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v负债的含义、内容及科目 v借入款项的核算v其他应付款的核算v应缴预算款的核算v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v应缴税金的核算2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及科目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及科目负债核算的内容负债核算的内容总账科目总账科目借入的借入的款项款项应付及应付及预收款预收款项项各种应各种应缴的款缴的款项项借入款项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收帐款其其他他应应付付款款应缴预算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应付其他个人收入津补贴制度改革后新增科目津补贴制度改革后新增
2、科目不常用科目不常用科目常用科目常用科目3借入款项的核算o含义:从财政、上级及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资金o核算内容:本科目只核算借入款项的本金o利息的处理:利息按照借入款项的用途列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4借入款项的核算借入款项时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某单位平时计算或支付利息时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利息 银行存款到期还本付息借:借入款项(本金) 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当期支付) 其他应付款预提利息 贷:银行存款5其他应付款的核算o含义:负债性质的往来o常见核算内容列举o管理要求6其他应付款常见核算内容列举o应付的租金o保证金(押金)o代办费(书费)o代扣代交款(税、
3、费等)7应缴预算款的管理与核算o什么是应缴预算款o应缴预算款的内容o应缴预算款的管理o应缴预算款的核算8应缴预算款的核算收到应缴预算款时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上交上级或国库时借:应缴预算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9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o什么是应缴财政专户款o什么是财政专户o什么是预算外资金o什么是持证凭票收费o什么是收支两条线管理o三种上交专户形式的核算10加强收费票据管理o专人负责购买、印刷等o财务部门建立登记簿,统一管理o规范使用、款项当日结清o存根及时上缴,加强审核11事业单位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收入)核算的三种情况事业单位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收入)核算的三种情况1、全额上缴制、
4、全额上缴制2、按比例上缴制、按比例上缴制3、定期按结余的一定比例上缴制、定期按结余的一定比例上缴制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现金等现金等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财政专户款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事业收入事业收入12全额上缴制的核算”收“即平时收费 借:现金等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缴“即定期上缴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等”要“即收到财政专户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2007年后) 事业收入专户拨款(2007年后)13差额上缴制的核算收平时收费 借:现金等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部分) 事业收入(留成部分)缴定期上缴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部分) 贷:现金等14定期按
5、结余的一定比例上缴的核算收平时收费 借:现金等 贷:事业收入算定期计算出应上缴数 借:事业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缴定期上缴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等15应交税金的核算o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的核算o小规模纳税人应缴增值税的核算o应交营业税等税金的核算o应缴所得税的核算16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购进材料时借:材料某材料(不含税价)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等销售产品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经营收入(不含税价)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销)同时:结转已销产品成本借:经营支出有关明细科目 贷:产成品17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购进材料时,按含税价借:材料某材料 贷:银行
6、存款等销售产品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经营收入(还原为不含税价)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同时:结转已销产品成本借:经营支出有关明细科目 贷:产成品18应交营业税等的核算计算出应纳营业税等税金时借:销售税金 贷:应缴税金应交营业税等19应交所得税等的核算年终,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时借:结余分配计提所得税 贷:应缴税金应交所得税202006年年7月月1日起执行日起执行21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在两个制度中增设三个负债类科目 办法指出,使用工会经费发放给职工的相关收入应当由单位工会单独记账,另行反映。 办法规定了工资和地方津贴补贴的发放形式。 办法要求,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发放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
7、)津贴补贴和其他个人收入情况在部门决算中单独反映。 办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部类”下列示“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和“应付其他个人收入”项目。22新增三项内容的含义n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离退休费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退休人员的离休、退休费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n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是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之外出台的津贴补贴。n其他个人收入:是
8、指按国家规定发给个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23新增三个科目的名称办法规定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负债类下增设如下科目: 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24三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三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应付工资(离退休费):核算向职工发放的工资或应付工资(离退休费):核算向职工发放的工资或离退休费。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核算向职工发放的各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核算向职工发放的各类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9、。类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核算向职工发放的除应付其他个人收入:核算向职工发放的除“应付工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贴”以外的其他个人收入。以外的其他个人收入。 上述三个科目,应分别按上述三个科目,应分别按“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离离休人员休人员”、“退休人员退休人员”设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设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算。25具体账务处理(1)单位计算出应发放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时 借:支出类科目 贷: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26具体账务处理(2)单位发
10、放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时借: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贷:银行存款 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现金27具体账务处理(3)n注意:增设上述科目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暂存款”、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他应付款”科目不再核算新增科目核算的内容。28工资和地方津贴补贴的发放形式 单位向职工发放工资(离退休费)和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中央和省级单位一律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不得发放现金。这里所指的中央和省级单位,是指在京、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中央和省级单位,以及市直单位。29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v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提租补贴、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等津贴补贴项目,应列入“应付工资(离退休费)科目”;部分地方自行出台的提租补贴应列入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科目。v该办法不涉及住房公积金提取依据问题。住房公积金提取的依据只包括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洱云南普洱市孟连县融媒体中心招聘合同制采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技奖励制度与科研诚信的关联性
- 成都四川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粤教版选修6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虫害防治产品销售与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统编版高一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必修3英语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选修6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鲁人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论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