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代码CX157256课程性质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 分2.0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后续课程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开课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适用专业土地管理主要教学资料选用的教材:李有,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1 马太玲,环境影响评价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2 朱世云,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3

2、月,第2版。3 钱瑜,环境影响评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其他参考资料:中国环境标准网,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二)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进行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的能力。(三)素质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审能力。为今后开展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基础。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概念、理论,有关法规、

3、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二)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三)掌握各种环境要素的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3学时)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功能 (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功能。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发展历程 (0.5学时)知识点:我国环评制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第五节 环境

4、影响评价单位和人员管理 (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等级,评价自制范围,环评人员管理。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控制 (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控制的办法。本章小结重点: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分类;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内容、环评制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工作程序;环评资质及人员管理要求。难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区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不等同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评价?2、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分类?3、我国环境评价如何进行分类管理?4、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意义是什么?作业:登陆中国环

5、境影响评价网,了解环评最新动态。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为主,音像结合,案例教学。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 (1学时)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 (0.5学时)知识点:环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 (0.2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规章 (0.25学时)知识点:环保部门规章。本章小结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及意义;区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规章的不同。难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区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规章的不同。思考题: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及意义;2、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规章有什么不同?作业:查阅

6、新环保法,总结新环保法的亮点。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2学时)第一节 环境评价标准分类 (0.2学时)知识点:环境标准体系,分类,优先执行关系。第二节 环境质量标准 (0.8学时)知识点: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别划分的功能区,各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0.8学时)知识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行业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第四节 地方环境标准 (0.2学时)知识点:地方环境标准的分类,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关系。本章小结重点:环境评价标准分类;地表水、空

7、气、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别划分几类功能区;大气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各标准的优先关系。难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不同;各标准的优先关系。思考题:1、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别划分几类功能区,分别包括什么?2、如何执行地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3、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优先执行关系?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授课为主。第四章 前言与总则编制 (2学时)第一节 前言 (0.2学时)知识点:前言应包括的内容。第二节 总则 (1.8学时)知识点:编制依据、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

8、区、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本章小结重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地表水评价因子的筛选;常用的环境噪声评价量。确定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划定评价范围;确定环境敏感点。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评价重点的筛选。难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地表水评价因子的筛选。思考题:1、环评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哪些方面?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考虑哪些方面?3、地表水评价因子的筛选时如何对水质参数排序?4、如何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5、如何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6、环境敏感区包括哪些?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报告书素材。第五章 工程分析 (3学时)第一节 工程分析概

9、述 (0.5学时)知识点:工程分析的任务和作用,工程分析的重点,工程分析的阶段。第二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1.5学时)知识点: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方法,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0.5学时)知识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重点、技术要点。第四节 污染源强计算 (0.5学时)知识点: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本章小结重点:工程分析的重点;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污染物计算方法,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难点:污染型项目工程分

10、析的主要工作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思考题:1、工程分析的重点包括什么?2、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方法有哪几种?3、简述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4、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包括哪些?5、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有哪些?6、常用的污染物计算方法?作业:有一台往复炉,年耗煤量2万t,煤的含硫量为0.81%,灰分为22%,装有脉冲式布袋除尘器,采用炉内喷钙干法脱硫。可燃硫占90%,往复炉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20%,除尘效率99.6%,脱硫效率60%。烟气排放量3.0108m3/a。求全年的SO2及烟尘排放量、排放浓度。建议教学方法

11、: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环评报告素材。第六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学时)第一节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学为主)知识点: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学为主)知识点:社会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学时)知识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本章小结重点: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内容,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数量和位置,地表水现状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地下水环境现状监

12、测要求;噪声评价的方法;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难点: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要求;生态现状评价的方法。思考题:1、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气象资料调查包含哪些内容?2、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数量和位置如何确定?3、大气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4、简述水环境点源的调查内容。5、对于河流水质采样,其取样断面应如何布设?6、地下水调查的任务有哪些?7、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8、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包括哪些?习题:某次环境评价的污染源调查中,在调查范围内的,主要工业废气污染源5家,调查结果详见下表。试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污染源

13、评价(SO2=0.15,TSP=0.3mg/m3)。工业废气污染源调查表序号单位名称废气量(万N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a)SO2烟尘/粉尘1镇医院68012.23.02镇政府158023.85.93镇福利胶合板厂868015.616.64镇热电厂309001261.8334.85镇钢铁公司12447222169.35035.8合计12865623482.75396.1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环评报告素材第七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学时)第一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学时)知识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与步骤,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第二

14、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学时)知识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条件的确定,水环境与污染源简化,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三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自学为主)知识点:地下水环境预测原则、范围、时段,因子、方法。第四节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学时)知识点:声环境预测范围及预测点;声环境影响预测步骤;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第五节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1学时)知识点: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内容。第六节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学时)知识点: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本章小结重点:大气扩散过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

15、要模式;大气环境影响的识别和预测评价方法,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点浓度计算,大气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和时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水质模型应用。地下水预测原则、预测范围;评价方法。声环境影响预测步骤;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生态影响预测内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原则难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模式;大气环境影响的识别和预测评价方法。水质模型应用。水质模型应用。地下水预测范围;评价方法。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思考题:1、影响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3、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水质模型有哪些,

16、各适合于什么场合?4、如何估计河流水质模型中的参数?5、地下水预测重点包括哪些?6、如何确定地下水预测因子?7、噪声污染的特点。8、如何进行噪声环境影响的预测?9、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和需要注意问题。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是什么?1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作业:1、向一条河流稳定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Qp=0.2 m3/s,COD浓度为30 mg/L,河流流量Qh=5.8 m3/s,河水平均流速u=0.3 m/s, COD本底浓度为0.5 mg/L, COD降解的速率常数K1=0.2 d-1,假定下游无支流汇入,也无其他排污口,试求排放点下游5 km处的COD浓度。

17、 2、一条稳态河流流经一村庄,河流流量Qh=280 m3/s,平均流速u=0.2m/s,COD本底浓度为18mg/L,NH3-N本底浓度为0.8mg/L。村中一村办企业向河流稳定排放污水,废水排放量Qp=0.5m3/s,COD浓度为148mg/L,氨氮浓度12mg/L。在其下游10 km处有一支流汇入,支流流量Qh=70m3/s,COD本底浓度为12mg/L,NH3-N本底浓度为0.1mg/L。河水COD降解的速率常数K1=0.2d-1, NH3-N降解的速率常数K1=0.15d-1,假定下游再无支流,也无其他排污口,试问距离村庄下游25 km处的水质是否能达到地表水III类水体要求。3、拟建

18、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工厂边的一条河流,已知污水与河水在排放口下游1.5 km 处完全混合,在这个位置BOD57.8 mg/L,DO5.6 mg /L,河流的平均流速为1.5 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 25 km 处是渔业用水的引水源,河流的K10.35 d-1,K20.5 d-1,若从BOD5、DO的浓度分析,该厂的废水排放对下游的渔业用水有何影响?水温为20。4、工业区内有一企业,每天三班倒连续工作。企业噪声源等效声级98dB(A),距西、北厂界分别为200m和150m,对西、北厂界的贡献值分别为50dB(A)和55dB(A)。位于企业西厂界外200m有一学校,声环境背景值为昼间41d

19、B(A),夜间38dB(A);北厂界外300m有一居民区,声环境背景值为昼间43dB(A),夜间39dB(A)。若只考虑距离衰减,问两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能否达标?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为主,环评素材结合。第八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自学为主)第一节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知识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一般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第二节 项目环评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知识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及评价内容,社会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包括的内容。本章小结重点:项目环评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难点:项目环评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思考题:简述项目环评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

20、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九章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自学为主)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环境风险的定义,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程序与基本内容。第二节 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 知识点:风险识别的类型,源项分析的内容。第三节 后果计算 知识点:大气环境风险影响后果计算和水环境风险影响后果计算。第四节 风险计算和评价 知识点:风险计算,风险评价方法。第五节 风险管理 知识点:环境风险控制措施方式。第六节 风险评价结论与建议 知识点:风险评价结论包括的内容。本章小结重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程序与基本内容,风险识别的类型,源项分

21、析的内容。难点:风险识别,风险计算。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有哪几种形式?2.简述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流程。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章 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2学时)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颗粒物、气态污染物防治措施和技术方法,SO2、NOx、VOCs等治理工艺。第二节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废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措施及方法,污泥的处理方法。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地下水修复措施及方法。第四节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论证 (0.

22、25学时)知识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方法。第五节 生态保护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生态保护措施及技术方法。第六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法,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第七节 环境风险措施及其论证 (0.25学时)知识点: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第八节 环保投资和竣工环保验收 (0.25学时)知识点:竣工环保验收的重点。本章小结重点和难点:各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措施;竣工环保验收重点。思考题:1、消除和减轻拟建项目噪声的重要对策有哪些?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3、竣工环保验收重点有哪些?作业:绘出三级城

23、市污水处理厂的典型处理工艺流程图(含深度处理),并说明各步骤的作用。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学时)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述 (0.25学时)知识点: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的内容。第二节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0.25学时)知识点: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的方法。第三节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0.25学时)知识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常选取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第四节 循环经济 (0.25学时)知识点: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的原则。本章小结重点: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概念;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以及经常选用的指标;清洁生产指标分

24、析。难点:清洁生产指标分析。思考题:1、阐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概念;2、阐述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3、阐述清洁生产经常选用的指标。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二章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学时)第一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内容 (0.5学时)知识点:总量控制的概念、指导思想。第二节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确定 (0.5学时)知识点:总量控制指标,环评文件中总量控制要点分析本章小结重点: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环评文件中总量控制要点分析。难点: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思考题:1、国家规定的“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哪些?2、环评文件中总量控制

25、要点分析包括哪些?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自学为主)第一节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概述知识点: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内容。第二节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知识点:常用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第三节 费用效益分析知识点: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第四节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知识点: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本章小结重点: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内容,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难点: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应用。思考题:1、简述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内容。2、简述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十四章

2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自学为主)第一节 环境管理 知识点:环境管理指标的类型,环境管理计划。第二节 环境监测 知识点:环境监测的内容,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要点。本章小结重点: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要点。难点: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思考题:1、简述环境空气环境监测技术要点。2、简述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五章 公众意见调查 (1学时)第一节 公众意见调查的一般要求 (0.25学时)知识点:公众参与公开环境信息的要求,环评公众公告的内容,征求公

27、众意见的要求。第二节 公众意见调查的组织形式 (0.25学时)知识点:公众意见调查的组织形式,常用的公众意见调查方法的优缺点。第三节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 (0.25学时)知识点:调查统计问卷的内容,识别、判断有效的公众意见。第四节 公众意见调查实例 (0.25学时)知识点:公众意见调查的意见。本章小结重点:公众参与的内容与形式。难点: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思考题:1、公众参与在环评的什么阶段开展?2、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有哪些?建议教学方法: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像。第十六章 方案比选和评价结论 (1学时)第一节 方案比选 (0.5学时)知识点:项目建设方案比选内容。第二节 评价结论编制 (0.5学时)知识点:评价结论编制要求与内容。本章小结重点:项目建设方案比选;评价结论编制要求与内容。难点:项目建设方案比选;评价结论编制要求与内容。思考题:1、简述项目建设方案比选内容;2、简述评价结论编制要求与内容。作业:习题及课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