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代谢(201412)_第1页
脂类代谢(201412)_第2页
脂类代谢(201412)_第3页
脂类代谢(201412)_第4页
脂类代谢(2014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脂类代谢脂类代谢1 12 2 是一类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是一类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3 34 4脂类脂类脂肪(脂肪(甘油三脂甘油三脂) )(Fat) (TG)(Fat) (TG)类脂类脂 1 1分子甘油分子甘油(GlycerolGlycerol) 3 3分子脂肪酸分子脂肪酸(FA)(FA)胆固醇及其酯胆固醇及其酯(C(C、CE)CE)糖酯糖酯(Glycolipid)(Glycolipid)磷脂(磷脂(PLPL) 脂类(脂类(Lipid)的组成)的组成CH2-O-脂肪酸脂肪酸CH2-O-脂肪酸脂肪酸CH2-O-脂肪酸脂肪酸甘油三酯

2、(三脂酰甘油或脂肪甘油三酯(三脂酰甘油或脂肪)脂肪的功能脂肪的功能氧化供能氧化供能储能储能保护内脏,防止散热保护内脏,防止散热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6 67 7类脂的功能类脂的功能构成生物膜构成生物膜参与脂类的代谢和吸收参与脂类的代谢和吸收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转为其它的活性物质转为其它的活性物质8 89 9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必须来源植物油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必须来源植物油营养必需脂肪酸营养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分类和命名脂肪酸的分类和命名脂类的消化吸收脂类的消化吸收1010 过程过程: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微小细团微小细团 甘油、甘油、FAFA 胆汁酸盐乳化胆汁酸

3、盐乳化 DGDG、MGMG12消化酶消化酶消化部位:小肠的上段消化部位:小肠的上段 磷脂、胆固醇酯经相应酶的作用,生成游离胆固醇酯、磷脂、胆固醇酯经相应酶的作用,生成游离胆固醇酯、溶血磷脂、脂肪酸等水解产物(分子变小)溶血磷脂、脂肪酸等水解产物(分子变小)1111脂类的吸收脂类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肠黏膜细胞肠黏膜细胞吸收的脂类吸收的脂类 重新合成重新合成TGTG和和CECE 长链脂酸长链脂酸小分子小分子大分子大分子体内脂类合成的一条途径体内脂类合成的一条途径1212T G + C E + P L + A p o BT G + C E + P L + A p

4、o B4 84 8+ A p o A+ A p o A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MCM)淋巴管淋巴管血循环血循环中、短链脂酸构成的中、短链脂酸构成的小分子甘油三酯小分子甘油三酯门静脉门静脉肠黏膜脂肪酶肠黏膜脂肪酶乳化吸收乳化吸收脂酸、甘油脂酸、甘油血浆脂蛋白的一种血浆脂蛋白的一种思考题:思考题:脂类的种类脂类的种类脂肪的另外一个名称脂肪的另外一个名称脂肪的构件分子是什么脂肪的构件分子是什么类脂有哪些类脂有哪些第二节第二节 甘油三酯(三酰甘油)代谢甘油三酯(三酰甘油)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类的生物氧化)脂类的生物氧化)脂肪动员脂肪动员脂酸的脂酸的-氧化氧化甘油的氧化分解甘油

5、的氧化分解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141415糖原糖原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蛋白质蛋白质 葡萄糖葡萄糖 脂酸脂酸+甘油甘油 氨基酸氨基酸 乙酰乙酰CoA 呼吸链呼吸链 ADP+Pi ATP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123甘油三酯的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 脂肪酸的脂肪酸的- - 氧化氧化 脂脂肪肪酸的活化酸的活化 活化脂活化脂肪肪酸的转运酸的转运 脂脂肪肪酸的酸的- - 氧化氧化 脂脂肪肪酸氧化后的能量产生酸氧化后的能量产生 甘油的氧化分解甘油的氧化分解1616211. 1.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 脂库脂库(脂肪)中甘油三脂被脂肪酶(脂肪)中甘油三脂被脂

6、肪酶连续连续催催化化,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供全,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供全身各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的过程身各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的过程。1717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一步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一步18182限速酶:限速酶:TGTG脂肪酶脂肪酶,受激素调控,受激素调控,又为又为激素敏感激素敏感性甘油性甘油 三酯脂肪酶三酯脂肪酶 ( (h hormone ormone s sensitive ensitive l lipaseipase,HSL)HSL)1919脂解激素脂解激素( (lipolytic hormone)lipolytic hormone): 激活激活TGTG脂肪酶,促进甘

7、油三脂水解的激素脂肪酶,促进甘油三脂水解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抗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 抑制抑制TGTG脂肪酶活性激素。脂肪酶活性激素。 胰岛素、前列腺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2等等脂肪动员产生的脂肪酸脂肪动员产生的脂肪酸 + + 血浆白蛋白血浆白蛋白 运输到全身各组织(脑组织除外)进行代谢运输到全身各组织(脑组织除外)进行代谢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氧化分解。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氧化分解。各组织细胞各组织细胞(除脂(除脂肪细胞外)都可摄取和利用肪细胞外)都可摄取和利用2020进入糖代谢进入糖代谢2. 2. 脂肪酸的脂肪酸的化化活化活化-脂肪酸活化成脂肪酰辅酶脂肪酸活

8、化成脂肪酰辅酶A A 部位:胞部位:胞质质 酶:脂酰酶:脂酰CoACoA合成酶,需要合成酶,需要MgMg2+2+ 反应:反应:2121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二步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二步转运:转运:脂肪酰脂肪酰CoA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 载体:肉毒碱(赖氨酸转变而来的兼性离子载体:肉毒碱(赖氨酸转变而来的兼性离子) ) 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 I、IIII)催化,催化, 使胞使胞液液中脂酰中脂酰CoA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限速酶:限速酶:I I型酶型酶,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的,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的 主要限速步骤。主要限速步骤。2222氧化:氧化:饱和脂肪

9、酰辅酶饱和脂肪酰辅酶A A的的-氧化氧化 (四个过程)(四个过程)2323 a. a. 脱氢脱氢(、) 酶:脂酰酶:脂酰CoACoA脱氢酶脱氢酶 辅酶:辅酶:FADFAD、FADHFADH2 2 产物:产物:、-烯烯脂酰脂酰CoACoA 2424b. b. 水化水化 酶:水化酶酶:水化酶 产物:产物:-羟羟脂酰脂酰CoACoA c. c. 再脱氢再脱氢 酶:酶:-羟脂酰羟脂酰CoACoA 辅酶:辅酶:NADNAD、NADH+HNADH+H+ + 产物:产物:-酮酮脂酰脂酰CoACoA2525d d. . 硫解硫解 酶:硫解酶酶:硫解酶 产物:产物:少两个少两个碳碳的脂酰的脂酰CoACoA和一分

10、和一分 子的子的乙酰乙酰CoACoA2626乙酰乙酰CoACoA的彻底氧化的彻底氧化 脂酰基的脂酰基的-氧化产生的氧化产生的乙酰乙酰CoACoA进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水水, 并释放并释放能量能量。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三步脂肪生物氧化的第三步272711 112341.52.528282929能量计算(以软脂酸为例)能量计算(以软脂酸为例)1616碳的软脂酸,共进行了碳的软脂酸,共进行了7 7次次-氧化,生成氧化,生成7 7分子的分子的FADH2FADH2、7 7分子的分子的NADH+HNADH+H+ +及及8 8分子的乙酰分子的乙酰CoACoA

11、ATPATP:(:(7 71.51.5)+ +(7 72.52.5)+ +(8 81010)共共108108个个ATPATP。减去第一步活化用去的减去第一步活化用去的2 2个个ATPATP,净生净生成成1 10606个个ATPATP思考题:思考题:脂肪动员、脂肪动员的起始底物、终产物脂肪动员、脂肪动员的起始底物、终产物脂肪动员的限速酶脂肪动员的限速酶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另一个名称,为什么?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另一个名称,为什么?参与脂肪酸参与脂肪酸-氧化的维生素有哪些?氧化的维生素有哪些?1 1分子八碳的脂肪酸通过分子八碳的脂肪酸通过-氧化可产生多少氧化可产生多少分子乙酰辅酶分子乙酰辅酶A A、彻底氧

12、化可生成多少分子、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ATP。脂肪酸的脂肪酸的-氧化需要下列哪组维生素参加氧化需要下列哪组维生素参加? ? 维生素维生素B B1 1+ +维生素维生素B B2 2+ +泛酸泛酸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 +叶酸叶酸+ +维生素维生素B B2 2维生素维生素B B6 6+ +泛酸泛酸+ +维生素维生素B B1 1 生物素生物素+ +维生素维生素B B6 6+ +泛酸泛酸维生素维生素B B2 2+ +维生素维生素PP+PP+泛酸泛酸 3131 1 1分子十碳的饱和脂肪酸经分子十碳的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彻底分解可氧化、彻底分解可产生产生ATPATP的数是的数是: : 10

13、10分子分子ATP ATP 66 66分子分子ATPATP 12 12分子分子ATP ATP 64 64分子分子ATPATP 48 48分子分子ATP ATP 32324. 4. 酮体的生成及利用酮体的生成及利用脂肪酸在脂肪酸在肝组织肝组织中的氧化中的氧化-酮体生成酮体生成酮体酮体 ( (ketone bodies)ketone bodies):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羟丁酸、丙酮肝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正常代谢中间产物,是肝脏肝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正常代谢中间产物,是肝脏向向肝外组织输出能源肝外组织输出能源的又一种形式。的又一种形式。3333 乙酰乙酰CoACoA3434三羧酸循环三羧

14、酸循环 生成酮体生成酮体彻底氧化彻底氧化氧化利用氧化利用大多数组织大多数组织肝脏肝脏脂酸脂酸氧化氧化肝外组织肝外组织3535(1 1)酮体的生成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组织细胞线粒体,有活性较强部位:肝组织细胞线粒体,有活性较强 的合成酮体酶系。的合成酮体酶系。 原料原料:乙酰:乙酰CoACoA主要主要酶酶:HMG-CoAHMG-CoA合酶合酶36363737(2 2)酮体的酮体的利用利用 部位:肝外组织,有活性很强的氧化和利部位:肝外组织,有活性很强的氧化和利 用酮体的酶,而肝内无利用酮体的用酮体的酶,而肝内无利用酮体的 酶。酶。脂肪酸在肝中氧化代谢特点:脂肪酸在肝中氧化代谢特点:肝内生成酮体,

15、肝外氧化肝内生成酮体,肝外氧化383839392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 HMGCoA -羟丁酸羟丁酸 丙酮丙酮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琥珀酰琥珀酰CoA 琥珀酸琥珀酸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2乙酰乙酰CoA 肝内生成肝内生成肝外氧化肝外氧化4040(3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在脂肪代谢中的中间产物,是肝为肝酮体是肝在脂肪代谢中的中间产物,是肝为肝外组织提供的一种能源物质。(酮体是小分子物质,外组织提供的一种能源物质。(酮体是小分子物质,溶于水溶于水“水溶性脂类水溶性脂类”,便于血液运输,可通过,便于血液

16、运输,可通过血血脑屏障脑屏障、肌肉等组织、肌肉等组织毛细血管毛细血管)4141 主要是某些组织如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而主要是某些组织如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而 能利用酮体,故当长期饥饿,糖的供应不足或糖能利用酮体,故当长期饥饿,糖的供应不足或糖 代谢发生障碍,脑组织缺能时,由脂肪动员而产代谢发生障碍,脑组织缺能时,由脂肪动员而产 生酮体可成为脑组织主要能源。生酮体可成为脑组织主要能源。 4242病理:病理: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代谢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代谢障碍脂脂,肪动员过,肪动员过多多,-氧化增强,氧化增强, 酮体生成酮体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超过肝外组织利用能力,引起血酮体能力,引起血

17、酮体(酮血症),尿中酮体(酮血症),尿中酮体 (酮(酮尿症)。酮体中主要是酸性物质,引起酮症酸尿症)。酮体中主要是酸性物质,引起酮症酸 中毒,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严重者危及生命。思考题:思考题:酮体是什么物质酮体是什么物质酮体主要是在什么器官产生酮体主要是在什么器官产生产生酮体的原料是什么,主要来自什么代谢产生酮体的原料是什么,主要来自什么代谢酮体的生理意义酮体的生理意义下列哪种代谢所形成的乙酰下列哪种代谢所形成的乙酰COACOA为酮体生成为酮体生成的主要原料来源的主要原料来源? ? 葡萄糖氧化分解所产生的乙酰葡萄糖氧化分解所产生的乙酰CoA CoA 甘油转变的乙酰甘油转变的乙酰CoACoA

18、 脂肪酸脂肪酸-氧化所形成的乙酰氧化所形成的乙酰CoA CoA 丙氨酸转变而成的乙酰丙氨酸转变而成的乙酰CoACoA 甘氨酸转变而成的乙酰甘氨酸转变而成的乙酰CoA CoA 4444下列哪种描述下列哪种描述, ,对酮体是不正确的对酮体是不正确的 酮体主要在肝内生成酮体主要在肝内生成 酮体的主要成分是乙酰乙酸酮体的主要成分是乙酰乙酸 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利用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利用 合成酮体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内合成酮体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内 酮体中除丙酮外均是酸性物质酮体中除丙酮外均是酸性物质 4545甘油三酯合成代谢甘油三酯合成代谢 部位:细胞内质网(部位:细胞内质网(肝肝、脂肪、小肠)、脂肪、小肠

19、) 原料: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原料: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脂肪消化吸收的食物脂肪消化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4646合成方式:甘油一酯合成途径(小肠粘膜细胞)合成方式:甘油一酯合成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甘油二酯合成途径(肝细胞、脂肪组织)甘油二酯合成途径(肝细胞、脂肪组织)甘油一酯途径甘油一酯途径- - 原料来自于外源食物的消化吸收原料来自于外源食物的消化吸收部位:小肠粘膜细胞部位:小肠粘膜细胞脂肪酸脂肪酸 + HSCoA + ATP 脂酰脂酰CoA + AMP + PPi4747脂酰脂酰CoA转移酶转移酶甘油二酯途径甘油二酯途径- - 原料来自于内源性(糖代

20、谢)原料来自于内源性(糖代谢)4848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葡萄糖葡萄糖脂酰脂酰CoA转移酶转移酶2脂酰脂酰CoA磷脂酸磷脂酸磷脂酸磷酸酶磷脂酸磷酸酶甘油二脂甘油二脂甘油三脂甘油三脂脂酰脂酰CoA转移酶转移酶脂酰脂酰CoA部位:肝、脂肪细胞部位:肝、脂肪细胞糖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糖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 A脂肪组织合成的脂肪组织合成的TGTG,就地储存就地储存(脂库)(脂库) 肝、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以肝、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以VLDLVLDL、CMCM形式形式通过血液运输到脂肪组织储存或其它组织利用通过血液运输到脂肪组织储存或其它组织利用脂肪肝脂肪肝:合成甘油三酯后因某些原因,不能以:合成甘油

21、三酯后因某些原因,不能以VLDLVLDL的形式进入血液,积聚在肝细胞内形成。的形式进入血液,积聚在肝细胞内形成。4949思考题:思考题:体内甘油三酯合成的途径有几条,分别体内甘油三酯合成的途径有几条,分别是是-不同途径合成的原料、来源、部位不同途径合成的原料、来源、部位5151第三节第三节 胆固醇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具有羟基的固体醇类化合物具有羟基的固体醇类化合物 结构:结构:2727碳环戊烷高氢菲碳环戊烷高氢菲 5252物理性质:脂溶性物理性质:脂溶性, ,不溶于水。体内主要以游离不溶于水。体内主要以游离 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分布:全身各组织(真核细胞),膜结构

22、中分布:全身各组织(真核细胞),膜结构中 是游离胆固醇,细胞内是胆固醇酯是游离胆固醇,细胞内是胆固醇酯含量:脑、神经组织、腺体组织、肝、肾含量:脑、神经组织、腺体组织、肝、肾5353一、胆固醇的合成一、胆固醇的合成部位部位: : 胞质和内质网(全身各组织胞质和内质网(全身各组织, , 肝主要肝主要, ,小肠次之小肠次之) ) 原料原料: : 乙酰乙酰CoACoA, (, (来源于糖来源于糖) )辅助因子辅助因子: ATP : ATP NADPH+HNADPH+H+ + 关键酶关键酶: : HMG-CoAHMG-CoA还原酶还原酶5454合成过程合成过程: : 主要是三个阶段主要是三个阶段(1)

23、甲基二羟戊酸生成甲基二羟戊酸生成5555123甲羟戊甲羟戊酸经历酸经历15碳化碳化合物转合物转变为变为30碳的鲨碳的鲨烯烯鲨烯环化为羊毛固鲨烯环化为羊毛固醇再变为胆固醇醇再变为胆固醇56561 1分子胆固醇消耗的原料:分子胆固醇消耗的原料: 1818分子乙酰辅酶分子乙酰辅酶A A、3636分子分子ATPATP、 1010分子分子 NADPH+HNADPH+H+ +葡萄糖有氧氧化葡萄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乙酰乙酰CoA通过通过柠檬酸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出线粒体糖代謝糖代謝 二、胆固醇的酯化二、胆固醇的酯化-血浆血浆 肝脏可合成肝脏可合成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卵磷脂胆固

24、醇脂酰转移酶 (LCAT)释释放入血,在血浆中发挥催化作用。放入血,在血浆中发挥催化作用。HOR2-C-O-CHOCH2-O-C-R1OCH2-O-P-OOOHCH2CH2N+(CH3)3卵磷脂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LCATHO-CHCH2-O-C-R1OCH2-O-P-OOOHCH2CH2N+(CH3)3溶血卵磷脂溶血卵磷脂胆固醇酯胆固醇酯R2-C-OO二、胆固醇的酯化二、胆固醇的酯化-胞内胞内胆固醇胆固醇在脂酰辅酶在脂酰辅酶A 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ACAT)(ACAT)作用下,形成胆固醇酯作用下,形成胆固醇酯HO胆固醇胆固醇ACAT胆固醇酯胆固醇酯R2-C-OO脂酰辅酶脂酰辅

25、酶A5959四、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转变与排泄四、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转变与排泄1 1转变生成胆汁酸盐完成脂类消化吸收的转变生成胆汁酸盐完成脂类消化吸收的 乳化作用后被排泄乳化作用后被排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胆固醇(胆固醇(140g)外源性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体内合成体内合成胆汁酸盐胆汁酸盐7-脱氢胆固醇脱氢胆固醇 (皮肤)(皮肤)VitD3紫外光紫外光1,25-(OH)2-D3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皮质醇皮质醇醛固酮醛固酮睾丸酮睾丸酮雌二醇雌二醇孕酮孕酮粪固醇粪固醇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内源性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排出体外排出体外1432思考题:思考题: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什么,主要来自什么代胆

26、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什么,主要来自什么代谢的产物?谢的产物?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体内胆固醇可转化为哪些物质体内胆固醇可转化为哪些物质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在体内可直接代谢转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在体内可直接代谢转变合成胆固醇变合成胆固醇? ? 丙酮酸丙酮酸 草酸草酸 苹果酸苹果酸 乙酰乙酰CoA CoA -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6262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是以胆固醇为原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是以胆固醇为原料生物合成的生物合成的?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胆汁酸胆汁酸 性腺激素性腺激素 胆红素胆红素 1,25-(OH)1,25-(OH)2 2-D-D3 3 63636464第四节第四节 血脂与血浆脂

27、蛋白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脂血脂 - - 血浆中脂类的总称血浆中脂类的总称成分:成分: 1 1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 2 2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 3 3PLPL(脑磷脂、卵磷脂)(脑磷脂、卵磷脂) 4 4游离游离FAFA外源性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的脂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类。 内源性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 成后释放入血的脂类。成后释放入血的脂类。来源来源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 总总 脂脂 400

28、700mg/dl (6.7 12.2 mmol/L) 甘甘 油油 三三 酯酯 10160mg/dl (0.11 1.69 mmol/L) 总总 磷磷 脂脂 150250mg/dl (1.94 3.23 mmol/L) 总总 胆胆 固固 醇醇 100250mg/dl (2.59 6.47 mmol/L) 胆胆 固固 醇醇 酯酯 70200mg/dl (1.81 5.17 mmol/L) 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 4070mg/dl ( 1.03 1.81 mmol/L) 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 520mg/dl (0. 5 0.7 mmol/L)血脂的组成与含量血脂的组成与含量血脂血脂血浆脂蛋白代谢血

29、浆脂蛋白代谢6767 不溶性的脂类不溶性的脂类与与载脂蛋白载脂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溶解在血液中,进行运输。形式溶解在血液中,进行运输。6868一 分类分类1电泳法:电泳法: 、前、前、CM2超速离心(密度分离)法:超速离心(密度分离)法: HDL、VLDL、LDL、CM 69697070二、二、组成结构组成结构: 内部内部- - 疏水性强的脂类构成核心疏水性强的脂类构成核心表面表面- - 载脂蛋白、极性脂(载脂蛋白、极性脂(PLPL、FCFC)7171三、血三、血 浆浆 脂脂 蛋蛋 白白 的的 组组 成成 特特 点点7272四、载脂蛋白四、载脂蛋白(apolipoprote

30、in,Apo)(apolipoprotein,Apo) - -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五类:五类:A A、B B、C C、D D、E E亚型:亚型: 7373功能:功能:1 1结合、运输脂类结合、运输脂类2 2稳定脂蛋白的结构稳定脂蛋白的结构3 3调节脂蛋白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调节脂蛋白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 4 4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7474五、血浆脂蛋白代谢五、血浆脂蛋白代谢1. 1. 乳糜微粒(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chylomicron, CM)生成部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成部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组分:消化吸收的脂类组分:消

31、化吸收的脂类 + + ApoB48ApoB48、ApoAApoA7575正常正常CMCM在血浆中的半寿期在血浆中的半寿期5-155-15分钟分钟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运 输 外 源 食 物 中 的 甘 油 三 酯运 输 外 源 食 物 中 的 甘 油 三 酯 到到 全身各组织,氧化分解供能或储存。全身各组织,氧化分解供能或储存。 76762. 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VLDL)生成部位:生成部位:肝细胞肝细胞、小肠细胞、小肠细胞 组分:组分: 由糖转变合成的由糖转变

32、合成的TG,TG, C C、 PL PL ApoB ApoB100100内源性内源性7777正常正常VLDLVLDL在血中半寿期在血中半寿期 6-126-12小时小时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运输内源性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运输内源性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到肝到肝外组织中利用或储存。外组织中利用或储存。78783.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LDL)生成部位:血浆中由生成部位:血浆中由VLDLVLDL转变而来转变而来 组分:富含胆固醇酯(来源于组分:富含胆固醇酯(来源于HDLHDL交换)交换)7979 LDLLDL半衰期:半衰期:2-42-4天天LDLLDL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运输在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运输在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 醇至全身各组织利用醇至全身各组织利用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