年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江明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林院長章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蘇峰男等共9位。二十、本中心主任李奇茂自9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假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藝術中心舉辦水墨畫展並於3月15日下午2點前往該校參加開幕茶會及專題演講。二一、本中心主任李奇茂接受巴林內政部主管國籍護照居留政務次長兼藝術協會主席Rashid親王邀請,於2006年3月22日至3月30日前往舉辦畫展。二二、本中心主任李奇茂自95年4月2日至12日假台南市中華日報社中華藝文中心舉辦水墨

44、畫展並於4月2日上午11時前往參加開幕茶會。二三、95年4月20日至5月10日舉辦兩岸唐詩書畫暨洛陽書畫名家特展。本次展覽主要呈現淡江大學執行教育部第二梯次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通識課程之開發、整合與教材之e化以文史、藝術、法律為範疇4年總成果。由本中心及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團隊共同邀請兩岸知名藝術家以唐詩為底本進行書法、繪畫創作,除了公開展示計畫所開發之教材外,更希望使文學、藝術跨領域整合層面更廣泛更具感染力。二四、第21屆金鵝獎書法比賽今年共選出國小組28位、國中組20位、高中組16位、大專社會組及長青組各18位,參加4月22日下午2時在本校台北校園舉行之現場決賽,經過5位評審委員之評審隨即

45、於當天下午5時假2樓中正紀念堂舉辦頒獎典禮,邀請教育部周燦德次長及本校高柏園副校長共同主持,韓國書藝月刊負責人及書法家一行亦蒞臨參加。二五、由本中心策劃之2006年台北國際現代書藝暨生活空間藝術展於4月22日至5月3日假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展出。本次展覽在張炳煌副主任的安排下,邀請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及台灣的書法家提供現代書藝的創作100件展出,內容非常精采。從展品中可以了解現在國際間對於書法藝術創作的走向,及未來可能發展的路線。本次展覽除了展出各國現代書藝作品外,還包括茶道、花藝、陶藝、木雕、家具及香道等,將書法藝術融於一體,營造現代生活空間靜、美、雅的心靈享受。4月29日

46、下午3時並舉行現代書藝探討講座暨座談會。文錙音樂廳:本中心主辦5場,校內單位主辦18場,學生社團主辦20場,共計43場。一、 本中心主辦5場年月日音樂會名稱性質樂團及內容簡述演出人數941011雷恩寇伯管樂四重奏現代風加拿大籍長笛作曲及演奏家雷恩寇伯,演奏5種管樂器及演唱,配合鋼琴、BASS和爵士鼓的小型樂團演奏494115MSN擊時通2005躍動打擊樂團校園巡迴音樂會打擊樂木琴、鐵琴、定音鼓、爵士鼓等組成之打擊樂團隊10941123胡德夫淡江音盪之泉吟遊會民歌/爵士鋼琴彈唱台北市文化局和平獎得主,知名民歌手胡德夫鋼琴彈唱及自述195315吳建南劉士堉Flamenco六弦吉他異想世界古典吉他古

47、典與佛朗明哥吉他演奏295428陳明章2006重回現場演唱會吉他/鋼琴/演唱知名台語歌創作人與吉他、月琴演奏、演唱家陳明章及樂團演出3二、 校內單位主辦18場年月日主辦單位節目名稱941012法文系無垢舞蹈劇場之心文化初體驗941027未來學研究所與未來學大師對談系列講座94112盲生資源中心微光中的歌吟94113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琴管和鳴94114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世界音樂之旅非洲鼓樂94117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聲琴並茂慶五五外文歌曲音樂會94118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星樂交輝941110-11歐洲研究所歐洲憲法與歐洲統合國際學術會議941125行政副校長室光與影的對話雙小提琴演奏會94127

48、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西班牙音樂之夜(聲樂演唱)941214西語系紀念巴拉圭作家Augusto文化活動941215學務處諮輔組情侶諮商研討會之音樂賞析941219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雙鋼琴之夜蕭邦與俄羅斯的對話941229中文系京劇的藝術國光劇團介紹9511物理系國際青少年物理大使活動音樂會95223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浪漫壓抑鋼琴三重奏95414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笛聲弦韻95424-27大傳系MC來了大傳系第20屆畢業展覽三、 學生社團主辦20場年月日主辦單位節目名稱941014管樂社The Party941027鋼琴社悸動的季節941029弦樂社張譽耀小提琴獨奏會94111管樂社音畫俄羅斯9411

49、28管樂社獨樂樂重樂樂管樂室內樂94121真理社歡迎你來到這美地詩歌彈唱音樂會94129教科系學會教科系學會音樂會941210管樂社中正管樂團音樂會941212古箏社箏音漣漪期末發表會941213弦樂社樂動心靈941217合唱團合唱暨重唱比賽941218手語社生手不凡手語比賽941220鋼琴社鋼琴社期末音樂會941223口琴社聆韻口琴社學期成果展95116吉他社寒訓成果展95225淡江海天青海天青大會95329資管系學會資管系音樂會95330鋼琴社期中音樂同樂會9541吉他社第20屆金韶獎創作暨歌唱大賽初賽9548管樂社管樂社校友音樂會海事博物館一、推廣文宣(一)媒體報導1.淡江時報、淡江之聲

50、、聯億新聞、自由時報、搶先便利報導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特展相關消息。 2.康軒兒童雜誌採用館內聖瑪利亞號報導本館相關主題。3.商周出版社出版世界名船事典乙書,部份內容及圖片取材本館館藏。4.3月17日新新聞週刊刊出-不沉的鐵達尼駛進淡江一文。(二)寄發相關文宣予淡水、八里、金山、及石門地區小學師長,計48份。二、提升服務品質(一)贈送海博館簡介計165冊。(二)配合本校老師或教官上課需要,提供導覽服務,計參觀學生有765人。 (三)新版海報及新紀念戳製作完成/製作船隻年代表3幅。(四)完成8分鐘DVD簡介日文及英文的錄製。(五)介購相關書籍及影片。(六)完成鄭和專區工程。 三、舉辦鄭和下西洋6

51、00週年海報特展,展期自11月5日至12月31日止。四、進修(一)杜美先、林淑惠自8月29日至12月12日參加北縣文化局舉辦的博物館專業知能研習營90小時課程。(二)杜美先、葉如真參加2005公私立博物館資源整合座談會-數位科技與博物館課程。(三)於元月13日請李初翔先生為同仁及同學講解有關航海輪機的課程。 五、館際交流及與船藝工作者互動合作(一)參加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博物館巡迴展與本區域內各家族館合作企劃,將於近期至縣立所屬中小學展示。(二)高雄海洋局擬成立海洋文物館,本館提供相關資訊做為參考。(三)與本縣各家族館合作,互放宣傳品,共同行銷文化產業。(四)提供本中心簡介資料給紐西蘭海事博物館

52、Larry Robbins主任,以便登錄在ICMM報刊及網站上。(五)日籍船藝師遊佐雅章先生提供ENTERPISE船隻模型於館內供來賓觀賞。拾參、體育教學與活動一、體育教學(一)94學年度共開設305班體育課程,開課項目如下:1.大一體育:大一學生修習原班體育,實施單元教學,每4週為1個單元更換場地上課。 2.適應體育:不分年級,身心障礙生、視障生及情況特殊之學生,持醫生證明均可修習本課程。 3.興趣項目:選修課程限四年級學生選課,必修課程為二、三年級學生,不分年級及班級實施興趣選項,計開設6大類23項課程。 4.運動專長班:限校隊學生。(二)課程種類1.適應體育:身心障礙班、視障班。2.興趣

53、班-球類:籃球、排球、桌球、羽球、網球、壘球、足球。 舞蹈類:韻律、社交舞、土風舞。武術類:太極拳、跆拳道、養身氣功。 休閒類:高爾夫、保齡球、直排輪、撞球。體適能類:有氧舞蹈、強力塑身、體重控制、體適能、重量訓練。水上活動類:游泳。 (三)運動專長班:籃球、排球、桌球、羽球、網球、田徑、棒壘球、足球、游泳等各項運動專長班共計9班。表一94學年度體育課程開課班級統計表部別與班級數大學部技術學院進修學分班項目淡水校園蘭陽校園大一體育74411二三年級興趣選項(必修)16406(三年)22運動專長班9四年級興趣選項(選修)13適應體育特別班2合計2624633總計305二、體育活動(一)校內體育活

54、動:94年10月舉辦全校羽球、網球公開賽。94年10、11月舉辦新生盃籃、排球和桌球賽。94年11月舉辦校慶運動大會。94年11月舉辦高爾夫聯誼賽。95年3月舉辦全校師生保齡球賽。95年3月舉辦全校師生撞球賽。95年4月舉辦校長盃系際籃、排球、壘球和桌球賽。 95年4月籌辨全校師生水上運動會。95年4月籌辨全校師生七人制足球賽。(二)校際體育活動:94年11月舉辦北區桌球邀請賽95年3月舉辦北區羽球邀請賽(三)其他:94年10月舉辦運動貼紮研習營。 拾肆、教務一、完成新生入學業務及其基本資料建檔作業。二、為使本校各學制新生報到率提升至100%之目標,遞補作業至94年9月30日止。三、製作各類人數(含學生人數、班級數、畢業生、僑生、外籍生、休、退學生、新生、學生年齡分佈、僑生僑居地、保留入學、入學人數分析、原住民學生及畢業生等)統計表,於94年10月20日報部。四、94學年度第1學期成績上傳比率統計如下:單位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商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國際學院技術學院教育學院體育室軍訓室開課科數437410852386624811208180316387286上傳科數341712479114882412740165上傳比率7.784.1514.5520.4718.2710.85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