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试验0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试验_第1页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试验0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试验_第2页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试验0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试验_第3页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试验0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试验_第4页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试验0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的硬纸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实验步骤】: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整理器材。【实验记录】: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实验结论】:1、在反射现象中,在同一平面内;2、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入射角。【

2、实验补充】:1、以法线O时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证明三线共面;通过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对称,并且对称还意味着分居法线两侧。2、反射定律是用来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对应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3、如果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考点方向】:光的反射定律是:“二。1、显示光路:光屏表面粗糙,可以通过显示光的传播径迹,操作时要求入射光线要贴着光屏入射;也可以通过处邑等手段显示光路。2、验证共面:光屏可折转的作用是验证反射光线

3、、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将光屏折转后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3、探究等角:要改变入射角(或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测量,。注意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4、光路可逆:。5、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答:。6、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7、理想模型法:。8、量角器的作用:。9、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10、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创新母题】: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

4、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5口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方向射出,由此可以证如果让一束光从A沿F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光线沿明。(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i/r130°30°245°45°350°50°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3)在上一步操作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获得多组数据的目的是:。(4)以直线ON为轴线

5、.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5)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其中选择粗糙纸板的目的是。(6)粗心的小明在实验中,记录的其中一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度数分别为30。和60。,与光的反射规律不符,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练习1:(2019明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OWONB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

6、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M后倾斜,此日反射光束。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练习2:(2019?怀化)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皿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所转,0师直于CD甲乙理烟1234入射箱2XP5

7、(r度附撕str3胪5(r(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0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练习3:(2019?常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甲乙(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0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0B的反射光线,测得AO0B与法线的

8、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0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练习4:(2018?乌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0师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0语专动。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0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

9、出。当入射光E0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0(选填“靠近”或“远离”)0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和。(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0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结论。练习5:(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0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请分析原因:。(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练习6:(2018淄博)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

10、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0Nf转。(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度。(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方向射出。练习7:(2018福建)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皿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所转,0师直于CD甲实验次数123456入射角60&#

11、176;50°40°30°20°0°反射角60°50°40°60°20°0°(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0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实验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版)【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

12、刻度的硬纸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实验步骤】: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整理器材。【实验记录】: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实验结论】4、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6、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补充】:4、以法线O时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

13、,这时在B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证明三线共面;通过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对称,并且对称还意味着分居法线两侧。5、反射定律是用来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对应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6、如果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考点方向】光的反射定律是:“共面”、“两侧”、“等角”、“可逆”。1、显示光路:光屏表面粗糙,可以通过漫反射显示光的传播径迹,操作时要求入射光线要贴着光屏入射;也可以通过W等手段显示光路。2、验证共面:光屏可折转的作用是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14、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将光屏折转后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探究等角:要改变入射角(或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测量,探求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注意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4、光路可逆:光的直射、反射、折射都具有可逆性。5、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6、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8、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

15、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9、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10、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创新母题】: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5口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填“入射角”或“反射角”),如果让一束光从A沿F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光线沿方向射出,由此可以证明。(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i/r130°30°245°45&

16、#176;5050°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3)在上一步操作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获得多组数据的目的是:。(4)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5)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其中选择粗糙纸板的目的是。(6)粗心的小明在实验中,记录的其中一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度数分别为30。和60。,与光的反

17、射规律不符,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答案】:(1)入射角;OR光路是可逆的;(2)等于;远离;(3)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4)不能;同一;(5)漫反射;通过漫反射更清晰地显示光传播的路径。(6)错把反射光线和镜面之间的夹角看作反射角。【解析】:(1)EO为入射光线、垂直镜面的直线ON为法线,EO与ON的夹角i是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故光线OF远离法线ON(3)多次改变入射角能得出多组数据,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更能得出光反射的普遍规律。(4)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说明反射光线、

18、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粗糙的纸板能通过漫反射更为清晰地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便于实验观察和测量。(6)反射角与入射角不是相等而是互余的关系,说明错把反射光线和镜面之间的夹角看成反射角了。练习1:(2019?苏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OWONB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

19、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0后倾斜,此日反射光束。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答案】:(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o【解析】:(1)白色纸板ABC而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

20、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Q练习2:(2019?怀化)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皿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转,ON直于CD(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

21、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答案】:(1)竖直(垂直);同一平面内;(2)法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中需要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将光屏右半部分折转一定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法线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知,反射

22、角等于入射角。练习3:(2019?常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答案

23、】:(1)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在;不能。【解析】:(1)据题意可知,此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由于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合理;(2)纸板与镜面垂直时,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线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也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虽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练习4:(2018?乌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

24、上的直线0师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0语专动。(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0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0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F(选填“靠近”或“远离”)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和。(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结论。【答案】:(1)靠近;笔;量角器;(2)在同一平面内。【解析】:(1)根据入射角的变化和反射角的变化而得出结论;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量出角度,记录数据,要

25、刻度尺、笔和量角器;(2)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解:(1)光反射时,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若将EO向ON靠近,则OF靠近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需要测量角度,记录数据,列出表格,故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笔和量角器;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将右侧纸板绕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练习5:(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

26、镜面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请分析原因:。(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答案】:(1)40°(2)不能;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120°。【解析】:(1)如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40°。(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3)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90°-30°=60°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练习6:(2018淄博)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f转。(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放置,图中白入射角是度。(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