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 常小荣常小荣一、什么是针灸学一、什么是针灸学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三、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三、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一、什么是针灸学一、什么是针灸学针法针法针灸学概念针灸学概念灸法灸法针灸学特点针灸学特点繁荣繁荣二、针灸的起源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史与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起源针灸起源针起源针起源灸起源灸起源时间、地点时间、地点建立建立萌芽萌芽衰败衰败发展发展三、针灸对外交流三、针灸对外交流日本日本朝鲜朝鲜欧洲欧洲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
2、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一个指导思想一个指导思想三大研究内容三大研究内容一个目的一个目的经络经络腧穴腧穴刺灸方法刺灸方法临床防治临床防治疾病疾病131131的模式的模式针法针法用金属针用金属针 刺入穴位内刺入穴位内 实施手法刺激实施手法刺激灸法灸法艾炷和艾条艾炷和艾条 置于穴位上置于穴位上点燃通过温热刺激点燃通过温热刺激 激发经络之气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适应症广适应症广应用方便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疗效显著简、便、廉、效、广、全简、便、廉、效、广、全1.1.针的起源针的起源时间:原始时代氏族社会。地点:我国东部。时
3、间:原始时代氏族社会。地点:我国东部。素问素问异法方宜论异法方宜论:“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 “东方之域,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东方之域,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砭石砭石 以石刺病也以石刺病也针的雏形针的雏形总之砭石的应用是在总之砭石的应用是在我国冶炼术发明以前我国冶炼术发明以前 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
4、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针具的发展针具的发展石针、骨针、竹针石针、骨针、竹针冶炼术后冶炼术后 铜、铁、金、银铜、铁、金、银 不锈钢针不锈钢针 特点:光滑、挺直、价廉、易于消毒特点:光滑、挺直、价廉、易于消毒金针,西汉。金针,西汉。19681968年河北满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锈钢毫针,现代使用。不锈钢毫针,现代使用。九针,西汉。九针,西汉。19681968年,河北年,河北满城西汉墓穴出土。满城西汉墓穴出土。黄帝黄帝内经内经中所述九针中所述九针。 2.2.灸的起源灸的起源时间:原始社会
5、人类对火的发明和应用之后时间: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发明和应用之后地点:我国北部。地点:我国北部。素问素问异法方宜论异法方宜论:“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灸的原料:艾。特点:灸的原料:艾。特点:一点就燃,火不焰,一点就燃,火不焰,火力温和,深透力强。火力温和,深透力强。3.3.罐的起源罐的起源拔罐法拔罐法起源:亦称起源:亦称“角法角法” ” 。时间:原始社会掌握火的使用以后。时间:原始社会掌握火的使用以后。罐具的演变:兽角罐具的演变:兽角- -竹罐竹罐- -金属罐金属罐- -陶罐陶罐- -玻璃罐等玻璃罐等萌芽期萌芽期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公元前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公元前2121
6、世世纪公元纪公元476476年年建立期建立期从战国到秦汉,以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内经问世为标志问世为标志发展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及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及明代代衰败期衰败期繁荣期繁荣期 清代、明国时期清代、明国时期 解放后解放后1.1.萌芽萌芽: 春秋:医缓,医和。春秋:医缓,医和。 战国:扁鹊。战国:扁鹊。 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现存最早针灸文献。现存最早针灸文献。2. 2. 建立建立:战国:战国-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战国:战国: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标志着针灸理论形成。:标志着
7、针灸理论形成。 其中其中灵枢灵枢称为称为针经针经。记载。记载160160个穴位。个穴位。 战国战国汉代:汉代:难经难经:首倡:首倡“八会穴八会穴”、“五输穴五输穴”、押手的作用。、押手的作用。 东汉:东汉: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提倡针药并用:提倡针药并用 三国:华佗:创三国:华佗:创“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3. 3. 发展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 西晋,皇甫谧: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针灸的第一次大总结记载:针灸的第一次大总结记载349349个穴位。个穴位。 东晋,葛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提倡灸法。其妻鲍姑,史料记载第一
8、位:提倡灸法。其妻鲍姑,史料记载第一位女医家。女医家。 唐,针灸发展的全盛时期:设针灸专科,开办针灸教学。唐,针灸发展的全盛时期:设针灸专科,开办针灸教学。“针博士针博士- -针针助教助教- -针师针师- -针工针工- -针生针生”教育模式。教育模式。3. 3. 发展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明堂三人图明堂三人图,多媒体教育先河。,多媒体教育先河。千金方千金方,提出,提出“阿是穴阿是穴”、“指寸法指寸法”。提出。提出187187个奇穴。个奇穴。针灸的第二次大总结。针灸的第二次大总结。3. 3. 发展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魏晋南北朝、隋唐
9、宋金元、明代。 明,杨继洲: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针灸大成。针灸的第三次大总结。收录。针灸的第三次大总结。收录359359个穴位。个穴位。 全球通用针灸教材。全球通用针灸教材。4. 4. 衰败衰败:清代:清代民国时期民国时期 李学川:李学川:针灸逢源针灸逢源。收录。收录361361个穴位。强调针、灸、药三者并用。个穴位。强调针、灸、药三者并用。 吴谦:吴谦: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 承淡安:中科院院士,近代的针灸教育学家,创办了第一个教育函授构,承淡安:中科院院士,近代的针灸教育学家,创办了第一个教育函授构,创办了中医第一本杂志,其弟子遍及东南亚欧美,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创办了中医
10、第一本杂志,其弟子遍及东南亚欧美,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毕生贡献。出毕生贡献。5. 5. 复兴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针灸学院、针灸科、针灸经络研究所、开展针灸科研教学。成立针灸学院、针灸科、针灸经络研究所、开展针灸科研教学。 编撰出版了大量著作,多次修订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使用的统一教材。编撰出版了大量著作,多次修订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使用的统一教材。 使腧穴的定位、定名的拼音趋向标准化、规范化。使腧穴的定位、定名的拼音趋向标准化、规范化。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200200多种病证的治疗有不同多种病证的治疗有不同 度的效果。度的效果。1 1朝鲜:公元六世纪。朝鲜:公元六世纪。2 2日本:日本: 公元公元562562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明堂图”、“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东渡扶桑。 公元公元702702年,日本在医学教育中开始设置针灸科、针灸疗法受到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做抵押合同标准文本
- 小班健康教育:不喝饮料
- pu模具合同标准文本
- 共同民间借贷合同标准文本
- 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 内部审计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用工安全合同标准文本
- 保洁公司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兼职造价人员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工厂气垫搬运合同范例
- 数字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样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海建桥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随身课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GB/T 9575-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