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教学分析与设计_第1页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教学分析与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认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进一步认识到阶级剥削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认清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侵蚀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信仰,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本质,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虚伪性有清醒的判断,对抽象的普世价值能够进行辩证的评价,提高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教学重点1.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 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及科学方法的基本要求3. 雇佣劳动与资本主义的本质4.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

2、5. 经济危机的表现及本质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本质7.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教学难点1. 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及科学方法的基本要求2. 为什么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商品3. 剩余价值理论及面对的挑战教学方法问题启发、问题导向和问题探究相结合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教学建议本早的内容包括劳动价值论、劳动力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成本价格论、资本积累或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这些理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我们可以通过三条方法论主线,建构本章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一条主线是用科学的因果分析法,确定必然性关系在揭示事物本质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通过

3、梳理必要条件,揭示充分条件,剥开重重迷雾,发现并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必然性,使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建立在科学的必然性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其必要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发展,而充分件是资本原始积累和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2)揭示了商品交换之所以能交换的原因,其必要条件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充分条件是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与生产条件相关的具体劳动,而充分条件是社会劳动时间,即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抽象劳动的还原。(3)揭示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是生产剩余价值,是其绝对规律,其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过程,而充分

4、条件是价值增殖。(4)剩余价值的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流通环节,而充分条件是劳动力商品化,揭示了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离不开流通。(5)剩余价值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剩余价值,而分配的充分条件却是平均利润率。(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必要条件是资本积累,但其充分条件是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得以实现。(7)经济危机的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的供过于求,但充分条件却是虚拟经济领域即信用,金融、信贷危机。结论:如果把必要条件当成本质性的因果关系,或者停留在必要条件这一因素没有进一步分析,是所有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的特点。离开充分条件分析和证明,把必要性等同于必然性,就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的规律性。只有深入到充分条件这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才能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本质的、客观必然性联系提示出来,形成科学性的规律性的认识。通过这种分析,让学生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去界定事物的性质。第二条方法论的主线是以矛盾分析法为基本方法,通过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等辩证环节,贯穿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本章宏观逻辑构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贯穿本章的宏观逻辑构架。第一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第二节具体从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四个环节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私

6、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第三节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权力制衡、军事扩张,文化渗透等特点。本章的微观逻辑构架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作为整个矛盾分析法的基础。矛盾分析法就是抓住和把握事物的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揭示事物产生、变化及灭亡的原因。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是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其根源于社会分工。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是这对矛盾的微观具体体现。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又“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又通过劳动力商品这个环节,形成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这一矛盾又通过资本积累在宏观

7、上,使社会生产实现两大部类之间造成脱节,造成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形成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也就是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矛盾转化成私人对整个社会劳动的无偿占有,这个矛盾过程又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体现。第三条线方法论的主线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表述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形式,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概念运行过程。马克思资本论由高度理想化、抽象化的劳动价值论为起点,上升到劳动力价值论,再到剩余价值论,实现了理论的上升和综合,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理论的本质又通过平均利润率这个环节,提出了成本价格论,

8、又通过资本积累,提出了垄断价格论,逐渐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的现实。这一过程揭示劳动价值论如何走向自己的异化,走向劳动价值论的对立面,提出了资本主义灭亡就是由劳动价值论自身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劳动价值论自身通过自我否定走向灭亡,取消商品和货币是历史必然。抽象上升到具体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作一个整体去理解,即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力商品化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垄断理论,它们不是五个不同的理论,是同一个理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和历史环节,而是同一个理论的不同的具体形态或历史形态。学界离开后者(劳动力商品化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垄断理论)去片面、抽象、教条式的理解劳动价值论

9、的倾向比较普遍。根源在于没有理解抽象到具体方法论的精髓,从劳动价值论到劳动力价值论再到剩余价值论,生产价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到垄断理论,是理论的演进的逻辑进程,即通过概念的演进实现了理论的丰富性、综合性,这一过程的客观历史事实是理论演进的历史基础。而最初商品物物交换到资本原始积累,从技术革命与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两大部类的不平衡性到经济危机,从资本主义战争与全球化过程,这种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也教学过程要认真处理的。离开历史事实,抽象地讲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会使马克思主义失去历史感。本章教学建议把“方法论意识”放在首位,以“方法引导结论,以方法诠释结论,以方法捍卫结论”。原因有以下

10、几点。第一,从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看,前三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怎么用,能不能与具体科学相结合?怎么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并在资本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如何成为一个整体,一直是新编教材努力的方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创造性地实现了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结合,成功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规律。现在公认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哲学百科全书。所以,挖掘资本论方法论资源,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化重建。第二,从本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严谨性来看,本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11、济学的精华版和压缩版。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和结论基本没减,而导出结论和观点的分析方法、论证形式、回应挑战等内容就偏少了。这样造成本章内在的系统性和观点的逻辑性受到削弱,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简单化,无法应对西方经济学的挑战而被边缘化,其科学性也会遭到怀疑。第三,离开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作僵化的、教条式的理解,是学界经常犯的错误,也是造成学生认识偏差的根本原因。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科学化,使学生由知而用,由用而信,本章的教学要把“方法论意识”放在首位。树立方法论意识,就是要把“方法论先于内容”“方法论重于内容”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本章在全书逻辑不

12、仅是一个“组成”部分中,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的大舞台,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知识到科学,从科学到信仰的重要“枢纽”。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理解本章基本原理内容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方法论作指导,没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会导致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第四,把方法论意识放在首位,要求教师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抓住“关键点”,找准“分歧点”,明确“创新点”。这样“以点带面”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环环相扣、脉络清晰。教学课时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细节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以高度取代细节,以方法统领结论,以问题重塑论证”,使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内容与政治经济学结论有机地统一起

13、来。为了方便学生从宏观整体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把全章内容由五个“一般与特殊”贯穿起来。本章内容用五个“一般与个别”统领。这章的学习要与前三章的内容相联系,重点结合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这一关系应用到分析问题的具体过程之中。第一,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特殊性。教材第一节讲了两个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一部分讲事实,第二部分讲理论,重点解决资本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第二,劳动价值论的一般与劳动力价值论的特殊。劳动价值论提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唯一的尺度和标准。从劳动价值论发展到劳动力

14、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劳动力商品论即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劳动价值论考察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雇佣劳动的出现,一方面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过程,另一方面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对立过程,劳动产品不再为劳动者所有,而是被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力商品化在流通过程中是遵循劳动价值论,但在生产领域就是走向自己的反面。第三,物质生产的一般与资本主义生产价值增殖的特殊、资本一般与资本不同职能的特殊。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而具体的物质生产及特点根本不会影响价值增殖,所以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分类不存在任何少项、漏项的问题。资本的一般或共性

15、都是为了增殖,但职能可以不同。不同职能按平均利润率进行剩余价值的瓜分。本章第二节从微观与中观提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人类物质再生产的一般与资本积累的特殊。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仅是物质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不仅有社会总产品角度上的实物补偿,而且还有价值补偿,而价值补偿是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必然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工人的消费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可缺失的环节。从资本积累角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活的意义便从属于资本的盈利目的。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有了特殊的意义。人口过剩,失业、金融危机都是必然的,也是任何国家干预或调

16、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第五,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特殊。本章的教学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层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论证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及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其中,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是从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入手的,第一节讲的是历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依据。劳动价值论从交换环节,讲的是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的交换都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第二节从生产角度、提示了剩余价值既然不是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共同的产物,也不是不

17、变资本的产物。而工人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以剩余价值的实现及实现数量关系,从微观上分析了全社会资本剥削工人劳动的事实。从流通和分配的环节,从社会中观层面,通过平均利润率规律揭示了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都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从宏观的角度,从消费和社会再生产的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消费环节也是服从于资本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第三节从经济基础与上建筑的关系,提示了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揭示了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服务并反映经济基本的本质特征。国家职能对外表现为战争及国家战略,并在意识形态上把西方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渗透和推广。因此,“五个”对立统一关系分析思路的整体性

18、、方法论特征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逐步尝试。从方法论角度入手,用整体化专题式去讲政治经济学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时间有限,但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精髓讲出来,只有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从辩证法的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讲,才能更有利于第四章与前三章内容的衔接。把矛盾分析法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思路一致,方法统一,整体性很强,学生理解也会有标准化、范式化。依据本章内容,课时可以分配如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安排2课时。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安排5课时。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安排1课时。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本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对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的论证,有

19、五个重大理论问题。在讲解这些理论问题时,要抓住“关键点”,找准“分歧点”,明确“创新点”。1劳动价值论的关键点、分歧点和创新点关键点:商品交换价值即商品交换量的比例来源有且只能有两种可能,即要么是劳动产品的数量,要么是劳动时间。马克思论证的思路是不可能是劳动产品数量,也不可能是具体劳动时间,进一步论证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歧点:不同质的事物能不能形成或应用数量关系。也就是说具体劳动及其产品因为是不同的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上是不同质的东西,所以根本没有可比性。劳动产品也不是必须要来交换的。所以交换价值不可能是产品的数量。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论,不同的使用价值虽然不同,但共同性是但有“效用”而效

20、用与产品的数量相关,表现为所谓的“边际效用”,或者是数量决定论或偏好决定论。它们都与产品的数量相关。当代西方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不同,建立在心理学或主观感受的基础上,丧失了古典经济学所具有的客观性特征。创新点:李嘉图提出了价值是劳动量的耗费,但因为其还没有摆脱具体劳动的特征,尤其是农业劳动的羁绊,还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统一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得出价值是抽象劳动,这样使价值理论第一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与建立在具体劳动基础上的一切价值理论划清了界限,价值量与一切使用价值毫无关系。也与一切生产要素对使用价值的所谓“贡献”也毫无关系。第一次明确了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这一对矛盾的根源,揭示了价值存在的暂时性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效率的提高,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会逐步展开,到最终必然退出历史舞台。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从产生到发展,到尖锐冲突被其他矛盾所取代,这一矛盾分析法贯穿商品经济始终,终究被产品经济所替代。2劳动力价值论的关键点、分歧点和创新点讲清劳动力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理论的“中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劳动力价值论就不能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其他社会生产方式区分开来。其中也有关键点,分歧点和创新点。关键点:马克思科学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两个不同范畴。一方面揭示了商品生产中一切生产要素或劳动要素商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商品化的极限,即劳动不可能是商品,明确

22、了商品价值论的应用范围。这样劳动力价值论就成了劳动(产品)价值论的一部分。劳动“产品”的价值论体现的是劳动价值论的全部,而劳动力价值论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的价值就包括三个部分:C+V+M。这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细化,生产过程中机器生产和自然生产都没有创造价值,而可以被人的活劳动转化价值。生产条件在劳动过程中虽然能创造或形成使用价值,但不可能是价值的来源。分歧点:西方经济学对商品与劳务是不作区分的。故意模糊提供的劳务或服务到底出卖的是“劳动”还是“劳动力”这一根本问题。劳动力商品化,打开了人类活动商品化的大门。劳动力商品化容易模糊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容易模糊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

23、力劳动的区别,容易模糊劳动与人类其他交往活动或其他活动的区别。由于劳动力商品使商品化趋势不可阻挡,这样把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从劳动产品到人的劳动力再到一般人的活动,使劳动力或一般人的活动都成为社会必要劳动或必要劳动的一部分。具体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一般活动,如消费就成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或手段。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获取剩余价值,所以一切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或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都成为社会必要劳动。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坚持了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创新点:提出了商品价值论应用范围及极限的思想。商品的二因素即商品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分离,在劳动力商品中进一步展

24、开,在大机器生产中这种分离会达到其极致。在经济危机中,这一矛盾进一步表现了资本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的对立问题。这都根源于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它是一切使用价值与价值冲突对立的焦点。劳动力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使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有一个差额,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3剩余价值理论关键点、分歧点和创新点讲清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关键点:剩余价值理论正确性的前提是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区分。因为这一区分从根本上堵住了创造剩余价值与资本家的任何关联性。使剩余价值有且只有一个来源。而资本家的一切所谓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市场开拓都是为了得到超额剩余价值,是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

25、,而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经营管理的作用是由劳动价值论揭示的,并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于价值有关,而于剩余价值的产生无关。因为管理可以导致劳动效率的提高,使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其作为相对剩余价值被整个资本家整体所占有。也就是说它们是榨取剩余价值而不是生产剩余价值。也就是生产效率提高,产生的整个社会“红利”被资本家所独占。分歧点:经营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家经营管理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是很难理解的,在情感上也是很难接受的。企业赢利中,没有企业家的贡献也是与事实不符。坚持劳动价值论就是必须坚持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

26、这一根本点。经营管理所针对是具体劳动本身或具体劳动的产品的数量、质量问题。他们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样,是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是生产要素,与使用价值相关,都是人与物的关系,或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的本质在于交换,是人与人交换关系,取决于具有商品交换中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新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一般的价值生产或剩余价值的生产作了科学的区分。使机器在生产中的作用,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即由价值理论得到科学解释,使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得到充分保证。这里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使价值理论上升到剩余价值理论,又使价值

27、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保持了价值理论的内在一致性。4.平均利润率规律和成本价格理论的关键点、分歧点和创新点从本质与现象统一的角度,讲清抽象理论在现象中如何被歪曲表现。劳动价值论虽然是抽象的,在简单商品生产过程中很难有操作性,是一种盲目的自发的规律起作用。而平均利润率却有可操作性,是一种自觉的竞争性规律。但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关键点:纯粹的流通领域为什么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而只能实现剩余价值。讲清价值必然凝结中商品中,必须与产品的使用价值相关的一般人类劳动。像包装运输等是非生产性劳动,费用的增加,它虽然计入成本,但不创造剩余价值。而商业利润本质上是产业资本把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让渡。分歧点:非生产性劳动是否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当前服务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什么是劳动?什么不是劳动?什么劳动能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什么不能凝结在商品中与价值无关?这还得回到劳动价值论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上。比如管理中的指挥职能、科研、发明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