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_第1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_第2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_第3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_、_。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那畔:_ 聒:_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2、。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鉴:_ 徘徊:_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这首诗的前两句(_),表面写景。诗的后两句(_),富含哲理。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在古人谈读书中,他是这样说的:余尝谓_,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眼口岂不到乎?3. 阅

3、读短文,完成练习。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_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_3战士们的誓言是什么?用文中的诗句回答。_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_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_4. 品读古诗,体会意境。(1)长相思一词的后两句是_;大意是_;表达了作者_。(2)秋思一诗的前两句是_;大意是_;从中可知诗人是借_来抒发情感的。(3)泊船瓜洲一诗是宋代_的作品,诗中一个字不仅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

4、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_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_4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的“来”和“变”字。_5杜甫登楼中借古讽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是什么?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川:_   子规:_   才了:_3

5、诗的前两句从_、_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4诗的后两句突出了乡村农人_的特点。5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的意思。_7. 课内阅读。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诗人描绘幽雅美丽的图画的诗句是_。表现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诗句是_。2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评析。_8.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联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_。“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_。(2)风雪声之联耳

6、更显出了_,将士们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更加怀念_。(3)发挥想象,写一写将士们可能会想到故乡的什么?_ 9. 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诗人以_喻君子,表达了自己对于_的向往和追求。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

7、了他_的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中也有体现。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_。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11.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将长相思补充完整。2长相思是一首_,而不是诗。作者是_朝的_。3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

8、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_”“_”二字,而重复使用“_”,原因是_。4下阕通过描写行军途中的风雪,以一句“故园无此声”收尾,更加突出了作者_。12.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抒情的诗句是:_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_13. 阅读理解。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

9、南部。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1稚子弄冰一诗中,与舟过安仁中的“小童”意思相近的词是_。稚子弄冰的过程是取冰、穿冰、_。两首诗都让我们看到了_的儿童。2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原因是“_。(用原句作答)3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炽热的童心让孩子们忘记严寒,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C.“怪生”和“忽作”两词,暗藏着杨万里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与责怪。4用自己的话说说“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_14.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指肥沃的土地。一饷,片刻。饷,通“晌”。鞭笋:细长的竹笋。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