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_第1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集体备课教案统一格课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备课日期2014/9/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示意图概括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理解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3.理解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学会分析各种常见各种内、外力地貌的成因。过程与方法:1. 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 通过对图表的阅读分析,学会从中提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的技能。3.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

2、理研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2. 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观念,提升科学素养。学情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把握情况)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难点: 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教具的准备及使用的意义)1、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岩石标本2、意义: 结合教材使用课件,能将较抽象的内容的具

3、象化,能把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想象; 岩石标本的使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教授法、讨论法、谈话法重点教学环节设计导入设计地球上地貌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第节P26的四幅图,看看分别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地貌类型?展示:地球四大圈层图;归纳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新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展示:熟

4、鸡蛋的内部结构图思考:熟鸡蛋能够切开看其内部结构,地球不可能切开来看,那该如何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观察:剖开的熟鸡蛋,观察蛋壳、蛋清和蛋黄联系课本2-1-2图,引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从宏观上把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分布。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和外核)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展示:P26图2-1-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以及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波速的变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标出相应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和各层之间的分界线。2、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图片,注意在图上的地壳、地幔、地核、

5、软流层、岩石圈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和显著特点。(1)地壳(2)地幔(3)地核(二)岩石圈的结构: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利用该图说明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概念及范围,分辨出岩石圈和地壳所指的区域,使同学们能够区分岩石圈和地壳;认识到:岩石圈工地壳,且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初步了解了岩石圈,下面我对岩石圈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岩石圈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石圈的组成LUM夕L-Lj岩浆岩:岩石圈Y沉积岩:变质岩:1、岩浆岩展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岩浆岩的形成及所需的条件;总结:总结归

6、纳岩浆岩形成过程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冈岩展示: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岩石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区分最典型的两种岩浆岩。2、沉积岩结合课本P28,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 沉积岩有什么特征?展示:沉积岩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及所需的条件;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煤炭等展示:常见沉积岩图片分析其特点,得出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思考:为什么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总结:沉积岩是一层一层逐层沉积生成,而且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砾岩、砂岩、页岩有何显著差异?总结:砾岩颗粒最大,砂岩颗粒较大,页岩颗粒细腻。观察:P28图2-1-5沉积岩的形成示意图

7、思考:图中显示出沉积岩的哪两大显著特点?总结: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3、变质岩展示:变质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变质岩的形成及所需的条件;教师总结:总结归纳岩浆岩形成过程常见岩石: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和板岩展示:代表变质岩图片,说说变质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4、三大岩石的比较归纳总结三大岩石的特点,比较他的形成过程、常见岩石、特点和用途。(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动态图。观察并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关系?各环节的地质作用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理解,填写出下图中各环节的名称。若承右f箜质岩结合教材P29“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进一步明

8、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各个环节的地质作用,并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活动:分组合作讨论,完成P26活动图2-1-8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归纳出重难点第二课时:导入: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8米。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同地貌景观图片阅读教材P29,分组合作讨论,内、外力作用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9、,完成表格内容。简单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主要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夕卜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使地表趋于缓和平坦(教师总结)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起主导作用。(承转)“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既然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必然会在地壳的岩层中留下一些痕迹。(一)内力作用的“足迹”1、地质构造的定义阅读:教材P31第一自然段总结: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它是地壳作用的结果,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2、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模拟实验:用课

10、本充当岩层,对课本施加挤压力。(展示)请同学展示实验成果,观察描述课本变化的情况。思考:沉积岩在形成时一般为水平或接近水平分布,可是为什么在山区常常看到岩层是弯曲的或是断裂错位的?总结:得出褶皱和断层形成的成因阅读本部分图文完成下列问题:填表形式岩层形态示意图地貌原因一般成山有时成谷一般成谷有时成山中间岩层向上隆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中间岩层向下凹陷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实,不易被侵蚀断层形成谷地或陡崖岩层发生断裂,断裂面易受侵蚀展示:岩层分布示意图褶皱直观图,背斜和向斜图总结:褶皱的两种表现形态,背斜和向斜;分析背斜和向斜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区别背斜和向斜。展示:褶皱与地形的关

11、系图总结:常态下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展示:地形倒置图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是什么作用?总结:在经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裂隙比较发育,侵蚀程度较大;而向斜因受挤压力,岩层变的紧实,不易遭受侵蚀,一段时间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得出地形倒置的成因。(2)断层展示:岩层分布示意图一一断层直观图总结:断层的两种表现形态,地垒和地堑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这些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意义?具体说明。承转: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外力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师,不断地对“粗毛坯”进行塑造成。那么,外力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二)外力作用的表现阅读课本第一自然

12、段,认识几种主要的外力,并设计前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图?1、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3、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相互联系风化二侵蚀一搬运一堆积1固结成岩各种外力都是一把刻刀,不断雕塑着地表,其中最锋利的是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4、最主要的外力作用:(1)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水侵蚀坡面受到流水作用,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的加深加宽。展示:流水侵蚀的典型地貌图,分析侵蚀地貌的特点 流水堆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者洪

13、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展示:流水堆积地貌图,包括:洪积扇、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思考:以河流为例,上、中下游、河口处外力作用与形成的地貌有何差异?冲击扇、冲击平原、三角洲的位置有何不同?总结:上游,因流水侵蚀形成峡谷;中下游,因流水搬运形成河漫;河口,因流水沉积形成三角洲。(2)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力侵蚀: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砂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展示:风力侵蚀的地貌图,观察分析地貌的特点 风力沉积:风在搬运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少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的风积地

14、貌。思考: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度有何不同?承转:除了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外,还有哪些外力对地貌产生着巨大影响?它们作用下的地貌会是怎样的呢?阅读:P34知识窗,了解冰川、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分布位置。(3)冰川作用、海浪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冰川侵蚀地貌:(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斗、角峰、冰川U形谷、峡湾。 冰川沉积地貌:(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带)冰磧垄、冰磧湖、冰磧丘陵。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展示:冰川和海浪作用形成的地貌(4)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展示:展示图片,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内外力作用的比较分别从

15、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来进行比较。小结:回顾本节知识点,重难点师生互动设计1、指导学生完成图2-1-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讨论、互动交流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2、指导学生读图2-1-3,区分岩石圈与地壳;3、指导学生读图2-1-5,,学生思考讨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4、与学生读图2-1-7,找出岩石圈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活动设计1、自主完成P26活动1和活动2;2、浏览第30页知识窗;3、浏览第34页知识窗;随堂练习设计见课件:(1)右图中A、B分别为哪种常见岩石?(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地壳和地幔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整个

16、地壳(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B、黄土高原C、大西洋D、长江三角洲(4)读某地址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北 写出字母表示的褶皱类型:AB,A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的覆盖岩层是形成的。这个地方的地壳运动状况是。受过的外力作用有: 如果要寻找油气,应在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中找。 如果要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在A还是B?。原因是: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完成新学案与地理地图册P41-P43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二)岩石圈的结构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一)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2、沉积岩乞/岩浆3、变质岩A'、(二)岩石圈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