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教学类型:新授课课题名称:分子和原子 课时:第1课时 授课教师:陈继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领域的开始,粒子因为看不到、摸不着,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但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通过分析一种物质可无限分割而推理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根据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如热胀冷缩、扩散现象)推理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性质(如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永不停息运动着的),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
2、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是教材中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在本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认知不充分,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学生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此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3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是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原子的认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
4、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脑想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实施: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设计思路】本课题内容因为抽象难懂,教学时可用比喻法、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通过讲解、想像克服难懂关;运用列表、归纳比较法克服对概念的理解关;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情境,激发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使学生初步进入微观世界。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检测反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由“品红
5、扩散”、“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推理得出分子的性质,“由水蒸发与水分解”的不同,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小结收获,交流体会本节核心知识的简单练习【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2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自主合作、解读探究(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 实验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投影展示图3-6及图3-7说明图3-6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
6、图像,图像鲜明地显示了苯分子的六元环结构。图3-7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手段,通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表面形成的图形。这两幅图说明了 二分子的特点学生朗读 水分子的自述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演示实验 1、烧杯里装入40ml蒸馏水,滴入56ml的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烧杯中溶液 结 论 2将少量A烧杯中的溶液倒入试管中,再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试管中溶液 结 论 3将上述A烧杯中的溶液倒一半于B烧杯中; 4在C烧杯中倒入约10ml的浓氨水; 5如右图所示,将A、C
7、两烧杯用一只大烧杯罩起来。 过一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现象: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 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 解释: ,由此说明了 【自主合作、解读探究(二)】请学生分别取50 mL水与50 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0 mL?现象: 原因: 思考:1、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 2、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3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分析推理】: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都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很小的;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
8、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分子的构成观察以下右图几种分子的模型:仔细观察可以知道分子是由 构成的。【小组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2从分子的角度看,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课件展示: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帮助理解总结归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混合物:由 分子构成。只是分子间的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纯净物:由 分子构成。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仔细观察下面水电解微观示意图:OOOOHHHHHHHHOHHOHH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小组讨论】以上两个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原子还是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9、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例:水的化学性质由 保持;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 保持。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 ,原子重新组合成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分子在不断地 (温度升高, 加快) 分子间有 (温度升高,间隔 ;压强增大,间隔 ) 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 2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构成分子由 构成三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四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 ,原子重新组合成 。【达标检测】1判断以下现象体现了分子的那一条基本性质湿衣服晾干了 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 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3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SDGs目标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 私人租车给公司合同范本
- 香港签署cepa协议书
- 特殊发热膜销售合同范本
- 签股权协议在哪签订合同
- 电厂设备装卸合同协议书
- 机关食堂供货合同协议书
- 父子房屋公证合同协议书
- 物流运输合作合同协议书
- 节电设备安装协议书模板
- 货币金融学朱新蓉课后习题答案
- 道路建筑材料电子教案(全)
- GB/T 17285-2022电气设备电源特性的标记安全要求
- GB/T 14996-2010高温合金冷轧板
- 华南农业大学2023年840兽医传染病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课件
- 品质意识,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 教师政审个人现实表现材料范文(通用5篇)
- QC降低矿山法围岩隧道爆破超挖量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60张PPT)
- 临床常用卧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