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_第1页
《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_第2页
《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_第3页
《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_第4页
《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曹刿论战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设计者:石北媛 教学题目曹刿论战所属学科语文学时安排两个课时年级九年级所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的描述(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以及关于左传的文学知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等。把握曹刿的战略思想并分析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以“论战”为中心,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方式。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体会曹刿的爱国精神。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的说明(1) 学习重点 在准确把握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背诵课文 总结段落大意。(2) 难点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战争描写手法。3

2、.问题设计1.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 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3.在战争中 ,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经过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简单文言文的能力。同学们已经基本可以参照注释以及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的字词障碍。经过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是比较容易引导的。即使如此,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层次、循序渐进、多设置提问环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此,增强同学们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三、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设计1.

3、学习环境选择(打)(1)WED教室(2)局域网 (电子档案袋)(3)城域网(4)校园网(5)因特网(6)其他2学习资源类型(打)(1)课件(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电子档案袋(9)其他3.学习资源内容主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网络环境如此发达,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查找一些理解课文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利用互联网找一些关于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与长勺之战作比较。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依赖互联网。参考网址: 四、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1)真实情境

4、(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情境 (4)其他五、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背景以及课文的出处左传。解决难点重点字词、熟读课文并翻译课文。【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这次运动会拔河比赛输了。老师很遗憾,但是同学们知道我们输在哪儿了吗?老师:其实啊,我们不是输在体力上,而是输在战术上。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名贯古今的教练。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啊?老师:他的执教理念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老师:非常好!既然同学们都知道曹刿,我们今天就学习一场由曹刿指导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学生:议论纷纷。学生:名牌教练?谁啊 ?不知道。老师给个提示。学生:他是

5、曹刿!2. 介绍长勺之战的背景以及左传。(2)背景介绍:(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预习情况,纠正学生不准确的回答并完善答案)无风不起浪,齐桓公攻打鲁国是因为鲁庄公在公元前685年帮助齐国的公子纠回国争夺王位。鲁庄公帮助公子纠回国争夺王位不但没有成功反倒是得罪了同样争夺王位的公子小白(登位之后的齐桓公)。鲁庄公为了自保被迫杀死了公子纠,但是齐桓公并没有原谅他,在公元前684年大举进攻鲁国。(2)介绍左传。(依旧以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记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释春秋的著作。原名是左氏春秋,到汉代改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记载的主要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外交、军事事迹。学

6、生简单叙述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学生集体回答一些自己知道的关于左传的知识。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了解学生的详细预习情况老师先读一遍课文,请学生划出老师读错的字。老师开始读课文。故意读错如下字:间(jiàn)、鄙(b)、徧(biàn)、孚(fú)、乘(chéng)辙(zhé)靡(m)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节奏。(2)老师读完课文让学生指出读错的字,并加以纠正。(3)让学生齐读课文三遍并感知文章大意。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找错误。学生一一指出老师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的同时体会课文大意。4. 翻译课文(1)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翻译课文,划出

7、不懂的字词。(2) 请学生说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翻译不出的句子。老师逐一简答。【重点实词】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鄙:鄙陋,指目光短浅的人。以;凭,靠。乃:于是。见:拜见。安:养。弗:不。专:个人专有。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 。察:明察,弄清楚。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公将鼓之 鼓: 击鼓。驰:驱车追赶。辙:车轮滚过的痕迹。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靡:倒下。【文言虚词】何  何以战   (什么) 又何间焉  (为什么,何必) 焉  又何间焉 

8、 (语助,呢) 惧有伏焉  (“之于” 的合音,在那里) 以  何以战    (用,凭,靠)  必以分人  (把)    必以情 (根据)   必以信   (对) 可以一战   ( 凭) 之  肉食者谋之  (迎战齐军这件事)    公与之乘   (他,指曹刿)     小大之狱 

9、;  (的)    公将鼓之  (助词,无义)   登轼而望之   (齐军撤退的情况) 故克之    (他们,指齐师) 忠之属也  (  这)       故逐之   (他们,指齐师) 从  民弗从也    (听从)        战则请从 

10、;    ( 跟随) 其  公问其故    (这样,如此)          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     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          下视其辙      (他们,

11、指齐师)【通假字】徧:通“遍”。普遍,遍及。【古今异义】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忠之属也 忠:古义:

1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词类活用】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特殊句式】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省略句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 省略句  何以战 倒装句:以何战 (3)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比赛翻译课文。看哪组翻译的既准确又流畅。【重点句子】何以战?   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命令去死

13、战)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实。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神不说谎话,这只是小信用,还不能算是大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既克,公问其故。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询问这样(做)的原因。夫战,勇气也。      打仗,是靠勇气的。一

14、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擂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擂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彼竭我盈,故克之。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学生认真独立翻译课文。五分钟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并在老师纠正的过程中记下正确的字词。学生小组讨论翻译课文。并派一位学生参加翻译比赛。各小组的参赛成员由老师随即点取。5. 布置作

15、业(1) 背诵课文牢记重点字词。(2) 写课文译文一篇。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总结课文段落大意。 分析课文叙事结构以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中心思想。【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随机点两三个学生背诵之后,全体齐声背一遍。(2)检查翻译。随机点两三个同学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复述课文。2. 总结课文段落大意。(1) 请不同的学生回答课文每一段都讲的是什么内容。(2)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修正和总结。(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并且改正学生错误)第一段:曹刿请见的原因以及备战取信于民的先决条件第二段:长勺之战中鲁国所使用的战争策

16、略。第三段:曹刿分析鲁国取得胜利的原因。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写在课本上并依次回答问题。在老师总结之后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适当的有必要的改正。3. 分析本文的叙事结构以及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请见肉食者鄙- 爱国热情 (详写) 问战三问三答取信于民 政治远见曹 刿 公将鼓之 齐师败绩论 参战(略写) 未可 军事才能 远谋战 公将驰之 遂逐齐师 攻击勇气彼竭我盈 评战(详写) 谋略过人 追击惧伏辙乱旗靡问题设置: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试思考作者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老师:曹刿和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呢?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分析。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归

17、纳。曹刿形象:爱国、谨慎、具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有杰出的军事才能。鲁庄公形象:忠心卫国不畏强暴、公平执法恪尽职守、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思考题:曹刿身上还有哪些闪光点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学生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5. 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本课的中心思想。经过讨论总结出本文中心思想。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同时赞颂了曹刿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生纷纷讨论本课中心思想。6. 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2)(二选一)A: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主要有: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城濮战役。请同学们下去自己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查找这些著名战例的资料与本文进行对比。谈谈自己的想法。B: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略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中应该怎样灵活应用?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课后认真的查找资料完成作业。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